位于另一端的阿尔泰山,从西边山麓到天山的北边山麓之间,形成了大规模“楔形”的三角地带(后面将提到的欧亚中国地带东西两侧,重点位置就在此),现在则被分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哈萨克共和国(republicofkazakhstan)两大政治区块。***延伸在新疆塔城的边界,自清代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那之前,该地可是属于游牧民的天地,旅行者也可以自由地往来其间。
蒙古高原的南边,在地势上相当模糊,明确可知的大约是东西隅与华北平原接壤而已。高原向南方微微低倾、略降至800公尺之后与500公尺的“大同盆地”相连,再接续海拔50公尺的华北平原,三段地形仿佛高低起伏的陵线攀爬在地表的山岳。到北京八达岭一带观光的话,可见到筑在高低陵线上的“万里长城”,这是明代中后期的建造物,沿着山峦地势,还在大同盆地周边建了内、外两道长城线。
山西西部到陕西、甘肃一带,放眼望去几乎都是看不到边界的沙漠;从蒙古高原到黄土高原则是整片直接涵盖西藏高原北东部的大地。
大略地说,从北京到大同(古称“燕、云之地”,北京旧称“燕京”,即因此而得名)绵延数百公里,西藏高原直至淮水、秦岭线为止,几乎全部都是干燥之地。
华北是与哈萨克大草原相连的“干燥农耕”地区,是孵育中华文化之地。就算之后华夏文明越过长江流域、进一步向海外扩展,其文明、文化原型仍源于干燥华北,这层意义不容忽视。
总之,蒙古高原的双重结构,一是位于戈壁沙漠北侧、兴安岭及阿尔泰山之间,二是约较前述大两倍左右的外圈地区。从历史上大致的况来看,高原上的统一政治势力,会依各自的强弱程度,在这分为大圈和小圈的双重结构间伸缩。这片高原是世上最大又最佳的大草原,曾在历史上出现的匈奴、东胡、鲜卑、柔然(或为蠕蠕)、高车、突厥、回鹘(编注:盛唐以前称回纥,为现今维吾尔族的宗源。)、契丹、蒙古及准噶尔等游牧国家,大多迹于此。若无法控制这块地形,就很难成为大型的游牧国家,因此蒙古高原可说是游牧民的“摇篮之地”。
北边还有大片的森林,高原的北半部是森林与草原混杂的景观。以此为居地的游牧民大多同时过着游牧及狩猎两种生活,或许也可称他们为游牧狩猎民,曾建立世界最大帝国的“蒙古”,就是这种类型。
此地的土壤相当肥沃,在世界帝国的“蒙古时代”,杭爱山脉与阿尔泰山之间有河流环绕,还留有稻作的记录。当然良田或瘠土会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不过今有农业学者主张,适当地在蒙古国展农业,将草原全转变为耕地的话,就能解决亚洲的粮食问题。范围涵盖内外蒙古的戈壁,若将它想象为单纯的沙漠,则与现实有差异,其实戈壁干燥的程度只是比较类似缺水的荒野,只要有足够水源的话,戈壁就能恢复原貌,但以现在的状态是草木无存的。
天山南北麓
在蒙古高原西边,约莫欧亚的中央,有像天空一样高的帕米尔高原耸立,东边的天山山脉和西侧的兴都库什山脉(hindukush)像一双翅膀展开羽翼,隔开欧亚南北的气候、人物和风土民,但这地形的自然屏障对欧亚东西两边来说,并不如想象有重大意义。
天山山顶积雪万年不化,是培育游牧民及绿洲民的圣山,南北两侧气候对比相当明显:山脉北侧是广阔的森林及草原,由于高岭挡住从西伯利亚来的微弱湿气,但形成绿意盎然的走廊;南侧几乎没有绿地,湿润的空气无法跨越山脉,积雪及冰河处于山腰之上,山麓非常干燥。
这样的自然对比明显分隔两地居民和生活方式。从史料现,北侧的绿色草原几乎是游牧民的居地;南侧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amakan)(指真正的沙漠)黄色的地表上,靠着融化雪水维生的绿洲聚落则如星点般散落在山麓线。肥沃的天山山脉北方,尤其是北侧山脉间的伊犁河起源地、朝西流的溪谷,乌孙、西突厥、蒙古时代的察合台兀鲁思(译注:即俗称的察合台汗国,作者在此以蒙古语原文ulus称之,汉字音译为兀鲁思。)、蒙兀儿王国及最后是准噶尔王国,都在此搭建营帐。
蒙古高原的南边,在地势上相当模糊,明确可知的大约是东西隅与华北平原接壤而已。高原向南方微微低倾、略降至800公尺之后与500公尺的“大同盆地”相连,再接续海拔50公尺的华北平原,三段地形仿佛高低起伏的陵线攀爬在地表的山岳。到北京八达岭一带观光的话,可见到筑在高低陵线上的“万里长城”,这是明代中后期的建造物,沿着山峦地势,还在大同盆地周边建了内、外两道长城线。
山西西部到陕西、甘肃一带,放眼望去几乎都是看不到边界的沙漠;从蒙古高原到黄土高原则是整片直接涵盖西藏高原北东部的大地。
大略地说,从北京到大同(古称“燕、云之地”,北京旧称“燕京”,即因此而得名)绵延数百公里,西藏高原直至淮水、秦岭线为止,几乎全部都是干燥之地。
华北是与哈萨克大草原相连的“干燥农耕”地区,是孵育中华文化之地。就算之后华夏文明越过长江流域、进一步向海外扩展,其文明、文化原型仍源于干燥华北,这层意义不容忽视。
总之,蒙古高原的双重结构,一是位于戈壁沙漠北侧、兴安岭及阿尔泰山之间,二是约较前述大两倍左右的外圈地区。从历史上大致的况来看,高原上的统一政治势力,会依各自的强弱程度,在这分为大圈和小圈的双重结构间伸缩。这片高原是世上最大又最佳的大草原,曾在历史上出现的匈奴、东胡、鲜卑、柔然(或为蠕蠕)、高车、突厥、回鹘(编注:盛唐以前称回纥,为现今维吾尔族的宗源。)、契丹、蒙古及准噶尔等游牧国家,大多迹于此。若无法控制这块地形,就很难成为大型的游牧国家,因此蒙古高原可说是游牧民的“摇篮之地”。
北边还有大片的森林,高原的北半部是森林与草原混杂的景观。以此为居地的游牧民大多同时过着游牧及狩猎两种生活,或许也可称他们为游牧狩猎民,曾建立世界最大帝国的“蒙古”,就是这种类型。
此地的土壤相当肥沃,在世界帝国的“蒙古时代”,杭爱山脉与阿尔泰山之间有河流环绕,还留有稻作的记录。当然良田或瘠土会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不过今有农业学者主张,适当地在蒙古国展农业,将草原全转变为耕地的话,就能解决亚洲的粮食问题。范围涵盖内外蒙古的戈壁,若将它想象为单纯的沙漠,则与现实有差异,其实戈壁干燥的程度只是比较类似缺水的荒野,只要有足够水源的话,戈壁就能恢复原貌,但以现在的状态是草木无存的。
天山南北麓
在蒙古高原西边,约莫欧亚的中央,有像天空一样高的帕米尔高原耸立,东边的天山山脉和西侧的兴都库什山脉(hindukush)像一双翅膀展开羽翼,隔开欧亚南北的气候、人物和风土民,但这地形的自然屏障对欧亚东西两边来说,并不如想象有重大意义。
天山山顶积雪万年不化,是培育游牧民及绿洲民的圣山,南北两侧气候对比相当明显:山脉北侧是广阔的森林及草原,由于高岭挡住从西伯利亚来的微弱湿气,但形成绿意盎然的走廊;南侧几乎没有绿地,湿润的空气无法跨越山脉,积雪及冰河处于山腰之上,山麓非常干燥。
这样的自然对比明显分隔两地居民和生活方式。从史料现,北侧的绿色草原几乎是游牧民的居地;南侧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amakan)(指真正的沙漠)黄色的地表上,靠着融化雪水维生的绿洲聚落则如星点般散落在山麓线。肥沃的天山山脉北方,尤其是北侧山脉间的伊犁河起源地、朝西流的溪谷,乌孙、西突厥、蒙古时代的察合台兀鲁思(译注:即俗称的察合台汗国,作者在此以蒙古语原文ulus称之,汉字音译为兀鲁思。)、蒙兀儿王国及最后是准噶尔王国,都在此搭建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