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其同意,必要其参与——姜明说
傍晚,天已朦胧。议论下弦月从天边慢慢的升起。
正在后堂就着油灯看书的张世杰,一听通报说是文大人来了,顿时有说不出的滋味。文状元文天祥的名字对他来说有种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感觉,在某个程度上,他真的不想面对这个人。
其实在他的内心对文天祥还是十分佩服。作为一个文人,为了救国救民,匡扶大宋。勇敢地带兵去打仗,这是何等的志气!在临安时自己也曾经见过他,但是时至今日。在这样的情况下见面,心里愈加不知道是什么感觉。白天有的时候也曾经也想找个机会和文天祥好好的谈谈,只愁难有一个机会和借口,不想出人意料的文天祥倒这么早亲自来了。同时一起来的还有国师姜明。
刚迎到门边,他就看到了头戴“东坡巾”,身着紫衫、目光炯炯的文天祥和一袭青衫的国师姜明,正在院子里踱步。忙疾步上前,拱手说道:“不知文大人和国师前来到访。未能远迎。还请海涵则是!”
虽然白天也见面时也没有做过太多的交谈,甚至有些刻意的回避对方,但是既然人家来到居住的地方拜访,还是要注重礼数的。
看着面前这位圆眼竖眉,虎虎有神,武将模样,却身着文袍的大将军。脸上完全不曾有白天的沮丧模样。也未曾显露出近几年来的劳碌风尘。文天祥和姜明都想到:“这是一个光明磊落人物。”
两人忙拱手回礼,由文天祥道:“大将军,我们前年一别,你还是风采依旧,这位是我大宋国师,想来大将军也不生疏。不过这次匆匆造访,多有打扰,还请将军见谅。”
两只勤王之师的统帅的这次相会,就在互道辛苦,询问近况地客气了一番,三人走进屋中之后。文天祥便直接转到正题上来了,问道:
“现在国土沦陷,万事急矣,将军将何图之?”
张世杰外表还算平静,内心里却极不是滋味。叹了一声,道:“能有何图?好不容易卫护圣驾到达碙州,不待安稳,就遭到了阿里海牙的围攻。原只想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以期望能顺利的收回雷州,不曾想却一败涂地。以至于圣驾一再迁移。世杰深感惭愧啊!”
姜明能理解张世杰内心的郁闷之情,出言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将军不必过于自责。”
“唉”又是重重一叹,接着道:“国师所说自然有理。这些本官当然也懂,这次虽然败了,还可以寄希望于下一次打胜仗。可是,只是带兵的谁不想打胜仗?”
天祥听了这番话后,似乎很同情张世杰,但又似乎另有所指的一般。随口叹了一声,道:“是呀,如今是投降容易,救国难啊!不过,大将军,既然我等立下了救国之志,就必然要相对应的行动。现在形式对大宋虽然极为不利,使我等为难,但也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套完整的方略。有了方略,不愁太后和皇上不支持我们。不愁天下百姓不支持我们。大将军以为如何呢?”
听罢文天祥这番自信的话,张世杰内心很受震动。文天祥毕竟是文天祥,胸怀韬略,出口不凡。
但是转念又一想,自己本是一片效忠朝廷之心,只是是从金军投宋的身份,担心难被信用,要是没有绝对的权力,即使心存宏愿,也不敢奢望。
于是便随口应道:“文大人所言实是,既有报国大志,就应有救国大略。不过下官乃区区武士,并无雄才大略,只是凭着匹夫之勇,驱使将士效命于沙场而已。文大人学富五车,救国有方,本官愿闻其详。”
此次同姜明一起拜访张世杰,文天祥原本就是想与他共商携手之策的。听闻张世杰问起。便回答道:
“大将军过谦了。下官不识军务,从政也短,所思所想,纯为个人闭门苦思的书生之议,疏漏、片面之处甚多,为了求得张将军的指谬,下官也就不揣冒昧,陈述献丑了。”
张世杰转眼看看姜明,似乎想看出点什么。见他闭嘴无言,便笑道:“文大人过谦了,本官愿倾听高论,以解心中所惑。”
“在下官看来,眼下国势虽危,战局险恶,几无自救的余地。但细推敲,也并非如此。”文天祥接着说道。“我大宋之有利条件仍多。首先,虽说元军己攻占了许多州郡,但占领的只是城池,还有广阔的乡村一时无法顾及。”
这些话都是在近日来和姜明探讨时听来的,讲到这儿,遂把目光投向他,期望姜明继续讲下去。
看到文天祥所投来的目光,姜明心中一笑,古人毕竟是古人,对于毛爷爷所提倡的“农村包围城市”一时之下还是理解不了,便也不客气的接下话来。道:
“我大宋的疆土虽然大片丢失。从兵力来说,在钓鱼城尚有张钰将军等将领,在广州的凌统领和苏刘义将军,还握有强大的禁军。厢军的力量也还是可观的。而分散在各地的爱国豪壮之士,更不可数计。”
“如是说来,即算目前国运凋零,然百足之虫,纵死难僵。目下我们虽无国土的优势而言,但是兵力还可用。问题在于力量分散,难以拧成强有力的拳头,以前就是这样,以致易于让元军各个击破,才出现敌攻一州则一州破,攻一县则一县破的局面。”
听到这里,张世杰忍不住打断话,道:“文大人和国师说得有理。经你们这一分析,把我的许多疑惑不解的疑团都化解了。只是现在大军丧尽,虽然各地的武装力量仍很强大,只是这分散的兵力究竟如何才能拧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看到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张世杰的认同,文天祥和姜明心里也很高兴。相互对视一笑,由姜明继续说道:
“就这一点,我和文大人也作过认真的思考。现下既是救危时期,就该有适合救危的一套国家行政管理办法。太祖皇帝是削藩镇,建都邑,那是适应当时之大宋管理策略。现在就该根据目前复国的需要,将天下分为镇,每个镇设都督统一领导。
张世杰听着有些糊涂,但是仍然是不动神色问道:“将天下分为镇?如何划法呢?”
天祥马上接过来道:“我们初步认为可暂时划为四镇,这四镇该这么分:以广西和湖南为一镇,指挥部设在潭州;以广东和江西为一镇,指挥部设在隆兴;以福建和江东为一镇,指挥部设在鄱阳;以淮西和淮东为一镇,指挥部设在扬州。”
姜明阻拦不及,看着这个兴奋的偶像,有些哭笑不得。这样把话都说完了,不是把人家大将军排除在外了吗?要是能赞同那才叫见鬼了呢!
“啪啪啪啪.”张世杰鼓了几下掌。果然不出姜明所料的反问道:“精妙之至,但文大人可曾想过你说过的这些地方现在大部分在元军的手里,我们该如何划分为镇,又怎么去派员驻跸呢?”
天祥又要接过话解释方略详情,却被姜明抢先一步,对文天祥歉意的一笑,拱手向张世杰道:“这只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具体的操作和详情不是来找大将军参详了吗?”
停了一下,由于害怕张世杰有什么想法,又继续道:“我大宋地广人众,一齐动手,奋力以进,以小股的兵力对元军进行夹击。而元军则迎战的面广,力量分散,疲于奔命,加上各地的豪杰可以呼应四起,要是能够统一调度指挥,又何愁打不垮元军?”
张世杰也是一个人老成精的人物,看到文天祥欲言又止,姜明的言语闪烁,心里明白姜明只是想把他也拉到一个阵线上来,正好白天自己还在考虑如何面对他们,现在正好,不妨不动声色的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要,于是佯作不知,继续说道:“原来二位的也只是一种想法,不过倒是也比较有新意,如能完善起来,对于我大宋也是一件好事。”
说完,笑了几声。又道:“文大人毕竟是状元,文韬武略,竟然是无一不精啊!”
这个时候文天祥也明白了姜明的用意,听见张世杰如此说来,知道他已经明白他们二人的想法,忙摇头道:“过奖了,下官对军务一窍不通,这里,只不过是作书生谈,万望大将军指谬。”
张世杰其实从心坎里还是十分佩服文天祥,听他如此说,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道:“文大人过谦了。本官听了你这方略,也切实可行。茅塞顿开,真是胜读十年书呀。从战略上看,这划镇之谋,如是书生之谈,叫我这个混迹军旅,号称大将军的人也感到十分汗颜的!”
天祥听到张世杰如此说,也不居功,道:“其实这些大都是国师的意见,下官只是复述而已。”
张世杰“唔”的一声看向姜明。但见他面带微笑,也没有什么表情,看大家讲目光投向自己,谦虚的一笑,又躬身朝张世杰道:“这么说来,大将军是赞成我们这番设想的?”
张世杰道:“岂止赞成,本官是五体投地的佩服,但是实行起来。”
这时,姜明的心里面突然紧了一下,忙接道:“大将军谈到实行,由于这个方略还不成熟,我和文大人又非军旅出身,所以还请大将军周全,然后再报于皇太后和皇上看看能否照准?如若不能照准,那就真正是一番空论了。”
张世杰面带喜色的说道:“此乃救国良策,若是稍加完善,完全可以实行。我想朝廷也不会自断贤路的。”
三人相视而笑,仿佛尽释前嫌一般,姜明伸出手来击掌道:“大将军说得好,从今日起,我们就携手而战吧!”
傍晚,天已朦胧。议论下弦月从天边慢慢的升起。
正在后堂就着油灯看书的张世杰,一听通报说是文大人来了,顿时有说不出的滋味。文状元文天祥的名字对他来说有种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感觉,在某个程度上,他真的不想面对这个人。
其实在他的内心对文天祥还是十分佩服。作为一个文人,为了救国救民,匡扶大宋。勇敢地带兵去打仗,这是何等的志气!在临安时自己也曾经见过他,但是时至今日。在这样的情况下见面,心里愈加不知道是什么感觉。白天有的时候也曾经也想找个机会和文天祥好好的谈谈,只愁难有一个机会和借口,不想出人意料的文天祥倒这么早亲自来了。同时一起来的还有国师姜明。
刚迎到门边,他就看到了头戴“东坡巾”,身着紫衫、目光炯炯的文天祥和一袭青衫的国师姜明,正在院子里踱步。忙疾步上前,拱手说道:“不知文大人和国师前来到访。未能远迎。还请海涵则是!”
虽然白天也见面时也没有做过太多的交谈,甚至有些刻意的回避对方,但是既然人家来到居住的地方拜访,还是要注重礼数的。
看着面前这位圆眼竖眉,虎虎有神,武将模样,却身着文袍的大将军。脸上完全不曾有白天的沮丧模样。也未曾显露出近几年来的劳碌风尘。文天祥和姜明都想到:“这是一个光明磊落人物。”
两人忙拱手回礼,由文天祥道:“大将军,我们前年一别,你还是风采依旧,这位是我大宋国师,想来大将军也不生疏。不过这次匆匆造访,多有打扰,还请将军见谅。”
两只勤王之师的统帅的这次相会,就在互道辛苦,询问近况地客气了一番,三人走进屋中之后。文天祥便直接转到正题上来了,问道:
“现在国土沦陷,万事急矣,将军将何图之?”
张世杰外表还算平静,内心里却极不是滋味。叹了一声,道:“能有何图?好不容易卫护圣驾到达碙州,不待安稳,就遭到了阿里海牙的围攻。原只想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以期望能顺利的收回雷州,不曾想却一败涂地。以至于圣驾一再迁移。世杰深感惭愧啊!”
姜明能理解张世杰内心的郁闷之情,出言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将军不必过于自责。”
“唉”又是重重一叹,接着道:“国师所说自然有理。这些本官当然也懂,这次虽然败了,还可以寄希望于下一次打胜仗。可是,只是带兵的谁不想打胜仗?”
天祥听了这番话后,似乎很同情张世杰,但又似乎另有所指的一般。随口叹了一声,道:“是呀,如今是投降容易,救国难啊!不过,大将军,既然我等立下了救国之志,就必然要相对应的行动。现在形式对大宋虽然极为不利,使我等为难,但也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套完整的方略。有了方略,不愁太后和皇上不支持我们。不愁天下百姓不支持我们。大将军以为如何呢?”
听罢文天祥这番自信的话,张世杰内心很受震动。文天祥毕竟是文天祥,胸怀韬略,出口不凡。
但是转念又一想,自己本是一片效忠朝廷之心,只是是从金军投宋的身份,担心难被信用,要是没有绝对的权力,即使心存宏愿,也不敢奢望。
于是便随口应道:“文大人所言实是,既有报国大志,就应有救国大略。不过下官乃区区武士,并无雄才大略,只是凭着匹夫之勇,驱使将士效命于沙场而已。文大人学富五车,救国有方,本官愿闻其详。”
此次同姜明一起拜访张世杰,文天祥原本就是想与他共商携手之策的。听闻张世杰问起。便回答道:
“大将军过谦了。下官不识军务,从政也短,所思所想,纯为个人闭门苦思的书生之议,疏漏、片面之处甚多,为了求得张将军的指谬,下官也就不揣冒昧,陈述献丑了。”
张世杰转眼看看姜明,似乎想看出点什么。见他闭嘴无言,便笑道:“文大人过谦了,本官愿倾听高论,以解心中所惑。”
“在下官看来,眼下国势虽危,战局险恶,几无自救的余地。但细推敲,也并非如此。”文天祥接着说道。“我大宋之有利条件仍多。首先,虽说元军己攻占了许多州郡,但占领的只是城池,还有广阔的乡村一时无法顾及。”
这些话都是在近日来和姜明探讨时听来的,讲到这儿,遂把目光投向他,期望姜明继续讲下去。
看到文天祥所投来的目光,姜明心中一笑,古人毕竟是古人,对于毛爷爷所提倡的“农村包围城市”一时之下还是理解不了,便也不客气的接下话来。道:
“我大宋的疆土虽然大片丢失。从兵力来说,在钓鱼城尚有张钰将军等将领,在广州的凌统领和苏刘义将军,还握有强大的禁军。厢军的力量也还是可观的。而分散在各地的爱国豪壮之士,更不可数计。”
“如是说来,即算目前国运凋零,然百足之虫,纵死难僵。目下我们虽无国土的优势而言,但是兵力还可用。问题在于力量分散,难以拧成强有力的拳头,以前就是这样,以致易于让元军各个击破,才出现敌攻一州则一州破,攻一县则一县破的局面。”
听到这里,张世杰忍不住打断话,道:“文大人和国师说得有理。经你们这一分析,把我的许多疑惑不解的疑团都化解了。只是现在大军丧尽,虽然各地的武装力量仍很强大,只是这分散的兵力究竟如何才能拧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看到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张世杰的认同,文天祥和姜明心里也很高兴。相互对视一笑,由姜明继续说道:
“就这一点,我和文大人也作过认真的思考。现下既是救危时期,就该有适合救危的一套国家行政管理办法。太祖皇帝是削藩镇,建都邑,那是适应当时之大宋管理策略。现在就该根据目前复国的需要,将天下分为镇,每个镇设都督统一领导。
张世杰听着有些糊涂,但是仍然是不动神色问道:“将天下分为镇?如何划法呢?”
天祥马上接过来道:“我们初步认为可暂时划为四镇,这四镇该这么分:以广西和湖南为一镇,指挥部设在潭州;以广东和江西为一镇,指挥部设在隆兴;以福建和江东为一镇,指挥部设在鄱阳;以淮西和淮东为一镇,指挥部设在扬州。”
姜明阻拦不及,看着这个兴奋的偶像,有些哭笑不得。这样把话都说完了,不是把人家大将军排除在外了吗?要是能赞同那才叫见鬼了呢!
“啪啪啪啪.”张世杰鼓了几下掌。果然不出姜明所料的反问道:“精妙之至,但文大人可曾想过你说过的这些地方现在大部分在元军的手里,我们该如何划分为镇,又怎么去派员驻跸呢?”
天祥又要接过话解释方略详情,却被姜明抢先一步,对文天祥歉意的一笑,拱手向张世杰道:“这只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具体的操作和详情不是来找大将军参详了吗?”
停了一下,由于害怕张世杰有什么想法,又继续道:“我大宋地广人众,一齐动手,奋力以进,以小股的兵力对元军进行夹击。而元军则迎战的面广,力量分散,疲于奔命,加上各地的豪杰可以呼应四起,要是能够统一调度指挥,又何愁打不垮元军?”
张世杰也是一个人老成精的人物,看到文天祥欲言又止,姜明的言语闪烁,心里明白姜明只是想把他也拉到一个阵线上来,正好白天自己还在考虑如何面对他们,现在正好,不妨不动声色的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要,于是佯作不知,继续说道:“原来二位的也只是一种想法,不过倒是也比较有新意,如能完善起来,对于我大宋也是一件好事。”
说完,笑了几声。又道:“文大人毕竟是状元,文韬武略,竟然是无一不精啊!”
这个时候文天祥也明白了姜明的用意,听见张世杰如此说来,知道他已经明白他们二人的想法,忙摇头道:“过奖了,下官对军务一窍不通,这里,只不过是作书生谈,万望大将军指谬。”
张世杰其实从心坎里还是十分佩服文天祥,听他如此说,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道:“文大人过谦了。本官听了你这方略,也切实可行。茅塞顿开,真是胜读十年书呀。从战略上看,这划镇之谋,如是书生之谈,叫我这个混迹军旅,号称大将军的人也感到十分汗颜的!”
天祥听到张世杰如此说,也不居功,道:“其实这些大都是国师的意见,下官只是复述而已。”
张世杰“唔”的一声看向姜明。但见他面带微笑,也没有什么表情,看大家讲目光投向自己,谦虚的一笑,又躬身朝张世杰道:“这么说来,大将军是赞成我们这番设想的?”
张世杰道:“岂止赞成,本官是五体投地的佩服,但是实行起来。”
这时,姜明的心里面突然紧了一下,忙接道:“大将军谈到实行,由于这个方略还不成熟,我和文大人又非军旅出身,所以还请大将军周全,然后再报于皇太后和皇上看看能否照准?如若不能照准,那就真正是一番空论了。”
张世杰面带喜色的说道:“此乃救国良策,若是稍加完善,完全可以实行。我想朝廷也不会自断贤路的。”
三人相视而笑,仿佛尽释前嫌一般,姜明伸出手来击掌道:“大将军说得好,从今日起,我们就携手而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