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凡具有生长、升、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五行属性及归类
(1)五行属性及归类方法
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在医学方面则籍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为此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2)五行属性归类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3)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联系如春属木肝气旺于春春天多风等。在内则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于化风等。
应当指出上述是该表横的联系若从纵的方面来看则表示此五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和制化胜复的关系。
(3)五行归类的意义
五行属性归类主要用于概括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例如以五行特点来比象说明五脏之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条达曲直有生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升之气故肝属木;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金有清肃收敛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肃降故肺属金;水有湿润下行之特性而肾能藏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故肾主水。
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五行的基本规律
(1)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2)五行的相生、相克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
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动态平衡。而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别行又被别行所生;既克别行又被别行所克故在整体上也呈现动态均势。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3)五行的制化、胜复
五行系统结构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主要在于其本身客观存在着两种自行调节机制和途径。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制化‘调节;一种则是在反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
制即制约。化是生化。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
先从五行的整体作用可以明显看出任何两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关系所以才能保证‘制化‘关系的正常。
即是说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养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
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从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养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
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从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养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
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从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从而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木而使木能正常生化。
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调节并保持了事物结构的相对协调和平衡。因为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平衡的消长情况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这样就会重复出现再一次的协调平衡。而正是这种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的循环运动推动着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和展。
所谓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反常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胜复调节可使一时性偏盛偏衰的五行系统结构经过调节由不平衡而再次恢复平衡。
所谓‘胜‘即指胜气是指因为某行之气太过所引起的对‘己所胜‘之行的过度克制。而胜气的一旦出现则势必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即所谓复气。故《素问》又说:‘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而且胜气重复气亦重。胜气轻复气亦轻。
例如火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分克金而使金气偏衰金衰不能制木则木气偏胜而加剧制土土气受制则减弱制水之力于是水便旺盛起来而把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其恢复正常。若火气不足则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金气偏盛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而无以制土则必将引起土气盛以制水水衰则制火力减弱从而使火气相应得到逐渐恢复以维持其正常。
如果单纯有胜而无复也就是说当五行之中的作何一行出现有余(太过)而没有另一行的相应制约时则五行系统结构的协调关系就被破坏则会出现紊乱的反常状态从而产生严重疾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五行关系看作是阴阳关系的逻辑展开和补充。受作用者通过某些中间环节反作用于作用者产生反馈调节效应从而使系统结构保持相对平衡。
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2)说明五脏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
(1)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
(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
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侯。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
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律传变。
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生的此种传变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
(3)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与某些相互联系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中心。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整体的生理活动。五脏配属五行不仅阐明了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而且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生着关系从而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试从相克和相生两方面来进行叙述如下:
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联系如肾能藏精肝能藏血肾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运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并使之宣肃正常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主气职司清肃肾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
可以看出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是运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的。
脏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约亦是运用五行相克理论来阐明的。
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个脏在功能上均有他脏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能制约其它脏因而使它脏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这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
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之规律来加以说明的在此不一一列举说明。
(4)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脉弦即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则可诊为心火亢盛;而脾虚病人面色见青口泛酸水则可诊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证。
一般来说中医诊病很重视色诊和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在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展趋势则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即色脉相符为病情展正常;脉克色为逆;脉生色为顺。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是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而反见浮脉(肺脉)则属相克之脉即脉克色(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肾脉)即脉生色(水生木)则为顺。此种判断预后的生克关系在临床上虽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套用。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方面则主要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两方面。
(1)控制疾病传变
疾病的生主要在于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而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也必然反映于内脏生克制化关系的失常。因此疾病的传变则常是一脏受病而波及他脏或他脏受病而传及本脏。因此在临床上除对所病本脏进行适当处理外特别应考虑到与其有关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并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或不及以控制或防止其疾病的传变使之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脏有病则应经常注意强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虚则疾病不易传变且易于痊愈。故《难经》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实脾气。‘
(2)确定治则与治法
确定治则与治法主要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某些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根据相生规律来确定治则治法: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基本原则是补母或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补母: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如肺气虚弱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及脾之健运而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之含义。
泻子: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可采用清心泻火法进行治疗。肝木为母心火为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此即实则泻其子之含义。
此外运用相生规律来进行治疗除母病及子及子病犯母外尚有单纯的子病虚证亦可运用母子相生关系兼顾补母以加强其相生之力从而有助于子脏虚证之恢复。
临床上依据五行相生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以下几种:
滋水涵木法:指通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从而涵敛肝阳的治疗方法又称滋肝养肾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肝阴不足甚则肝阳偏亢之病证。金水相生法是滋补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主要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肺以致肺肾阴虚病证。
培土生金法:是指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胃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致肺脾两虚之病证。
2根据相克规律来确定治疗原则:多用于临床上由于相克关系紊乱而出现的乘侮病证主要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相侮(反克)之不同。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抑强或扶弱并侧重于制其强盛以使弱者易于恢复。此外在必要时亦可在其强盛之一方尚未生相乘病变时利用相克规律预先加强其被克者力量从而防止病情之展。
抑强:主要适用于相乘或相侮病证。如肝气横逆犯胃或乘脾出现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病证称之为木亢乘土。治则应以疏肝、平肝之法为主。若由于脾胃壅滞影响及肝而致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形成土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病证其治疗则应以运脾和胃为主。总之抑制其强则被克者之机能自然易于恢复协调。
扶弱:主要适用于相克之力不及或因虚而被乘袭所产生的病证。如肝虚气郁影响脾胃之健运则称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之法。若因土虚木乘所致的肝脾不调或肝胃失和病证则应以健脾和胃和疏肝理气为法。总之扶其弱则有助于相互制约协调关系的恢复。
临床上依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几种: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药物治疗脾虚肝气亢逆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疏肝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肝郁病证。
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温运脾阳或健脾益气药物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利水法。主要运用于脾虚不运或脾阳虚损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等病证。
佐金平木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清肺泻肝法。主要适用于肝火亢逆灼伤肺金影响肺气清肃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证。
泻南补北法:指通过泻心火补肾水以交通心肾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肾法、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
此外在针灸疗法中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属于五行即井、荥、输、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即可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选穴针刺治疗。
同样五行生克关系对于精神疗法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即可以运用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达到治疗目的。如《素问》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即是运用五行相克关系来调整情志从而达到治疗精神性病症的目的。
五行指点
五行指点—木
属木的时令是春季。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的时机。
属木的器官是肝、胆、眼睛。
属木的情志是怒。
属木的味道是酸味。
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
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
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排出体内的毒素。
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五行指点—金
属金的时令是秋季。秋天西风萧瑟万物凋敝符合金性。
属金的器官是肺、大肠、鼻。
属金的情志是悲。
属金的味道是辛味。
属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
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帽落西风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
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
推荐食物: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
五行指点—火
属火的时令是夏季。夏季万物茂盛气候炎热如同播火。
属火的器官是心、小肠、舌。
属火的情志是喜。
属火的味道是苦味。
属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延。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
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温、热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五行指点—水
属水的时令是冬季。冬季万物蜇藏冷气袭人冰封大地与水性相合。
属水的器官是肾、膀胱、耳。
属水的情志是恐。
属水的味道是咸味。
属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
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黑确实肾脏不妙。
此时最应该多吃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
推荐食物: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
五行指点—土
属土的时令是长夏。这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此时暑热多湿正是万物蔬果生长的时期与土性相应。
属土的器官是脾、胃、口。
属土的情志是思。
属土的味道是甘味。
属土的食物是黄色食品。
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
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凡具有生长、升、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五行属性及归类
(1)五行属性及归类方法
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在医学方面则籍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为此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2)五行属性归类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3)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联系如春属木肝气旺于春春天多风等。在内则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于化风等。
应当指出上述是该表横的联系若从纵的方面来看则表示此五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和制化胜复的关系。
(3)五行归类的意义
五行属性归类主要用于概括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例如以五行特点来比象说明五脏之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条达曲直有生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升之气故肝属木;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金有清肃收敛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肃降故肺属金;水有湿润下行之特性而肾能藏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故肾主水。
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五行的基本规律
(1)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2)五行的相生、相克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
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动态平衡。而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别行又被别行所生;既克别行又被别行所克故在整体上也呈现动态均势。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3)五行的制化、胜复
五行系统结构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主要在于其本身客观存在着两种自行调节机制和途径。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制化‘调节;一种则是在反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
制即制约。化是生化。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
先从五行的整体作用可以明显看出任何两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关系所以才能保证‘制化‘关系的正常。
即是说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养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
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从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养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
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从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养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
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从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从而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木而使木能正常生化。
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调节并保持了事物结构的相对协调和平衡。因为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平衡的消长情况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这样就会重复出现再一次的协调平衡。而正是这种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的循环运动推动着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和展。
所谓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反常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胜复调节可使一时性偏盛偏衰的五行系统结构经过调节由不平衡而再次恢复平衡。
所谓‘胜‘即指胜气是指因为某行之气太过所引起的对‘己所胜‘之行的过度克制。而胜气的一旦出现则势必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即所谓复气。故《素问》又说:‘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而且胜气重复气亦重。胜气轻复气亦轻。
例如火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分克金而使金气偏衰金衰不能制木则木气偏胜而加剧制土土气受制则减弱制水之力于是水便旺盛起来而把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其恢复正常。若火气不足则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金气偏盛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而无以制土则必将引起土气盛以制水水衰则制火力减弱从而使火气相应得到逐渐恢复以维持其正常。
如果单纯有胜而无复也就是说当五行之中的作何一行出现有余(太过)而没有另一行的相应制约时则五行系统结构的协调关系就被破坏则会出现紊乱的反常状态从而产生严重疾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五行关系看作是阴阳关系的逻辑展开和补充。受作用者通过某些中间环节反作用于作用者产生反馈调节效应从而使系统结构保持相对平衡。
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2)说明五脏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
(1)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
(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
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侯。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
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律传变。
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生的此种传变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
(3)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与某些相互联系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中心。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整体的生理活动。五脏配属五行不仅阐明了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而且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生着关系从而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试从相克和相生两方面来进行叙述如下:
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联系如肾能藏精肝能藏血肾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运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并使之宣肃正常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主气职司清肃肾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
可以看出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是运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的。
脏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约亦是运用五行相克理论来阐明的。
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个脏在功能上均有他脏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能制约其它脏因而使它脏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这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
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之规律来加以说明的在此不一一列举说明。
(4)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脉弦即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则可诊为心火亢盛;而脾虚病人面色见青口泛酸水则可诊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证。
一般来说中医诊病很重视色诊和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在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展趋势则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即色脉相符为病情展正常;脉克色为逆;脉生色为顺。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是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而反见浮脉(肺脉)则属相克之脉即脉克色(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肾脉)即脉生色(水生木)则为顺。此种判断预后的生克关系在临床上虽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套用。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方面则主要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两方面。
(1)控制疾病传变
疾病的生主要在于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而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也必然反映于内脏生克制化关系的失常。因此疾病的传变则常是一脏受病而波及他脏或他脏受病而传及本脏。因此在临床上除对所病本脏进行适当处理外特别应考虑到与其有关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并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或不及以控制或防止其疾病的传变使之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脏有病则应经常注意强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虚则疾病不易传变且易于痊愈。故《难经》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实脾气。‘
(2)确定治则与治法
确定治则与治法主要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某些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根据相生规律来确定治则治法: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基本原则是补母或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补母: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如肺气虚弱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及脾之健运而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之含义。
泻子: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可采用清心泻火法进行治疗。肝木为母心火为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此即实则泻其子之含义。
此外运用相生规律来进行治疗除母病及子及子病犯母外尚有单纯的子病虚证亦可运用母子相生关系兼顾补母以加强其相生之力从而有助于子脏虚证之恢复。
临床上依据五行相生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以下几种:
滋水涵木法:指通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从而涵敛肝阳的治疗方法又称滋肝养肾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肝阴不足甚则肝阳偏亢之病证。金水相生法是滋补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主要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肺以致肺肾阴虚病证。
培土生金法:是指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胃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致肺脾两虚之病证。
2根据相克规律来确定治疗原则:多用于临床上由于相克关系紊乱而出现的乘侮病证主要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相侮(反克)之不同。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抑强或扶弱并侧重于制其强盛以使弱者易于恢复。此外在必要时亦可在其强盛之一方尚未生相乘病变时利用相克规律预先加强其被克者力量从而防止病情之展。
抑强:主要适用于相乘或相侮病证。如肝气横逆犯胃或乘脾出现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病证称之为木亢乘土。治则应以疏肝、平肝之法为主。若由于脾胃壅滞影响及肝而致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形成土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病证其治疗则应以运脾和胃为主。总之抑制其强则被克者之机能自然易于恢复协调。
扶弱:主要适用于相克之力不及或因虚而被乘袭所产生的病证。如肝虚气郁影响脾胃之健运则称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之法。若因土虚木乘所致的肝脾不调或肝胃失和病证则应以健脾和胃和疏肝理气为法。总之扶其弱则有助于相互制约协调关系的恢复。
临床上依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几种: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药物治疗脾虚肝气亢逆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疏肝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肝郁病证。
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温运脾阳或健脾益气药物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利水法。主要运用于脾虚不运或脾阳虚损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等病证。
佐金平木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清肺泻肝法。主要适用于肝火亢逆灼伤肺金影响肺气清肃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证。
泻南补北法:指通过泻心火补肾水以交通心肾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肾法、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
此外在针灸疗法中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属于五行即井、荥、输、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即可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选穴针刺治疗。
同样五行生克关系对于精神疗法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即可以运用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达到治疗目的。如《素问》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即是运用五行相克关系来调整情志从而达到治疗精神性病症的目的。
五行指点
五行指点—木
属木的时令是春季。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的时机。
属木的器官是肝、胆、眼睛。
属木的情志是怒。
属木的味道是酸味。
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
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
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排出体内的毒素。
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五行指点—金
属金的时令是秋季。秋天西风萧瑟万物凋敝符合金性。
属金的器官是肺、大肠、鼻。
属金的情志是悲。
属金的味道是辛味。
属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
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帽落西风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
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
推荐食物: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
五行指点—火
属火的时令是夏季。夏季万物茂盛气候炎热如同播火。
属火的器官是心、小肠、舌。
属火的情志是喜。
属火的味道是苦味。
属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延。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
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温、热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五行指点—水
属水的时令是冬季。冬季万物蜇藏冷气袭人冰封大地与水性相合。
属水的器官是肾、膀胱、耳。
属水的情志是恐。
属水的味道是咸味。
属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
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黑确实肾脏不妙。
此时最应该多吃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
推荐食物: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
五行指点—土
属土的时令是长夏。这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此时暑热多湿正是万物蔬果生长的时期与土性相应。
属土的器官是脾、胃、口。
属土的情志是思。
属土的味道是甘味。
属土的食物是黄色食品。
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
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