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文化领域,恐怕没有任何比法国人和美国人更称得上冤家的一对了,这不,11月21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一篇署名“唐.莫里森”,声称根据格兰特.罗森博格报道稿写成的文章,就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居然是“法兰西文化已死”。
这篇长达4页的文章火爆刺激的绝不仅是一个标题。
文章一开头就借深秋的天气形容法兰西文化“如秋叶般凋零枯萎”,因为在法国,文化已不再重要,而在全世界,美国文化已全面战胜了法国文化。
文章称,曾诞生无数著名编剧、导演和演员,甚至诞生电影本身的法国,如今影院里充斥好莱坞大片,他们宁可追捧最新美国动画影片《美食总动员》也懒得看温吞水般的法国艺术片,法国再也产生不了如特鲁弗、戈达尔那样的电影大师;曾诞生过无数古典主义、印象派和野兽派艺术大师的法国,如今只有8%的美术作品可以卖出,而美国和英国分别是50%和30%,2006年,英国达米安赫斯特美术品拍卖行均价为18万美元/件,而法国最富盛名的美术家罗伯特.孔巴斯平均每件作品售价却仅7500美元。
文章称,曾诞生雨果、巴尔扎克、萨特和马尔罗等大文豪的法国文坛已今非昔比,在当今法国小说市场上,30%的作品是从英语翻译的,曾贡献最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法国近年来屡屡空手而归,最后一位获奖的法语作家也并非法兰西人;曾诞生德彪西等音乐大师和埃迪特.皮娅芙等著名歌星的法兰西乐坛如今人才凋零,国内市场充斥着美国和英国的作品,作者还嘲讽法国人“只有改成像johnnyhallyday这样的美国名字,才能在流行歌坛走红”(johnnyhallyday本名jean-philippe**et,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与sylvievartan组“金色组合”乐队红极一时)。
文章用辛辣甚至刻薄的语言指称,法国文化对于世界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在上世纪40年代巴黎是公认的文化与艺术之都,可如今谈起文化和艺术,大家都会不假思索道‘去纽约’”,每年只有“不到半打”法国小说家的新小说能在海外找到出版商,而每5部法国电影只有1部能得到海外票房的接受,而且法语的全球影响力也日薄西山,说法语总人数的全球排名已落到可怜的第12名,今年9月,法国费加罗杂志在1310个美国人中做了个调查,结果受访者在被问及“听到法国最先联想到什么”时,答称“文化”者仅20%,比率远低于答“法国大餐”者。与之相反,“更有趣、更贴近时代和生活”的美国小说、电视剧成为法国市场的新宠,一些“聪明”的法国小说家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写作上,因为“这样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文章对法国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给予尖刻抨击。文章称,只有落后的才需要保护,而对落后的保护又助长和延续了落后。文章讽刺法国政府花费gdp的1.5%来保护文化,结果豢养了148个文化团体,26个研究中心、176个考古队和11200名文化官员,却无法挽救法兰西文化死亡的命运,与之相比,美国保护文化的开支仅占gdp的0.3%。
文章更指责,法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盲目自信、固步自封和拒绝先进文化融合,是其死亡的症结所在,作者讽刺萨科奇总统一面高呼“繁荣文化”,一面不得不迫于财政压力削减博物馆投资,作者嘲讽法国人把鹅肝酱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作法,认为这种“文化部无处不在”的作法钳制了法国文化的与时俱进,而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保护方式,也远不如美国通过税收杠杆鼓励私人投资文化艺术领域“先进而有效”。
文章最后引述萨特感谢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等对“法兰西小说的帮助和启迪”,称“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法兰西民族在痛苦反思和海纳百川后,必将恢复其昔日的风采”,暗示只有接受美国文化洗礼,法兰西文化才有望复活。
文章发表后引起法兰西文化界一片哗然,12月4日,法兰西学院成员布鲁斯.德鲁昂在《费加罗报》文化版撰文回击。
德鲁昂称,多年以来,美国人就不遗余力地在“这个或那个”本国主流媒体唱衰法兰西文化,如果自己是一个法国儿童,整天浏览这些文章,大约会对本国文化感到绝望,而这次《时代周刊》的抨击文章尤其恶劣,因为这一“不诚实的”攻击,使用了“葬礼式的语言”,力图“放光可怜的法兰西文化血管中每一滴鲜血”。
德鲁昂愤懑地质问,每年诞生727部小说和众多获国际金奖戏剧家、音乐家和舞蹈家的法兰西,拥有众多一流博物馆和剧院、在全球范围兴办和主持诸多文化事业的法兰西,其文化生命怎么能被一枝轻薄的笔一笔勾销?
他把唐.莫里森的指摘称为“没头没尾的攻击”,认为今天的法兰西人绝非如后者所言“一半以上进电影院的人都是为了看美国大片”,而仍秉持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德鲁昂认为,文化“并非如某些头脑简单者所臆想的、在办公室隔板间‘生产’出来”,而是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的,大画家布菲去世仅10年,其作品至今仍是全球博物院和艺术品市场的至宝,作家马尔罗和萨特更是地道的“当代人物”,歌星皮娅芙、电影人特鲁弗,其感染力和影响力直到今天仍久盛不衰,忽视这些法兰西当代文化的瑰宝,而奢谈法兰西文化的生死,是毫无意义的,“法兰西文化的声望并未下跌,其光彩将一直璀璨下去,此前的几个世纪如此,此后的几个世纪仍会如此”。
针对唐.莫里森的尖刻,德鲁昂戏谑地建议对方没事去法兰西中学或随便什么大学的门厅转转,因为这样可以听到学生们的闲谈,并从中拣拾到些许“法兰西青少年的天才灵感”,而这将“有助于其领悟未来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
文末,德鲁昂充满嘲讽地称自己本想咒骂“不开化的美国人”,但冷静之后觉得这种念头是荒谬的,因为美国有无数天才的作家、思想家、研究者和学者,但这些饱学之士“当然不会给《时代周刊》这样的刊物写稿”。
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635年,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研究机构,宗旨为“捍卫法兰西语言的地位”和“保护、资助科学与文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法兰西文化的守护神,德鲁昂作为法兰西学院一员公开反击,反响之大可想而知,《费加罗报》网站开放的读者互动,相关留言24小时内即多达11页。
有趣的是,法国读者中虽然不乏为本国文化抱不平、对唐.莫里森的刻薄言论忿忿不已者,更多的却在认真、冷静地辨析双方的论据和论证,有些读者指出,法国政府的文化推广,的确存在形式主义、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人浮于事等弊端,也有人指出,美国肥皂剧和真人秀一类电视专栏、美式八卦杂志,以及美国人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法国人,这是任何一个关注法兰西文化前途者所必须正视的。
错位的辩论
美利坚和法兰西可以做盟友、同志、战友,但在文化层面上却似乎很难谈到一块,对于前者,文化固然重要,却无非是和军力、财力甚至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一样的、用以证明自己和影响世界的工具;而对于后者,法兰西文化的生命,无疑是法兰西生命最可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理解上的错位随着冷战后美国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和法国影响力的进一步下降,变得越来越难调和: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在文化领域的声音也显得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富侵略性和咄咄逼人;而法国随着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地位的继续下滑,独特而璀璨的法兰西文化,也便成为其政府和国人心目中份量越来越重的国宝。
由此便不难理解布鲁斯.德鲁昂对唐.莫里森和《时代周刊》挑衅的强烈愤怒和激烈反应:作为法兰西学院的一员,作为法兰西文化的守护者,还有什么比一而再、再而三抹黑自己最珍视的东西,更令人气恼和反感的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经典法兰西式的反驳:简洁、华丽、一针见血,法兰西的辩士从不会和对手纠缠某个细节的真实度,或某个措辞的恰当与否,而只会用自己的逻辑、最简单但最有效的推理方式,和最大众化的语言,把自己所认为的真相表述出来,于是读者们所看到的,是一篇仅有原文1/5长度的短文,是一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现代外来词的“教科书式”的法语文章。
作为批评者、美国人,唐.莫里森恐怕不会理解德鲁昂的愤怒,甚至多半感到有些好笑,在他看来,这也许不过是一个旁观者的无恶意评论、提醒或调侃,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媒体杂文,对也好,不对也罢,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更无需一本正经地立论、驳论,至于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惊动法兰西学院的人物,大约他连想都没想到。
但法兰西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与执着让他们不能不对这类指摘认真对待,法兰西学院的宗旨更不容德鲁昂等袖手旁观。应该看到,在德鲁昂的反驳文字中,同样流露出明显的情绪化色彩,然而他在文字上却刻意保持着在外人看来甚至有些夸张的矜持——比如他在提到对手时郑重其事地写明“唐纳德.莫里森先生”而非后者自署的“唐.莫里森”简称——,在德鲁昂看来,也许这同样也代表着自己对法兰西文化的一种理解,一种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气恼归气恼,争辩归争辩,法国人的反应始终停留在文化层面,电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的非文化版面至今对此保持沉默。普通法国读者虽踊跃参与讨论,却同样表现出理性、克制、重思辨的倾向,咀嚼双方论据、认真思考得失成为参与者言论的主流。平心而论,唐.莫里森的文章在许多地方措词颇为尖刻,逻辑推理也不无武断、粗暴之处,但绝大多数读者并未因此跳起来破口大骂,而是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且不少人都承认,文中罗列的一些文化弊端的确存在,一位参与者称,他去过印度支那,一些当地老人对法国文化的钻研精神远胜过许多法国人,这让他感到羞愧,另一位参与者坦率地说,看看现在那些大人物的手迹,书法一塌糊涂,这就足以证明法兰西文化的没落了。对于“自家人”德鲁昂,他们也不一味护短,一位读者针对德鲁昂“让莫里森去法兰西中学转转”的嘲讽指出,有调查称法国中学生学业水准已沦落到受访者平均线以下,如此成绩,何谈法兰西文化的明天?
应该说,通过唐.莫里森有争议的“炮轰”,人们更清楚地感知了法兰西文化在当今时代所存在的痼疾;通过法国读者在辩论中的表现,人们同样更真切地领悟到,法兰西文化的旺盛的生命力。
这篇长达4页的文章火爆刺激的绝不仅是一个标题。
文章一开头就借深秋的天气形容法兰西文化“如秋叶般凋零枯萎”,因为在法国,文化已不再重要,而在全世界,美国文化已全面战胜了法国文化。
文章称,曾诞生无数著名编剧、导演和演员,甚至诞生电影本身的法国,如今影院里充斥好莱坞大片,他们宁可追捧最新美国动画影片《美食总动员》也懒得看温吞水般的法国艺术片,法国再也产生不了如特鲁弗、戈达尔那样的电影大师;曾诞生过无数古典主义、印象派和野兽派艺术大师的法国,如今只有8%的美术作品可以卖出,而美国和英国分别是50%和30%,2006年,英国达米安赫斯特美术品拍卖行均价为18万美元/件,而法国最富盛名的美术家罗伯特.孔巴斯平均每件作品售价却仅7500美元。
文章称,曾诞生雨果、巴尔扎克、萨特和马尔罗等大文豪的法国文坛已今非昔比,在当今法国小说市场上,30%的作品是从英语翻译的,曾贡献最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法国近年来屡屡空手而归,最后一位获奖的法语作家也并非法兰西人;曾诞生德彪西等音乐大师和埃迪特.皮娅芙等著名歌星的法兰西乐坛如今人才凋零,国内市场充斥着美国和英国的作品,作者还嘲讽法国人“只有改成像johnnyhallyday这样的美国名字,才能在流行歌坛走红”(johnnyhallyday本名jean-philippe**et,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与sylvievartan组“金色组合”乐队红极一时)。
文章用辛辣甚至刻薄的语言指称,法国文化对于世界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在上世纪40年代巴黎是公认的文化与艺术之都,可如今谈起文化和艺术,大家都会不假思索道‘去纽约’”,每年只有“不到半打”法国小说家的新小说能在海外找到出版商,而每5部法国电影只有1部能得到海外票房的接受,而且法语的全球影响力也日薄西山,说法语总人数的全球排名已落到可怜的第12名,今年9月,法国费加罗杂志在1310个美国人中做了个调查,结果受访者在被问及“听到法国最先联想到什么”时,答称“文化”者仅20%,比率远低于答“法国大餐”者。与之相反,“更有趣、更贴近时代和生活”的美国小说、电视剧成为法国市场的新宠,一些“聪明”的法国小说家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写作上,因为“这样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文章对法国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给予尖刻抨击。文章称,只有落后的才需要保护,而对落后的保护又助长和延续了落后。文章讽刺法国政府花费gdp的1.5%来保护文化,结果豢养了148个文化团体,26个研究中心、176个考古队和11200名文化官员,却无法挽救法兰西文化死亡的命运,与之相比,美国保护文化的开支仅占gdp的0.3%。
文章更指责,法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盲目自信、固步自封和拒绝先进文化融合,是其死亡的症结所在,作者讽刺萨科奇总统一面高呼“繁荣文化”,一面不得不迫于财政压力削减博物馆投资,作者嘲讽法国人把鹅肝酱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作法,认为这种“文化部无处不在”的作法钳制了法国文化的与时俱进,而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保护方式,也远不如美国通过税收杠杆鼓励私人投资文化艺术领域“先进而有效”。
文章最后引述萨特感谢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等对“法兰西小说的帮助和启迪”,称“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法兰西民族在痛苦反思和海纳百川后,必将恢复其昔日的风采”,暗示只有接受美国文化洗礼,法兰西文化才有望复活。
文章发表后引起法兰西文化界一片哗然,12月4日,法兰西学院成员布鲁斯.德鲁昂在《费加罗报》文化版撰文回击。
德鲁昂称,多年以来,美国人就不遗余力地在“这个或那个”本国主流媒体唱衰法兰西文化,如果自己是一个法国儿童,整天浏览这些文章,大约会对本国文化感到绝望,而这次《时代周刊》的抨击文章尤其恶劣,因为这一“不诚实的”攻击,使用了“葬礼式的语言”,力图“放光可怜的法兰西文化血管中每一滴鲜血”。
德鲁昂愤懑地质问,每年诞生727部小说和众多获国际金奖戏剧家、音乐家和舞蹈家的法兰西,拥有众多一流博物馆和剧院、在全球范围兴办和主持诸多文化事业的法兰西,其文化生命怎么能被一枝轻薄的笔一笔勾销?
他把唐.莫里森的指摘称为“没头没尾的攻击”,认为今天的法兰西人绝非如后者所言“一半以上进电影院的人都是为了看美国大片”,而仍秉持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德鲁昂认为,文化“并非如某些头脑简单者所臆想的、在办公室隔板间‘生产’出来”,而是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的,大画家布菲去世仅10年,其作品至今仍是全球博物院和艺术品市场的至宝,作家马尔罗和萨特更是地道的“当代人物”,歌星皮娅芙、电影人特鲁弗,其感染力和影响力直到今天仍久盛不衰,忽视这些法兰西当代文化的瑰宝,而奢谈法兰西文化的生死,是毫无意义的,“法兰西文化的声望并未下跌,其光彩将一直璀璨下去,此前的几个世纪如此,此后的几个世纪仍会如此”。
针对唐.莫里森的尖刻,德鲁昂戏谑地建议对方没事去法兰西中学或随便什么大学的门厅转转,因为这样可以听到学生们的闲谈,并从中拣拾到些许“法兰西青少年的天才灵感”,而这将“有助于其领悟未来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
文末,德鲁昂充满嘲讽地称自己本想咒骂“不开化的美国人”,但冷静之后觉得这种念头是荒谬的,因为美国有无数天才的作家、思想家、研究者和学者,但这些饱学之士“当然不会给《时代周刊》这样的刊物写稿”。
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635年,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研究机构,宗旨为“捍卫法兰西语言的地位”和“保护、资助科学与文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法兰西文化的守护神,德鲁昂作为法兰西学院一员公开反击,反响之大可想而知,《费加罗报》网站开放的读者互动,相关留言24小时内即多达11页。
有趣的是,法国读者中虽然不乏为本国文化抱不平、对唐.莫里森的刻薄言论忿忿不已者,更多的却在认真、冷静地辨析双方的论据和论证,有些读者指出,法国政府的文化推广,的确存在形式主义、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人浮于事等弊端,也有人指出,美国肥皂剧和真人秀一类电视专栏、美式八卦杂志,以及美国人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法国人,这是任何一个关注法兰西文化前途者所必须正视的。
错位的辩论
美利坚和法兰西可以做盟友、同志、战友,但在文化层面上却似乎很难谈到一块,对于前者,文化固然重要,却无非是和军力、财力甚至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一样的、用以证明自己和影响世界的工具;而对于后者,法兰西文化的生命,无疑是法兰西生命最可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理解上的错位随着冷战后美国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和法国影响力的进一步下降,变得越来越难调和: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在文化领域的声音也显得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富侵略性和咄咄逼人;而法国随着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地位的继续下滑,独特而璀璨的法兰西文化,也便成为其政府和国人心目中份量越来越重的国宝。
由此便不难理解布鲁斯.德鲁昂对唐.莫里森和《时代周刊》挑衅的强烈愤怒和激烈反应:作为法兰西学院的一员,作为法兰西文化的守护者,还有什么比一而再、再而三抹黑自己最珍视的东西,更令人气恼和反感的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经典法兰西式的反驳:简洁、华丽、一针见血,法兰西的辩士从不会和对手纠缠某个细节的真实度,或某个措辞的恰当与否,而只会用自己的逻辑、最简单但最有效的推理方式,和最大众化的语言,把自己所认为的真相表述出来,于是读者们所看到的,是一篇仅有原文1/5长度的短文,是一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现代外来词的“教科书式”的法语文章。
作为批评者、美国人,唐.莫里森恐怕不会理解德鲁昂的愤怒,甚至多半感到有些好笑,在他看来,这也许不过是一个旁观者的无恶意评论、提醒或调侃,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媒体杂文,对也好,不对也罢,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更无需一本正经地立论、驳论,至于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惊动法兰西学院的人物,大约他连想都没想到。
但法兰西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与执着让他们不能不对这类指摘认真对待,法兰西学院的宗旨更不容德鲁昂等袖手旁观。应该看到,在德鲁昂的反驳文字中,同样流露出明显的情绪化色彩,然而他在文字上却刻意保持着在外人看来甚至有些夸张的矜持——比如他在提到对手时郑重其事地写明“唐纳德.莫里森先生”而非后者自署的“唐.莫里森”简称——,在德鲁昂看来,也许这同样也代表着自己对法兰西文化的一种理解,一种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气恼归气恼,争辩归争辩,法国人的反应始终停留在文化层面,电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的非文化版面至今对此保持沉默。普通法国读者虽踊跃参与讨论,却同样表现出理性、克制、重思辨的倾向,咀嚼双方论据、认真思考得失成为参与者言论的主流。平心而论,唐.莫里森的文章在许多地方措词颇为尖刻,逻辑推理也不无武断、粗暴之处,但绝大多数读者并未因此跳起来破口大骂,而是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且不少人都承认,文中罗列的一些文化弊端的确存在,一位参与者称,他去过印度支那,一些当地老人对法国文化的钻研精神远胜过许多法国人,这让他感到羞愧,另一位参与者坦率地说,看看现在那些大人物的手迹,书法一塌糊涂,这就足以证明法兰西文化的没落了。对于“自家人”德鲁昂,他们也不一味护短,一位读者针对德鲁昂“让莫里森去法兰西中学转转”的嘲讽指出,有调查称法国中学生学业水准已沦落到受访者平均线以下,如此成绩,何谈法兰西文化的明天?
应该说,通过唐.莫里森有争议的“炮轰”,人们更清楚地感知了法兰西文化在当今时代所存在的痼疾;通过法国读者在辩论中的表现,人们同样更真切地领悟到,法兰西文化的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