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了。(看小说到网)
夷皋朝服冠冕,坐在朝堂上,从布满血丝的眼睛可以看出,他昨夜并没有安睡。
坐席很平整,坐缛也很软和,可他坐在那里,却仍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本就不喜欢上朝,以前这时候,他也常常坐不住的。不过,这一回不同。
这一回,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结果。
“他若真的那么我今后该怎么办呢?”
当卿大夫们清脆的脚步声渐近渐响时,他的脑海中忽地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随即油然隐隐升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来。
卿大夫们鱼贯而入,为首者红袍象笏,正是相国赵盾。
夷皋的脑袋登时轰地一声,急忙揉了揉眼睛:大红袍,大红脸,不是赵盾是谁?
他急瞥向赵盾身后,大司寇屠岸贾低头而立,却掩不住一脸的失望和诧异。
赵盾神色举止,却和往常毫无二至,他略扫视一下左右,端起又宽又长的象笏,出班跪倒:
“臣启主公,姜戎”
夷皋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思却早已乱成了一团麻,赵盾说了些什么,他差不多一句也没听清楚。
听不清楚就听不清楚罢,反正以前也常这样,清楚不清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奏,可奏就是了。
“无事,散朝!”
散朝,大家都走了。
可是士会却没有走,他踌躇着,欲言又止的样子。
往常,年老体衰的他,总是要先走一步的。
“大夫”
夷皋定了定神,觉得有必要问一声。
士会似乎也定了定神,端起了象笏:
“适才相国奏上,要拘禁姜戎子,主公”
姜戎子?好像是听见这么一声的,这有什么要紧么?
“姜戎子是姜戎国君,姜戎世代谨事晋国,崤山之战曾立下大功,如今因旱不时岁贡,情有可原,相国不恤其灾,却拘执其君以勒贡赋,实在有失大国体面啊。”
夷皋耐着性子听完士会的长篇大论,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
“来人,持寡人之节,谕相国释放姜戎子。”
节送去了,只换来一句话:
“君无戏言,臣既奉前诏,礼不能复奉后诏。”
夷皋鼓着腮帮子,翻着白眼,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好。
士会叹了口气,走了。
“赵盾抗拒主命,不臣之心已露,主公”
望着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屠岸贾,夷皋压抑着的火气登时迸发出来:
这老贼,上朝不说,散朝不说,现在才说,还有个鬼用!
况且
“那个据说臣派去的那人不明不白死在相府院中放心,那是个无名飞贼,没人会知道的”
没人会知道的,但愿罢。
可这事,难道就这么完了?
望者屠岸贾渐小的背影,夷皋恶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桐叶冷冷,灵台巍巍。
夷皋今天连玩都提不起精神了,他光着脑袋,懒洋洋地倚在栏杆上,呆望着苑外的世界。
灵台巍巍,桐叶冷冷。
叶黄了,叶落了,夏天的时候,桐叶青青,蝉鸣阵阵,那时候,他的心情,似乎要好的多罢?
记得那时,酒酣耳热之际,他总会穿上戎衣,拿起弹弓,随着一声声弓弦响,一只只知了应弦而落,每打落一只,周围就会轰然一片“万岁”之声(先秦时万岁尚非皇帝专用,是以身为侯爵的晋侯也可呼万岁)。这时候的他,总会觉得特别自信,特别满足,总会不由自主地狂笑起来。
“拿弹弓来!”
戎衣依旧,弹弓依旧,可夏天却已经过去,蝉儿也早不见了踪影。
夷皋拿起弹弓,对着光秃秃的桐树枝干,虚射了一弹。
“你们,你们怎么不喊!”
他扭过头,厉声叱道。
“万、万岁”
宦者宫人们面面相觑,旋即恍然大悟,稀稀拉拉地喊了起来。
“没吃饭么?”夷皋更恼了。
“万、万岁”
声音大了些,夹杂着无奈和恐惧,在冷风中颤抖着。
夷皋气往上涌,引弓搭弹,就向宦者们射去。
“唉呦!”
一个宦者腰上挨了一记泥丸,失声叫了出来,但不过刹那,他却捂着腰眼,龇牙咧嘴地高叫道:
“万岁!万岁!”
众人纷然相和,连枝头的乌鸦也被惊得飞了起来。
夷皋高兴了,眯起左眼瞄了瞄,劈手又是几弹。
“万岁、万岁”
虽则疼,虽则喊,却没有一个人躲闪。
他们不敢。
夷皋突然觉得这样也没什么意思,他收住手,无聊地望了望台下。
天色尚早,天气正好。台下苑外的大街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
他突然笑了:这些人不都是自己的臣子么?为君分忧,也是他们应该做的罢?
而且,他们不但会喊,还会躲,一定更有意思。
“万岁!万岁!”
呼喊的声音响亮而又雄壮,当然,都发自台上。
台下苑外的大街上已经一个人、一辆车也没有了,尽管天色尚早,天气正好。
夷皋掷弓于地,左右顾盼,心里说不出地畅快。
“禀、禀主公,相国、相国率六卿、九大夫求、求见!”
“仁者国之基,民者国之本,主公纵私欲而虐民,何不仁之至也!”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夷皋听得很倦,卿大夫们站得也很倦了,可发言的赵盾却一点也不倦,看上去似乎倒比刚开口时更精神了些。
夷皋无奈地看了看众人,众人都低头默然,连屠岸贾也用象笏遮住了颜面。
“我晋国素以仁义”赵盾捧着象笏,似乎没有半点打住的意思,他的象笏又宽又长,密密地写满了文字。
“寡人的确不仁义,可相国拘执姜戎子以苛勒贡赋,又是什么仁义呢?”
夷皋的声音怯怯的,一点也不响亮。
可一言甫出,赵盾的长篇大论戛然而止,身体不觉一震。
卿大夫们也不约而同地震了一下,吃惊地望者这位他们印象中虽不算聪明,也不算太笨;虽不算勤政,也不算太懒的主公。
其实夷皋一句话脱口而出,连自己都有些吃惊。他讷讷地怔在那里,不知该怎么收场。
“君子之过,日月之食也,君臣能各改其过,各修其仁,晋国之幸也!”
士会的声音不高,却像冬天的太阳,融化了台上尴尬的冰雪。君君臣臣,如释重负地频频点头,发出几声或轻或重的干笑来。
卿大夫们走了,夷皋远远地目送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早已被寒风凝结。
“主公,臣”
赵穿,这家伙倒不讨厌。
“臣知主公操劳国务,心情烦闷,臣有一只上好猎犬,改日”
猎犬一定挺好玩,赵穿也挺好玩,可赵盾
“主公”
屠岸贾,他还有脸再回来!
“你”
屠岸贾急趋近前,附耳说了良久。
夷皋的脸色渐渐和霁下来:“好玩,好玩!”
天色早已暗了,屠岸贾也早已走了。伺候了许久的宦者宫人们,都忍不住偷偷地伸开了懒腰,打起了哈欠。
夷皋却神采灿烂,全无半点倦意,他背着手,在台上不住急促地转着圈子,脸上挂着诡秘的笑容:
“好玩,好玩,太好玩了!”
夷皋朝服冠冕,坐在朝堂上,从布满血丝的眼睛可以看出,他昨夜并没有安睡。
坐席很平整,坐缛也很软和,可他坐在那里,却仍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本就不喜欢上朝,以前这时候,他也常常坐不住的。不过,这一回不同。
这一回,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结果。
“他若真的那么我今后该怎么办呢?”
当卿大夫们清脆的脚步声渐近渐响时,他的脑海中忽地闪过这样一个念头,随即油然隐隐升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来。
卿大夫们鱼贯而入,为首者红袍象笏,正是相国赵盾。
夷皋的脑袋登时轰地一声,急忙揉了揉眼睛:大红袍,大红脸,不是赵盾是谁?
他急瞥向赵盾身后,大司寇屠岸贾低头而立,却掩不住一脸的失望和诧异。
赵盾神色举止,却和往常毫无二至,他略扫视一下左右,端起又宽又长的象笏,出班跪倒:
“臣启主公,姜戎”
夷皋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思却早已乱成了一团麻,赵盾说了些什么,他差不多一句也没听清楚。
听不清楚就听不清楚罢,反正以前也常这样,清楚不清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奏,可奏就是了。
“无事,散朝!”
散朝,大家都走了。
可是士会却没有走,他踌躇着,欲言又止的样子。
往常,年老体衰的他,总是要先走一步的。
“大夫”
夷皋定了定神,觉得有必要问一声。
士会似乎也定了定神,端起了象笏:
“适才相国奏上,要拘禁姜戎子,主公”
姜戎子?好像是听见这么一声的,这有什么要紧么?
“姜戎子是姜戎国君,姜戎世代谨事晋国,崤山之战曾立下大功,如今因旱不时岁贡,情有可原,相国不恤其灾,却拘执其君以勒贡赋,实在有失大国体面啊。”
夷皋耐着性子听完士会的长篇大论,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
“来人,持寡人之节,谕相国释放姜戎子。”
节送去了,只换来一句话:
“君无戏言,臣既奉前诏,礼不能复奉后诏。”
夷皋鼓着腮帮子,翻着白眼,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好。
士会叹了口气,走了。
“赵盾抗拒主命,不臣之心已露,主公”
望着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屠岸贾,夷皋压抑着的火气登时迸发出来:
这老贼,上朝不说,散朝不说,现在才说,还有个鬼用!
况且
“那个据说臣派去的那人不明不白死在相府院中放心,那是个无名飞贼,没人会知道的”
没人会知道的,但愿罢。
可这事,难道就这么完了?
望者屠岸贾渐小的背影,夷皋恶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桐叶冷冷,灵台巍巍。
夷皋今天连玩都提不起精神了,他光着脑袋,懒洋洋地倚在栏杆上,呆望着苑外的世界。
灵台巍巍,桐叶冷冷。
叶黄了,叶落了,夏天的时候,桐叶青青,蝉鸣阵阵,那时候,他的心情,似乎要好的多罢?
记得那时,酒酣耳热之际,他总会穿上戎衣,拿起弹弓,随着一声声弓弦响,一只只知了应弦而落,每打落一只,周围就会轰然一片“万岁”之声(先秦时万岁尚非皇帝专用,是以身为侯爵的晋侯也可呼万岁)。这时候的他,总会觉得特别自信,特别满足,总会不由自主地狂笑起来。
“拿弹弓来!”
戎衣依旧,弹弓依旧,可夏天却已经过去,蝉儿也早不见了踪影。
夷皋拿起弹弓,对着光秃秃的桐树枝干,虚射了一弹。
“你们,你们怎么不喊!”
他扭过头,厉声叱道。
“万、万岁”
宦者宫人们面面相觑,旋即恍然大悟,稀稀拉拉地喊了起来。
“没吃饭么?”夷皋更恼了。
“万、万岁”
声音大了些,夹杂着无奈和恐惧,在冷风中颤抖着。
夷皋气往上涌,引弓搭弹,就向宦者们射去。
“唉呦!”
一个宦者腰上挨了一记泥丸,失声叫了出来,但不过刹那,他却捂着腰眼,龇牙咧嘴地高叫道:
“万岁!万岁!”
众人纷然相和,连枝头的乌鸦也被惊得飞了起来。
夷皋高兴了,眯起左眼瞄了瞄,劈手又是几弹。
“万岁、万岁”
虽则疼,虽则喊,却没有一个人躲闪。
他们不敢。
夷皋突然觉得这样也没什么意思,他收住手,无聊地望了望台下。
天色尚早,天气正好。台下苑外的大街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
他突然笑了:这些人不都是自己的臣子么?为君分忧,也是他们应该做的罢?
而且,他们不但会喊,还会躲,一定更有意思。
“万岁!万岁!”
呼喊的声音响亮而又雄壮,当然,都发自台上。
台下苑外的大街上已经一个人、一辆车也没有了,尽管天色尚早,天气正好。
夷皋掷弓于地,左右顾盼,心里说不出地畅快。
“禀、禀主公,相国、相国率六卿、九大夫求、求见!”
“仁者国之基,民者国之本,主公纵私欲而虐民,何不仁之至也!”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夷皋听得很倦,卿大夫们站得也很倦了,可发言的赵盾却一点也不倦,看上去似乎倒比刚开口时更精神了些。
夷皋无奈地看了看众人,众人都低头默然,连屠岸贾也用象笏遮住了颜面。
“我晋国素以仁义”赵盾捧着象笏,似乎没有半点打住的意思,他的象笏又宽又长,密密地写满了文字。
“寡人的确不仁义,可相国拘执姜戎子以苛勒贡赋,又是什么仁义呢?”
夷皋的声音怯怯的,一点也不响亮。
可一言甫出,赵盾的长篇大论戛然而止,身体不觉一震。
卿大夫们也不约而同地震了一下,吃惊地望者这位他们印象中虽不算聪明,也不算太笨;虽不算勤政,也不算太懒的主公。
其实夷皋一句话脱口而出,连自己都有些吃惊。他讷讷地怔在那里,不知该怎么收场。
“君子之过,日月之食也,君臣能各改其过,各修其仁,晋国之幸也!”
士会的声音不高,却像冬天的太阳,融化了台上尴尬的冰雪。君君臣臣,如释重负地频频点头,发出几声或轻或重的干笑来。
卿大夫们走了,夷皋远远地目送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早已被寒风凝结。
“主公,臣”
赵穿,这家伙倒不讨厌。
“臣知主公操劳国务,心情烦闷,臣有一只上好猎犬,改日”
猎犬一定挺好玩,赵穿也挺好玩,可赵盾
“主公”
屠岸贾,他还有脸再回来!
“你”
屠岸贾急趋近前,附耳说了良久。
夷皋的脸色渐渐和霁下来:“好玩,好玩!”
天色早已暗了,屠岸贾也早已走了。伺候了许久的宦者宫人们,都忍不住偷偷地伸开了懒腰,打起了哈欠。
夷皋却神采灿烂,全无半点倦意,他背着手,在台上不住急促地转着圈子,脸上挂着诡秘的笑容:
“好玩,好玩,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