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us更新最快
“我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
新近出版的《收获》2012秋冬卷,以大半篇幅推出上瑚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并配发评论家程德培和小说家西飏的点评文章三十万言,一百多个人物,通篇“话本体”,于不动声色中将30余年来上海惊心动魄的蜕变忠实呈现本版刊载本报记者朱小如与其对话——编者2br />
朱小如:读《繁花》,感觉像是被你带领,重走一遍淮海路南京路,苏州河沿岸小说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你具备了将琳琅满目的“生活场景”像“商品橱窗”式极力展示出来的写作功力重要的是,这类“城市写作”典型特征,在当下的作家们和作品中能做好的,还真不多,当代文学的“城市写作”一直处于弱势中
金宇澄:你这样说,好像我在搞陈列馆,做城市导游,我无此心,如果说城市“琳琅满目”,等同于乡土作家笔下的乡里乡亲,山水鸡狗,春种秋收的背景,我很同意,两者的技术效果是一样的《繁花》的主要兴趣,是口语对话,以及除人物故事之外,整体与其他小说不一样的状态《繁花》来回穿插,不求深刻,人多景杂所谓城市写作,写一个人,处于某地,一条弄堂,一个大院,或是散开几个人,几个点,这都是套路了,《繁花》主要的兴趣,是取自被一般意义忽视的边角材料——生活世相的琐碎记录,整体上的“无意义”内容,是否存在有意义,兴趣在这一块,看城市的一种存在,不美化,也不补救人物的形象,提升“有意义”的内涵,保持我认为的“真实感”,这是《繁花》的一道主菜比如打麻将,一次次的宴席,并无什么深意,不谈什么要紧事,有关情节逻辑事,这是很少表达的一种真实——城市人都有类此感受,出去吃一个饭,打牌,饭桌,麻将桌上,讲了许多听了许多,但基本不记得了,这一晚就这样过去了,然后就回家,这种体验,是城市题材的一部分,人生如此,充满无意义的过程与特质,不重要的重要所在,海阔天空,胡说八卦,或者吵闹调笑中,时间逐渐消耗,流过,在话语,小故事,段子里,逐渐流过,消失,这一层不大被人留意的发现,表现了时代的本相,一个很小的切入口,因为这类场景时间状态,生活中比比皆是
《繁花》不说教,也没什么主张,位置放得很低,常常等于记录,北方话讲,基本是逗哏,捧哏的,牢骚像这个多元时代的方式,宽容,有序,也很无序这个状态,确实不只代表上海,代表了城市的某种灵魂,在这类空间里,有大量的说法,**,混沌无聊,也有趣
历史上的城市(上骸说,各种主义,各阶段的城市阶级小说,个人观念过于显露,因此讲得最多,铺陈最开之处,往往遮蔽越多,接不到地气的模糊,在单行本《繁花》的开篇题记结尾,我新加一句话:“古罗马诗人所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繁花》可以卸掉包袱,做轻松的过滤,做一份清汤,至少表面上可以这样讲,我不施加迷雾,文艺糖精片,讲口水故事,口水人——城市另一个夹层,这些被疏忽的群落
说来说去,这小说的立意简单,尽量免俗,尽量免雅,回归某种中式叙事范围里,整体上想换一种口味
朱小如:你在杂志社当编辑,是否经踌着外地来的作家走街串巷地逛上海,久而久之体会深了,给了《繁花》文本创造上的某些灵感
金宇澄:要我正经地讲,《繁花》的起因,是向这座伟大的城市致敬,对于“城市无文化”的论调,我一向不以为然,如果可以城乡来分类,西方小说的大部分,就是反复书写城市,城市一直有炫目的生命力,有种观点认为,只有触碰到乡野蛮荒,才是写作的精神本真,人生的正道,接着地气这像背包客的观点现实是,国民正在逃避这种虚幻蛮荒,及文学想象中的寂寥美景,也许是城乡巨大差异形成的世俗之念;相反,文人归隐的念头,这山望到那山高,去到远方的愿景,辽阔莽原,如醉之忽醒,涨水之思决,这种想象里的好文学,好抒情,好继承,思之思之,是虚幻
在我眼里,城市永远是迷人的,因为有8年上山下乡的经历,城市曾消失在我的远方,在我如今的梦里,它仍然闪闪发光,熟识而陌生,永远如一个复杂的好情人,而不是简单懵懂的村姑
所谓城市已冷酷无根,愈加浅爆只剩钢筋水泥,人人无根无源,浅层苔藓,遗失母亲的孩子——在我这老牌城市人看来,遥远的边疆,才会这样,在我印象中一直如此,就如高尔基说的,我的感受,是皮肉熬出来的,难以改变我知道,很多很多的人们,从不拒绝城市,城市有好故事城市是很多人的故乡,人生之源,它有最好的风景,一直不灭的内涵,只当你匆匆路过,进入一座陌生城市,才是无根系的,比如我去重庆,去深圳,显然就是无根之草,想一想城市的根脉,包含个人,家族的感情与历史,上一代,亲戚朋友的气味,几乎蜘网一样,布满某个街区,某块空气与灰尘之中,也包括了祖辈自别地迁来的痛史,血肉之躯,你在哪里生活,即能获得生动复杂的故事,城市是开遍野花的土地与山川,街道与水泥地是最好的文学温床,我说这些,并不贬低乡土题材,但我知道,乡土并不高出城市一等,乡土情感的发现,表达,与城市情感的途径,是一样的,中国有户籍,讲究籍贯,却没有土地永久权,我认为是这个规则,把人的观念搞混了,你所提到的问题,我对上海,与大部分上海人一样熟悉,是不需要逛了才熟悉的那种熟悉,就如北京人,开口谈四合院,应该有这样理直气壮的态度这部小说所写的上世纪70年代,其时我并不在上海,身在几千里以外的东北,但我拒绝在小说中写东北这一块,看能不能成立,答案是可以的,凭借感情,我可以战胜这些缺憾,是否也说明,只要有经历,有感想,有乡土观,主要是,你是否有兴趣与信心,先不把门关死我曾长住东北黑河地区,前后长住上海,表现出我的细节与经验,就可以了,对于城市,时代的评价,有反向的思维,对于城市写作,我反感的只是肤浅描摹与媚俗,或全盘否定,坐视而不见,这就等于,我同样反感对东北黑河那块乡土的媚俗书写,因为这都是我长期生**验过的地方,唯一的办法,是一声不响,写出你的细节观察与结论,张屛瑾认为《繁花》并没有突出上海,而是突出了城市,我非超意,城市在我的笔下,能否生动一次,这是我唯一的写作愿望
朱小如:二十年没写小说,这次复出的感觉如何?是收官之作,还是卷土重来?
金宇澄:《繁花》是无准备中完成的,可说是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下,写了这个长篇起因是我想在网上,写一些无名无姓者的市井事迹,起了网名,上去开贴我经历了80年代的手写稿时代,小说写在格子稿纸上,编辑阅读手写稿,得到读者反垃过程更缓慢,等得更久,现匿名写到网上,就有了意见,带来奇怪的促进作用,与闭门面壁的感觉完全不同,一开始跟贴内容就是这样——“老爷叔,写得好赞有意思后来呢?爷叔,结果后来呢?不要吊我胃口好吧”写作进入现场感,以前一切经验过程消失了,与读者的关系,简单热情逼近我每日一贴,忽然就明白,你习惯了这个节奏,投身其中,你会得到推动的力量,调动出你的活力,帖子逐渐增加字数,后发现不行了,是长篇的规模,再回身仔细做人物表,做结构,我当时一直考虑的问题,并不是小说,是如何串联,写得更可读,不让这些读者失望,《繁花》获得最深的体会,即这种互动,随时的反垃写作心理完全不同,促使我详细筹划的,总是在想,下一节,该怎么写才好看,才有趣,才不落俗套,晚上想定内容,一早写出来,看一遍,就贴上去,中午上网,就见到读者的议论了,这状态特别愉快我负责一本文学月刊的部分工作,如不是出于这样的偶然,没有这样的激励来挤压出时间,5个月写出《繁花》33万字的初稿,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作为长篇面世发表后,圈内部分意见是,过去的部分好,现在的部分,一场接一场的饭局,比较轻,甚至重复我不置可否,我心里明白,后者这些内容在网上,是最受欢迎的段落,每当写到这些吵吵闹闹的男男女女,跟贴马上热络起来,一章停止,下回分解,网上立刻抱怨,爷叔,这是成心吊胃口嘛所谓古人言,文不能通,俗可通,因此整个小说,考虑方面很多,必须重视内容与读者,不是我说说而已,我没有“读者必然会读”的自信记得一次退了作者稿子,作者说:“我的稿子,全部到了发表的水平”这话的意思,是说我阅读上的问题,仿佛文学高人一等,需要更高的慧眼来看,可惜,文学在我眼里,不是庙堂,取悦读者,也不是低下的品质,我喜欢取悦我的读者,很简单,你写的东西,是给读者看的,旧时代,每一个说书人,都极为注意听众的反应,先生在台上说书,发现下面有人打呵欠,心不在焉,当夜回去就要改,我老父亲说,这叫“改书”,我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宁繁毋略,宁下毋高”每个说书人,每一位小说作者,心中应该有自己的读者群,你得为他们服务,心存敬畏
朱小如:程德培说,《繁花》的文本构成难得一见,他评论的题目“我讲你讲他讲”,用这样明白的句式解读,我有同感这部小说的许多故事情节,不是惯常的直接描写,通过小说某个人物讲述出来以致西飏认为:“从技术上讲,基本上是退到了话本小说的阶段”
金宇澄:我感兴趣的是,当下小说形式语言,与旧文本间夹层,会是什么以前西方专家评论中文作者,“摆脱了说书人的叙事方式”,是一句好话,同时也提出中西都存在的问题———现代书面语的波长,缺少“调性”,如能够到传统文字里寻找力量,瞬息之间,具有“闪耀的韵致”文学看重语言,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在意小说语言的实验,现今不大在乎了,包括评论界,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也很少见,这就等于大家出门,如今越来越随兴,不需要什么打扮,就可以抛头露面,没人议论,随随便便出来,不管身上穿什么,大街上因此出现很多穿睡衣的人我每天看稿子,发现很多的文字,如遮盖了作者署名,几乎是一样的西文翻译味道小说文字,越来越趋同化,是不争的事实了,近几年的杂志或者评论者,也已经退守到了只强调“故事完整性”的地步,“文学对语言造成影响”的功能,完全被削弱了,虽然我们都知道,文学开拓了语言,普鲁斯特说的,文学在语言中的开拓,既非一种语言,也非重新发现的语言,而是语言的生存它者,大民族语言的小民族化,是逃脱了主导体系的巫婆路线(大意每位作家,应该“创造”自己的语言,迫使它脱离一般的轨道,西方论者提出“生成过程中的句法”,让句法超越极限,语词的音乐感我做得怎样,真还不知道,但我感到了《繁花》的弹性,魅力,故事生发之外的,语言的自由与诱惑
我一直想用吴方言“蓝青官话”,写一部小说,效果如何在这部小说里,我首次使用母语(沪语思维写作,同样经历了大幅度的改良,很多沪语句子,不易书面表达,只能舍弃,反复拿捏,用心良苦因此语言上,实际过渡到了所谓“蓝青官话”程度,整个过程里,我用沪语读一句,用普通话再读一次,虽然至今,还有耐琢磨的地方,但是杜尚说得好,拒绝与接受是一样的读者有兴趣的话,基本可以明白
朱小如:我注意到两篇评论似乎都没怎么谈到《繁花》中的“人物”,是如今小说里的“人物”不重要?还是《繁花》的“人物”不够重要了呢?可能你本意就在提供给读者这么一座“群像”,或者叫“众生相”,并不在意充分展示出哪种男女的性别特征或许因为“群像”,进入每一个个体人物的内心几乎不太可能,“群像”塑造比个体形象塑造难度高?
金宇澄:我们无数新闻报道,故事专访,纪录片,乡野照片,尤其一直在读这类的所谓底层小说,很多认识上的常规,尤其文学的重点铺陈,多少年来,作家努力发掘这类人物的内涵,逢人深挖的探究,使我烂熟于心,无数的小说,中篇,短篇,普通小人物的常规经历内涵,再写下去,也就是那些了,已经走到底了,你写的东西和其他的小说,内容意思,与新闻追踪,普通揭露网文,是一样的了,我有个很有知名度的作者朋友,把人尽皆知的一个社会底层新闻,改换了人名,用了内心独白,用了温暖提升,表现小百姓相濡以沫,千人一面的小说框架套路,出笼了我说,这也太显眼了,读者都知道这故事的主要情节,你挖得再深,大家都明白的,不会感到温暖与力量,不能满意说了这些,是我已经懂得,可以省略这种共同的,一般的经验的所谓叙事,压缩这样人尽皆知的空间,试一试用速写,快速走过超只交代几句,是否可以,《繁花》即采用了这种压缩式叙事,你所说的“群像”,一般的论判,肯定是“人物不够深刻”,我的理解是,这种常规化的深刻,不要也罢,我借古画,对人物的认识,寥寥几笔,画一个人,散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多画一些人来人往,不再用重复厚重的笔墨,表现一个小民脸上“深刻”的光,内心一条深刻的皱纹,因为,观看者已在无数模仿的洋画中,重复读到过了,读者已具备常规的判断经验
朱小如:说起上衡些年的文学叙事,似乎越“老”的上海越有“审美”价值,然而,从写作的职业角度来衡量,可能越“老”的上海越容易把握一些,相反越“新”的越难呈现由此,我想到你这部《繁花》将六十年代的上海和九十年代的上海的时序有意识地打乱,是否意味着要把“老”生活进行“翻新”而不是“做旧”呢?
金宇澄:我回答了人物压缩,时间也如此,我觉得即使写出来也是一般的时间过程,不重要的时间,可以省略,把时间压缩,容纳更多有意思的时间,此外,是的从头至尾,按时序讲故事,读者会厌倦,现在的读者,是最有文化的读者,可以接受任何闪回桥段的电影观众,对于拖沓缓慢的爬行叙事,接受者越来越少了,我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以一章新,一章旧的节奏来延伸我们回望过去,回望一种积淀,小说等于一出戏,如果有了更多的,包括老一辈内容,等于戏台加了多层背景帷幕,读者觉得深了几重,更有看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金宇澄朱小如)文章来源:文学报
金宇澄,原名金舒舒上海人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年回沪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个不高产的个性作家,搁笔20年的之后,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盒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认为:“《繁花》建立了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多少年以后你要回过头来看上海,到小说里找就行了
最近区书友会推荐读《繁花》,是一本要慢慢的细细的品味的很特别的有着浓浓的上海味的书,嗯,看到收悉的十足的上夯调的话语真的十分亲切,上传推荐这篇文,也推荐看看用沪语写的《繁花》哦
~~~~~~
用真诚洒满书评
用支持增进友情;
用问候渲染祝福
用文字传递情谊;
祝福福:
?活幸福美满,
天天都有好心情!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我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
新近出版的《收获》2012秋冬卷,以大半篇幅推出上瑚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并配发评论家程德培和小说家西飏的点评文章三十万言,一百多个人物,通篇“话本体”,于不动声色中将30余年来上海惊心动魄的蜕变忠实呈现本版刊载本报记者朱小如与其对话——编者2br />
朱小如:读《繁花》,感觉像是被你带领,重走一遍淮海路南京路,苏州河沿岸小说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你具备了将琳琅满目的“生活场景”像“商品橱窗”式极力展示出来的写作功力重要的是,这类“城市写作”典型特征,在当下的作家们和作品中能做好的,还真不多,当代文学的“城市写作”一直处于弱势中
金宇澄:你这样说,好像我在搞陈列馆,做城市导游,我无此心,如果说城市“琳琅满目”,等同于乡土作家笔下的乡里乡亲,山水鸡狗,春种秋收的背景,我很同意,两者的技术效果是一样的《繁花》的主要兴趣,是口语对话,以及除人物故事之外,整体与其他小说不一样的状态《繁花》来回穿插,不求深刻,人多景杂所谓城市写作,写一个人,处于某地,一条弄堂,一个大院,或是散开几个人,几个点,这都是套路了,《繁花》主要的兴趣,是取自被一般意义忽视的边角材料——生活世相的琐碎记录,整体上的“无意义”内容,是否存在有意义,兴趣在这一块,看城市的一种存在,不美化,也不补救人物的形象,提升“有意义”的内涵,保持我认为的“真实感”,这是《繁花》的一道主菜比如打麻将,一次次的宴席,并无什么深意,不谈什么要紧事,有关情节逻辑事,这是很少表达的一种真实——城市人都有类此感受,出去吃一个饭,打牌,饭桌,麻将桌上,讲了许多听了许多,但基本不记得了,这一晚就这样过去了,然后就回家,这种体验,是城市题材的一部分,人生如此,充满无意义的过程与特质,不重要的重要所在,海阔天空,胡说八卦,或者吵闹调笑中,时间逐渐消耗,流过,在话语,小故事,段子里,逐渐流过,消失,这一层不大被人留意的发现,表现了时代的本相,一个很小的切入口,因为这类场景时间状态,生活中比比皆是
《繁花》不说教,也没什么主张,位置放得很低,常常等于记录,北方话讲,基本是逗哏,捧哏的,牢骚像这个多元时代的方式,宽容,有序,也很无序这个状态,确实不只代表上海,代表了城市的某种灵魂,在这类空间里,有大量的说法,**,混沌无聊,也有趣
历史上的城市(上骸说,各种主义,各阶段的城市阶级小说,个人观念过于显露,因此讲得最多,铺陈最开之处,往往遮蔽越多,接不到地气的模糊,在单行本《繁花》的开篇题记结尾,我新加一句话:“古罗马诗人所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繁花》可以卸掉包袱,做轻松的过滤,做一份清汤,至少表面上可以这样讲,我不施加迷雾,文艺糖精片,讲口水故事,口水人——城市另一个夹层,这些被疏忽的群落
说来说去,这小说的立意简单,尽量免俗,尽量免雅,回归某种中式叙事范围里,整体上想换一种口味
朱小如:你在杂志社当编辑,是否经踌着外地来的作家走街串巷地逛上海,久而久之体会深了,给了《繁花》文本创造上的某些灵感
金宇澄:要我正经地讲,《繁花》的起因,是向这座伟大的城市致敬,对于“城市无文化”的论调,我一向不以为然,如果可以城乡来分类,西方小说的大部分,就是反复书写城市,城市一直有炫目的生命力,有种观点认为,只有触碰到乡野蛮荒,才是写作的精神本真,人生的正道,接着地气这像背包客的观点现实是,国民正在逃避这种虚幻蛮荒,及文学想象中的寂寥美景,也许是城乡巨大差异形成的世俗之念;相反,文人归隐的念头,这山望到那山高,去到远方的愿景,辽阔莽原,如醉之忽醒,涨水之思决,这种想象里的好文学,好抒情,好继承,思之思之,是虚幻
在我眼里,城市永远是迷人的,因为有8年上山下乡的经历,城市曾消失在我的远方,在我如今的梦里,它仍然闪闪发光,熟识而陌生,永远如一个复杂的好情人,而不是简单懵懂的村姑
所谓城市已冷酷无根,愈加浅爆只剩钢筋水泥,人人无根无源,浅层苔藓,遗失母亲的孩子——在我这老牌城市人看来,遥远的边疆,才会这样,在我印象中一直如此,就如高尔基说的,我的感受,是皮肉熬出来的,难以改变我知道,很多很多的人们,从不拒绝城市,城市有好故事城市是很多人的故乡,人生之源,它有最好的风景,一直不灭的内涵,只当你匆匆路过,进入一座陌生城市,才是无根系的,比如我去重庆,去深圳,显然就是无根之草,想一想城市的根脉,包含个人,家族的感情与历史,上一代,亲戚朋友的气味,几乎蜘网一样,布满某个街区,某块空气与灰尘之中,也包括了祖辈自别地迁来的痛史,血肉之躯,你在哪里生活,即能获得生动复杂的故事,城市是开遍野花的土地与山川,街道与水泥地是最好的文学温床,我说这些,并不贬低乡土题材,但我知道,乡土并不高出城市一等,乡土情感的发现,表达,与城市情感的途径,是一样的,中国有户籍,讲究籍贯,却没有土地永久权,我认为是这个规则,把人的观念搞混了,你所提到的问题,我对上海,与大部分上海人一样熟悉,是不需要逛了才熟悉的那种熟悉,就如北京人,开口谈四合院,应该有这样理直气壮的态度这部小说所写的上世纪70年代,其时我并不在上海,身在几千里以外的东北,但我拒绝在小说中写东北这一块,看能不能成立,答案是可以的,凭借感情,我可以战胜这些缺憾,是否也说明,只要有经历,有感想,有乡土观,主要是,你是否有兴趣与信心,先不把门关死我曾长住东北黑河地区,前后长住上海,表现出我的细节与经验,就可以了,对于城市,时代的评价,有反向的思维,对于城市写作,我反感的只是肤浅描摹与媚俗,或全盘否定,坐视而不见,这就等于,我同样反感对东北黑河那块乡土的媚俗书写,因为这都是我长期生**验过的地方,唯一的办法,是一声不响,写出你的细节观察与结论,张屛瑾认为《繁花》并没有突出上海,而是突出了城市,我非超意,城市在我的笔下,能否生动一次,这是我唯一的写作愿望
朱小如:二十年没写小说,这次复出的感觉如何?是收官之作,还是卷土重来?
金宇澄:《繁花》是无准备中完成的,可说是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下,写了这个长篇起因是我想在网上,写一些无名无姓者的市井事迹,起了网名,上去开贴我经历了80年代的手写稿时代,小说写在格子稿纸上,编辑阅读手写稿,得到读者反垃过程更缓慢,等得更久,现匿名写到网上,就有了意见,带来奇怪的促进作用,与闭门面壁的感觉完全不同,一开始跟贴内容就是这样——“老爷叔,写得好赞有意思后来呢?爷叔,结果后来呢?不要吊我胃口好吧”写作进入现场感,以前一切经验过程消失了,与读者的关系,简单热情逼近我每日一贴,忽然就明白,你习惯了这个节奏,投身其中,你会得到推动的力量,调动出你的活力,帖子逐渐增加字数,后发现不行了,是长篇的规模,再回身仔细做人物表,做结构,我当时一直考虑的问题,并不是小说,是如何串联,写得更可读,不让这些读者失望,《繁花》获得最深的体会,即这种互动,随时的反垃写作心理完全不同,促使我详细筹划的,总是在想,下一节,该怎么写才好看,才有趣,才不落俗套,晚上想定内容,一早写出来,看一遍,就贴上去,中午上网,就见到读者的议论了,这状态特别愉快我负责一本文学月刊的部分工作,如不是出于这样的偶然,没有这样的激励来挤压出时间,5个月写出《繁花》33万字的初稿,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作为长篇面世发表后,圈内部分意见是,过去的部分好,现在的部分,一场接一场的饭局,比较轻,甚至重复我不置可否,我心里明白,后者这些内容在网上,是最受欢迎的段落,每当写到这些吵吵闹闹的男男女女,跟贴马上热络起来,一章停止,下回分解,网上立刻抱怨,爷叔,这是成心吊胃口嘛所谓古人言,文不能通,俗可通,因此整个小说,考虑方面很多,必须重视内容与读者,不是我说说而已,我没有“读者必然会读”的自信记得一次退了作者稿子,作者说:“我的稿子,全部到了发表的水平”这话的意思,是说我阅读上的问题,仿佛文学高人一等,需要更高的慧眼来看,可惜,文学在我眼里,不是庙堂,取悦读者,也不是低下的品质,我喜欢取悦我的读者,很简单,你写的东西,是给读者看的,旧时代,每一个说书人,都极为注意听众的反应,先生在台上说书,发现下面有人打呵欠,心不在焉,当夜回去就要改,我老父亲说,这叫“改书”,我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宁繁毋略,宁下毋高”每个说书人,每一位小说作者,心中应该有自己的读者群,你得为他们服务,心存敬畏
朱小如:程德培说,《繁花》的文本构成难得一见,他评论的题目“我讲你讲他讲”,用这样明白的句式解读,我有同感这部小说的许多故事情节,不是惯常的直接描写,通过小说某个人物讲述出来以致西飏认为:“从技术上讲,基本上是退到了话本小说的阶段”
金宇澄:我感兴趣的是,当下小说形式语言,与旧文本间夹层,会是什么以前西方专家评论中文作者,“摆脱了说书人的叙事方式”,是一句好话,同时也提出中西都存在的问题———现代书面语的波长,缺少“调性”,如能够到传统文字里寻找力量,瞬息之间,具有“闪耀的韵致”文学看重语言,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在意小说语言的实验,现今不大在乎了,包括评论界,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也很少见,这就等于大家出门,如今越来越随兴,不需要什么打扮,就可以抛头露面,没人议论,随随便便出来,不管身上穿什么,大街上因此出现很多穿睡衣的人我每天看稿子,发现很多的文字,如遮盖了作者署名,几乎是一样的西文翻译味道小说文字,越来越趋同化,是不争的事实了,近几年的杂志或者评论者,也已经退守到了只强调“故事完整性”的地步,“文学对语言造成影响”的功能,完全被削弱了,虽然我们都知道,文学开拓了语言,普鲁斯特说的,文学在语言中的开拓,既非一种语言,也非重新发现的语言,而是语言的生存它者,大民族语言的小民族化,是逃脱了主导体系的巫婆路线(大意每位作家,应该“创造”自己的语言,迫使它脱离一般的轨道,西方论者提出“生成过程中的句法”,让句法超越极限,语词的音乐感我做得怎样,真还不知道,但我感到了《繁花》的弹性,魅力,故事生发之外的,语言的自由与诱惑
我一直想用吴方言“蓝青官话”,写一部小说,效果如何在这部小说里,我首次使用母语(沪语思维写作,同样经历了大幅度的改良,很多沪语句子,不易书面表达,只能舍弃,反复拿捏,用心良苦因此语言上,实际过渡到了所谓“蓝青官话”程度,整个过程里,我用沪语读一句,用普通话再读一次,虽然至今,还有耐琢磨的地方,但是杜尚说得好,拒绝与接受是一样的读者有兴趣的话,基本可以明白
朱小如:我注意到两篇评论似乎都没怎么谈到《繁花》中的“人物”,是如今小说里的“人物”不重要?还是《繁花》的“人物”不够重要了呢?可能你本意就在提供给读者这么一座“群像”,或者叫“众生相”,并不在意充分展示出哪种男女的性别特征或许因为“群像”,进入每一个个体人物的内心几乎不太可能,“群像”塑造比个体形象塑造难度高?
金宇澄:我们无数新闻报道,故事专访,纪录片,乡野照片,尤其一直在读这类的所谓底层小说,很多认识上的常规,尤其文学的重点铺陈,多少年来,作家努力发掘这类人物的内涵,逢人深挖的探究,使我烂熟于心,无数的小说,中篇,短篇,普通小人物的常规经历内涵,再写下去,也就是那些了,已经走到底了,你写的东西和其他的小说,内容意思,与新闻追踪,普通揭露网文,是一样的了,我有个很有知名度的作者朋友,把人尽皆知的一个社会底层新闻,改换了人名,用了内心独白,用了温暖提升,表现小百姓相濡以沫,千人一面的小说框架套路,出笼了我说,这也太显眼了,读者都知道这故事的主要情节,你挖得再深,大家都明白的,不会感到温暖与力量,不能满意说了这些,是我已经懂得,可以省略这种共同的,一般的经验的所谓叙事,压缩这样人尽皆知的空间,试一试用速写,快速走过超只交代几句,是否可以,《繁花》即采用了这种压缩式叙事,你所说的“群像”,一般的论判,肯定是“人物不够深刻”,我的理解是,这种常规化的深刻,不要也罢,我借古画,对人物的认识,寥寥几笔,画一个人,散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多画一些人来人往,不再用重复厚重的笔墨,表现一个小民脸上“深刻”的光,内心一条深刻的皱纹,因为,观看者已在无数模仿的洋画中,重复读到过了,读者已具备常规的判断经验
朱小如:说起上衡些年的文学叙事,似乎越“老”的上海越有“审美”价值,然而,从写作的职业角度来衡量,可能越“老”的上海越容易把握一些,相反越“新”的越难呈现由此,我想到你这部《繁花》将六十年代的上海和九十年代的上海的时序有意识地打乱,是否意味着要把“老”生活进行“翻新”而不是“做旧”呢?
金宇澄:我回答了人物压缩,时间也如此,我觉得即使写出来也是一般的时间过程,不重要的时间,可以省略,把时间压缩,容纳更多有意思的时间,此外,是的从头至尾,按时序讲故事,读者会厌倦,现在的读者,是最有文化的读者,可以接受任何闪回桥段的电影观众,对于拖沓缓慢的爬行叙事,接受者越来越少了,我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以一章新,一章旧的节奏来延伸我们回望过去,回望一种积淀,小说等于一出戏,如果有了更多的,包括老一辈内容,等于戏台加了多层背景帷幕,读者觉得深了几重,更有看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金宇澄朱小如)文章来源:文学报
金宇澄,原名金舒舒上海人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年回沪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个不高产的个性作家,搁笔20年的之后,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盒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认为:“《繁花》建立了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多少年以后你要回过头来看上海,到小说里找就行了
最近区书友会推荐读《繁花》,是一本要慢慢的细细的品味的很特别的有着浓浓的上海味的书,嗯,看到收悉的十足的上夯调的话语真的十分亲切,上传推荐这篇文,也推荐看看用沪语写的《繁花》哦
~~~~~~
用真诚洒满书评
用支持增进友情;
用问候渲染祝福
用文字传递情谊;
祝福福:
?活幸福美满,
天天都有好心情!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