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的娘子,不知谁家女眷。”
“是啊,连丫鬟都颇有姿色。”
“这排场不小,莫非王府出来的?”
“常州没有郡王,又何来的王府?多半是路过的达官女眷。”
……
临近正午。
常州码头出现一众披红挂绿的富家千金,身后丫鬟奴仆二三十众,手里各捧东西。
此幕看呆了码头船家、客商、渔夫,各在小声热议。
南边一艘客船上,有位青衣文士拂须,与友人道:“那些佳人皆是狐女。”
“狐女?”
朋友定睛望道:“和兄怎认得是狐女?我观众娘子美貌光鲜,哪有鬼狐阴容貌?”
“你以貌取人,自然无法分辨。”
姓和的青衣文士说:“世间狐仙修行不同,你遇到的狐女修炼未曾到家,只是山间野狐。”
“比不上这几位大姐家大势大,修为高深。”
常姓书生问:“和兄是说,码头几位娘子乃修行高深的狐仙?狐仙之中也有世家、寒门之分?”
“不错。”
和姓文士眼眸清亮道:“天下狐族有八大姓氏,分为‘马高白桑,辛黄封胡’。”
“这八姓狐遍及神州,天下有名的狐仙,大多出自八家姓氏。”
“我闻常州有一狐族,乃八大家之一黄家。”
“她们可能是黄家的女眷。”
常书生不禁多看一眼:“非和兄相告,小生尚不知晓这些。不知她们大张旗鼓来此做何事。”
“自然是迎贵客,等下且看来人便知。”
说话,和姓文士眼眸沿着黄家众女目光,往北方水路看去。
见几艘大船朝着码头行近, 其中一艘走在前列,是扬州开来的沈家客船。
刘彦几人正在船头望岸说话。
不多时船到码头岸口, 众目睽睽之下, 客船放下船板, 阿九平儿上岸迎亲。
黄家众女长幼有序登上客船。
看到船头等候的刘彦,一人一句‘姐夫’的见礼, 在一侧排队站齐。
后面两个侍女挑着香球,领丫鬟仆人奉礼登船。
岸上百姓议论纷纷,刘彦有感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面向黄家姐妹拱手一礼。
“诸位娘子在码头摆下如此阵仗,使小生脸面增光。”
“论亲辈,当呼诸位一声妹妹。”
“不知妹妹们都如何称呼。”
众女逐笑颜开。
黄十三来到姐夫身旁,逐个介绍说:“这边是六姐,七姐、十姐, 这边是十一姐、十二姐, 十四妹。”
“姐妹们知道姐夫船过常州, 争先来此一睹真学风貌。”
“重阳那天, 六姐七姐也随妈妈赴诗会帮衬,曾与姐夫有一面之缘。”
“可能当日姐妹太多了,姐夫你记不下来。”
刘彦扫视黄家众女,笑道:“诗会那天,各家娘子如群蝶涌入,叫我眼花缭乱, 着实记不起哪位是哪家的。”
“请船家寻一处安稳停靠,我与几位妹妹稍许一会儿。”
沈翁陡然回神,应声去调船。
刘彦又为众女引荐了慧静、沈炼,三言两语请她们入船房说话。
“此地狭小, 委屈诸妹屈尊降贵。”
“姐夫哪里的话, 我等乡野之人,岂敢嫌弃君子栖身之所。”
六娘领头席地而坐, 与他对面说话。
其他妹妹们陪坐两边, 各持明眸打量眼前三姐夫。
“听闻姐夫学业有成,我家身为旁亲, 亦感颜面增彩。”
“今日来,备了两份薄礼,作为庆贺姐夫入学之礼。”
“丫鬟,送礼来。”
“是……”
外面丫鬟应声, 各捧一方红木盘进来。
盘上是两件衣物,一件轻薄明亮, 一件厚实白绒。
六娘让她们放下,指礼物道:“两件氅衣,一件名为云墨氅,一件名为白绒氅。”
“云墨氅是送给姐夫的,白绒氅是给姻母的。”
“今年时节变得快,入冬将有大寒,这白绒甚能避寒,算我等晚辈孝敬姻母。”
“贤妹有心了,我代家母谢过妹妹们。”
刘彦礼罢,拿起白绒氅抚摸,感觉如锦丝光顺,入手便有三分暖意。
“氅衣绒毛特别,不知什么皮质制成的?”
七娘答:“是狐狸退下的毛绒沾在兔皮上缝制的,姐夫你闻闻看。”
刘彦嗅了嗅,有一股特别清香,完全没有狐味。
十二娘接话:“上面毛绒都是灵狐身上退下来的,没有野狐身上的骚味。灵狐每三年退一次毛,乃体内换血导致……”
刘彦听到灵狐二字,大概明白出处,交给阿九收好。
十三娘拿起云墨氅道:“这件衣氅也是我姐妹织制的,看着轻薄却能挡风,穿上它冬暖夏凉。”
“丝虫是我家独养的蚕蛾所生,三年才得一件衣氅。”
“姐夫穿上试试长短。”
“是呀,姐夫穿上看看。”
众女七嘴八舌让他试穿。
刘彦不好驳面子,在十三娘侍奉下把衣氅穿好。
这件衣裳白黑两色,衣领缝有鹤纹金丝,背后是水墨晕染形成的山水图卷。
众女含笑打量, 无不觉得合适, 仿佛给他量身定做的。
“此衣氅穿在姐夫身上真好看, 增添文士风采,真应了那句‘好马配好鞍’。”
“呸,不会说话,怎把姐夫比作马匹?”
“我看是姐夫自身文气衬托的,衣服不过锦上添花。”
她们众说齐夸。
刘彦明亮心窍,谢道:“今日妹妹们赠衣,愚兄厚颜领下,这里有一封手启是给尊家高堂的,请代为收下。”
六娘双手接请手启。
书札无封,是一页纸折叠成册。
打开看一眼,满纸文光宝色,足足百字珠玑,君子诚意十足,叫她甚是喜悦。
六娘先不细看,把手启放入香袖,领妹妹向他还礼,后叙谈说话。
所谈内容大体都是些养亲情的话术,算是一种练达人情。
刘彦以诚相待,众女都觉舒适。
相谈一炷香,黄家姐妹便不耽搁他行程,率领丫鬟家奴下船上岸。
她们带来的金银财物,刘彦一两没取,只把酒菜留下,省船家一顿饭。
岸上百姓瞧着黄家众女乘车离开,一窝蜂地涌向沈家客船这边。
有人打听船客,有人问船到哪,不少人想登船看看。
沈翁好言相劝,吩咐侄儿上岸解绳索。
沈炼好似灵猴,身形一跃上岸,吓退了心思不净的人,也引来明亮目光。
南岸一艘客船,和姓文士眼看沈炼,转眸落在船房外慧静身上,仔细思量见有些眼熟。
“那船上有我故人,我过去一会。”
说着,他依着船竿坐下,一手托腮做睡梦姿态。
常姓书生猜测:“和兄大概是神魂出窍了。”
……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