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方便面。华宝桶装方便面,每桶赠一根火腿肠、一个卤蛋,超级实惠,火车专供,下了车你就没地儿去买。”
车厢过道里,列车员推着售卖车来来回回的走过。
李恺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转移到车厢内。
车窗外的大平原上,一片秋收农忙的场面,玉米成熟了,除了将玉米收回家,玉米秆也是要拉回去的,农村里家中引火烧大锅用得到,冬季撩火暖炕也用得到。农民是最勤劳节俭的阶层,一棵草一个羊粪蛋儿都舍不得浪费。
收完玉米接着就要麦子,整个秋收秋种过程要持续至少一星期。农民辛苦一年能混个温饱都要托天之幸,根本不可能算什么暴利行业。
李恺扫了几眼售卖车,看到了不止一种"自家"的产品:巴川华裕出品的“华宝"
桶装方便面,黔省华光出品的“辣婆婆"牌辣酱,豫省华富出品的"精肉王"金装火腿肠,还有桃城华丰三厂的"相思泉"矿泉水、石门华丰总厂的各种vc果汁、安城华丰二厂的山楂汁、核桃乳以及杏仁露等等,占了售卖车的半壁空间。
二叔韩泽奇的动作还真是速度。李恺在心里面给了个"赞"
“来桶面。“李恺抬手拦下了售卖车。
"好嘞,六块钱了您吶。"
价格小贵,市场上六块钱都可以买一斤半猪肉了,不过也可以理解,垄断经营自然是要价格高一些,不然,垄断的意义在哪里。
"只有这一种口味的吗?"李恺把玩着手里的方便面桶,红色包装上面清晰印刷着"红烧牛肉面"。
"倒是还有两种其他口味的,不过都不如这款卖得好,差远了。您放心,不是紧俏货我绝不给您推荐。"
"好吧。再给我拿瓶vc梨汁。"李恺又看了看售卖车,他严重怀疑另外两种方便面是卖脱销了。
列车员放下饮料收了钱后,向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走去李恺打开包装桶,将火腿肠、卤蛋和三包配料都撕开倾倒进去,列车员已经拎着热水壶返回来。
这个年代的列车员服务态度还是蛮好的,会负责帮你接好开水泡面。
吃过红烧牛肉味方便面的都知道,开水注入纸碗后,瞬间飘散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李恺用力闻了一下气味,把纸碗盖子盖上,在上面横放着梨汁饮料瓶。
还不错,混合着猪油味的香气很浓重,很诱人。
这年头儿,老百姓对肉类和重油的食品依旧情有独钟,还算不上物资绝对丰富的时代,仅凭这种味道就能笼络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
步入下个世纪后,人们就逐渐的开始健康饮食,少油少盐低糖低脂,进入养生时代有个张姓大师应运而生,推出养生食疗,被称为养生专家。张专家让大家多吃绿豆,多吃黑豆,多吃粗粮,总之就是驴吃什么,这位养生专家就倡导大家吃什么。
这也是李恺反感那些所谓专家的原因之一,"犯罪"成本太低,获利面太大,但凡再少点儿人心人性,许多盲从者就会跟着倒霉,倒大霉。
李恺并不想吃方便面,上辈子父亲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中就他一个人,一日三餐能简则简,各种品牌各种味道的方便面让他吃到吐。
所以今生今世他对这种无毒无害无营养的食品,完全提不起兴趣来。学校宿舍里的床底下倒是备了一箱,但都便宜了陈元宝他们。李恺自己从来都是按时去食堂就餐,早晨也仍旧保持着早起锻炼的好习惯,锻炼完毕后直接去食堂吃早餐。
京大食堂的三餐,价格优惠,味道也不错,何必虐待自己去吃这种垃圾食品。
他只是想感受了解感受一下华宝桶装产品的品质。
可车厢内的其他人还是被这种味道吸引了,毕竟六块钱一桶的面,不是谁都舍得吃,即使是在火车上。
这次回去李恺买的依旧是k字头列车的普通坐票,不知什么原因,旅客很多,过道和车厢的连接处都挤满了人。
李恺的座位在这节车厢的最尾部,车厢连接处的站票旅客已经挤过了车厢内的洗手台位置。一位妇女抱着一个五六岁大的男孩子靠在了李恺的座位旁,女人竭力支撑着,不让自己的身体倾斜度太大,妨碍到坐票旅客的活动。.net
小男孩打扮的很朴素,但看起来很机灵,尤其是一双黑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李恺桌前方便面。方便面的气味根本掩盖不住,从盖子的缝隙中飘逸出来,引诱的孩子时不时地抽搐一下鼻子。
也快到站了,李恺起身把座位让给了这娘儿俩,又把方便面给了小男孩。
他自己又不吃,仍在餐桌上也是浪费。
从出站口出来,没来得及呼吸安城的空气,一辆改装过的三轮车拦在他的前面,不远处还有几辆类似的改装三轮车对着自己蠢蠢欲动。再远一些的地方,几位靠着“面包“出租车的司机,恨恨的盯着这些人力车。
“坐车吧,到市中区任何地方只要五块钱。"
李恺一愣,他不记得安城车站周围有这种人力车,而且还这么多。
“小兄弟,帮帮忙吧,我这车虽然比不上面包车的速度,但是便宜啊,市中区只要五块钱,到别的区也就再加个三块五快的。我们两口子都下岗了,快吃不起饭了,还有个上学的娃儿。”
人力车司机眼圈儿翻红,声音有些哽咽。
"安城一中,一个人一个包,十块钱走不走?"这个时间家里没人,李恺想先去一中看看大龙他们。
“走走走。"司机破涕为笑,急忙说道。
安城一中在区域划分上属于东郊,实际上是在市中区的最东边而已,明显是李恺想让对方占这个便宜。
司机殷勤的从李恺手里接过双肩包,放在了前面的位置上,等李恺上车坐稳后,人力车飞速的向东南方向驶去。
“下岗”,好沉重的名词。李恺恍惚间都要忘记这段九十年代的国企下岗浪潮了。
前世里安城的国企职工下岗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的,最先只是极少数人因为下海经商,南下打工或者其他原因主动选择的下岗,但是都只是极少数人,整个安城市每年不过三两百人。
进入九十年代后,大量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三角债频发。于是国有企业重组也就成为必然,进而引起重组后各企业大量裁员的下岗潮。
不怪这么大事情李恺疏忽,前世里母亲去世前,化纤厂的效益都很稳定,并没有进行重组,刘凤芝一直奋斗在生产一线。
而机械厂在宋琦的领导下,始终保持着“大锅饭"状态,厂里只要发的起最低工资,就不让一名职工下岗。
这辈子虽然有李焱之辈的努力,但大势不可逆,毕竟安城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国企。
"一中到了。"
“嗯,就把我放这儿吧,钱给你。“李恺下了车。
抬手腕看了看时间,尚早,距离上午放学还有十多分钟呢。
于是他先走进入了小饭馆。
"大宝!"
“啊?帅哥哥。"大宝先是一愣,然后惊叫着抱住了李恺。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