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张信率部对沙蛇公国中境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我,十月二十七日,张信部开始屠城,这些天张信的心情越来越急燥,一万人的军队就这样子凭空消失了,张信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在攻破沙蛇公国全境寻找无果之后, 张信下定了决心,错千不放一,对沙蛇公国中境全域进行灭生灵之战。
梁思尧听到这个信息以后,表情平淡,或许是梁思尧早就知道张信会做出这个选择,通过张信的一系列军事行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性情比较激进的家伙, 做事情比较爽利。
但同时这种性格反应到军事上面就有些激进起来,凭着这一套分析, 梁思尧先前就已经预料到这一点, 就是张信是可以干出这个事情的。
而对于张信率部灭城的动作,梁思尧也提前做了非常多的准备,撤离人员只是一方面,这是梁思尧肯定要做的,梁思尧的撒退化零战略根本就是在面对拼不过张信实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第二点就是消耗,这个消耗有两大核心驱动,分为外援内抗,所谓外援就是积极寻求外部势力,以求借力,来让沙蛇公国支撑的更加时间长一些。
而内抗就是内部抵抗,在沙蛇公国内部要形成抵抗势力,抵抗势力的优势在于,这种势力一旦起来,可以保证张信部的消耗是持久的,简而言之就是这种内部抵抗势力,或许不是最强, 但是一但组织起来,就会非常顽强。
而且根本不可能灭绝掉,犹如春风助野火,此起之间便已是熊熊之焰,而关于如何在沙蛇公国内部,有效的组织起内部抵抗势力,梁思尧之前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最后还是以拆解四方军骨干,让他们去组织领导斗争。
这样子的好处对于梁思尧来讲,就是可以控制,无论是精不油控制还是物理控制,梁思尧可以保证这股力量处于绝对的听从之中。
而且从这一点也达成梁思尧让四方军从明面转为暗处的大进攻,表面上四方军从战场退出了,但是实际上四方军的影子,还是坚决的在战场上与张信部斗争。
核心也没有变,就是在梁思尧的绝对控制下,就实力来讲,目前的梁思尧是还是处于下风的,但是从整个战略的态势来讲,梁思尧控制的中境力量以及自己需要达成的战略目标是对比于张信部来讲,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张信部的屠城之举, 也是让梁思尧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容易,中境所部一时之间民怨沸腾,各种反抗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从中境各处揭竿而起。
张信也早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以张信的性格来讲,自然就是坚决严厉的镇压上去,任何的反抗势力都是张信所不允许的。
可以说张信的每一步所作所为都是在梁思尧的预估之中,这个就是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当然这也是梁思尧从始至终低调非常,从未有任何的暴露自己存的举动,这给后期梁思尧的主动之利,提供了非常大的利处。
反观张信,自己的动作一开始就非常高调,仗着实力挑起了多大的风雨,所以梁思尧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琢磨张信这个人的脾性的,所以梁思尧是一步先行步步先行,张信是一步被动,现在的处境也是偏向被动的。
十一月二,由沙蛇公国周边的王蝗公国,青螳公国,以及另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国联军,组成了一个将近十万虫子的大军,兵发沙蛇中境增援。
中境起义军首领马克将军热情的接待了来增援的各国援军,梁思尧在山洞里面收到这个信息,马克极为详细的汇报了增援军队的所有事情。
梁思尧花了三天时间,仔细的看着这份情报,之后梁思尧联系马克,利用已方熟悉地形的优势,尽量规避已方军队的大规模减员,另外如果有机会可以开始渗透援军,梁思尧准备用虫墓珠,看看能不能控制对方的将领。
要知道这次增援过来的援军,带头的将领在各国的国内都是具有一定地位的,梁思尧不得不先未雨绸缪,这样子好的机会如果放弃了,那梁思尧也就不叫梁思尧了。
反正就是该干的事情要干,该控制也不能手软,虫墓珠的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
“杀啊!杀啊!”沙蛇,王蝗,水蛭各种虫子在中境的战场各种厮杀,喊杀声漫天,各式兵器相抗衡,整个战斗已经成为白热化的战场态势了,局势已经全面的成为恶化的样子。
梁思尧的面前每天都会堆积过来许多的情报之类的信息,不过自从前些天梁思尧得知战局态势已经全面恶化,战局已经扩散开来,就再也没有关注过这些情报,梁思尧现在闭关修炼。
是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梁思尧选择了闭关修炼,其实局势到了这个地步,梁思尧其实已经对于战场态势看的有些明朗了,可以这样子讲,对于这场中境战争,结果会怎么样梁思尧已经心中有数了。
第一,各国援军肯定是会失败的,人心不齐,先期战场上面这些人凭着人数多,会有几场漂亮的大胜,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人只要败一次,立马就是一个溃不成军的状态。
第二,梁思尧控制的起义军,从来不是这次战争的重要力量,或者是梁思尧有意的不让自己控制的起义军成为主要力量就这一点什么来讲,表面上看是二股势力对一股势力,但是实际上是,这二股势力一个是人心不齐,一个是故意保存实力,同时对面敌对势力还非常强大。
比这两股势力加起来还要强大,所以这个战争的走势,没有什么意外肯定是张信部大胜。
不过对于梁思尧来讲,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梁思尧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战胜张信部,而是有效的消耗张信部的实力,这一目的达到就好。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