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斗争,何为宫廷斗争,那就是发生在宫廷内的变故。在宫廷斗争之中,又以皇帝与太子的关系最为复杂,往往演变为最为激烈的军事冲突。比如唐朝为此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包括之后诸多太子起兵被废。

    唐太宗开了玄武门之变的头后,他的儿子李承乾,儿子的儿子李贤(因私藏铠甲而被废,具体尚未实施),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李重俊都试图以此登基。结果除却李隆基一人,其他人都失败了,这本就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活动,没有什么好说的。

    李隆基上位之后,大力限制太子的权力,特别是他自己的三个儿子因为带兵入宫被废为庶人之后,太子府的军权几乎被剥夺殆尽,否则光是东宫六率六卫,满编之后就十多万。

    此外,和太子交好的武将一律罢免,哪怕是战功赫赫也纷纷落马。由此太子的权力进入了相当长的一段低谷期内,皇帝可以不用再担心太子或者说皇子的实力增长会威胁到自己,最多是和文官宦官交好,可是那又如何。

    太子没有兵权,赵昕在明面上自然也没有,难不成千里迢迢从岭南调来人马吗?赵祯抽调了十万河北军团的人镇守在江淮之地,防备的是谁,前些还可以说就食于当地,减免转运之费,现在呢?

    赵昕只身边这五百东宫侍卫有什么用,连宫门都闯不进去。至于拉拢守门的禁军,呵呵,唐太宗这样做过一次,你以为之后的皇帝没有防备吗?赵昕要是胆敢这样做,几乎是可以肯定要受重责,乃至于被废。

    正是因为军事手段走不通,赵昕才将这场宫廷斗争捅出去,借助国人舆论的压力,逼迫赵祯收回成命。

    父子之间的撕裂,几乎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露在世人眼中。赵祯害怕的,是赵昕与曹皇后联合的势力过于强大,在朝野上下几乎垄断了一切清誉,在后宫之中,曹皇后更是几乎一手遮天。

    赵昕不知道赵祯的终极目标的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因为继位之初被刘娥压制,导致他极其痛恨女主当政,哪怕是自己昏迷不醒,也不愿放权给曹皇后。虽然曹皇后作出的姿态是不与曹家人过多勾连接触,不引入外戚,但是显然无法打消赵祯心中的猜忌。

    而赵昕,或许是赵祯与曹皇后争斗的牺牲品,又或许赵祯早就打算敲打赵昕,以遏制赵昕逐渐成长的威胁。所以,就有了这一次的入蜀之争。

    若是处置不好,这次宫廷之乱极有可能演变为针对赵昕的巫蛊之乱。汉武帝为了打压卫氏集团,在卫青死后就借故废了卫青诸子的爵位,随后宠爱李夫人,专门培养了一个新的势力集团出来。这和现在赵祯宠爱后宫她人有什么区别,皇子赵曦迟迟不出宫,又是为了制衡谁。

    几千年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有太多的经验可以供后人借鉴。但是情势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知道这样做后果难以想象,还是需要去做,如同高山滚石,势不可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人类无法从历史当中汲取到相关的经验。

    所以赵昕要烧粮仓,要发动舆论的力量,绝对不能够束手就擒。当然,这些事情赵昕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够承认,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西方普通人不喜欢谈论政事,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换谁上去都一样,反正政客承诺的事情一件也不可能完成。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老百姓,即便是村头大爷,也能够和你谈天说地,仿佛中枢决策者一样,侃侃而谈。

    为什么要关注政事,这是三千块钱月收入的人需要关心的事情吗?有些人或许会这样问,他们可能觉得宫廷斗争只局限于宫廷,对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影响。何其愚蠢,拿现在这件事来说,赵昕若是被贬出京,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出京,而是他的整个事业被迫终止乃至于废黜,人亡政息,真的一点干系都没有吗?

    如果赵昕被贬出京,如今的平价粮制度肯定无法维系下去,好像只是粮食价格的问题,但是这本质上与南北货物交通有关。赵昕贯通南北商路,北方输出手工业制品,南方特别是岭南输入粮食和原材料。两地货物互补,因为有着贸易顺差在,赵昕才能够以亏本的价格卖粮食,吸纳失业人口发展产业。

    赵昕若是离开了呢?这中间任何一个链条断了,不是赵昕自夸,就凭当前通货膨胀的时代趋势,粮价必定涨至一石至千文以上。

    赵祯有足够的能力接下这个盘子吗?即便是他想要接,赵昕又怎么可能会愿意给!哪怕是把诸葛亮请过来也没有用,岭南是赵昕的地盘,这是最关键的现状,离开了赵昕,就是干不成。

    江淮之地的手工业同样很发达,特别是丝织业份额占据天下六成以上(统计有偏差,但是在一半以上几乎是公认的),而且就距离看,不比汴京近吗?有原材料在手,难不成还担心砸在手里,实在不行,直接在岭南当地发展手工业,难道不更好,赵昕平白舍近求远,又是为了什么?

    朝中,民间,后宫,在赵昕的推动下,不断有声音传到赵祯耳边,希望他不要让太子入蜀,可是赵祯都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骤然收回显得他这个天子退缩,丢了脸面,哪有老子给儿子让路的说法。

    经过一番角逐与博弈之后,在这场斗争的第三天,赵祯决定不再以皇子赵曦监守汴京,而是让赵昕岳父吕公弼知开封府,同时解枢密副使的职位,看似是贬官,但是就当下来看,其实算是平调。

    赵祯这番表态,也就是承认不动摇赵昕的太子地位,换取赵昕前往蜀地。

    谁亏,当然是赵昕,但是至少不是以惨败的姿态离去。至少维持了一个基本的体面,有岳父在京,赵昕这些年培植的势力,不至于被铲除殆尽。

    是的,赵昕原本是这样认为的。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宋皇家发行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尘下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56章:父子之争的结果-大宋皇家御用官窑瓷器,大宋皇家发行商,笔趣阁并收藏大宋皇家发行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