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夜,交趾军对佛誓城发起了最为猛烈的一次进攻,在夜幕的笼罩下,四面出击,哪处先登就靠哪处打开缺口,并无章法可言。
无论是项羽的破釜沉舟,还是韩信的背水一战,你可看见过他们按照正常套路排兵布阵,真正的名将从来不拘泥于兵法,都是因时因地制宜。大势于交趾不利,便无所谓章法一说,唯有靠乱拳致胜,打得就是一个士气碾压。
占城王制炬登基时间不长,国内也有各种问题,许多部落也是叛降不定。更不要说占城上一任国王就是被李德政击杀的,制炬对交趾有畏惧之心,本无坚守之心。他听闻亲兵传报大批交趾军队已经进入城中,也不坐以待毙,收缩防线的同时,观察交趾方面的攻势,选择突围方向。
对于制炬而言,这场战争输了虽然丢脸,但是只要军队还维持建制,没有溃散,一切就好说。否则占城还在不在他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很有可能活不下来。他要是活不下来,国中不安分势力必然纷乱,占城说不定真的要亡国。
三更时分,李德政登上城头,到了这个时候,这场城池攻防战中的外城攻防事实上就已经结束,再进一步就是残酷血腥的巷战了,夜里巷战不是一个好选择。
李德政下令大部队集中把守城门,同时调派精兵夺取城中的武器库还有粮仓,他自己则是在城中制高点观察四方动静。
与李德政相对,制炬一方面派人烧毁兵甲与存粮,一方面突围。在夜幕的笼罩下,即便是李德政在第一时间也不知道多路突围部队中哪一支有制炬,等到反应过来之后,制炬早已集中兵力,冲溃守城人员出城而去,人数约有二三千的样子,队伍严整,势不可挡。
太尉郭盛溢询问是否要衔尾追击,李德政摇了摇头,道:“穷寇莫追,先下各个府库。”
郭盛溢复问道:“兵士鏖战一月,疲惫至极,是否要纵兵几日。”
其实就是询问是否要让士兵抢劫几日以宣泄压力。本来这个问题都不必询问,这个时代,即便是最繁荣的宋朝,军中也是如此习气,攻破敌城,大肆抢劫几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上一次攻破佛誓城后,交趾就大掠三月。
士兵们也都认为这是他们应得的,这几天抢到的东西可比朝廷发的那三两吊钱多无数。要是不让他们抢劫,他们可能要哗变给你看,除非你本身有威严,奖赏给得让人满意。
郭盛溢如此发问,就是因为交趾国中不安,宋军骚扰不断,放开让兵士劫掠,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重新整肃军队,到时贻误军机。
“国中乱便乱了,升龙城不乱即可,再苦不能苦将士,先让他们在城里转三天再说。”
兵强马壮者为皇帝,李德政深刻地明白他的支柱是什么,一辈子南征北战,最信任也只能够信任身下这批将士。他的答案并不出奇。
佛誓城在九年之后,再一次遭受灭顶之灾。失去约束的军队就是一支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的猛兽,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秩序的一部分,是先有武力而后有法律。
制炬走了,但是他带不走他的子民,城中的惨象不必多言,只是让人感慨一声,兴亡百姓皆苦。
佛誓城中的各个府库制炬烧毁了一些,但是还有大量残余,李德政纵兵抢掠,逼迫占城百姓帮他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不能够带走的一应焚毁,最大程度地削弱占城的力量。
攻下佛誓城的第三天,经过简单休整后,李德政退出了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他的身后,大火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天际,本就是木制建制为主的城池,经此大火也不知道能够保存下来多少。
但是这些,都不为李德政所考虑,这次战争的目的,他已经达到了,占城国力大衰,应对国内的地方叛乱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可能参与宋交战争了,交趾解除了身后的威胁,可以专心面对来自大宋的压力。
一旦自己大军回返,国中无论如何混乱,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平定,这是李德政戎马一生的自信,无数次如此,这一次也必然如此。
但是他却无法预料到,就在他回军的途中,交趾国中第二重要的城池华闾城已经易主。
攻下华闾城的是宋巡,这一点似乎并不让人奇怪,但是过程却惊心动魄。
樊圣在峰州立李源为傀儡交趾国主,根本没有去攻打华闾城。而曹讽与田达义两路人马,不能够说没有作用,如曹讽先破文州,再破谅州,杀伤人马上千,自己伤亡不足二百,可谓是大胜,而田达义接连攻破西农州,下农州,驰骋上百里,锋芒不可谓不盛。
倒是走苏茂州的宋巡一开始就面临来自交趾方面的重点截击,顿兵不前,与交趾兵对峙,表现很一般。
或许正是因为宋巡的表现与传闻不一样,交趾放松了对其军队的监视,也或许是李日尊抽调军队去阻挡曹讽与田达义两路人马。总而言之,宋巡散兵为流民,借用先前安插在交趾国中的奸细,分批次南下,在地方动荡,民众四处流窜的时机,根本没有人察觉到这么一群人假扮的流民一路深入到交趾腹心地带,最终先后潜入华闾城内。
华闾城作为沿海城市,但毕竟相对坚固,宋朝水军没有攻打,而是攻打附近州县,其自负坚城,以为无人可下,戒备心不强。同时附近百姓纷纷逃亡此地,这也给了宋巡潜入其中的机会。
城中主要官员被先后暗杀,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军队无人组织,里外奸细合谋打开城门,华闾城遂破。
华闾城守军上万,虽说属于州军行列,但也有大半甲士,防御力量并不弱,哪怕城门被破,兵士坚守待援,宋巡根本守不住。
但是部队无人组织,华闾城一破,火光四起,而知道宋人攻打的消息后,百姓四处逃散,主要干道堵塞,城中大乱,如此就给了宋人水师以接应时机。
当成建制的宋军上岸并摆出攻城的态势后,交趾军即被迫撤退。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