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卖更多的报纸,自然要扩大消费市场,目前尚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
症结在消费端,结合北宋百姓人均工资收入水平,从定价上来看,报纸的价钱不是问题。
其他的阻碍,赵昕目前只想到了识字率问题,如何大幅提高国民识字率,后世有经验可以借鉴,便是扫盲运动。但是想要生搬硬套到这一时代中来,不太现实。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北宋的士子确实泛滥,不过这是相对于官位而言,一个万人大县,有品级的官职不过十几个。若是铺展开来进行扫盲运动,那就是一块石头扔进湖泊里,咕嘟咕嘟就沉下去了,一个水花也未必能够溅出来。
更何况,文人傲骨,这个年代能够读书识字的,都是少爷公子。你让这些少爷去教导之前都是给自己家当长工的佃农,有谁正眼看你一下。反正赵昕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让他们好好干活。
但是,也不是全无办法,赵昕赋予报纸以教化功能,让台谏官们筛选生活之中运用地最频繁的五百字,除非是一些特定人名或是地名,否则报纸上出现的字,必须得要是这五百字当中的。
但凡逾越,赵昕便打回去让他们重新写,台谏官们本来想要在报纸里面好好卖弄自己的才华。言必称尧舜,颂必论汤武,都被赵昕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全部给我写人话,要朴实无华。
为了教学,赵昕也算是费尽心思,甚至还想出在报纸里面增加笑话或是一些有趣小故事的方法,引导人们参与学习。毕竟政坛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还是陌生而遥远,他们不愿接触,必须要走亲民的路线。
百姓有没有参与学习赵昕不知道,但是开始在报纸加入笑话的那一段时间,赵祯虽然答应赵昕先试一试,百官奏章却是一封一封地言及此事。
内容也不必猜,不过是说赵昕胡闹,报纸这么神圣的东西,怎么能够包含笑话这种低级趣味呢?
他们平时看的都是邸报,怎么会容忍笑话这种东西存在。
赵昕针对他们提出的低级趣味问题,只能够不断提高笑话的含金量,来应对他们的冲击。比如第一个笑话,或者说小故事,便是三个和尚抬水喝。
依着北宋叠床架屋的官制,很难不让人想到这是对官制的讽刺,而一干官员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这个改变,老百姓用脚投票,报纸销售量不断提高,将那些官员的脸打肿,自此之后虽然有零散的声音,却再也形成不了合力。
此外,赵昕学着当年白居易故智,据说当年白居易写诗,写完之后给老妇人查看,老妇人能够看得懂,就此发行,若是看不懂,就一直改。所以白居易的诗句平易近人。
赵昕自己审查过报纸还不够,还着人出去给普通人审查,若是底层百姓看得明白,就允诺发行,若不然,就一直改。
改到最后,通篇的大白文,也就是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古代人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观历史条件是古代的造纸业不发达,无法生产如此多的纸张,故而只能够省着用,一句话精简精简再精简,最后便成为了文言文。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一直要等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了,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看见报纸上通篇的白话文,便是赵祯都忍不住说:“朴实如此,无法彰显官府的权威。”
赵昕回应道:“报纸不应该体现官府的权威,而是应该体现官府的亲民,这是给百姓看的东西,百姓若是都看不懂,还不如不发这报纸。”
这是少有的赵祯被赵昕说得无言以对。
通篇是白话文还不够,看见所有的字连在一起,尽管在今生已经习惯,但是赵昕还是吩咐下去,在文章之中,加入句读。目前只有句号和逗号而已,还有就是段落之间分段。
赵昕作出的这一系列改变,很多时候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这背后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归根到底,一个字——钱!
古人是不知道白话文更方便理解吗?古人是不知道句读更方便吗?不,他们都知道,为什么不去改变呢?因为书籍纸张珍贵,一页里面有更多的字更好,至于句读之类的东西,能省则省。
因为变文言为白话,改句读,增加段落间隔,赵昕简单估算了一下,成本增加两成到三成的样子。
在赵昕设想之中,消费端的繁荣与膨胀,回馈到生产端之后,推动造纸及造墨等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后实现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就好像后世工业革命时,飞梭出来之后,棉纺织业需要大量的棉花原料,推动着海外的扩张,等到布匹生产出来之后,又需要寻找市场。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扩张就对了。
也就是赵昕有着赵祯的支持,在赵祯眼中,这都是为赵昕收买人心之用,一年下来,不过千百贯而已,虽然不少,但是内藏库还是能够支撑地起。相比较于其他,如收买官员,收买军队啥的,简直算便宜到极点了。
但无论如何,赵昕卖报纸亏本这一点,还是无法否认的。本来就亏本的他,面对着成本的压力,不得不寻求盈利模式。
当初曾经设想过,替商人打广告,让商人为自己支付成本,但是这一点,赵昕走的又极其地小心谨慎,一直在酝酿,始终没有真正落实。
毕竟,太子殿下和商贾末业纠缠在一起,这算什么事嘛。宋代商业虽然得到发展,很多高官家里也有着产业,但是在面上,他们可都是和商业分割的,别人问起来,都说是旁系办的,和自己无关,这不就是左右手的差别吗?
官员可以这么干,赵昕却不能够这么做,尤其他头上还顶着太子的身份,这么做,无异于宣告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
症结在消费端,结合北宋百姓人均工资收入水平,从定价上来看,报纸的价钱不是问题。
其他的阻碍,赵昕目前只想到了识字率问题,如何大幅提高国民识字率,后世有经验可以借鉴,便是扫盲运动。但是想要生搬硬套到这一时代中来,不太现实。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北宋的士子确实泛滥,不过这是相对于官位而言,一个万人大县,有品级的官职不过十几个。若是铺展开来进行扫盲运动,那就是一块石头扔进湖泊里,咕嘟咕嘟就沉下去了,一个水花也未必能够溅出来。
更何况,文人傲骨,这个年代能够读书识字的,都是少爷公子。你让这些少爷去教导之前都是给自己家当长工的佃农,有谁正眼看你一下。反正赵昕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让他们好好干活。
但是,也不是全无办法,赵昕赋予报纸以教化功能,让台谏官们筛选生活之中运用地最频繁的五百字,除非是一些特定人名或是地名,否则报纸上出现的字,必须得要是这五百字当中的。
但凡逾越,赵昕便打回去让他们重新写,台谏官们本来想要在报纸里面好好卖弄自己的才华。言必称尧舜,颂必论汤武,都被赵昕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全部给我写人话,要朴实无华。
为了教学,赵昕也算是费尽心思,甚至还想出在报纸里面增加笑话或是一些有趣小故事的方法,引导人们参与学习。毕竟政坛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还是陌生而遥远,他们不愿接触,必须要走亲民的路线。
百姓有没有参与学习赵昕不知道,但是开始在报纸加入笑话的那一段时间,赵祯虽然答应赵昕先试一试,百官奏章却是一封一封地言及此事。
内容也不必猜,不过是说赵昕胡闹,报纸这么神圣的东西,怎么能够包含笑话这种低级趣味呢?
他们平时看的都是邸报,怎么会容忍笑话这种东西存在。
赵昕针对他们提出的低级趣味问题,只能够不断提高笑话的含金量,来应对他们的冲击。比如第一个笑话,或者说小故事,便是三个和尚抬水喝。
依着北宋叠床架屋的官制,很难不让人想到这是对官制的讽刺,而一干官员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这个改变,老百姓用脚投票,报纸销售量不断提高,将那些官员的脸打肿,自此之后虽然有零散的声音,却再也形成不了合力。
此外,赵昕学着当年白居易故智,据说当年白居易写诗,写完之后给老妇人查看,老妇人能够看得懂,就此发行,若是看不懂,就一直改。所以白居易的诗句平易近人。
赵昕自己审查过报纸还不够,还着人出去给普通人审查,若是底层百姓看得明白,就允诺发行,若不然,就一直改。
改到最后,通篇的大白文,也就是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古代人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观历史条件是古代的造纸业不发达,无法生产如此多的纸张,故而只能够省着用,一句话精简精简再精简,最后便成为了文言文。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一直要等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了,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看见报纸上通篇的白话文,便是赵祯都忍不住说:“朴实如此,无法彰显官府的权威。”
赵昕回应道:“报纸不应该体现官府的权威,而是应该体现官府的亲民,这是给百姓看的东西,百姓若是都看不懂,还不如不发这报纸。”
这是少有的赵祯被赵昕说得无言以对。
通篇是白话文还不够,看见所有的字连在一起,尽管在今生已经习惯,但是赵昕还是吩咐下去,在文章之中,加入句读。目前只有句号和逗号而已,还有就是段落之间分段。
赵昕作出的这一系列改变,很多时候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这背后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归根到底,一个字——钱!
古人是不知道白话文更方便理解吗?古人是不知道句读更方便吗?不,他们都知道,为什么不去改变呢?因为书籍纸张珍贵,一页里面有更多的字更好,至于句读之类的东西,能省则省。
因为变文言为白话,改句读,增加段落间隔,赵昕简单估算了一下,成本增加两成到三成的样子。
在赵昕设想之中,消费端的繁荣与膨胀,回馈到生产端之后,推动造纸及造墨等行业的创新发展,而后实现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就好像后世工业革命时,飞梭出来之后,棉纺织业需要大量的棉花原料,推动着海外的扩张,等到布匹生产出来之后,又需要寻找市场。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扩张就对了。
也就是赵昕有着赵祯的支持,在赵祯眼中,这都是为赵昕收买人心之用,一年下来,不过千百贯而已,虽然不少,但是内藏库还是能够支撑地起。相比较于其他,如收买官员,收买军队啥的,简直算便宜到极点了。
但无论如何,赵昕卖报纸亏本这一点,还是无法否认的。本来就亏本的他,面对着成本的压力,不得不寻求盈利模式。
当初曾经设想过,替商人打广告,让商人为自己支付成本,但是这一点,赵昕走的又极其地小心谨慎,一直在酝酿,始终没有真正落实。
毕竟,太子殿下和商贾末业纠缠在一起,这算什么事嘛。宋代商业虽然得到发展,很多高官家里也有着产业,但是在面上,他们可都是和商业分割的,别人问起来,都说是旁系办的,和自己无关,这不就是左右手的差别吗?
官员可以这么干,赵昕却不能够这么做,尤其他头上还顶着太子的身份,这么做,无异于宣告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