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五 苏咏霖对南宋的恶意那是相当的浓重-《启明1158》
五百一十五 苏咏霖对南宋的恶意那是相当的浓重-《启明1158》-启明1158-笔趣阁
启明1158
作者:御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很多曾经表示不相信的人也不得不相信。
金国真的药丸了。
赵构对于这份详实可靠的情报也无话可说,召开御前会议把之前张俊坚持的三步走战略重申一遍,又询问张浚是不是还有什么补充。
张浚沉默良久,只留下一句叹息。
“只恨此胜不是大宋王师所得,若是大宋王师取得此胜,当可一雪前耻,告慰祖宗……”
赵构听了,默然无语。
既然情况已经确定了,那么接下来就要按照张浚三步走战略当中的第二步来行动。
派遣拥有一定规模的使者代表团,代表临安,代表大宋朝廷,拜见光复军高层,与之接触,试探口风。
同时观察山东、河北诸地是否安稳,是否得到妥善治理,可有盗贼横行、兵荒马乱之现象。
通过两种层面的不同接触,判断光复军团体是否可以谈判,是否可以收服,以及——是否对大宋有军事上的威胁。
临安朝廷手上掌握的讯息其实也不多,因为他们之前根本就不在乎光复军,觉得光复军吃枣药丸,不值得投入太多的精力。
结果现在骤然需要大量的讯息,显然是难为人。
不过光复军两个重要首脑的个人讯息,临安朝廷这边还是掌握了一些的。
光复军一号人物,领帅赵作良。
光复军二号人物,大将军苏咏霖。
对于这两人,赵构专门组织宰辅团们进行了一波情报分享,试图从这两人身上打开缺口。
打开缺口的前提是了解对方,理解对方,对症下药。
据情报显示,两人是翁婿关系,赵作良是苏咏霖的老丈人,两人不同姓,但其实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可知,光复军的领帅赵作良实际上不掌握实权,掌握实权的,主导军事的,就是这个大将军苏咏霖,而赵作良的上位,也和此人有莫大的关系。”
王纶把之前枢密院得到的少数有价值的情报共享出来。
张浚点了点头。
“那么这个苏咏霖是哪里人士?何等出身?年岁几何?这些你们都知道吗?”
张浚看着王纶。
王纶颇有点尴尬。
“这……确实了解不多,因为在此之前,我朝和光复军之间的联系都是止步于前领帅赵开山,对于苏咏霖此人了解有限,他就像是异军突起一般,忽然起势。”
“从来没有忽然起势,只有深思熟虑,经过充分准备,有充分把握,才会起势,这个苏咏霖一定在光复军内深耕良久,有足够的拥趸才能成事。”
张浚沉声道:“对这方面的了解不足是我们的弱势,此番出使,除了赵作良之外,必须要将苏咏霖了解透彻,如此才能对症下药,与他谈判,争取让他归附大宋,为我所用。”
赵构点了点头,便按照张俊所规划的计策去行动,挑选合适的人作为代表出使光复军。
这个人地位不用太高,但是得聪明,得机灵,还要有胆略,赵构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虞允文,是赵构非常信任的一个亲近之臣赵逵推荐给赵构的。
赵逵两年前病死了,虞允文是他推荐的最后一人,所以赵构对这个虞允文的印象比较深刻。
他出身蜀地,是绍兴二十四年科举的进士,当时秦桧主政,不用蜀臣,虞允文就被一直压制,等到秦桧死后,赵构想要收拢之前被压制的蜀臣,赵逵第一个就推荐了虞允文。
赵构见了虞允文,虞允文向赵构进谏了革除蜀地弊政的策略,展现了自己的行政才能,得到了赵构的认可,开始放在身边任用,给予关注度和一些政治资源进行培养。
赵构还是很看好虞允文的。
唯一让他感觉不快的就是,这个虞允文也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还是个主动进攻的北伐派,这些年来一直上书言及北伐中原的各项事宜,颇有几分张浚第二的架势。
但是眼下这个时候,中原局势不明,南宋前途也不明朗,的确是需要这群胆子大的臣子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赵构于是就想起了虞允文。
于是赵构下令,让礼部郎官虞允文借职工部尚书,打着高官的旗号率领二十三人使节团北上山东,向光复军首脑寻求接触。
虞允文受命,立刻准备,很快准备完全,便打着大宋的旗帜,率领使团进入光复军辖境,与光复军高层见面。
光复军占据山东之后,与南宋接壤的海州地区一直都是赵家亲族将领带兵镇守,并且开放边境和南宋经商。
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经商收税,赚点钱给赵开山补贴军用。
只是后来赵开山听说了宋金边境贩卖私盐的事情,感觉里面很有搞头,就让赵家亲族将领带头贩卖私盐给南宋盐商,利用宋金两国之间的盐价差大搞贩盐生意。
私盐生意做起来当然是很赚,海州的生意赚了不少钱,让赵开山和赵氏家族吃的满嘴流油。
苏咏霖夺权之后,掌握了海州,将赵氏亲族将领全部拿下,又考虑到海州的特殊地位,他把当地官员换了一茬,决定搞个执政试点。
他把一些在地方上做的比较不错的指导员提拔为县令,让他们试守当地,从县令做起,看看治理能力如何。
为了防止出乱子,他又把自己亲军虎贲军出身的年轻军官、旅帅戚绍辉派到海州领兵驻防,对海州的商业秩序进行管束。
主要的责任有严明税率和经营范围,对不法经营予以打击,同时清剿当地的武装集团,确立海州境内的统治秩序。
至于原先的私盐贩售生意……他都在北方立足成为山东河北之主了,还算得上私盐?
那叫正儿八经的卖盐!
你南宋的法,难道还能管到我光复军?
当初放弃在南宋的私盐贩售份额那是不得以而为之,那么丰厚的一笔收入他其实也挺舍不得,只是不得不这样去做。
现在他占据了中原优势地位,便有了充分的底气和南宋私盐贩子们做生意。
对南宋卖盐这一块的收入被他划给了粮饷司林景春所部直辖,和南宋的食盐交易由粮饷司负责进行,所获利润直接充入粮饷司公账,作为军费来源之一。
短短几个月,海州贩盐这一块的收入确实给他吃的满嘴流油,给粮饷司催肥了一圈,也为之后的坚壁清野战术提供了大量资金。
光复军起义之前,金国和南宋接壤的这一线都是私盐贩售的重要地区,海州、邳州、泗州和宿州等地都是如此。
而大起义之后,这一带的私盐贩子和私盐集团都被战火摧毁的七七八八,两国之间的私盐贸易规模下降百分之七十以上。
南宋方面因为得不到便宜的金盐,以至于原本较为便宜的黑市盐价也上涨了一阵子,引得民怨沸腾,好些个私盐贩售集团为此倒闭。
后来赵开山派自己的族人重开私盐贸易,这才给南宋的私盐贩子们回了口血。
而真正让海州私盐贸易规模回复到战前状态,那也是苏咏霖掌握当地之后的事情。
从目前的财政收入看来,海州贩盐这一块的收入确实很重要,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咏霖都打算利用自己统治地区的低盐价对南宋展开价格战。
用自己这边的低盐价狠狠的冲击南宋的盐市场,狠狠捞他一笔,对于这种情况,除非南宋对他用兵,否则不可能得到解决。
而南宋如果对他用兵……
嗯,分时候,要是等他平定了中原,站稳了脚跟,那可就是开战的黄金理由了。
苏咏霖对南宋的恶意那是相当的浓重。
金国真的药丸了。
赵构对于这份详实可靠的情报也无话可说,召开御前会议把之前张俊坚持的三步走战略重申一遍,又询问张浚是不是还有什么补充。
张浚沉默良久,只留下一句叹息。
“只恨此胜不是大宋王师所得,若是大宋王师取得此胜,当可一雪前耻,告慰祖宗……”
赵构听了,默然无语。
既然情况已经确定了,那么接下来就要按照张浚三步走战略当中的第二步来行动。
派遣拥有一定规模的使者代表团,代表临安,代表大宋朝廷,拜见光复军高层,与之接触,试探口风。
同时观察山东、河北诸地是否安稳,是否得到妥善治理,可有盗贼横行、兵荒马乱之现象。
通过两种层面的不同接触,判断光复军团体是否可以谈判,是否可以收服,以及——是否对大宋有军事上的威胁。
临安朝廷手上掌握的讯息其实也不多,因为他们之前根本就不在乎光复军,觉得光复军吃枣药丸,不值得投入太多的精力。
结果现在骤然需要大量的讯息,显然是难为人。
不过光复军两个重要首脑的个人讯息,临安朝廷这边还是掌握了一些的。
光复军一号人物,领帅赵作良。
光复军二号人物,大将军苏咏霖。
对于这两人,赵构专门组织宰辅团们进行了一波情报分享,试图从这两人身上打开缺口。
打开缺口的前提是了解对方,理解对方,对症下药。
据情报显示,两人是翁婿关系,赵作良是苏咏霖的老丈人,两人不同姓,但其实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可知,光复军的领帅赵作良实际上不掌握实权,掌握实权的,主导军事的,就是这个大将军苏咏霖,而赵作良的上位,也和此人有莫大的关系。”
王纶把之前枢密院得到的少数有价值的情报共享出来。
张浚点了点头。
“那么这个苏咏霖是哪里人士?何等出身?年岁几何?这些你们都知道吗?”
张浚看着王纶。
王纶颇有点尴尬。
“这……确实了解不多,因为在此之前,我朝和光复军之间的联系都是止步于前领帅赵开山,对于苏咏霖此人了解有限,他就像是异军突起一般,忽然起势。”
“从来没有忽然起势,只有深思熟虑,经过充分准备,有充分把握,才会起势,这个苏咏霖一定在光复军内深耕良久,有足够的拥趸才能成事。”
张浚沉声道:“对这方面的了解不足是我们的弱势,此番出使,除了赵作良之外,必须要将苏咏霖了解透彻,如此才能对症下药,与他谈判,争取让他归附大宋,为我所用。”
赵构点了点头,便按照张俊所规划的计策去行动,挑选合适的人作为代表出使光复军。
这个人地位不用太高,但是得聪明,得机灵,还要有胆略,赵构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虞允文,是赵构非常信任的一个亲近之臣赵逵推荐给赵构的。
赵逵两年前病死了,虞允文是他推荐的最后一人,所以赵构对这个虞允文的印象比较深刻。
他出身蜀地,是绍兴二十四年科举的进士,当时秦桧主政,不用蜀臣,虞允文就被一直压制,等到秦桧死后,赵构想要收拢之前被压制的蜀臣,赵逵第一个就推荐了虞允文。
赵构见了虞允文,虞允文向赵构进谏了革除蜀地弊政的策略,展现了自己的行政才能,得到了赵构的认可,开始放在身边任用,给予关注度和一些政治资源进行培养。
赵构还是很看好虞允文的。
唯一让他感觉不快的就是,这个虞允文也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还是个主动进攻的北伐派,这些年来一直上书言及北伐中原的各项事宜,颇有几分张浚第二的架势。
但是眼下这个时候,中原局势不明,南宋前途也不明朗,的确是需要这群胆子大的臣子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赵构于是就想起了虞允文。
于是赵构下令,让礼部郎官虞允文借职工部尚书,打着高官的旗号率领二十三人使节团北上山东,向光复军首脑寻求接触。
虞允文受命,立刻准备,很快准备完全,便打着大宋的旗帜,率领使团进入光复军辖境,与光复军高层见面。
光复军占据山东之后,与南宋接壤的海州地区一直都是赵家亲族将领带兵镇守,并且开放边境和南宋经商。
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经商收税,赚点钱给赵开山补贴军用。
只是后来赵开山听说了宋金边境贩卖私盐的事情,感觉里面很有搞头,就让赵家亲族将领带头贩卖私盐给南宋盐商,利用宋金两国之间的盐价差大搞贩盐生意。
私盐生意做起来当然是很赚,海州的生意赚了不少钱,让赵开山和赵氏家族吃的满嘴流油。
苏咏霖夺权之后,掌握了海州,将赵氏亲族将领全部拿下,又考虑到海州的特殊地位,他把当地官员换了一茬,决定搞个执政试点。
他把一些在地方上做的比较不错的指导员提拔为县令,让他们试守当地,从县令做起,看看治理能力如何。
为了防止出乱子,他又把自己亲军虎贲军出身的年轻军官、旅帅戚绍辉派到海州领兵驻防,对海州的商业秩序进行管束。
主要的责任有严明税率和经营范围,对不法经营予以打击,同时清剿当地的武装集团,确立海州境内的统治秩序。
至于原先的私盐贩售生意……他都在北方立足成为山东河北之主了,还算得上私盐?
那叫正儿八经的卖盐!
你南宋的法,难道还能管到我光复军?
当初放弃在南宋的私盐贩售份额那是不得以而为之,那么丰厚的一笔收入他其实也挺舍不得,只是不得不这样去做。
现在他占据了中原优势地位,便有了充分的底气和南宋私盐贩子们做生意。
对南宋卖盐这一块的收入被他划给了粮饷司林景春所部直辖,和南宋的食盐交易由粮饷司负责进行,所获利润直接充入粮饷司公账,作为军费来源之一。
短短几个月,海州贩盐这一块的收入确实给他吃的满嘴流油,给粮饷司催肥了一圈,也为之后的坚壁清野战术提供了大量资金。
光复军起义之前,金国和南宋接壤的这一线都是私盐贩售的重要地区,海州、邳州、泗州和宿州等地都是如此。
而大起义之后,这一带的私盐贩子和私盐集团都被战火摧毁的七七八八,两国之间的私盐贸易规模下降百分之七十以上。
南宋方面因为得不到便宜的金盐,以至于原本较为便宜的黑市盐价也上涨了一阵子,引得民怨沸腾,好些个私盐贩售集团为此倒闭。
后来赵开山派自己的族人重开私盐贸易,这才给南宋的私盐贩子们回了口血。
而真正让海州私盐贸易规模回复到战前状态,那也是苏咏霖掌握当地之后的事情。
从目前的财政收入看来,海州贩盐这一块的收入确实很重要,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苏咏霖都打算利用自己统治地区的低盐价对南宋展开价格战。
用自己这边的低盐价狠狠的冲击南宋的盐市场,狠狠捞他一笔,对于这种情况,除非南宋对他用兵,否则不可能得到解决。
而南宋如果对他用兵……
嗯,分时候,要是等他平定了中原,站稳了脚跟,那可就是开战的黄金理由了。
苏咏霖对南宋的恶意那是相当的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