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包蓉在后院准备了笔墨纸,见有人下单,立即跑回她的房间把笔墨纸拿出来,让人们排好队,她一一记录下来。
但包蓉并不打算加量,她深知商品的供应关系,当供大于求时,商品就不值钱了。
等这里的铺子稳定下来后,她就再到县城开分号,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她的点心铺子,开遍整个大熵国的各个城镇。
提前下单并交了定金的人共有六个。
送走下了单的人,一家三口就关了铺子的门,将今天挣的铜钱和银子都装进钱袋里,然后回到后院的房间,围坐在一起数钱。
“爹,你到前面铺子把竹匾都书进来洗干净晾起来吧。”
准备开数时,包蓉特意支开包学文。
“哎——”包学文也没有多想,想着他一会儿就回家了,能帮着娘俩多做一些,是一些。
却不知道,包蓉这是故意防着他。
“蓉儿,他是你爹,而且咱们也已经跟你爷奶他们断亲了。”
崔氏无奈地劝说道。
她觉得女儿这样防着亲爹,那是将亲爹当外人看待,让包学文知道了,会很伤心的。
“娘,咱们再看看。”
对于包学文,包蓉还放心不下。
“好吧。”知道女儿也是为了她们这个家好,崔氏就没再多说。
娘两个一人一边默默数着铜钱,有碎银的,就先放到一边。
最后一算下来,除去成本,她们今天早上竟然净赚四两五钱银子。
这让崔氏激动不已,就连包蓉也是忍不住开心。
一天净赚九百块的个体户,放在竞争激烈的前世,也是不多见的。
不用一个月,买铺子的本钱就能挣回来了,包蓉觉得她现在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美。
“娘,一会儿爹问起,让我来说。”
开心归开心,包蓉仍然不忘孩着包学文那个便宜爹。
“知道了,你把银钱收好,我去帮你爹的忙。”
崔氏好笑地说完,转身出了房间。
包蓉赶紧将铜板和散碎银子分别装在不同的钱袋子里,然后锁在她床尾的柜子里后,将钥匙收好,才出了房间。
这里的每个房间,包蓉都买了带锁的柜子用来存放贵重物品。
“蓉儿,今早挣了多少钱?”
包蓉一出来,正在和崔氏一起刷洗大竹匾的包学文笑着问道。
“三两。”包蓉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
听到包蓉只瞒下了一两五钱,崔氏笑得很开心。
“这么多?”包学文却愣住了。
“爹,咱们总是用村长伯伯家的牛车不好,你回去后,就跟村长伯伯说一声,在咱们家买牛车前,就先租用他家的牛车,回头再一起算钱。”
包蓉却将话题说到了牛车上。
从村里往镇上运点心,没辆牛车是不行的,等县城的铺子开起来,就得买骡车了。
“好。”包学文开心地答应了。
刷洗好所有的大竹匾都晾晒上后,也快到中午了。
“孩子他爹吃了午饭再回去吧。”
崔氏留下包学文吃饭。
“好。”
崔氏和包蓉揣着钱到菜市场买菜。
在经过富贵楼时,看到店小二在招呼人,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包学文吃过午饭,就赶着牛车,带着空箩筐,揣着包蓉写的各式点心产量单回村去了。
整个村子的人都在等着包学文的消息。
将牛车还给温仕铭时,包学文说了今天的点心,一个时辰就给卖完了,挣了三两银子。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人都震惊了,一个时辰挣三两银子,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以前他们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但包蓉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们。
在作坊上工的村民知道点心这么好卖,又这么挣钱,都很是高兴,不由得期待起他们的奖金来。
包学文跟温仕铭说要租牛车时,温仕铭还推辞了一下,见包学文坚持,才答应下来。
今天开张第一天,才会迟了些,以后就是租一个时辰,又是大早上的,他们家在大早上用牛车的机率很少。
而且只租一个时辰,就给十文一天,比自己拉车好多了。
因为包蓉每天都限定了点心的数量,所以每天的点心都卖得很快,还不够卖的。
第二天点心都已经恢复原价了,还是有不少人过来买,每天点点心意门前都排起了长龙。
当天没有买到的人,可以直接下单,交定金,明日什么时候过来都有得拿。
包蓉推出的这一项服务可以说是深得人心。
而王浩祥的点心,都是由小厮过来取的,李天翊说过来吃,但连着几天,包蓉都没见到人,以为李天翊忙,没空,就没放在心上。
但每天还是会给李天翊做点心,反正也就一个人的量,李天翊不来,她们娘三个也能吃得完。
而看着点点心意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排着队买点心,同一条街上的美味斋,不光小二和掌柜的眼红,就连东家也嫉妒不已。
之前包蓉摆摊卖的量不大,对他们的生意构不成威胁,可铺子一开,就抢走了他们家不少的生意。
此时在美味斋后院的一间厢房里,一名年约三十出头,容貌俊雅的男人沉着脸吩咐掌柜。
“你去查查点点心意的东家是什么来头?”
“是,东家。”掌柜知道,他们东家这是要准备对点点心意出手了。
想他们美味斋,从府城一路开满各个县镇,还没遇到过如此强劲的对手。
点点心意的东家最好是后台够硬,不然就等着被他们东家挤垮。
想抢美味斋的生意,也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正拿银子给包学文买牛车的包蓉并不知道,她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爹,最好买有棚子的那种车,下雨天时,就不怕点心被淋湿了。”
“好。”包学文接过买牛车的银子,点头应道。
铺子都已经开张半个月了,生意还是这么好,是包学文没想到的,但自家铺子生意好,那是好事,包学文当然很开心。
包学文买了牛车就直接赶着两辆牛车,拉着空箩筐回村去了。
当包学文赶着牛车回村时,立即在村子里引起轰动。
但包蓉并不打算加量,她深知商品的供应关系,当供大于求时,商品就不值钱了。
等这里的铺子稳定下来后,她就再到县城开分号,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她的点心铺子,开遍整个大熵国的各个城镇。
提前下单并交了定金的人共有六个。
送走下了单的人,一家三口就关了铺子的门,将今天挣的铜钱和银子都装进钱袋里,然后回到后院的房间,围坐在一起数钱。
“爹,你到前面铺子把竹匾都书进来洗干净晾起来吧。”
准备开数时,包蓉特意支开包学文。
“哎——”包学文也没有多想,想着他一会儿就回家了,能帮着娘俩多做一些,是一些。
却不知道,包蓉这是故意防着他。
“蓉儿,他是你爹,而且咱们也已经跟你爷奶他们断亲了。”
崔氏无奈地劝说道。
她觉得女儿这样防着亲爹,那是将亲爹当外人看待,让包学文知道了,会很伤心的。
“娘,咱们再看看。”
对于包学文,包蓉还放心不下。
“好吧。”知道女儿也是为了她们这个家好,崔氏就没再多说。
娘两个一人一边默默数着铜钱,有碎银的,就先放到一边。
最后一算下来,除去成本,她们今天早上竟然净赚四两五钱银子。
这让崔氏激动不已,就连包蓉也是忍不住开心。
一天净赚九百块的个体户,放在竞争激烈的前世,也是不多见的。
不用一个月,买铺子的本钱就能挣回来了,包蓉觉得她现在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美。
“娘,一会儿爹问起,让我来说。”
开心归开心,包蓉仍然不忘孩着包学文那个便宜爹。
“知道了,你把银钱收好,我去帮你爹的忙。”
崔氏好笑地说完,转身出了房间。
包蓉赶紧将铜板和散碎银子分别装在不同的钱袋子里,然后锁在她床尾的柜子里后,将钥匙收好,才出了房间。
这里的每个房间,包蓉都买了带锁的柜子用来存放贵重物品。
“蓉儿,今早挣了多少钱?”
包蓉一出来,正在和崔氏一起刷洗大竹匾的包学文笑着问道。
“三两。”包蓉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
听到包蓉只瞒下了一两五钱,崔氏笑得很开心。
“这么多?”包学文却愣住了。
“爹,咱们总是用村长伯伯家的牛车不好,你回去后,就跟村长伯伯说一声,在咱们家买牛车前,就先租用他家的牛车,回头再一起算钱。”
包蓉却将话题说到了牛车上。
从村里往镇上运点心,没辆牛车是不行的,等县城的铺子开起来,就得买骡车了。
“好。”包学文开心地答应了。
刷洗好所有的大竹匾都晾晒上后,也快到中午了。
“孩子他爹吃了午饭再回去吧。”
崔氏留下包学文吃饭。
“好。”
崔氏和包蓉揣着钱到菜市场买菜。
在经过富贵楼时,看到店小二在招呼人,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包学文吃过午饭,就赶着牛车,带着空箩筐,揣着包蓉写的各式点心产量单回村去了。
整个村子的人都在等着包学文的消息。
将牛车还给温仕铭时,包学文说了今天的点心,一个时辰就给卖完了,挣了三两银子。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人都震惊了,一个时辰挣三两银子,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以前他们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但包蓉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们。
在作坊上工的村民知道点心这么好卖,又这么挣钱,都很是高兴,不由得期待起他们的奖金来。
包学文跟温仕铭说要租牛车时,温仕铭还推辞了一下,见包学文坚持,才答应下来。
今天开张第一天,才会迟了些,以后就是租一个时辰,又是大早上的,他们家在大早上用牛车的机率很少。
而且只租一个时辰,就给十文一天,比自己拉车好多了。
因为包蓉每天都限定了点心的数量,所以每天的点心都卖得很快,还不够卖的。
第二天点心都已经恢复原价了,还是有不少人过来买,每天点点心意门前都排起了长龙。
当天没有买到的人,可以直接下单,交定金,明日什么时候过来都有得拿。
包蓉推出的这一项服务可以说是深得人心。
而王浩祥的点心,都是由小厮过来取的,李天翊说过来吃,但连着几天,包蓉都没见到人,以为李天翊忙,没空,就没放在心上。
但每天还是会给李天翊做点心,反正也就一个人的量,李天翊不来,她们娘三个也能吃得完。
而看着点点心意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排着队买点心,同一条街上的美味斋,不光小二和掌柜的眼红,就连东家也嫉妒不已。
之前包蓉摆摊卖的量不大,对他们的生意构不成威胁,可铺子一开,就抢走了他们家不少的生意。
此时在美味斋后院的一间厢房里,一名年约三十出头,容貌俊雅的男人沉着脸吩咐掌柜。
“你去查查点点心意的东家是什么来头?”
“是,东家。”掌柜知道,他们东家这是要准备对点点心意出手了。
想他们美味斋,从府城一路开满各个县镇,还没遇到过如此强劲的对手。
点点心意的东家最好是后台够硬,不然就等着被他们东家挤垮。
想抢美味斋的生意,也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正拿银子给包学文买牛车的包蓉并不知道,她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爹,最好买有棚子的那种车,下雨天时,就不怕点心被淋湿了。”
“好。”包学文接过买牛车的银子,点头应道。
铺子都已经开张半个月了,生意还是这么好,是包学文没想到的,但自家铺子生意好,那是好事,包学文当然很开心。
包学文买了牛车就直接赶着两辆牛车,拉着空箩筐回村去了。
当包学文赶着牛车回村时,立即在村子里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