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路向西-刘协:我真得只想禅让啊!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路向西-刘协:我真得只想禅让啊!-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刘协-笔趣阁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刘协
作者:九宫格夫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战事结束了,战事也开始了。
对于一个团结的,统一的,中兴的大汉来说,征服盘踞于北方的异族当真不是什么难事,刘协的御驾亲征甚至都有了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但特么管理塞外民族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真羡慕宋朝的君王不用忧心这样艰难的问题。
给造反者以最惨烈的伤痛使之心怀敬畏是必须的,抽十杀一已经是刘协能想到最仁慈的惩戒方式了。
否则一味的安抚,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一次又一次的给自己玩零元购。
然而惩戒带来仇恨,有着并州匈奴前车之鉴的刘协终究是不敢将他们全部杀光的,这些仇恨终究会埋藏在这些羌胡人的心里成为火药,等待着某一个恰当的时机点燃引线,它们依然会轰轰烈烈的爆炸。
大汉也不可能永远都无比的强大,就连所向无敌的美丽军也会被山沟里的宗教组织打得丢盔弃甲。
凉州多山地、丘陵,真到了打游击战的地步,他也会十分的头疼。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丝绸之路才是最终,也是唯一的出路。
只有发展,只有通过经济利益共同体去塑造的国家命运共同体,才能使人们忘记仇恨,拥抱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的矛盾,仇恨会因为发展而搁置,搁置得久了,自然也就淡了,甚至是忘了。
然而一想到丝绸之路,刘协就忍不住又要想起韩遂的提议,忍不住就又是觉得心头烦躁。
“孔明,你也是即将要远赴西域的官员,关于文约的提议,你怎么看。”
诸葛亮闻言也是为难不已,良久才叹息一声道:“文约的初衷是对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经略西域注定非大毅力、大决心才能成行,此事,最怕就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我预感,将来反对此事的人恐怕是不会少的。”
“为什么?”
“因为它会侵害既得上位者们的利益。”
“你是说既得利益群体?谁?在哪?”
“现在还没有,陛下英明神武,国内腐朽的党人群体已然被一扫而空,朝中大人们也都是恭忠体国的栋梁之人,但人总是会腐化的,于上来说,经略西域会让朝政始终无法稳定下来,将来西域归来的将军们与朝堂诸公免不得要起冲突,于豪强士族而言,十三行垄断经营会影响他们自己的走私经营,赚来的财富源源不断的直接流向国库,可不会流入他们的腰包,但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和改变却一定可以让他们感同身受。”
“这些天以来,臣也一直在想着西域事,做了许多的设想,文约的担心……我也有。法家认为,特权阶级永远是国家的毒瘤,当日后丝绸之路成功的开辟,特权阶级会不会想办法破坏凉州十三行的垄断地位?又会不会主张所谓的和平?这份紧紧握在朝廷手里的力量,会不会被渗透?我……有些事可能我还没有想明白吧,也说不太清楚。”
刘协确实听了个一头雾水,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但刘协很快就联想到了大明永乐年的郑和下西洋,却是愈发的钦佩这诸葛亮的高瞻远瞩了。
古今中外,所有的反动派都是将自己包裹得很正义,甚至于找出反动派本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坏和蠢有时候真的是一线之隔。
比如朱棣之后,群臣反对下西洋,理由是浪费国帑,理由是赔本生意,大家居然都觉得对,却不知其实郑和下西洋是带回来大量的胡椒麻椒等香料的。虽然这些一度价比黄金的香料因此而导致价格暴跌,导致了贸易的赔本,但这个本赔得难道不是利国利民么?
比如当初西汉的盐铁会议上贤良方正们高举民生的大旗,认为盐铁专营与民争利加重了百姓负担,统治者们一度真的以为他们说的是对的啊!
结果就是在国家放弃盐铁经营之后实际盐价暴涨,豪强盘剥起百姓来远比朝廷要狠得多。
更别说刘协的这套凉州十三行制度本来就是照搬于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制度,早在乾隆年间东印度公司就在想尽一切办法绕开十三行并成功的勾结江南官僚阶级开放宁波口岸通商,美其名曰自由贸易,为当时还贫穷的宁波带来勃勃生机,看似功德无量,实则是将利润从国家直接掌控的十三行转移到国家根本掌控不了的江南地主阶级手里。
多亏了乾隆还算有点脑子,紧急叫停了这样的胡搞。(其实这也证明了乾隆根本不是不懂西方世界和对外贸易的井底之蛙,有说法乾隆和路易十六甚至还是笔友,对法国大革命发生的事情门儿清,所谓的傲慢自大,不过是害怕革命思潮传入的掩饰)。
想都不用想,郑和与广州十三行所发生过的事情是一定会在西域都护府的身上再发生一次的。
掌握朝堂话语权的是以荀悦为首的中原世族阶级,他们会允许西域都护府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话语权与他们无关么?即使抢夺不过来,说不定也会将之毁灭。
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堕落,是根本阻止不了的,即使是现代社会中,思想意志如同钢铁一般的苏国老大哥,也终究倒在了自己的腐败之下,他可不认为自己的大汉能比老大哥还耐腐,他在的时候固然可以压制反对的声音,甚至可能反对派压根都不敢跳出来,但焉能知道他不会成为朱棣?曹纯他们又不会成为郑和?
“所以孔明你的意见,是支持文约的提议,允许西域都护府将收益部分进行截留了?”
诸葛亮闻言又是沉默良久,道:“所有的政策都有两面性,允许截留,怕是真的要尾大不掉的,此事,既然与臣相关,臣也不好说,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了。”
“嗯。”
刘协也没了主意。
“算了,先不说这些事儿了,继续走吧。”
“班师回朝么?”
“不,我改主意了,去敦煌,我想好好的看看那里再说。”
对于一个团结的,统一的,中兴的大汉来说,征服盘踞于北方的异族当真不是什么难事,刘协的御驾亲征甚至都有了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但特么管理塞外民族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真羡慕宋朝的君王不用忧心这样艰难的问题。
给造反者以最惨烈的伤痛使之心怀敬畏是必须的,抽十杀一已经是刘协能想到最仁慈的惩戒方式了。
否则一味的安抚,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一次又一次的给自己玩零元购。
然而惩戒带来仇恨,有着并州匈奴前车之鉴的刘协终究是不敢将他们全部杀光的,这些仇恨终究会埋藏在这些羌胡人的心里成为火药,等待着某一个恰当的时机点燃引线,它们依然会轰轰烈烈的爆炸。
大汉也不可能永远都无比的强大,就连所向无敌的美丽军也会被山沟里的宗教组织打得丢盔弃甲。
凉州多山地、丘陵,真到了打游击战的地步,他也会十分的头疼。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丝绸之路才是最终,也是唯一的出路。
只有发展,只有通过经济利益共同体去塑造的国家命运共同体,才能使人们忘记仇恨,拥抱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的矛盾,仇恨会因为发展而搁置,搁置得久了,自然也就淡了,甚至是忘了。
然而一想到丝绸之路,刘协就忍不住又要想起韩遂的提议,忍不住就又是觉得心头烦躁。
“孔明,你也是即将要远赴西域的官员,关于文约的提议,你怎么看。”
诸葛亮闻言也是为难不已,良久才叹息一声道:“文约的初衷是对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经略西域注定非大毅力、大决心才能成行,此事,最怕就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我预感,将来反对此事的人恐怕是不会少的。”
“为什么?”
“因为它会侵害既得上位者们的利益。”
“你是说既得利益群体?谁?在哪?”
“现在还没有,陛下英明神武,国内腐朽的党人群体已然被一扫而空,朝中大人们也都是恭忠体国的栋梁之人,但人总是会腐化的,于上来说,经略西域会让朝政始终无法稳定下来,将来西域归来的将军们与朝堂诸公免不得要起冲突,于豪强士族而言,十三行垄断经营会影响他们自己的走私经营,赚来的财富源源不断的直接流向国库,可不会流入他们的腰包,但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和改变却一定可以让他们感同身受。”
“这些天以来,臣也一直在想着西域事,做了许多的设想,文约的担心……我也有。法家认为,特权阶级永远是国家的毒瘤,当日后丝绸之路成功的开辟,特权阶级会不会想办法破坏凉州十三行的垄断地位?又会不会主张所谓的和平?这份紧紧握在朝廷手里的力量,会不会被渗透?我……有些事可能我还没有想明白吧,也说不太清楚。”
刘协确实听了个一头雾水,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但刘协很快就联想到了大明永乐年的郑和下西洋,却是愈发的钦佩这诸葛亮的高瞻远瞩了。
古今中外,所有的反动派都是将自己包裹得很正义,甚至于找出反动派本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坏和蠢有时候真的是一线之隔。
比如朱棣之后,群臣反对下西洋,理由是浪费国帑,理由是赔本生意,大家居然都觉得对,却不知其实郑和下西洋是带回来大量的胡椒麻椒等香料的。虽然这些一度价比黄金的香料因此而导致价格暴跌,导致了贸易的赔本,但这个本赔得难道不是利国利民么?
比如当初西汉的盐铁会议上贤良方正们高举民生的大旗,认为盐铁专营与民争利加重了百姓负担,统治者们一度真的以为他们说的是对的啊!
结果就是在国家放弃盐铁经营之后实际盐价暴涨,豪强盘剥起百姓来远比朝廷要狠得多。
更别说刘协的这套凉州十三行制度本来就是照搬于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制度,早在乾隆年间东印度公司就在想尽一切办法绕开十三行并成功的勾结江南官僚阶级开放宁波口岸通商,美其名曰自由贸易,为当时还贫穷的宁波带来勃勃生机,看似功德无量,实则是将利润从国家直接掌控的十三行转移到国家根本掌控不了的江南地主阶级手里。
多亏了乾隆还算有点脑子,紧急叫停了这样的胡搞。(其实这也证明了乾隆根本不是不懂西方世界和对外贸易的井底之蛙,有说法乾隆和路易十六甚至还是笔友,对法国大革命发生的事情门儿清,所谓的傲慢自大,不过是害怕革命思潮传入的掩饰)。
想都不用想,郑和与广州十三行所发生过的事情是一定会在西域都护府的身上再发生一次的。
掌握朝堂话语权的是以荀悦为首的中原世族阶级,他们会允许西域都护府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话语权与他们无关么?即使抢夺不过来,说不定也会将之毁灭。
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堕落,是根本阻止不了的,即使是现代社会中,思想意志如同钢铁一般的苏国老大哥,也终究倒在了自己的腐败之下,他可不认为自己的大汉能比老大哥还耐腐,他在的时候固然可以压制反对的声音,甚至可能反对派压根都不敢跳出来,但焉能知道他不会成为朱棣?曹纯他们又不会成为郑和?
“所以孔明你的意见,是支持文约的提议,允许西域都护府将收益部分进行截留了?”
诸葛亮闻言又是沉默良久,道:“所有的政策都有两面性,允许截留,怕是真的要尾大不掉的,此事,既然与臣相关,臣也不好说,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了。”
“嗯。”
刘协也没了主意。
“算了,先不说这些事儿了,继续走吧。”
“班师回朝么?”
“不,我改主意了,去敦煌,我想好好的看看那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