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登庸如何,已经没人去关心了。

    这不是成王败寇的问题,而是时代大势的问题,仇鸾没有办法在安南停留太久,他们攻打安南本来就是为了支援南洋。

    大军继续往南。

    朱纨在攻破清化府后继续扫荡安南全境,仇鸾命人在新安府搜罗船只,准备沿湄公河而下,以便控制真腊,仇鸾甚至做了好从陆路去满刺加(马六甲)的准备。

    嘉靖只说要支援南洋,仇鸾却已经开始做好封锁南洋的准备了。

    这并非是异想天开。

    虽然远征作战后勤压力很大,但还是该这么打。许家可不是安南这种土鸡瓦狗,这一仗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军工能力。

    他们有击发枪,火炮水平相同。

    而许家枪械落后,但有制海权,从战略上来看,许家占尽了主动,如果不想被许家牵着鼻子走,就必须攻敌所必救。

    满刺加一封,整个东西贸易就要断绝九成以上。

    而许家想要打通航线,清除明军,就必须上岸打,那个时候,才好较量。

    升龙城。

    明军主力还在这边,仇鸾找到黎维宁,跟他说明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再次问黎维宁能否稳定安南,并保证后勤补给。

    黎维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仇鸾去了就近的一个农村。

    此时正在开诉苦大会。

    这村子叫胡家村,不是因为村民都姓胡,而是这村子是胡老爷的,大明土地兼并都那样了,更遑论安南了,只会更加严重。

    甚至可以说,安南还没有完全进入士绅社会,它还残留有门阀世家,也还残留五代的军阀。

    情况要更加复杂,百姓的日子也越发难过。

    在大明,几代积累,只要供得起脱产读书,好歹还有科举的路子,可以鲤鱼跃龙门,而后黎朝虽然一切制度模仿大明,但教育还处于垄断状态,它更类似于满清。

    属于那种识字率不足1%,科举由地主垄断的状态。

    这其实就是明清科举的最大区别。

    在明朝,百姓还可以读书考科举,特别是江南富庶地区,如严嵩、张居正他们,其实出身都不好,严嵩父亲是屡试不第,连秀才功名都没有,而张居正祖父是王府护卫,父亲才是个秀才。

    换在满清,这两根本考不起科举。

    安南就是这个样子,胡家村就是胡老爷一家吃着租子读着书,考着科举做着官,对村子里的佃户,几乎是看做封建农奴。

    可想而知,他们过去的日子有多凄惨。

    往日的冤屈一朝倾诉,那是何等汹涌,人们哭得稀里哗啦,这个时候,黎维宁再让人将胡老爷带出来,接受公审后,胡老爷直接被愤怒的百姓们生撕了。

    这个时候,黎维宁再站出来,告诉他们,胡家的大门已经打开,让他们去拿回自己的东西。

    平日温顺不敢丝毫反抗的百姓,疯狂的冲进了胡家大院。

    看着这些。

    仇鸾皱眉道:“就算要分东西,换成钱财,平均分给百姓不好么?这样打杂抢烧,折损不谈,分配也不平均吧?”

    黎维宁笑道:“我要的又不是平均,而是让他们发泄。”

    “他们太苦了。”

    “娶个妻子,还得先送到胡家,让胡老爷洞房,家中女儿长大了就必须送到胡家当婢女,被打死了不但没赔偿,胡老爷还要向他们索债。”

    谷拻lt/spangt  “求医问药得在胡家跪一天一夜,求老爷垂怜。”

    “多少人穷的连衣服都穿不起?”

    “心中的这些恨,不是钱能够填平的,他们得发泄,发泄完了,他们才能回过神来,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们当人了。”

    “再给他们分粮食,给他们分田地,给他们免赋税。”

    “当他们拥有了一切,拥有了自己的家,他们就会拼命来保护自己的成果了,他们会绝对拥护大明的统治。”

    仇鸾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确能安定地方,但那些地主势力也不是泥捏的。”

    “我们的大军没有办法长久停留在安南,帮你们扫除地方势力,你们所做的这些,很快就会引来强烈的反弹。”

    “许家和南京也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不断会反抗均田免赋,甚至会反攻你们,想方设法阻断后勤,让我们在战争中失败。”

    “我需要的是一个能保证后勤的对策。”

    “而不是看你们如何均田。”

    黎维宁笑道:“对策就在这里啊,将军。”

    “这安南千万百姓,都在保护他们的家啊,国师的指导书里面写了,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心吧,那些地主和敌对势力成不了气候的。”

    “我们很快就会有数十万的……民兵。”

    “最多两个月时间,安南就会彻底稳定,至于补给线,安南百姓就算是用推车,也会给您送到满刺加去的。”

    仇鸾缓缓点头,他总觉得有些不对。

    又与黎维宁聊了一些,便准备回城去布置军事,起身上马,路过村口的时候听到帮黎维宁控制村庄的那一伍士兵正聚在一起聊天。

    有人说:“真把地主杀了分田呢,听说免三年的赋税。”

    另一人说:“我们大明不是田赋永远都免了吗?比这要强吧?”

    那人道:“田赋免了有什么用?自家能有几亩田?村子里不还是乡绅老爷说了算?他们可是从今以后都没有老爷了呢。”

    “朝廷能在安南打土豪分田地,什么时候大明也能如此?”

    “我们家乡的黄老爷,也是个敲骨吸髓的主呢。”

    一个士兵道:“怕是不能吧?我们这是大军打进安南,是我们说了算,才能这么办的,大明可是朝廷说了算。”

    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士兵忍不住了,他说:“艹!”

    “对,艹他娘的!”

    “他奶奶的,要不我们回去的时候,直接杀回去?”

    “喂喂,慎言啊,那可是造反,要诛九族的。”

    “屁的诛九族,我听说书先生说了,大明律上写着呢,咱老百姓造反,不牵连家人。”

    “说是这样说,可官老爷又不会这样做。”

    “嘿,照俺说,我们打完这场仗,领了赏钱,全家搬到安南来不就得了,咱们好歹是安南百姓的恩人,他们总不至于不接待我们吧?”

    “哟,是个好办法。”

    “就是故土难离啊,唉……”

章节目录

长生可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江天寥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240、成例在先,人心浮动-剑王朝之九境长生百度百科,长生可否,笔趣阁并收藏长生可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