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郑经-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最新章节 无弹窗 笔趣阁
第五章 郑经-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最新章节 无弹窗 笔趣阁-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笔趣阁
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作者:击楫中流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入夜。
“小人叩见世子爷!”李延年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
“免礼吧!”
“谢世子!”李延年起身站立,目光忐忑。
“好了,这里就你我二人,我有话要问你。”李原淡笑着道:“这几天,我二弟情绪如何?”
李延年小心道:“二公子深受打击,虽在国太关爱下,有所振作,但性格越来越阴沉乖戾,下人动辄得咎,人人战战兢兢。”
李原道:“遭遇这样的事情,哪个男人受得了?好在性命无碍,我也勉强能向父亲交代了。”
李延年谄笑道:“世子爷神机妙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二公子不自量力,此番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自寻死路,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世子饶他一命,已经是莫大恩德了。”
李原皱了皱眉:“二弟可有怨言?”
李延年道:“二公子对世子怨恨深重,时常咒骂。不过以前国太睁只眼闭只眼,现在却呵斥不许。”
李原点头道:“总算我这个奶奶还没彻底老糊涂。二弟遭了此厄,我已经是唯一的继承人。她再不喜欢我,为了郑氏基业和颜面,也得维护储君的威严。”
又叹道:“这也算是另类玄武门之变吧。若二弟没有勾结鞑子杀我之心,我又何至于此?”
“只是他也不想想,鞑子想杀的又何止我一人?我郑氏死光了,他们最高兴。
与虎谋皮,反为虎伤,这就是智小谋大的后果。”
“不过这样也好,只有我一个继承人,就少了许多内耗。我也能放手大干了。”
自那天以后,李原摇摇欲坠的继承人位置,顿时就牢不可破了。
许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这段时间大多都或明或暗的表示效忠。
自己做起事来,阻力明显少了许多,就连一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董国太,都不再动不动斥骂了。
李延年道:“世子爷英明神武,岂是二公子能比?不过我观二公子对您怨恨甚深,会不会坏事?”
李原摆摆手:“他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之所以留他一命,一来毕竟是兄弟,不好做的太绝。二来若真死了,也不好向父亲交代。
有些事,瞒过国太容易,想瞒过父王,可没那么容易。”
又吩咐道:“你有些才能,我打算提拔你。不过你本是二弟的人,就这么转换门庭,容易引人怀疑。”
李延年精神一振,急忙道:“世子放心,因献计害得二公子受伤,他对小人是百般责骂。
我回去找个机会,让二公子把小人赶走,到时候再为世子效力,就顺理成章了。”
李原点点头,虽不齿此人品性,不过确实有些才能,用一用倒也无妨。
一晃眼一个月过去,郑经得到消息,写信斥责了李原,除了没照顾好弟弟之外,无非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该跑出去玩,给敌人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便是前线战报了,和满清军队在福建拉锯,虽取得不小战果,但满清毕竟势大,反扑也很厉害,能不能保住战果还很难说。
李原记得历史上好像是先胜后败,郑经回到台湾,没几年就死了,此后台湾内乱,就一步步衰落下去了。
一念至此,李原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花费了一番口舌,说服董国太及留守百官,三天之后,李原出现在了运粮部队之中,身边还跟着二三十个侍卫,以及女扮男装的冯沉沉,一脸阴鸷的郑克塽。
这次是去往福建和郑经汇合,自那天之后,冯沉沉心中枷锁一去,开心的不行,每天都找各种借口和李原见面,这回更是软磨硬泡,要一起去看父亲。
李原欣然同意。
至于郑克塽,伤势还没好完全,但也许是呆在府中太压抑,也说通国太,一起去散散心。
若是以往,李原自不会离开老巢,给别人以串联搞事的机会。
但现在股东差不多变成了独资,就再也不担心了,这台湾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穿过海峡,踏上福建,有军队来接应,见面之后,这些将军们的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
这就是储位稳固带来的影响。
“胡闹,你不在台湾监国,跑来军中做什么?要是有个闪失,台湾基业要交给谁继承?”
一见面,郑经就责备道。
郑经四十来岁,相貌英俊,只是脸色过于苍白,眼神略显暗淡。
李原一眼就看出这是纵欲过度的表现,并且伤了根基,别说再生育子嗣,连寿命都没几年了。
其实郑经这话也有些问题,台湾岛上可是还有个朱三太子,人家那才是台湾名义上的主人。
理论上台湾郑氏,还是南明的臣子,将来就算反清复明成功,也轮不到他们父子做皇帝。
不过台湾是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打下来的,不管是郑经,还是李原,内心中都把这岛视为自家基业,自然是父子相继,可不会真的将那个朱三太子视为君主。
之所以还肯供奉他,也不过是借此招揽唐王旧部,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团结汉人,以聚拢大义人心。
至于真的把鞑子赶走了,到时候谁来当皇帝,那就是各有各的想法了。
至少云南那边还有个朱五太子,得到了沐王府这一干桂王系拥戴。
所以郑经这话,在公共场合是不能说的,此时突然说出来,未尝没有试探的意思。
在场的都是心腹众臣,哪怕是陈近南,保的更多还是汉人江山,所以都只当没听见。
李原拜道:“父亲在前线征战,儿日夜担心,所以来和父亲并肩作战。”
郑经面色和缓:“听说你在断龙山遭到满清鞑子刺杀,没事吧?”
“孩儿没事,可是照顾不周,让二弟受伤,请父亲责罚。”
“这不怪你,我听说有人勾结鞑子,可查出来了?”
“是一个侍卫被收买,泄露了行踪,不过此人最后良心发现,拼死力战。我见其护主而死,便没追究其家人。”
郑经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你做的很好,既然如此,这件事就此结束吧!”
又把目光转向郑克塽,眼神顿时冷厉起来:“塽儿,我听说是你多次鼓动你大哥去的断龙山。
你遭了此劫,也算是自作自受。
好在你大哥救援及时,保下你一条命,你要感谢他!”
郑克塽目睹一番父慈子孝,脸色早已阴沉能滴出水来,此时又遭斥责,如此偏心的待遇,顿时满心愤懑,眼中闪过怨毒之色,垂首道:“是,孩儿知道了。”
“嗯,你们一路劳顿,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李原出来之后,心中也是感慨,这郑经的确是个情种。
当年他喜欢上自己乳母陈昭娘,并私通生下的自己,被告发后,父子二人差点被郑成功赐死。
董国太因此不喜欢自己,但郑经却宠爱有加,反倒是对嫡子郑克塽很不待见,这也算少见了。
接下来几天,李原和出征大将都有过接触,陈近南、刘国轩、冯锡范等,明显感觉到态度的变化。
此前刘国轩保持中立,不冷不热的,而冯锡范,则干脆敬而远之,私下里向郑克塽靠近。
现在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想,自己接掌台湾已成定局,也由不得他们不认真对待了。
尤其是冯锡范,不知冯沉沉和他说了些什么,看自己是眼神复杂,既有不甘,也有无奈,更有一丝欣喜,说话之间,倒多了些关心。
至于以前交往频密,差点成了翁婿的郑克塽,则顿时冷淡下来。
“小人叩见世子爷!”李延年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
“免礼吧!”
“谢世子!”李延年起身站立,目光忐忑。
“好了,这里就你我二人,我有话要问你。”李原淡笑着道:“这几天,我二弟情绪如何?”
李延年小心道:“二公子深受打击,虽在国太关爱下,有所振作,但性格越来越阴沉乖戾,下人动辄得咎,人人战战兢兢。”
李原道:“遭遇这样的事情,哪个男人受得了?好在性命无碍,我也勉强能向父亲交代了。”
李延年谄笑道:“世子爷神机妙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二公子不自量力,此番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自寻死路,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世子饶他一命,已经是莫大恩德了。”
李原皱了皱眉:“二弟可有怨言?”
李延年道:“二公子对世子怨恨深重,时常咒骂。不过以前国太睁只眼闭只眼,现在却呵斥不许。”
李原点头道:“总算我这个奶奶还没彻底老糊涂。二弟遭了此厄,我已经是唯一的继承人。她再不喜欢我,为了郑氏基业和颜面,也得维护储君的威严。”
又叹道:“这也算是另类玄武门之变吧。若二弟没有勾结鞑子杀我之心,我又何至于此?”
“只是他也不想想,鞑子想杀的又何止我一人?我郑氏死光了,他们最高兴。
与虎谋皮,反为虎伤,这就是智小谋大的后果。”
“不过这样也好,只有我一个继承人,就少了许多内耗。我也能放手大干了。”
自那天以后,李原摇摇欲坠的继承人位置,顿时就牢不可破了。
许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这段时间大多都或明或暗的表示效忠。
自己做起事来,阻力明显少了许多,就连一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董国太,都不再动不动斥骂了。
李延年道:“世子爷英明神武,岂是二公子能比?不过我观二公子对您怨恨甚深,会不会坏事?”
李原摆摆手:“他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之所以留他一命,一来毕竟是兄弟,不好做的太绝。二来若真死了,也不好向父亲交代。
有些事,瞒过国太容易,想瞒过父王,可没那么容易。”
又吩咐道:“你有些才能,我打算提拔你。不过你本是二弟的人,就这么转换门庭,容易引人怀疑。”
李延年精神一振,急忙道:“世子放心,因献计害得二公子受伤,他对小人是百般责骂。
我回去找个机会,让二公子把小人赶走,到时候再为世子效力,就顺理成章了。”
李原点点头,虽不齿此人品性,不过确实有些才能,用一用倒也无妨。
一晃眼一个月过去,郑经得到消息,写信斥责了李原,除了没照顾好弟弟之外,无非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该跑出去玩,给敌人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便是前线战报了,和满清军队在福建拉锯,虽取得不小战果,但满清毕竟势大,反扑也很厉害,能不能保住战果还很难说。
李原记得历史上好像是先胜后败,郑经回到台湾,没几年就死了,此后台湾内乱,就一步步衰落下去了。
一念至此,李原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花费了一番口舌,说服董国太及留守百官,三天之后,李原出现在了运粮部队之中,身边还跟着二三十个侍卫,以及女扮男装的冯沉沉,一脸阴鸷的郑克塽。
这次是去往福建和郑经汇合,自那天之后,冯沉沉心中枷锁一去,开心的不行,每天都找各种借口和李原见面,这回更是软磨硬泡,要一起去看父亲。
李原欣然同意。
至于郑克塽,伤势还没好完全,但也许是呆在府中太压抑,也说通国太,一起去散散心。
若是以往,李原自不会离开老巢,给别人以串联搞事的机会。
但现在股东差不多变成了独资,就再也不担心了,这台湾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穿过海峡,踏上福建,有军队来接应,见面之后,这些将军们的态度,明显恭敬了许多。
这就是储位稳固带来的影响。
“胡闹,你不在台湾监国,跑来军中做什么?要是有个闪失,台湾基业要交给谁继承?”
一见面,郑经就责备道。
郑经四十来岁,相貌英俊,只是脸色过于苍白,眼神略显暗淡。
李原一眼就看出这是纵欲过度的表现,并且伤了根基,别说再生育子嗣,连寿命都没几年了。
其实郑经这话也有些问题,台湾岛上可是还有个朱三太子,人家那才是台湾名义上的主人。
理论上台湾郑氏,还是南明的臣子,将来就算反清复明成功,也轮不到他们父子做皇帝。
不过台湾是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打下来的,不管是郑经,还是李原,内心中都把这岛视为自家基业,自然是父子相继,可不会真的将那个朱三太子视为君主。
之所以还肯供奉他,也不过是借此招揽唐王旧部,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团结汉人,以聚拢大义人心。
至于真的把鞑子赶走了,到时候谁来当皇帝,那就是各有各的想法了。
至少云南那边还有个朱五太子,得到了沐王府这一干桂王系拥戴。
所以郑经这话,在公共场合是不能说的,此时突然说出来,未尝没有试探的意思。
在场的都是心腹众臣,哪怕是陈近南,保的更多还是汉人江山,所以都只当没听见。
李原拜道:“父亲在前线征战,儿日夜担心,所以来和父亲并肩作战。”
郑经面色和缓:“听说你在断龙山遭到满清鞑子刺杀,没事吧?”
“孩儿没事,可是照顾不周,让二弟受伤,请父亲责罚。”
“这不怪你,我听说有人勾结鞑子,可查出来了?”
“是一个侍卫被收买,泄露了行踪,不过此人最后良心发现,拼死力战。我见其护主而死,便没追究其家人。”
郑经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你做的很好,既然如此,这件事就此结束吧!”
又把目光转向郑克塽,眼神顿时冷厉起来:“塽儿,我听说是你多次鼓动你大哥去的断龙山。
你遭了此劫,也算是自作自受。
好在你大哥救援及时,保下你一条命,你要感谢他!”
郑克塽目睹一番父慈子孝,脸色早已阴沉能滴出水来,此时又遭斥责,如此偏心的待遇,顿时满心愤懑,眼中闪过怨毒之色,垂首道:“是,孩儿知道了。”
“嗯,你们一路劳顿,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李原出来之后,心中也是感慨,这郑经的确是个情种。
当年他喜欢上自己乳母陈昭娘,并私通生下的自己,被告发后,父子二人差点被郑成功赐死。
董国太因此不喜欢自己,但郑经却宠爱有加,反倒是对嫡子郑克塽很不待见,这也算少见了。
接下来几天,李原和出征大将都有过接触,陈近南、刘国轩、冯锡范等,明显感觉到态度的变化。
此前刘国轩保持中立,不冷不热的,而冯锡范,则干脆敬而远之,私下里向郑克塽靠近。
现在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想,自己接掌台湾已成定局,也由不得他们不认真对待了。
尤其是冯锡范,不知冯沉沉和他说了些什么,看自己是眼神复杂,既有不甘,也有无奈,更有一丝欣喜,说话之间,倒多了些关心。
至于以前交往频密,差点成了翁婿的郑克塽,则顿时冷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