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稍稍出神,便温声道:“州平好。”
他一一向苏离介绍在座诸人,其中好些个有名的人物,苏离都在书里见过。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让梨的孔融。
诸人都已经听过苏离的名声,知晓他在徐州的事迹,也知曹操对他礼遇有加,十分敬畏。
但是苏离到了许都,深居简出,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今次苏离、孔融、荀会是这场晚宴的主角,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士族,他们何去何从,三人今晚的言行将对他们有极大的影响。
汉武帝开创察举制度,从民间选拔人才来补充帝国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土地所需要的官吏数目。最开始这制度为帝国的壮大出了不少力,到后来,察举制度下选拔的人才便更多来自士族或者跟士族关系密切的人,关东六国的公卿世家亦以另一种形式在这片土地上死灰复燃。
而士族中除非修为绝顶之人,很少有士族的修行者迈入仕途。因为修行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
至于修为高绝之人有不少会掺合世俗很深,因为他们除了有匡扶天下之志外,还要顺天道修功德,后者是最重要的。往往他们也理所当然是士族的领袖,对天下大势有极大的影响力。
反而是修为不高不低的修行者喜欢出世。
这也是世家大族隐藏的中坚力量。
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天机彻底陷入混乱,没有人知晓到底谁才是真龙,是再出一个光武帝刘秀三兴汉室,还是出一个高祖开辟新的王朝,帝国的命运仍是不可预知。
自董卓以来,汉室威严扫地,直到曹操重新迎奉天子,才让散乱的士族人心重新有凝固的趋势,但这一切又被袁术的称帝破坏掉。最近袁绍破公孙瓒,天下九州有其四,许都不少士人更是心下动摇。
即使荀是许都士族的领袖,仍是没法凭威望让大家继续相信曹操。
这场晚宴正是为此诞生。
苏离出身博陵崔氏,又有事实为证,已经是天下最顶级的修行者,一言一行,天然能影响部分士族人心。
寻常人看不出的天下大势,苏离这等顶尖修行者或许能看出。
觥筹交错,曲觞流水,士人们谈兴更浓,最终引到天下大势来。孔融的高谈阔论,更引人瞩目。
他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昔日更为关东十八路诸侯盟主,名望重于天下,如今拥冀州、青州、并州、幽州之地,兵多地广,广布德政,百姓怀其恩德,知有袁本初,而不知有汉家天子。手下更有田丰许攸等才杰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义之臣处理内务,颜良文丑皆为不世出的骁勇之将,攻略河北,无有不胜。若与之为敌,恐怕难以战胜。”
孔融一一例举,诸人听得更是心下怯怯。
不禁望向今日晚宴的主人荀。
荀微笑道:“州平如何以为?”
苏离道:“论经学我不及孔北海,论法令我不如荀令君,若谈军机决断,荀公达和郭奉孝皆世之奇才,因此纵论天下大势实在不是我的强项。不过荀令君既然请我来,若是一言不发,实在不好。”
他看向孔融,含笑道:“孔北海,我要你跪下向我磕头。”
孔融惊怒道:“崔州平,休要如此欺我。”
苏离显露元神清气,铺天盖地的威压涌向孔融。
孔融自头顶生出一股浩然正气,即使苏离的威压如山呼海啸而来,亦始终不屈。
而苏离稍稍泄露的元神威压,被在场诸人感应到,都心生惶恐。
因此看向孔融,不由心下佩服。
这孔文举不愧素以刚直名世,当真是威武不能屈。
苏离倏地收回元神清光,孔融身子摇摇晃晃,但强撑着一口气,始终没倒下去。
苏离微笑道:“孔北海,我与你孰强孰弱?”
孔融道:“自是你强,我打不过你。”
苏离道:“我若要杀你,你会反抗吗?”
孔融道:“我自问平生俯仰无愧,你纵能杀我,也不能让我向你磕头,更不会不反抗。头可断,血可流,唯志不可屈。”
苏离含笑道:“天道固有强弱,但看见强者就屈服,那也不是本该有的道理。昔日高祖与霸王,当以霸王为强,但高祖终能克成帝业。以其弱之能为强,强亦能转为弱。诸君认为这是什么缘故?”
诸人陷入沉思,最后孔融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霸王虽强,却才德有限,导致众叛亲离;高祖虽弱,却海纳百川,汇聚沙土以成泰山。”
苏离道:“我生来跟大家没什么不同,很是脆弱,今日大家却认为我很强大,但我这样强大,却也不能令孔北海屈服。可是孔北海为何见到袁绍强大,就心生畏惧呢?”
孔融道:“我……”
他半响说不出话。
苏离微微一笑道:“只因孔北海不是曹孟德,不是荀文若。袁本初入许都,孔北海仍能做官,再不济也能游览名山,仍是大名士。”
荀拍手道:“州平言语深远,令人大受启发。荀不才,却要为州平之言语画蛇添足。”
他接着沉声道:“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
他说完了以后,过了好一会,才轻声道:“诸君信文若之话否?”
诸人都为他言语中那股坚定的力量感染。
还没等他们回应,荀道:“诸君可不信文若,文若却信孟德,信这四百年之汉室。袁绍,汉贼也。”
他朝着众人深深一礼,便即入内室。
有侍女道:“主人要继续处理公务,今日之宴,就到这里吧。”
众人只感觉有一股气出不来,但想着荀君之为人,又想着从前的颠沛流离和现在许都的安稳,如要背弃孟德和荀,实在不是滋味。
有人心道:“荀令君智虑深远,从前先见过袁绍,袁绍对他何其礼遇,又有其弟荀友若为袁绍幕僚,但他最终没有为袁绍做事,足见袁本初非是荀君心目中能终结乱世之人。我等当初不也是信服荀令君来许都的吗,如今怎能迟疑?”
忽地有人问道:“州平思乡吗?”
苏离道:“许都挺有趣的,我暂时没回家的打算。”
博陵在河北,为袁本初占有。
众人见苏离如此修为,都没打算回河北,足见也不是要受袁本初所用的。纵使他也不为曹孟德驱使,可至少人在许都。
留候张良随高祖于未起,侯邓禹追光武于颓微。这都是前代最顶尖的修行者。
如今荀文若、崔州平都在许都。
纵观河北,哪里还能再有一个崔州平或荀文若呢?
众人愈发心安,均自告辞。
孔融似是有些惭愧,最先离场,随后众人都跟着离去,唯有那最后向苏离问话的人,以及苏离没有离开。
荀又走出来,拿出一捧丝帛。
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玄妙文字。
他将丝帛递给苏离。
苏离笑道:“荀君,我只一番口舌,就换了你珍藏的杨子云的《太玄经》,你不觉得很吃亏吗?”
荀含笑道:“只州平一番话,就足以抵得过十万精兵了。”
他又向另外留下的那人道:“长文辛苦了,你最后问州平那一话,实是神来之笔。”
那人叫陈群,字长文,亦是当今名士。
他含笑道:“这也得州平兄肯配合。”
苏离道:“孔北海也是荀君安排好的吧。其实我不来,荀君这出戏也能唱下去,只是我来,效果更好一点而已。”
原来荀向苏离问话时,便以神念和苏离做了交易。一部杨雄手抄的《太玄经》,换苏离一番不必表明立场的话,只要稍稍偏向曹操这方就成。
甚至连此前一番高谈阔论,说袁绍如何如何厉害的孔融,也是荀安排好的。
当然孔融说的,也是大家心中所想。
众人自然想不到,今日晚宴的重要人物,全都在配合荀演戏。
荀道:“我为了逼真一点,所以没跟州平说,不过幸好州平留手了,否则孔文举要遭一点罪。”
苏离道:“如果真有事,荀君也会出手阻止的。经书我到手了,告辞啦。”
他说完后,飘然远去。
陈群道:“州平真是洒脱之士,亦聪明绝顶。竟一眼瞧出孔文举是文若你安排的。不过文若不怕州平不肯配合你,或者说出不利曹公的话吗?”
荀道:“我也想借此事,看一看州平的态度。现今我算是完全放下心,州平也不会相助袁绍的。至于孔文举,毕竟有个明显的破绽,他是受不了袁绍之子袁谭的逼迫,才到许都来避难的。我只是实在找不到比孔文举更合适的人选了。”
陈群点头道:“这事不说破就成。料想文若今日之事,很快会传到曹公耳中,足以坚定曹公之心。”
他接着幽幽道:“文若虽然说了袁本初那么多缺点,实则现在仍是袁强曹弱。袁本初可败,曹公不可败,一败就万劫不复。”
荀道:“是啊,唯有一战决生死,一举定乾坤!”
他一一向苏离介绍在座诸人,其中好些个有名的人物,苏离都在书里见过。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让梨的孔融。
诸人都已经听过苏离的名声,知晓他在徐州的事迹,也知曹操对他礼遇有加,十分敬畏。
但是苏离到了许都,深居简出,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今次苏离、孔融、荀会是这场晚宴的主角,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士族,他们何去何从,三人今晚的言行将对他们有极大的影响。
汉武帝开创察举制度,从民间选拔人才来补充帝国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土地所需要的官吏数目。最开始这制度为帝国的壮大出了不少力,到后来,察举制度下选拔的人才便更多来自士族或者跟士族关系密切的人,关东六国的公卿世家亦以另一种形式在这片土地上死灰复燃。
而士族中除非修为绝顶之人,很少有士族的修行者迈入仕途。因为修行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
至于修为高绝之人有不少会掺合世俗很深,因为他们除了有匡扶天下之志外,还要顺天道修功德,后者是最重要的。往往他们也理所当然是士族的领袖,对天下大势有极大的影响力。
反而是修为不高不低的修行者喜欢出世。
这也是世家大族隐藏的中坚力量。
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天机彻底陷入混乱,没有人知晓到底谁才是真龙,是再出一个光武帝刘秀三兴汉室,还是出一个高祖开辟新的王朝,帝国的命运仍是不可预知。
自董卓以来,汉室威严扫地,直到曹操重新迎奉天子,才让散乱的士族人心重新有凝固的趋势,但这一切又被袁术的称帝破坏掉。最近袁绍破公孙瓒,天下九州有其四,许都不少士人更是心下动摇。
即使荀是许都士族的领袖,仍是没法凭威望让大家继续相信曹操。
这场晚宴正是为此诞生。
苏离出身博陵崔氏,又有事实为证,已经是天下最顶级的修行者,一言一行,天然能影响部分士族人心。
寻常人看不出的天下大势,苏离这等顶尖修行者或许能看出。
觥筹交错,曲觞流水,士人们谈兴更浓,最终引到天下大势来。孔融的高谈阔论,更引人瞩目。
他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昔日更为关东十八路诸侯盟主,名望重于天下,如今拥冀州、青州、并州、幽州之地,兵多地广,广布德政,百姓怀其恩德,知有袁本初,而不知有汉家天子。手下更有田丰许攸等才杰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义之臣处理内务,颜良文丑皆为不世出的骁勇之将,攻略河北,无有不胜。若与之为敌,恐怕难以战胜。”
孔融一一例举,诸人听得更是心下怯怯。
不禁望向今日晚宴的主人荀。
荀微笑道:“州平如何以为?”
苏离道:“论经学我不及孔北海,论法令我不如荀令君,若谈军机决断,荀公达和郭奉孝皆世之奇才,因此纵论天下大势实在不是我的强项。不过荀令君既然请我来,若是一言不发,实在不好。”
他看向孔融,含笑道:“孔北海,我要你跪下向我磕头。”
孔融惊怒道:“崔州平,休要如此欺我。”
苏离显露元神清气,铺天盖地的威压涌向孔融。
孔融自头顶生出一股浩然正气,即使苏离的威压如山呼海啸而来,亦始终不屈。
而苏离稍稍泄露的元神威压,被在场诸人感应到,都心生惶恐。
因此看向孔融,不由心下佩服。
这孔文举不愧素以刚直名世,当真是威武不能屈。
苏离倏地收回元神清光,孔融身子摇摇晃晃,但强撑着一口气,始终没倒下去。
苏离微笑道:“孔北海,我与你孰强孰弱?”
孔融道:“自是你强,我打不过你。”
苏离道:“我若要杀你,你会反抗吗?”
孔融道:“我自问平生俯仰无愧,你纵能杀我,也不能让我向你磕头,更不会不反抗。头可断,血可流,唯志不可屈。”
苏离含笑道:“天道固有强弱,但看见强者就屈服,那也不是本该有的道理。昔日高祖与霸王,当以霸王为强,但高祖终能克成帝业。以其弱之能为强,强亦能转为弱。诸君认为这是什么缘故?”
诸人陷入沉思,最后孔融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霸王虽强,却才德有限,导致众叛亲离;高祖虽弱,却海纳百川,汇聚沙土以成泰山。”
苏离道:“我生来跟大家没什么不同,很是脆弱,今日大家却认为我很强大,但我这样强大,却也不能令孔北海屈服。可是孔北海为何见到袁绍强大,就心生畏惧呢?”
孔融道:“我……”
他半响说不出话。
苏离微微一笑道:“只因孔北海不是曹孟德,不是荀文若。袁本初入许都,孔北海仍能做官,再不济也能游览名山,仍是大名士。”
荀拍手道:“州平言语深远,令人大受启发。荀不才,却要为州平之言语画蛇添足。”
他接着沉声道:“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
他说完了以后,过了好一会,才轻声道:“诸君信文若之话否?”
诸人都为他言语中那股坚定的力量感染。
还没等他们回应,荀道:“诸君可不信文若,文若却信孟德,信这四百年之汉室。袁绍,汉贼也。”
他朝着众人深深一礼,便即入内室。
有侍女道:“主人要继续处理公务,今日之宴,就到这里吧。”
众人只感觉有一股气出不来,但想着荀君之为人,又想着从前的颠沛流离和现在许都的安稳,如要背弃孟德和荀,实在不是滋味。
有人心道:“荀令君智虑深远,从前先见过袁绍,袁绍对他何其礼遇,又有其弟荀友若为袁绍幕僚,但他最终没有为袁绍做事,足见袁本初非是荀君心目中能终结乱世之人。我等当初不也是信服荀令君来许都的吗,如今怎能迟疑?”
忽地有人问道:“州平思乡吗?”
苏离道:“许都挺有趣的,我暂时没回家的打算。”
博陵在河北,为袁本初占有。
众人见苏离如此修为,都没打算回河北,足见也不是要受袁本初所用的。纵使他也不为曹孟德驱使,可至少人在许都。
留候张良随高祖于未起,侯邓禹追光武于颓微。这都是前代最顶尖的修行者。
如今荀文若、崔州平都在许都。
纵观河北,哪里还能再有一个崔州平或荀文若呢?
众人愈发心安,均自告辞。
孔融似是有些惭愧,最先离场,随后众人都跟着离去,唯有那最后向苏离问话的人,以及苏离没有离开。
荀又走出来,拿出一捧丝帛。
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玄妙文字。
他将丝帛递给苏离。
苏离笑道:“荀君,我只一番口舌,就换了你珍藏的杨子云的《太玄经》,你不觉得很吃亏吗?”
荀含笑道:“只州平一番话,就足以抵得过十万精兵了。”
他又向另外留下的那人道:“长文辛苦了,你最后问州平那一话,实是神来之笔。”
那人叫陈群,字长文,亦是当今名士。
他含笑道:“这也得州平兄肯配合。”
苏离道:“孔北海也是荀君安排好的吧。其实我不来,荀君这出戏也能唱下去,只是我来,效果更好一点而已。”
原来荀向苏离问话时,便以神念和苏离做了交易。一部杨雄手抄的《太玄经》,换苏离一番不必表明立场的话,只要稍稍偏向曹操这方就成。
甚至连此前一番高谈阔论,说袁绍如何如何厉害的孔融,也是荀安排好的。
当然孔融说的,也是大家心中所想。
众人自然想不到,今日晚宴的重要人物,全都在配合荀演戏。
荀道:“我为了逼真一点,所以没跟州平说,不过幸好州平留手了,否则孔文举要遭一点罪。”
苏离道:“如果真有事,荀君也会出手阻止的。经书我到手了,告辞啦。”
他说完后,飘然远去。
陈群道:“州平真是洒脱之士,亦聪明绝顶。竟一眼瞧出孔文举是文若你安排的。不过文若不怕州平不肯配合你,或者说出不利曹公的话吗?”
荀道:“我也想借此事,看一看州平的态度。现今我算是完全放下心,州平也不会相助袁绍的。至于孔文举,毕竟有个明显的破绽,他是受不了袁绍之子袁谭的逼迫,才到许都来避难的。我只是实在找不到比孔文举更合适的人选了。”
陈群点头道:“这事不说破就成。料想文若今日之事,很快会传到曹公耳中,足以坚定曹公之心。”
他接着幽幽道:“文若虽然说了袁本初那么多缺点,实则现在仍是袁强曹弱。袁本初可败,曹公不可败,一败就万劫不复。”
荀道:“是啊,唯有一战决生死,一举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