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西帝太少睡醒后就在心里道:“看样子我要在野外待上个一段时间了,吃饭的问题还要自己解决,不过今天吃什么呢?”于是西帝太少就在树林里转悠,结果无意之中发现在一棵树上长着野果子,只不过野果子长在很高的树冠上。
爬树爬上去不就行了吗。
不,没有这么简单,上面树与树之间的树蔓跟树枝形成了犬牙交错之势,遮挡住了上面的天空,只有一丝丝的阳光通过了缝隙照在野果子上。
不要试图攀爬树枝上去,乍看之下似乎十分牢固,实际上脆弱得很。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上面有一只猴子十分迅捷的借助脆弱的树枝跳上了树冠,在树冠的上面“旮旯旮旯”地吃野果子来。
在下面的西帝太少看到了后就在心里想是不是因为猴子的身体轻个子小的缘故,才使自己跳上了树冠?可就在这时,树上的那只猴子向远方发出了一声猿叫。不一会儿,传了一阵“唧唧咋咋”的吼叫,一大群猴子纷纷跳上树冠,在上面吃起了野果子。而且西帝太少发现,猴子们在攀爬树枝的过程中,一根树枝有时需要承受几十只猴子的重量但没有断裂。可见身轻如燕并不是猴子成功上树的原因,那么猴子身上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与其站着苦思冥想还不如自己先上去试一试。西帝太少初步认为这与轻功有关,于是便双脚发力,猛地一个上蹿,但谁也没料到的是还没有上多高就因为踩断树枝无处着脚而摔了下来。事实证明这与轻功也无关。可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必须立刻想办法,因为拖得越久肚子就会越饿,越到后来即使是想到办法了也没有力气上树了。
正当西帝太少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一只猴子踩断了树枝从上面摔了下来,而且还不偏不移正好摔在西帝太少的头上。猴子立刻踩着西帝太少的头用力蹿上了树冠。正当西帝太少要破口大骂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些异样,刚才猴子在起跳的时候自己的头皮似乎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也就是说猴子的下肢并没有用力。
于是西帝太少就猜想道:“是不是因为猴子将全身的气用在了上身,使得自己的身体在无形之中一直在向上运动,下身仅仅只是起了支撑的作用而已,而向上的力量则全部是来源于聚集在上身的气。”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确实可行,关键就是调配自己身上的气。但是西帝太少从来没有试过调动自己的气,也不知道调动的方法。不过西帝太少坚信,气既然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么应该能受到大脑的控制,只要自己的意念够坚定就一定调动自己的气。
于是西帝太少就使劲地想,用力地想,狠狠地想,想的是豆般大小的汗珠打满了自己的额头。渐渐地,西帝太少觉得自己的脚有些轻飘飘的,是时候了,一起跳。结果稳稳地站在树枝上。“成功了,我成功了。”欣喜若狂的西帝太少高兴道:“我成功了!”正所谓乐极生悲,“咔嚓”一声,一股极其清脆的树枝断裂声传入了西帝太少的耳中,“这个声音似乎是意味着……”是的,意味着你确实要摔下去了。
“唰”的一下,紧接着就是“咚”的一声,和大地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这还没有完呢,还有大树的慷慨馈赠,枯树枝夹杂着落叶“哗沙哗沙”的就像下暴雨一样。“雨”停了,周围恢复了它原有的样子,而西帝太少却不见了。
西帝太少只能把头钻出枯枝堆,上面的猴子“唧唧咔咔”地大叫了起来,似乎在大笑道:“嘿,看看那儿,一个喜剧演员。”不过西帝太少还是很高兴,因为他成功地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不过也能得出即使方法对了但是不能在树枝上停留的时间过长。
西帝太少爬出枯枝堆,重新将自己的气聚集到上身,照着刚才的方法向上一跳。轻轻地落在树枝上,等站稳了以后继续向上跳,用了不多久就到达了树冠。正当西帝太少要享受这期望已久的野果子的时候,护食心切的猴群群起而攻之,猛地扑向西帝太少,想把他推下树去。而他是左躲右闪一步一步的从树冠上退到了树枝上。
停留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树枝快要断了,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时间在西帝太少的眼里似乎过得特别慢,看着树枝一点一点的断裂开来。时间过得真慢,慢到都可以看见从树枝的断裂处迸溅出来的木屑,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木屑在空中是怎么样翻滚的。又是那熟悉的断裂声,西帝太少又摔了下去,这次是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的,看样子摔得不轻。
在地上的西帝太少又意识到刚才看到的情景又能表现出一个事实,从自己踩上树枝到树枝断裂再到自己摔下来,这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短的,而自己又看见了既短暂又细微的动作。说明当自己的气都聚集到自己的上身的时候,就会使自己上身的血液循环加快,与此同时也加快了自己的反应。西帝太少反应过来道:“既然如此,那么对付猴群岂不是小菜一碟。”看穿猴子的攻击姿态寻找出最佳的规避方式。
知道如何对付猴群的西帝太少重新跳上树去,猴群迅速对西帝太少发动攻击。在旁人看来猴子的动作十分灵敏。但在西帝太少看来,猴子缓慢得就像是静止了一样。
“嗖”的一下,西帝太少出现在猴群的身后。趁着猴子们还在当空之中,西帝太少将自己上身的一部分气瞬间爆发了出去,把猴子们冲了下去。这下子没有了猴子们的干扰,西帝太少终于能享受美味的野果子了。
吃饱后,西帝太少心想猴群到哪里就意味着哪里有食物,不妨先跟着猴群,起码还可以填饱肚子。
过了一段时间后,树上的野果子被人和猴子们吃光了。猴群要开始寻找下一个觅食点了,数量庞大的猴群很快就消失在密林之中,西帝太少也跟着猴群钻入了深林。
在密林中,盘根交错地形复杂,也只有猴子如履平地,而跟在后面的西帝太少却显得是步履蹒跚。
傍晚时分,西帝太少总算是跟上了猴群,但自己已是精疲力尽,无力再和猴群争抢食物,还好在附近还有一个果树,为了不起冲突,西帝太少就在另一棵果树上采摘果实。
夜晚,躺在树干上的西帝太少心想,在追赶猴群的过程中自己和猴群的距离越来越大绝非是因为地形复杂这么简单。于是便开始回想后群在穿梭时的每一个动作。想着想着,在脑海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只猴子抓着树蔓,通过摆动树蔓产生了足够的速度使自己向前飞行了很长的一段距离。即使是要撞到粗树枝的时候,猴子也能用脚勾住树枝,转了几周后,又飞了出去。
爬树爬上去不就行了吗。
不,没有这么简单,上面树与树之间的树蔓跟树枝形成了犬牙交错之势,遮挡住了上面的天空,只有一丝丝的阳光通过了缝隙照在野果子上。
不要试图攀爬树枝上去,乍看之下似乎十分牢固,实际上脆弱得很。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上面有一只猴子十分迅捷的借助脆弱的树枝跳上了树冠,在树冠的上面“旮旯旮旯”地吃野果子来。
在下面的西帝太少看到了后就在心里想是不是因为猴子的身体轻个子小的缘故,才使自己跳上了树冠?可就在这时,树上的那只猴子向远方发出了一声猿叫。不一会儿,传了一阵“唧唧咋咋”的吼叫,一大群猴子纷纷跳上树冠,在上面吃起了野果子。而且西帝太少发现,猴子们在攀爬树枝的过程中,一根树枝有时需要承受几十只猴子的重量但没有断裂。可见身轻如燕并不是猴子成功上树的原因,那么猴子身上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与其站着苦思冥想还不如自己先上去试一试。西帝太少初步认为这与轻功有关,于是便双脚发力,猛地一个上蹿,但谁也没料到的是还没有上多高就因为踩断树枝无处着脚而摔了下来。事实证明这与轻功也无关。可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必须立刻想办法,因为拖得越久肚子就会越饿,越到后来即使是想到办法了也没有力气上树了。
正当西帝太少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一只猴子踩断了树枝从上面摔了下来,而且还不偏不移正好摔在西帝太少的头上。猴子立刻踩着西帝太少的头用力蹿上了树冠。正当西帝太少要破口大骂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些异样,刚才猴子在起跳的时候自己的头皮似乎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也就是说猴子的下肢并没有用力。
于是西帝太少就猜想道:“是不是因为猴子将全身的气用在了上身,使得自己的身体在无形之中一直在向上运动,下身仅仅只是起了支撑的作用而已,而向上的力量则全部是来源于聚集在上身的气。”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确实可行,关键就是调配自己身上的气。但是西帝太少从来没有试过调动自己的气,也不知道调动的方法。不过西帝太少坚信,气既然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么应该能受到大脑的控制,只要自己的意念够坚定就一定调动自己的气。
于是西帝太少就使劲地想,用力地想,狠狠地想,想的是豆般大小的汗珠打满了自己的额头。渐渐地,西帝太少觉得自己的脚有些轻飘飘的,是时候了,一起跳。结果稳稳地站在树枝上。“成功了,我成功了。”欣喜若狂的西帝太少高兴道:“我成功了!”正所谓乐极生悲,“咔嚓”一声,一股极其清脆的树枝断裂声传入了西帝太少的耳中,“这个声音似乎是意味着……”是的,意味着你确实要摔下去了。
“唰”的一下,紧接着就是“咚”的一声,和大地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这还没有完呢,还有大树的慷慨馈赠,枯树枝夹杂着落叶“哗沙哗沙”的就像下暴雨一样。“雨”停了,周围恢复了它原有的样子,而西帝太少却不见了。
西帝太少只能把头钻出枯枝堆,上面的猴子“唧唧咔咔”地大叫了起来,似乎在大笑道:“嘿,看看那儿,一个喜剧演员。”不过西帝太少还是很高兴,因为他成功地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不过也能得出即使方法对了但是不能在树枝上停留的时间过长。
西帝太少爬出枯枝堆,重新将自己的气聚集到上身,照着刚才的方法向上一跳。轻轻地落在树枝上,等站稳了以后继续向上跳,用了不多久就到达了树冠。正当西帝太少要享受这期望已久的野果子的时候,护食心切的猴群群起而攻之,猛地扑向西帝太少,想把他推下树去。而他是左躲右闪一步一步的从树冠上退到了树枝上。
停留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树枝快要断了,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时间在西帝太少的眼里似乎过得特别慢,看着树枝一点一点的断裂开来。时间过得真慢,慢到都可以看见从树枝的断裂处迸溅出来的木屑,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木屑在空中是怎么样翻滚的。又是那熟悉的断裂声,西帝太少又摔了下去,这次是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的,看样子摔得不轻。
在地上的西帝太少又意识到刚才看到的情景又能表现出一个事实,从自己踩上树枝到树枝断裂再到自己摔下来,这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短的,而自己又看见了既短暂又细微的动作。说明当自己的气都聚集到自己的上身的时候,就会使自己上身的血液循环加快,与此同时也加快了自己的反应。西帝太少反应过来道:“既然如此,那么对付猴群岂不是小菜一碟。”看穿猴子的攻击姿态寻找出最佳的规避方式。
知道如何对付猴群的西帝太少重新跳上树去,猴群迅速对西帝太少发动攻击。在旁人看来猴子的动作十分灵敏。但在西帝太少看来,猴子缓慢得就像是静止了一样。
“嗖”的一下,西帝太少出现在猴群的身后。趁着猴子们还在当空之中,西帝太少将自己上身的一部分气瞬间爆发了出去,把猴子们冲了下去。这下子没有了猴子们的干扰,西帝太少终于能享受美味的野果子了。
吃饱后,西帝太少心想猴群到哪里就意味着哪里有食物,不妨先跟着猴群,起码还可以填饱肚子。
过了一段时间后,树上的野果子被人和猴子们吃光了。猴群要开始寻找下一个觅食点了,数量庞大的猴群很快就消失在密林之中,西帝太少也跟着猴群钻入了深林。
在密林中,盘根交错地形复杂,也只有猴子如履平地,而跟在后面的西帝太少却显得是步履蹒跚。
傍晚时分,西帝太少总算是跟上了猴群,但自己已是精疲力尽,无力再和猴群争抢食物,还好在附近还有一个果树,为了不起冲突,西帝太少就在另一棵果树上采摘果实。
夜晚,躺在树干上的西帝太少心想,在追赶猴群的过程中自己和猴群的距离越来越大绝非是因为地形复杂这么简单。于是便开始回想后群在穿梭时的每一个动作。想着想着,在脑海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只猴子抓着树蔓,通过摆动树蔓产生了足够的速度使自己向前飞行了很长的一段距离。即使是要撞到粗树枝的时候,猴子也能用脚勾住树枝,转了几周后,又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