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认识,不止是刘知易一个人有,太学里各家学派都有这样的忧虑。
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救国主张,儒家和农家坚持重农抑商,认为应该均田免粮,可惜只停留在口头上,天下大半地主豪族,都是儒家学子。法家认为应该推行法治,抑制兼并,打压豪强。兵家最绝,认为应该发动战争。
发动战争,掠夺外族土地,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可惜这只是理论,岭南还很荒芜,朝廷却不用心开发,甚至限制岭南膨胀,即便打下更多土地,恐怕也难以养活日益过剩的中原人口。
兵家不敢说的是,打仗可以消耗过剩的人力,死上一半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还能开疆拓土,大家发财。
岭南王南征就是这种思想促成的,岭南王主张,并不支持,最后太后首肯,一场岭南大战从策划到终结,两年而已。
但这其中,各自认识,利益都不相同。
谢玄最近颇为消沉,接连请刘知易喝酒,每喝酒,必酩酊大醉,一大醉,必胡言乱语。
“工部误国,误国啊!”
谢玄十分愤慨。
愤慨的是工部主持开凿芙蓉渠,耗资巨万,北伐之事只能暂缓。
刘知易颇为不解:“工部挖渠,拆迁百姓家宅,不过千余家。耗费不过十余万,挖渠从南北两县征发徭役,怎会耽误北伐?”
挖通渠道,拆毁南城十坊半边房屋,夏京城里坊八百,有的坊住着王爷、宰相,住户只有一两户,有的坊住着平头百姓,挤下数百户都不奇怪。动迁不过千余家,对夏京城而言,不伤筋不动骨,不会影响其他大事。
谢玄叹道:“千余家?耗费百万之巨!”
刘知易惊叹:“这么多?”
谢玄道:“小门小户,一户百两都算多的,王侯公卿,一户没有万两,谁会搬家?”
原来如此。
刘知易道:“即便如此,也不至于影响北伐事宜。”
兵部一直在推动北伐,因为北方的威胁,刘知易都看得到。历史上中原有多次被戎狄侵袭、占领的惨剧,因此十分防备戎狄做大。北狄退到漠北,黑狼部一统诸部,时常侵袭扰边。
谢玄道:“大工期间,不得兴兵!”
刘知易点点头,这是一条国策,因为没有废除徭役制度,征发徭役虽然省钱,却会产生许多矛盾,动辄上万劳工聚集工地,容易滋生事端。许多大乱的起源,就是大工之时。有开挖运河农民起义的,有修建陵墓农民起义的,有修建城墙农民起义的,数不胜数。所以国家有大型工程期间,坚决不对外用兵。
“暂缓北伐,也是幸事。内忧日重,平添外患,非智者所为。”
不过刘知易并不支持北伐,他其实更愿意采用经济手段,瓦解北方强权。漠北游牧民族,最大的缺点并不是人少,而是贫穷,穷的只剩一条命,如果这条命还朝不保夕的时候,就没什么可惜了,所以漠北部族勇士向来悍不畏死。但他们刀口舔血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生存,如果能活下去,都不用活的太好,就能极大瓦解漠北部落的血勇意志。
大夏王朝如今开始步入衰落周期,内部矛盾越来越大,穷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这种情况下开启外战,内忧外患一并爆发,有亡国之危。
谢玄不认同这个道理:“兴兵北伐,消解内忧。岂非一举两得!兵部这两年来,开放马政,促成南征,本就是为了北伐。”
咦?
这是刘知易没听过的秘密,朝廷这几年一些政策确实在变,而他看不懂背后的逻辑,听谢玄这么一说,顿时茅塞顿开。
“你是说开放马政,是战策?”
谢玄道:“不然你以为兵部为何敢与户部死咬马匹买卖这块肥肉?”
刘大刀参与了马匹买卖,光他一个人,借助南征之际,就卖了十多万匹战马。草原上的优良战马,大量进入中原,借此削弱漠北的马群数量。南征更不用说,万一北伐期间,南蛮偷袭岭南,南北夹击,朝廷将陷入不利处境。所以先征服较弱的南蛮,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刘知易不由点头:“兵部策略高明。不过马市向来是户部禁脔,兵部能动这块肥肉,定有人背后支持!”
谢玄道:“你是说魏太师?自然,没有太师定谋,户部安能舍弃马市。”
这刘知易就奇怪了:“既然太师出手,工部怎敢贸然开凿水渠,岂非坏了太师大计?”
谢玄叹道:“哼,工部背后,可有太后撑腰。”
魏无暇权倾朝野,六部高官大多是他的党羽,即便这样,各部之间,也有些冲突。工部一直是清水衙门,六部排最末,也就是在兴大工期间,能有点影响力,平时的国家大政上,始终没什么话语权。难道因此工部不满,投靠了太后?
刘知易不太相信这么简单,可能是偶发的事件,不过被太后利用了而已,无论如何,能看出太后的态度是不愿打仗。
又有一个疑惑:“既然太后不愿兴兵,为何准许岭南王南征?”
谢玄叹道:“南征易,北伐难。一场南征,太后声威赫赫,便不愿意北伐了。”
南方的南蛮容易对付,岭南王家族两次打击南蛮,早就吓破了南蛮的胆,可北狄桀骜不驯,跟中原人缠斗了几千年,互有胜负。北伐狄人,从来都是苦战。太祖时期,将北狄逐出漠南之后,设立节度使镇守北方边地,文帝时期,一度废除节度使,该行郡县制,北狄又卷土重来,武帝时期不得不再次恢复节度使制度。北狄向来是,中原强,则服中原声教,北狄强,则侵犯郊圻。
如今北狄经过武帝、桓帝两代君王修养声息,逐渐恢复元气,诸部一统,南犯之势愈烈,边郡连年预警,兵部早有北伐动议。以前徐党、魏党党争,朝廷顾及不到外患,徐谦巡边,坐镇北方边郡,魏无暇也无法驱使北方边郡力量,终于徐谦还朝遇刺,新帝登基犯浑,魏太后垂帘听政,姐弟联手,理应朝野一心,兵部斗志昂扬,开始谋划北伐事宜,先是开放马禁,大肆购买北狄战马,虚弱北狄马群数量,接着南征威压南蛮,解除后顾之忧,前期准备工作刚刚完成,北伐条件具备,结果此时又兴大工了。
刘知易点头:“如此说来,确实错过良机了。买马策略,难以长期奏效。中原大肆买马,草原马群只会短期减少,继而北狄牧民会放养更多战马,来年北狄马群更多。”
养马对北狄人来说,是一门产业,以前没有销路,所以只养足够自己使用的,现在多了中原这个大户,刺激之下,必然放养更多马匹,久而久之,不但不会减少他们的战马数量,还会让他们的马业更加兴盛。一匹马三年就能长大,从开放马禁到南征结束,已经过去两年,今年如果耽误,到了明年,大批北狄马驹长大,马群数量更多,开战时机已经失去。
谢玄痛心疾首:“工部误国!”
刘知易道:“也好。先理内政,再平外患,也是稳重之计。”
刘知易猜测,魏太后不想开战的原因,除了对她个人而言,通过南征,已经博取了声望,算是彻底以女子之身,坐稳了垂帘后的位置,北伐风险太大,她不想冒这个风险;另外,内忧重重,一旦战事不利,激起内乱,取死之道。魏太后如果是一个稳重的执政者,必然采取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
只不过安内对兵家来说,没有用武之地,那是法家和儒家的领域。
因此谢玄这个兵家难以实现抱负,所以愤慨:“内政积弊,乃是桓帝一朝,十年党争之祸,岂能一朝一夕理顺。外患不除,怎能安心理政?北伐狄人,良机难得!”
刘知易笑道:“谢兄过滤了。桓帝一朝,荒废政务,确实积弊深重。不过有文帝、武帝盛世根基,尚未大坏。国库存银过亿,各地仓储丰盈,小弊不难整理。用不了三五年,北伐时机必然成熟。届时谢兄必然已经身居高位,更能一展所长。”
谢玄叹了口气,对他个人来说,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
不过还是意难平:“国库存银过亿,那是魏太师耗费十年之功积蓄。为此背负多少骂名,就是为了预备北伐,如今北伐良机乍现,却要失之交臂。在下为太师叹息!”
刘知易一直接受魏无暇是奸臣的刻板印象,来源主要是民间意见,但此人最大的劣迹,不过就是蛊惑夏桓帝纵情声乐,为桓帝四处搜刮美女珍奇。这些爱好,对于中产之家,确实足以破家,可对一个皇帝来说,当真不算什么。所以魏无暇一边能满足桓帝的奢靡享乐,一边还能积蓄上亿两白银。
兵家善于计算利弊,孙子兵法有云“非利不动”,太清楚人性逐利,兵家大谈特谈利诱。不像儒家那么矫揉造作,将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排的比利益更高。
魏无暇只重利,排挤徐谦之后,大肆提拔自己的党羽。他掌权,不看人品道德,只看谁能不能帮他搞到钱。所以魏无暇提拔的官员,许多能力出众,人品低劣,老百姓对这些官员的感官,最后融合成了对魏无暇奸臣的刻板印象。
刘知易不否认,如果徐谦当政,可能官场风气要好很多,官员名声也会好很多,用人大多用一些所谓的谦谦君子,但国库绝对攒不下一亿两白银。
跟酒醉的谢玄一场谈话,让刘知易了解到了更多朝堂秘闻。明白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但也无法改变他不喜欢魏无暇的立场。因为某种意义上,他跟魏无暇有仇。
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救国主张,儒家和农家坚持重农抑商,认为应该均田免粮,可惜只停留在口头上,天下大半地主豪族,都是儒家学子。法家认为应该推行法治,抑制兼并,打压豪强。兵家最绝,认为应该发动战争。
发动战争,掠夺外族土地,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可惜这只是理论,岭南还很荒芜,朝廷却不用心开发,甚至限制岭南膨胀,即便打下更多土地,恐怕也难以养活日益过剩的中原人口。
兵家不敢说的是,打仗可以消耗过剩的人力,死上一半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还能开疆拓土,大家发财。
岭南王南征就是这种思想促成的,岭南王主张,并不支持,最后太后首肯,一场岭南大战从策划到终结,两年而已。
但这其中,各自认识,利益都不相同。
谢玄最近颇为消沉,接连请刘知易喝酒,每喝酒,必酩酊大醉,一大醉,必胡言乱语。
“工部误国,误国啊!”
谢玄十分愤慨。
愤慨的是工部主持开凿芙蓉渠,耗资巨万,北伐之事只能暂缓。
刘知易颇为不解:“工部挖渠,拆迁百姓家宅,不过千余家。耗费不过十余万,挖渠从南北两县征发徭役,怎会耽误北伐?”
挖通渠道,拆毁南城十坊半边房屋,夏京城里坊八百,有的坊住着王爷、宰相,住户只有一两户,有的坊住着平头百姓,挤下数百户都不奇怪。动迁不过千余家,对夏京城而言,不伤筋不动骨,不会影响其他大事。
谢玄叹道:“千余家?耗费百万之巨!”
刘知易惊叹:“这么多?”
谢玄道:“小门小户,一户百两都算多的,王侯公卿,一户没有万两,谁会搬家?”
原来如此。
刘知易道:“即便如此,也不至于影响北伐事宜。”
兵部一直在推动北伐,因为北方的威胁,刘知易都看得到。历史上中原有多次被戎狄侵袭、占领的惨剧,因此十分防备戎狄做大。北狄退到漠北,黑狼部一统诸部,时常侵袭扰边。
谢玄道:“大工期间,不得兴兵!”
刘知易点点头,这是一条国策,因为没有废除徭役制度,征发徭役虽然省钱,却会产生许多矛盾,动辄上万劳工聚集工地,容易滋生事端。许多大乱的起源,就是大工之时。有开挖运河农民起义的,有修建陵墓农民起义的,有修建城墙农民起义的,数不胜数。所以国家有大型工程期间,坚决不对外用兵。
“暂缓北伐,也是幸事。内忧日重,平添外患,非智者所为。”
不过刘知易并不支持北伐,他其实更愿意采用经济手段,瓦解北方强权。漠北游牧民族,最大的缺点并不是人少,而是贫穷,穷的只剩一条命,如果这条命还朝不保夕的时候,就没什么可惜了,所以漠北部族勇士向来悍不畏死。但他们刀口舔血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生存,如果能活下去,都不用活的太好,就能极大瓦解漠北部落的血勇意志。
大夏王朝如今开始步入衰落周期,内部矛盾越来越大,穷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这种情况下开启外战,内忧外患一并爆发,有亡国之危。
谢玄不认同这个道理:“兴兵北伐,消解内忧。岂非一举两得!兵部这两年来,开放马政,促成南征,本就是为了北伐。”
咦?
这是刘知易没听过的秘密,朝廷这几年一些政策确实在变,而他看不懂背后的逻辑,听谢玄这么一说,顿时茅塞顿开。
“你是说开放马政,是战策?”
谢玄道:“不然你以为兵部为何敢与户部死咬马匹买卖这块肥肉?”
刘大刀参与了马匹买卖,光他一个人,借助南征之际,就卖了十多万匹战马。草原上的优良战马,大量进入中原,借此削弱漠北的马群数量。南征更不用说,万一北伐期间,南蛮偷袭岭南,南北夹击,朝廷将陷入不利处境。所以先征服较弱的南蛮,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刘知易不由点头:“兵部策略高明。不过马市向来是户部禁脔,兵部能动这块肥肉,定有人背后支持!”
谢玄道:“你是说魏太师?自然,没有太师定谋,户部安能舍弃马市。”
这刘知易就奇怪了:“既然太师出手,工部怎敢贸然开凿水渠,岂非坏了太师大计?”
谢玄叹道:“哼,工部背后,可有太后撑腰。”
魏无暇权倾朝野,六部高官大多是他的党羽,即便这样,各部之间,也有些冲突。工部一直是清水衙门,六部排最末,也就是在兴大工期间,能有点影响力,平时的国家大政上,始终没什么话语权。难道因此工部不满,投靠了太后?
刘知易不太相信这么简单,可能是偶发的事件,不过被太后利用了而已,无论如何,能看出太后的态度是不愿打仗。
又有一个疑惑:“既然太后不愿兴兵,为何准许岭南王南征?”
谢玄叹道:“南征易,北伐难。一场南征,太后声威赫赫,便不愿意北伐了。”
南方的南蛮容易对付,岭南王家族两次打击南蛮,早就吓破了南蛮的胆,可北狄桀骜不驯,跟中原人缠斗了几千年,互有胜负。北伐狄人,从来都是苦战。太祖时期,将北狄逐出漠南之后,设立节度使镇守北方边地,文帝时期,一度废除节度使,该行郡县制,北狄又卷土重来,武帝时期不得不再次恢复节度使制度。北狄向来是,中原强,则服中原声教,北狄强,则侵犯郊圻。
如今北狄经过武帝、桓帝两代君王修养声息,逐渐恢复元气,诸部一统,南犯之势愈烈,边郡连年预警,兵部早有北伐动议。以前徐党、魏党党争,朝廷顾及不到外患,徐谦巡边,坐镇北方边郡,魏无暇也无法驱使北方边郡力量,终于徐谦还朝遇刺,新帝登基犯浑,魏太后垂帘听政,姐弟联手,理应朝野一心,兵部斗志昂扬,开始谋划北伐事宜,先是开放马禁,大肆购买北狄战马,虚弱北狄马群数量,接着南征威压南蛮,解除后顾之忧,前期准备工作刚刚完成,北伐条件具备,结果此时又兴大工了。
刘知易点头:“如此说来,确实错过良机了。买马策略,难以长期奏效。中原大肆买马,草原马群只会短期减少,继而北狄牧民会放养更多战马,来年北狄马群更多。”
养马对北狄人来说,是一门产业,以前没有销路,所以只养足够自己使用的,现在多了中原这个大户,刺激之下,必然放养更多马匹,久而久之,不但不会减少他们的战马数量,还会让他们的马业更加兴盛。一匹马三年就能长大,从开放马禁到南征结束,已经过去两年,今年如果耽误,到了明年,大批北狄马驹长大,马群数量更多,开战时机已经失去。
谢玄痛心疾首:“工部误国!”
刘知易道:“也好。先理内政,再平外患,也是稳重之计。”
刘知易猜测,魏太后不想开战的原因,除了对她个人而言,通过南征,已经博取了声望,算是彻底以女子之身,坐稳了垂帘后的位置,北伐风险太大,她不想冒这个风险;另外,内忧重重,一旦战事不利,激起内乱,取死之道。魏太后如果是一个稳重的执政者,必然采取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
只不过安内对兵家来说,没有用武之地,那是法家和儒家的领域。
因此谢玄这个兵家难以实现抱负,所以愤慨:“内政积弊,乃是桓帝一朝,十年党争之祸,岂能一朝一夕理顺。外患不除,怎能安心理政?北伐狄人,良机难得!”
刘知易笑道:“谢兄过滤了。桓帝一朝,荒废政务,确实积弊深重。不过有文帝、武帝盛世根基,尚未大坏。国库存银过亿,各地仓储丰盈,小弊不难整理。用不了三五年,北伐时机必然成熟。届时谢兄必然已经身居高位,更能一展所长。”
谢玄叹了口气,对他个人来说,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
不过还是意难平:“国库存银过亿,那是魏太师耗费十年之功积蓄。为此背负多少骂名,就是为了预备北伐,如今北伐良机乍现,却要失之交臂。在下为太师叹息!”
刘知易一直接受魏无暇是奸臣的刻板印象,来源主要是民间意见,但此人最大的劣迹,不过就是蛊惑夏桓帝纵情声乐,为桓帝四处搜刮美女珍奇。这些爱好,对于中产之家,确实足以破家,可对一个皇帝来说,当真不算什么。所以魏无暇一边能满足桓帝的奢靡享乐,一边还能积蓄上亿两白银。
兵家善于计算利弊,孙子兵法有云“非利不动”,太清楚人性逐利,兵家大谈特谈利诱。不像儒家那么矫揉造作,将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排的比利益更高。
魏无暇只重利,排挤徐谦之后,大肆提拔自己的党羽。他掌权,不看人品道德,只看谁能不能帮他搞到钱。所以魏无暇提拔的官员,许多能力出众,人品低劣,老百姓对这些官员的感官,最后融合成了对魏无暇奸臣的刻板印象。
刘知易不否认,如果徐谦当政,可能官场风气要好很多,官员名声也会好很多,用人大多用一些所谓的谦谦君子,但国库绝对攒不下一亿两白银。
跟酒醉的谢玄一场谈话,让刘知易了解到了更多朝堂秘闻。明白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但也无法改变他不喜欢魏无暇的立场。因为某种意义上,他跟魏无暇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