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结束后,自从有了玛格丽特女士的支持,尽管维尔兹家族不愿意,但是还是不敢违背玛格丽特的女士,所以李志文还是从这次的私有化酒会中咬下一块肉来。
在酒会之后,维尔兹家族获得了英国大东电报局51%的股权,而剩下的49%的股权由英国政府持有,但是此时的英国大东电报局是剥离了香港业务之后的企业,而不是之前那个。
至于剥离后的香港业务,由于这些业务没有单独上市,英国财政部又对香港的情况不太了解,对这部分资产估计不足,再加上港督麦里浩的沉默,李志文仅仅用一点五亿英镑就将其收购了下来,而这部分资产,李志文将成立一家叫香港电讯公司的企业主管。
而香港电讯公司将会在李志文回到香港后进行整顿,然后上市,上市后的香港电讯公司,其中香港总督府持有香港电讯公司15%的股份,这是香港总督府之前持有20%的股份稀释成的,李志文持有香港电讯公司65%的股份,而剩下的20%的股份依据香港专利法,将有股民持有,使香港电讯公司成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来看,其实实质上香港电讯公司由李志文来控股,李志文会采用多家公司对香港电讯公司进行控制,这也是麦里浩作为港督平白无故拿了李志文20%的股份,而采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香港电讯公司上市之时,李志文也可以靠着配售的20%的股份再回笼一部分资金,简直和白捡差不多。
大家可能觉得一点五亿英镑着实有些多,这换算成港币也有十二亿之多,李志文这笔买卖做的不划算,但是给大家一个参照物就明白了。
香港之前有两家经营电讯电话业务的公司,其中一家是香港电话公司,这是一家真正的香港公众上市公司。
香港电话公司最早可以追述到1882年在香港建立第一座电话总机楼(由接线员操作),在远东英商的牵头下成立中国及日本电话及电力公司,经营电话业务。
1925年,获得政府专利权的香港电话公司成立,接管了这家公司。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本地电话改自动拨号,国际电话仍人工接线。
在前世,损失九龙仓的置地集团在股市上放弃了一贯奉行的保守、稳健、持重的策略,而转向冒进、急躁及投机。
于是在1981年的12月份,置地集团联同怡和特别投资公司发动“破晓突击”行动,以不超过每股三十二港元的价格,在股市购入两千万股香港电话公司股票,约占香港电话已发行股票的21.9%。
经过这次收购,置地集团及怡和特别投资公司连同已持有的股票,约占香港电话已发行股票的34.9%,成为香港电话公司名副其实的大股东。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香港电话公司的总市值在三十亿港币左右,折合英镑也在三亿七千五百万英镑。
而置地集团及怡和特别投资公司在香港电话公司的收购中尝到了甜头,之后又再一次发动“破晓突击”行动,将香港电灯集团揽入怀中。
当然在这个时空,怡和洋行肯定不能再对香港电灯集团下手了,毕竟此时香港电灯集团是李志文的产业,李志文在其中的股份高达60%以上。
而虽然李志文对香港电话公司也很有想法,但是李志文可不会此时下手,不然只会徒增麦里浩和港督府的猜忌。
还是等到怡和洋行在陷入泥沼中再出手吧,到时候可不是李志文动手,而是怡和洋行求着李志文动手了。
而香港的另一家电讯电话业务公司就是此时属于李志文的香港电讯公司的前身英国大东电报局的香港业务。
1965年,第一条国际现代化电缆投入使用,电
缆与英国大东电报局的电讯网并联,1976年,香港开通国际直拨。
此后,更有微波系统、卫星通讯、光导纤维和数码转换等应用于香港电讯业。
香港电报业务,诞生于1871年,最初是有线电报。
经营电报业务的是英国大东电报局,其业务由一般的无线电报,发展到现代的图文传真、数据通讯、电脑传讯、国际电话、雷达导航、卫星传播等等。
也就是说此时的香港电讯电话业务,由香港电话公司负责经营本地电话,而其他的国际电话等由新成立的香港电讯公司负责。
这两家巨头的规模都差不多,甚至香港电讯公司的规模比香港电话公司的规模更大一些,毕竟此时的香港在慢慢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国际电话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而规模更小一些的香港电话公司市值都达到了三十亿港币,那更大一些的香港电讯公司的市值会有多少呢,最起码不得三十二亿港币(四亿英镑)上下啊,所以李志文的一点五亿英镑就收购了大东电报局的香港业务,着实属于白菜价。
另外要说一下的是,在2000年,英国大东电报局准备退出香港市场,于是他们准备出售英国大东电报局控股的香港电讯公司,而这里的香港电讯公司已经是香港电话公司和大东电报局香港业务的结合体了,是香港唯一一家电讯公司。
当时的香港电讯公司一共有一万四千名员工,一年营收高达四十亿美元。
而李佳成的傻儿子李泽楷当时向三十家银行做了无抵押贷款,最终以一百二十亿美元的价格笑到最后,折合港币一千亿,这妥妥的是当时李佳成身价的一半。
虽然当时的港币不值钱了,但是一千亿港币折合英镑也有八十亿英镑,由此可见香港电讯公司的前景有多大。
而李志文的想法也是如此,先将香港电讯公司梳理好、整顿好,等待怡和洋行对香港电话公司下手,由怡和洋行来充当白手套,以实现一统香港电讯行业的目的。
当然怡和洋行可不会心甘情愿做白手套的,不过李志文自有办法应对,。
在酒会之后,维尔兹家族获得了英国大东电报局51%的股权,而剩下的49%的股权由英国政府持有,但是此时的英国大东电报局是剥离了香港业务之后的企业,而不是之前那个。
至于剥离后的香港业务,由于这些业务没有单独上市,英国财政部又对香港的情况不太了解,对这部分资产估计不足,再加上港督麦里浩的沉默,李志文仅仅用一点五亿英镑就将其收购了下来,而这部分资产,李志文将成立一家叫香港电讯公司的企业主管。
而香港电讯公司将会在李志文回到香港后进行整顿,然后上市,上市后的香港电讯公司,其中香港总督府持有香港电讯公司15%的股份,这是香港总督府之前持有20%的股份稀释成的,李志文持有香港电讯公司65%的股份,而剩下的20%的股份依据香港专利法,将有股民持有,使香港电讯公司成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来看,其实实质上香港电讯公司由李志文来控股,李志文会采用多家公司对香港电讯公司进行控制,这也是麦里浩作为港督平白无故拿了李志文20%的股份,而采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香港电讯公司上市之时,李志文也可以靠着配售的20%的股份再回笼一部分资金,简直和白捡差不多。
大家可能觉得一点五亿英镑着实有些多,这换算成港币也有十二亿之多,李志文这笔买卖做的不划算,但是给大家一个参照物就明白了。
香港之前有两家经营电讯电话业务的公司,其中一家是香港电话公司,这是一家真正的香港公众上市公司。
香港电话公司最早可以追述到1882年在香港建立第一座电话总机楼(由接线员操作),在远东英商的牵头下成立中国及日本电话及电力公司,经营电话业务。
1925年,获得政府专利权的香港电话公司成立,接管了这家公司。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本地电话改自动拨号,国际电话仍人工接线。
在前世,损失九龙仓的置地集团在股市上放弃了一贯奉行的保守、稳健、持重的策略,而转向冒进、急躁及投机。
于是在1981年的12月份,置地集团联同怡和特别投资公司发动“破晓突击”行动,以不超过每股三十二港元的价格,在股市购入两千万股香港电话公司股票,约占香港电话已发行股票的21.9%。
经过这次收购,置地集团及怡和特别投资公司连同已持有的股票,约占香港电话已发行股票的34.9%,成为香港电话公司名副其实的大股东。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香港电话公司的总市值在三十亿港币左右,折合英镑也在三亿七千五百万英镑。
而置地集团及怡和特别投资公司在香港电话公司的收购中尝到了甜头,之后又再一次发动“破晓突击”行动,将香港电灯集团揽入怀中。
当然在这个时空,怡和洋行肯定不能再对香港电灯集团下手了,毕竟此时香港电灯集团是李志文的产业,李志文在其中的股份高达60%以上。
而虽然李志文对香港电话公司也很有想法,但是李志文可不会此时下手,不然只会徒增麦里浩和港督府的猜忌。
还是等到怡和洋行在陷入泥沼中再出手吧,到时候可不是李志文动手,而是怡和洋行求着李志文动手了。
而香港的另一家电讯电话业务公司就是此时属于李志文的香港电讯公司的前身英国大东电报局的香港业务。
1965年,第一条国际现代化电缆投入使用,电
缆与英国大东电报局的电讯网并联,1976年,香港开通国际直拨。
此后,更有微波系统、卫星通讯、光导纤维和数码转换等应用于香港电讯业。
香港电报业务,诞生于1871年,最初是有线电报。
经营电报业务的是英国大东电报局,其业务由一般的无线电报,发展到现代的图文传真、数据通讯、电脑传讯、国际电话、雷达导航、卫星传播等等。
也就是说此时的香港电讯电话业务,由香港电话公司负责经营本地电话,而其他的国际电话等由新成立的香港电讯公司负责。
这两家巨头的规模都差不多,甚至香港电讯公司的规模比香港电话公司的规模更大一些,毕竟此时的香港在慢慢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国际电话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而规模更小一些的香港电话公司市值都达到了三十亿港币,那更大一些的香港电讯公司的市值会有多少呢,最起码不得三十二亿港币(四亿英镑)上下啊,所以李志文的一点五亿英镑就收购了大东电报局的香港业务,着实属于白菜价。
另外要说一下的是,在2000年,英国大东电报局准备退出香港市场,于是他们准备出售英国大东电报局控股的香港电讯公司,而这里的香港电讯公司已经是香港电话公司和大东电报局香港业务的结合体了,是香港唯一一家电讯公司。
当时的香港电讯公司一共有一万四千名员工,一年营收高达四十亿美元。
而李佳成的傻儿子李泽楷当时向三十家银行做了无抵押贷款,最终以一百二十亿美元的价格笑到最后,折合港币一千亿,这妥妥的是当时李佳成身价的一半。
虽然当时的港币不值钱了,但是一千亿港币折合英镑也有八十亿英镑,由此可见香港电讯公司的前景有多大。
而李志文的想法也是如此,先将香港电讯公司梳理好、整顿好,等待怡和洋行对香港电话公司下手,由怡和洋行来充当白手套,以实现一统香港电讯行业的目的。
当然怡和洋行可不会心甘情愿做白手套的,不过李志文自有办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