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任户部尚书是顶替了他原来的位置,但范祖松对他倒也没有敌意,原本他早就不想当这个户部尚书的,所以才趁机当朝脱帽挂职离去。
承国公也在一边说:“彥文,你要是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总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
这个时候,下人将茶送了上来,范祖松给两人分别倒了一杯茶。
承国公两人便也没说话,静静地喝起了茶。
“蝗灾我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如今要筹集粮食只能先向粮商们征集。”
承国公顿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还是要去找永宁伯他们。”
永宁伯是中原城最大的粮商,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是也不是。”
范祖松道:“如今国库已经没有存粮了,只有他们手中还有粮食,因此要去找他们。
而且不久后蝗灾的消息一旦传开,老百姓们都会去抢粮食,到时不仅粮食会被一抢而空,就是粮食价格也会上涨,因此要在消息传开之前就将粮商手中的粮食集中起来。
这是我说的是。
可是,就算把粮商们全部的粮食都征收了来也解决不了这次的蝗灾,还得另想他法,这就是我说的不是。”
“可是,国库没银子,拿什么去买粮食?”
新任户部尚书仍然愁眉苦脸。
范祖松看了承国公一眼没有说话,承国公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上次南郑府地动之时,国库也没有银子和存粮,当时承国公和范祖松就去找永宁伯“借”粮食,只是因为程元华已经提前买了粮食赈灾,这事便不了了之。
见新任户部尚书还想说什么,承国公先开了口。
“彥文,除了找粮商们筹集粮食外,还能想些什么办法?”
“就是找到可替代粮食之物。”范祖松说:“不知你是否听到最近出了一种叫马铃薯的食物,听说可以饱腹、充饥,就是找到类似之物。”
此时,土豆大丰收的事情还没有传到中原城来,范祖松他们只是知道市面上出现了这种农作物。
“我明白了。”承国公肃穆答道:“我会找人办这些事情,到时如需彥文帮助还望你不要吝于出手。”
范祖松点点头,又问了一句:“皇上现在是什么态度?”
承国公却不再言语。
范祖松明白了。
他叹了口气,这位皇上真的是自寻死路,总有一天,他会自己把自己作死。
……
**
公西月刚进入到中原城地界,就发现情况不对,一路之上多了许多流民,都在向皇城的方向行进。
“元华,出了什么事情?”
见公西月相问,程元华知道消息瞒不住了,答道:
“一个多月前,山彤洲的承城、中洲郑城的石原府、中洲安城的济南府发生了超大规模的蝗害,禾田已被吞食,老百姓没了吃的都开始往外逃,最近中原城的流民已日渐增加。”
“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公西月提高了嗓门。
“你不是在忙着收土豆、建水渠吗,哪里分得开身?”
公西月定定地看着程元华,程元华避开公西月的目光。
“司屹那小子也知道,他不是也没告诉你?”
另一边的司屹忙解释:“我本来是要告诉你的,是程将军说让我先别告诉你我才没说的。”
见程元华瞪他,他才不情不愿地接着说了一句:
“不过,我也觉得程将军的话说得有道理,才没有及时告诉你。”
当初他知道这个消息后,程元华便找他密谈了一次,两人约定了一些事情。
公西月知道现在不是说他们的时机,便将马车车帘放下,阻隔了两人的视线。
程元华狠狠地瞪了司屹一眼,这小子就会卖乖!
……
一行人到了皇城大门,皇城门外已聚集了许多流民,见到公西月她们一行人,便有流民上来讨吃的。
皇城里面,也集结着成群的流民,虽然目前数量还不是很多,但想着一路之上看到的往皇城而来的流民数量,怕是过不了多少天,皇城就会人满为患了。
“你们两人随我去永宁伯府。”
程元华和司屹两人答应下。
……
永宁伯府
马车在永宁伯府大门口停下,三七扶着公西月下了马车。
“家里来人了?”
公西月看着停在大门口的另一辆马车问门房。
如今永宁伯府无一人敢不敬公西月,见她问话,连忙答道:
“是承国公和户部尚书。”
他们来了?
想着上次程元华告诉过她,在地动发生后,他们两人曾经过来向永宁伯“借”粮食,如今又值蝗灾之际,莫非他们又故伎重施?
这时候,公西月忘了范祖松已经不是户部尚书。
她朝着聚福堂而去,程元华和司屹跟在她身后。
一路之上,佣人们纷纷过来向她问安,三七和细辛在一旁替她回应。
……
此时的聚福堂内,永宁伯正在绞尽心思地应对面前的两个人。
“父亲。”
听到这个声音姜纪良如遇仙音。
他连忙站起身,“平乐啊,你总算回来了,这次怎么出去了这么长时间?连过年都没回。”
又连忙向跟在公西月身后的两人打招呼,“程将军、司公子。”
看到坐在大厅的另外两个人,公西月这才想起范祖松已经挂职了,她不冷不热地向两人打着招呼:“承国公、大人。”
承国公也看向公西月。
他早就听过她的传闻,但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心下暗道:果然不似常人,光是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就远胜永宁伯许多。
公西月在椅子上坐下,方才淡淡问道:
“不知两位大人今日过府是为何事?”
见公西月开了口,永宁伯便松了口气,他坐到一边当起了缩头乌龟。
虽然没有亲眼看公西月处理过事情,但听的可就多了,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她定能处理好。
见永宁伯缩在一边不开口,承国公只能硬着头皮应对公西月的发问。
“如今不是多地出现了蝗灾吗?灾民越来越多,朝庭又没有存粮可以用来赈灾,所以就想和永宁伯买些粮食。”
承国公也在一边说:“彥文,你要是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总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
这个时候,下人将茶送了上来,范祖松给两人分别倒了一杯茶。
承国公两人便也没说话,静静地喝起了茶。
“蝗灾我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如今要筹集粮食只能先向粮商们征集。”
承国公顿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还是要去找永宁伯他们。”
永宁伯是中原城最大的粮商,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是也不是。”
范祖松道:“如今国库已经没有存粮了,只有他们手中还有粮食,因此要去找他们。
而且不久后蝗灾的消息一旦传开,老百姓们都会去抢粮食,到时不仅粮食会被一抢而空,就是粮食价格也会上涨,因此要在消息传开之前就将粮商手中的粮食集中起来。
这是我说的是。
可是,就算把粮商们全部的粮食都征收了来也解决不了这次的蝗灾,还得另想他法,这就是我说的不是。”
“可是,国库没银子,拿什么去买粮食?”
新任户部尚书仍然愁眉苦脸。
范祖松看了承国公一眼没有说话,承国公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上次南郑府地动之时,国库也没有银子和存粮,当时承国公和范祖松就去找永宁伯“借”粮食,只是因为程元华已经提前买了粮食赈灾,这事便不了了之。
见新任户部尚书还想说什么,承国公先开了口。
“彥文,除了找粮商们筹集粮食外,还能想些什么办法?”
“就是找到可替代粮食之物。”范祖松说:“不知你是否听到最近出了一种叫马铃薯的食物,听说可以饱腹、充饥,就是找到类似之物。”
此时,土豆大丰收的事情还没有传到中原城来,范祖松他们只是知道市面上出现了这种农作物。
“我明白了。”承国公肃穆答道:“我会找人办这些事情,到时如需彥文帮助还望你不要吝于出手。”
范祖松点点头,又问了一句:“皇上现在是什么态度?”
承国公却不再言语。
范祖松明白了。
他叹了口气,这位皇上真的是自寻死路,总有一天,他会自己把自己作死。
……
**
公西月刚进入到中原城地界,就发现情况不对,一路之上多了许多流民,都在向皇城的方向行进。
“元华,出了什么事情?”
见公西月相问,程元华知道消息瞒不住了,答道:
“一个多月前,山彤洲的承城、中洲郑城的石原府、中洲安城的济南府发生了超大规模的蝗害,禾田已被吞食,老百姓没了吃的都开始往外逃,最近中原城的流民已日渐增加。”
“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公西月提高了嗓门。
“你不是在忙着收土豆、建水渠吗,哪里分得开身?”
公西月定定地看着程元华,程元华避开公西月的目光。
“司屹那小子也知道,他不是也没告诉你?”
另一边的司屹忙解释:“我本来是要告诉你的,是程将军说让我先别告诉你我才没说的。”
见程元华瞪他,他才不情不愿地接着说了一句:
“不过,我也觉得程将军的话说得有道理,才没有及时告诉你。”
当初他知道这个消息后,程元华便找他密谈了一次,两人约定了一些事情。
公西月知道现在不是说他们的时机,便将马车车帘放下,阻隔了两人的视线。
程元华狠狠地瞪了司屹一眼,这小子就会卖乖!
……
一行人到了皇城大门,皇城门外已聚集了许多流民,见到公西月她们一行人,便有流民上来讨吃的。
皇城里面,也集结着成群的流民,虽然目前数量还不是很多,但想着一路之上看到的往皇城而来的流民数量,怕是过不了多少天,皇城就会人满为患了。
“你们两人随我去永宁伯府。”
程元华和司屹两人答应下。
……
永宁伯府
马车在永宁伯府大门口停下,三七扶着公西月下了马车。
“家里来人了?”
公西月看着停在大门口的另一辆马车问门房。
如今永宁伯府无一人敢不敬公西月,见她问话,连忙答道:
“是承国公和户部尚书。”
他们来了?
想着上次程元华告诉过她,在地动发生后,他们两人曾经过来向永宁伯“借”粮食,如今又值蝗灾之际,莫非他们又故伎重施?
这时候,公西月忘了范祖松已经不是户部尚书。
她朝着聚福堂而去,程元华和司屹跟在她身后。
一路之上,佣人们纷纷过来向她问安,三七和细辛在一旁替她回应。
……
此时的聚福堂内,永宁伯正在绞尽心思地应对面前的两个人。
“父亲。”
听到这个声音姜纪良如遇仙音。
他连忙站起身,“平乐啊,你总算回来了,这次怎么出去了这么长时间?连过年都没回。”
又连忙向跟在公西月身后的两人打招呼,“程将军、司公子。”
看到坐在大厅的另外两个人,公西月这才想起范祖松已经挂职了,她不冷不热地向两人打着招呼:“承国公、大人。”
承国公也看向公西月。
他早就听过她的传闻,但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心下暗道:果然不似常人,光是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就远胜永宁伯许多。
公西月在椅子上坐下,方才淡淡问道:
“不知两位大人今日过府是为何事?”
见公西月开了口,永宁伯便松了口气,他坐到一边当起了缩头乌龟。
虽然没有亲眼看公西月处理过事情,但听的可就多了,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她定能处理好。
见永宁伯缩在一边不开口,承国公只能硬着头皮应对公西月的发问。
“如今不是多地出现了蝗灾吗?灾民越来越多,朝庭又没有存粮可以用来赈灾,所以就想和永宁伯买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