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简单?说起来连云七城那么多年不在大唐手里,对大唐皇帝而言,既不是从他手里丢掉的,那跟有与没有没太大的感触。皇帝答应北国王这个要求,也能理解。“将连云七城重新送给北国,微臣能理解,只是如今北国王手里握着大唐的军事重地和布局图,陛下您能保证北国王不会出尔返尔吗?”
宣苑换了个姿势坐着,看着沈重霖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不能保证。”
沈重霖斗胆抬头看宣苑,见他又道:“可朕这么做并非鲁莽行事,要知道大唐的军事重地和布局图是大唐命脉一般的存在,给到北国王手中无疑是给他掐住了大唐的命脉。这东西一旦不见了,大唐朝廷肯定会立即做出反应。如今诚如朕所料那般,宣祈调动人马移位加固,增加布防,朕透露给北国王好几处军事重地要么不见半个人影,要么就只有几百号人留守,真正的军事重地换到什么地方,朕不知情,北国王也不知情。”
所以,摄政王宣祈的所有动作都是眼前的陛下算计好的。
他知道宣祈会有所行动,所以才拿走军事重地和布局图。
他也清楚军事重地和布局图虽然落到北国王手里,肯定会一无是处。
那么,一个疑问就产生了,“陛下,您高瞻远瞩,微臣有一事不明。”
“说来听听。”
“陛下既已料到会是这个结果,那谈何打败摄政王?要知道王爷是大唐的战神,大唐的每一处军事重地都刻在他的记忆里,北国王是决对找不到机会得逞的。”
“所以,朕需要爱卿的帮助。”宣苑迅速接下话并站起来,认真的看着沈重霖,“爱卿可愿助朕夺回大唐基业?”
沈重霖被宣苑盯得头皮发麻,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选择关乎自己后半生的荣辱和荣华。诚如先前所想,就算他回到京城,宣祈也不可能真的重用他。犹豫片刻后,沈重霖复又跪在地上,他的别无选择,都是宣祈逼的,“微臣听候陛下吩咐。”
宣苑再一次将他扶起来,“朕果然没看错人,爱卿放心,事成之后,朕绝不会亏待爱卿。”
既然有了选择,那便没有退路。沈重霖拱手作了一揖,“陛下隆恩,微臣感激不尽,可是微臣如今在甘宁,要如何帮助陛下夺回大业?”
“爱卿放心,朕自有法子将你弄回去,你附耳上来。”
宣苑在沈重霖耳边细说一通,只见沈重里的眉宇越听越舒阔,然后说道:“陛下不愧是真龙天子,当真是帝王之谋。如此这般,只要将摄政王引出来,大唐朝廷势必会再回陛下手中,届时朝中再无摄政王这个绊脚石,陛下何愁不能一展鸿图?”
事情没有最终落定,光是畅想就令人激动得热血沸腾。
宣苑很满意沈重霖现在的状态,“朕会留个人在你身边,在甘宁时他会替你我君臣传递消息,等你回到京城,他会是你最得力的助手。”
“谢陛下。”
彼时,皇宫,文德殿。
朝臣们以寅国公和关大学士为首,再三请求摄政王宣祈登基为帝。
偏偏摄政王似乎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还教训他们说此时应付北国的进攻才是正经,登基之事暂不提。
能不提吗?
一个无主的王朝就是一个香饽饽,谁都想来分一块。其他番王对此也无异意,正同心协力对抗外敌,他们就想不明白,王爷一旦登基,大唐即有了擎天柱似的主心骨,他怎么就不愿意登基呢?
“王爷功在社稷,又深得民心,是众望所归,他如此推脱,难道还有什么隐情?”关大学士问出疑惑。
寅国公捋了捋一指长的胡子,徒然听到身边的儿子在叹气,眼睨过去,“你知道?”
萧景仁大概是知道的。
他五哥多精明啊,这会儿如此推脱肯定是因为苏瑜啊!一旦五哥登基为帝,身为王妃的苏瑜即为帝后,一个母族不兴又是个二嫁的帝后,虽说在京城百姓中略有建树,但朝中那些个御史老顽固们谁乐意?届时肯定是一遍又一遍的上折子要求另立新后,那苏瑜怎么办?
五哥不作声,但他不作声,朝臣们哪里懂他的意思?只有他来戳破这层窗户纸,让这些大臣们意识到想让摄政王点头登基,还是有个法子的。
“你们怎么不去求求摄政王妃?”
“摄政王妃?”
寅国公愣了愣,其他朝臣也是面面相觑。
“世子爷,此话怎讲?”关大学士问。
萧景仁好心说道:“王爷不想登基我是不知道原因,可你们也是清楚他最是宠爱王妃的,要是王妃在他耳边说上两句,兴许王爷就认了也说不定。”
“这能成吗?一个女流之辈决定王爷要不要登基,怎么听着儿戏得很?”
“但王爷与王妃的确伉俪情深,王妃又诞下王爷嫡子,地位稳固,她说的话,王爷该是会听的。”
“王妃苏氏得王爷盛宠是不假,只是……。”
这个朝臣未将话说完,但其他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她是个二嫁女,既没有兴盛的母族又是个二嫁女,能得王爷青睐已是烧了几世高烧所得,王爷一旦登基为帝,她适合做帝后吗?
但若是真去找了王妃苏氏,万一王爷真听她的话,岂不是证明他在王爷心中的重要性,谁敢在王爷登基后上折子要求另立家世显赫之人为新后?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他们需要摄政王登基,但他们不需要一个没有显赫母族还是个二嫁女的皇后。
萧景仁见提点起了效果,又说道:“你们现在要不要王爷登基嘛,要不要大唐天下有主心骨吗?是大唐天下重要还是一个出身不高的皇后重要?”
朝臣们沉默不言,萧景仁冷笑一声,“我还以为诸位大人拎得清轻重呢,现在看来也没将大唐的江山放在眼里嘛。”
随着萧景仁这一激,不少朝臣开始无奈叹息,纷纷露出妥协的表情。
可这事儿谁迈出第一步呢?总不能他们齐齐到摄政王府去堵王妃吧。
渐渐地,视线落在了寅国公身上。
寅国公感受到诸多投来的目光,一时间黑了脸,他看向儿子萧景仁。
萧景仁耸了耸肩,“内人倒是与王妃交好,正值端午,或许有机会见上一面。”
端午节,相互交好的世家有送粽子的习惯。
苏瑜收到了来自寅国公府的粽子,还有一封写给她的信。
信上说世子爷新得了一盆绿兰,矜贵得很,岳云眉请她明日到寅国公府一聚,好好观赏观赏。苏瑜不疑有他,只觉这岳云眉嫁了萧景仁,也跟着学起附庸风雅了。若不去凑趣,定会扫了她的兴致罢。
想了想,苏瑜回了信儿,答应次日定然到访。
“倒是忘了问她还请了谁,不知芳姐儿会不会去,她要是去我就把衍哥儿也带去凑凑热闹。”
袁嬷嬷笑道:“寅国公府的人还没走远呢,老奴追出去问问。”
结果是霍静芳也去,还请了关芯兰和孙娴。
次日,苏瑜抱着刚学会走路的衍哥儿上了车,一路上衍哥儿高兴得不行,若不是晗哥儿要练武,也叫他一起去凑热闹了。反正萧景仁与宣祈亲近,她也就不把寅国公府当外人。
岳云眉早早就在门口迎候,看到摄政王府的马车到了,连忙走下石阶迎过去。
蝶依和雪娇先下车,接着是蝶依抱着衍哥儿下车,苏瑜最后。
岳云眉上前拉住她的手,“娴姐姐和二嫂嫂都到了,现如今你也到了,就差你表嫂没到,走,快进去说话。”
一边拉着苏瑜往里走,一边又去逗衍哥儿,“瞧瞧这孩子虎头虎脑的,长得真好看。”
“你可别夸他,孩子小气,袁嬷嬷说夸得多了要生病。”苏瑜笑道。
岳云眉讶然,“还有这样一说吗?”
宣苑换了个姿势坐着,看着沈重霖默了好一会儿才道:“不能保证。”
沈重霖斗胆抬头看宣苑,见他又道:“可朕这么做并非鲁莽行事,要知道大唐的军事重地和布局图是大唐命脉一般的存在,给到北国王手中无疑是给他掐住了大唐的命脉。这东西一旦不见了,大唐朝廷肯定会立即做出反应。如今诚如朕所料那般,宣祈调动人马移位加固,增加布防,朕透露给北国王好几处军事重地要么不见半个人影,要么就只有几百号人留守,真正的军事重地换到什么地方,朕不知情,北国王也不知情。”
所以,摄政王宣祈的所有动作都是眼前的陛下算计好的。
他知道宣祈会有所行动,所以才拿走军事重地和布局图。
他也清楚军事重地和布局图虽然落到北国王手里,肯定会一无是处。
那么,一个疑问就产生了,“陛下,您高瞻远瞩,微臣有一事不明。”
“说来听听。”
“陛下既已料到会是这个结果,那谈何打败摄政王?要知道王爷是大唐的战神,大唐的每一处军事重地都刻在他的记忆里,北国王是决对找不到机会得逞的。”
“所以,朕需要爱卿的帮助。”宣苑迅速接下话并站起来,认真的看着沈重霖,“爱卿可愿助朕夺回大唐基业?”
沈重霖被宣苑盯得头皮发麻,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选择关乎自己后半生的荣辱和荣华。诚如先前所想,就算他回到京城,宣祈也不可能真的重用他。犹豫片刻后,沈重霖复又跪在地上,他的别无选择,都是宣祈逼的,“微臣听候陛下吩咐。”
宣苑再一次将他扶起来,“朕果然没看错人,爱卿放心,事成之后,朕绝不会亏待爱卿。”
既然有了选择,那便没有退路。沈重霖拱手作了一揖,“陛下隆恩,微臣感激不尽,可是微臣如今在甘宁,要如何帮助陛下夺回大业?”
“爱卿放心,朕自有法子将你弄回去,你附耳上来。”
宣苑在沈重霖耳边细说一通,只见沈重里的眉宇越听越舒阔,然后说道:“陛下不愧是真龙天子,当真是帝王之谋。如此这般,只要将摄政王引出来,大唐朝廷势必会再回陛下手中,届时朝中再无摄政王这个绊脚石,陛下何愁不能一展鸿图?”
事情没有最终落定,光是畅想就令人激动得热血沸腾。
宣苑很满意沈重霖现在的状态,“朕会留个人在你身边,在甘宁时他会替你我君臣传递消息,等你回到京城,他会是你最得力的助手。”
“谢陛下。”
彼时,皇宫,文德殿。
朝臣们以寅国公和关大学士为首,再三请求摄政王宣祈登基为帝。
偏偏摄政王似乎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还教训他们说此时应付北国的进攻才是正经,登基之事暂不提。
能不提吗?
一个无主的王朝就是一个香饽饽,谁都想来分一块。其他番王对此也无异意,正同心协力对抗外敌,他们就想不明白,王爷一旦登基,大唐即有了擎天柱似的主心骨,他怎么就不愿意登基呢?
“王爷功在社稷,又深得民心,是众望所归,他如此推脱,难道还有什么隐情?”关大学士问出疑惑。
寅国公捋了捋一指长的胡子,徒然听到身边的儿子在叹气,眼睨过去,“你知道?”
萧景仁大概是知道的。
他五哥多精明啊,这会儿如此推脱肯定是因为苏瑜啊!一旦五哥登基为帝,身为王妃的苏瑜即为帝后,一个母族不兴又是个二嫁的帝后,虽说在京城百姓中略有建树,但朝中那些个御史老顽固们谁乐意?届时肯定是一遍又一遍的上折子要求另立新后,那苏瑜怎么办?
五哥不作声,但他不作声,朝臣们哪里懂他的意思?只有他来戳破这层窗户纸,让这些大臣们意识到想让摄政王点头登基,还是有个法子的。
“你们怎么不去求求摄政王妃?”
“摄政王妃?”
寅国公愣了愣,其他朝臣也是面面相觑。
“世子爷,此话怎讲?”关大学士问。
萧景仁好心说道:“王爷不想登基我是不知道原因,可你们也是清楚他最是宠爱王妃的,要是王妃在他耳边说上两句,兴许王爷就认了也说不定。”
“这能成吗?一个女流之辈决定王爷要不要登基,怎么听着儿戏得很?”
“但王爷与王妃的确伉俪情深,王妃又诞下王爷嫡子,地位稳固,她说的话,王爷该是会听的。”
“王妃苏氏得王爷盛宠是不假,只是……。”
这个朝臣未将话说完,但其他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她是个二嫁女,既没有兴盛的母族又是个二嫁女,能得王爷青睐已是烧了几世高烧所得,王爷一旦登基为帝,她适合做帝后吗?
但若是真去找了王妃苏氏,万一王爷真听她的话,岂不是证明他在王爷心中的重要性,谁敢在王爷登基后上折子要求另立家世显赫之人为新后?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他们需要摄政王登基,但他们不需要一个没有显赫母族还是个二嫁女的皇后。
萧景仁见提点起了效果,又说道:“你们现在要不要王爷登基嘛,要不要大唐天下有主心骨吗?是大唐天下重要还是一个出身不高的皇后重要?”
朝臣们沉默不言,萧景仁冷笑一声,“我还以为诸位大人拎得清轻重呢,现在看来也没将大唐的江山放在眼里嘛。”
随着萧景仁这一激,不少朝臣开始无奈叹息,纷纷露出妥协的表情。
可这事儿谁迈出第一步呢?总不能他们齐齐到摄政王府去堵王妃吧。
渐渐地,视线落在了寅国公身上。
寅国公感受到诸多投来的目光,一时间黑了脸,他看向儿子萧景仁。
萧景仁耸了耸肩,“内人倒是与王妃交好,正值端午,或许有机会见上一面。”
端午节,相互交好的世家有送粽子的习惯。
苏瑜收到了来自寅国公府的粽子,还有一封写给她的信。
信上说世子爷新得了一盆绿兰,矜贵得很,岳云眉请她明日到寅国公府一聚,好好观赏观赏。苏瑜不疑有他,只觉这岳云眉嫁了萧景仁,也跟着学起附庸风雅了。若不去凑趣,定会扫了她的兴致罢。
想了想,苏瑜回了信儿,答应次日定然到访。
“倒是忘了问她还请了谁,不知芳姐儿会不会去,她要是去我就把衍哥儿也带去凑凑热闹。”
袁嬷嬷笑道:“寅国公府的人还没走远呢,老奴追出去问问。”
结果是霍静芳也去,还请了关芯兰和孙娴。
次日,苏瑜抱着刚学会走路的衍哥儿上了车,一路上衍哥儿高兴得不行,若不是晗哥儿要练武,也叫他一起去凑热闹了。反正萧景仁与宣祈亲近,她也就不把寅国公府当外人。
岳云眉早早就在门口迎候,看到摄政王府的马车到了,连忙走下石阶迎过去。
蝶依和雪娇先下车,接着是蝶依抱着衍哥儿下车,苏瑜最后。
岳云眉上前拉住她的手,“娴姐姐和二嫂嫂都到了,现如今你也到了,就差你表嫂没到,走,快进去说话。”
一边拉着苏瑜往里走,一边又去逗衍哥儿,“瞧瞧这孩子虎头虎脑的,长得真好看。”
“你可别夸他,孩子小气,袁嬷嬷说夸得多了要生病。”苏瑜笑道。
岳云眉讶然,“还有这样一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