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0章群臣相争,是非难断
这话一出,不少文武皆是各有了几分心思,有的点头赞同,有的却暗自摇头。
祝云岐顿了顿,继续说道:“故而,臣觉得此事,不能单独以殉国二字定夺,陛下试想,若是陈御史在此次事情里出了意外,岂不是我潇湘的栋梁,便要折在了乱臣贼子们的手里?那是何等损失,陛下有数,诸位大人也该有数!臣是粗人,说不出那么多礼法常数来,这便说完了。”
说罢了,祝云岐便是直接站在了那群赞成追封的大臣们前头,让得那些个大臣,皆是有了许多底气。
接下来出面的一人,是工部尚书邹大人。
邹大人走上前来,抱拳笑道:“陛下,臣的想法,和祝将军相差无多。并且臣想斗胆放肆,问各位大人们一句话。”
皇帝挥了挥手:“问。”
邹大人转向那些个反对之人,笑问道:“邹某想问诸位,不知诸位是否见识过,陈御史那些个惊为天人的设计?是否切身体会过,陈御史那些堪称神物的制造品,究竟是何等神奇?你们没有。所以你们不会理解,陈御史对我潇湘国何等重要!”
“诸位所知道的,大概只是陈御史文采斐然,乃是我潇湘百年难得一见的文豪,却不知,陈御史真正最为厉害之处,在于其那些超越我等认知的大智慧!毫不夸张的说,邹某统管工部,二十一年了,见过的神奇之物数不胜数,但,即便是邹某生平所见最为神奇之物,也不及陈御史所作之物,有他在,往小了说,我潇湘国的制造业,将远超任何番邦邻国;往大了说,我潇湘大军,将天下无敌!”
“敢问列位,保全如此大才,功德几何,该当如何定夺?!”
说罢了,邹大人便是衣袖一挥,同样站在了赞成的人群当中。
这更是让那些个赞成此事的大臣们倍感心安。
接连有两位高官如此表态,已是让他们的观点切实地站住了脚,同时,也有不少原本反对的大臣,在听罢之后改变了意见,转而站了过来!
再往后,让得众人为之大喜的是,六部尚书,五人都站在了赞同的一边,这,几乎是彻底坚定了众位大臣的念头!
但就在此刻,吏部尚书刘大人,却是站在了反对的一边。
此举,让得众位大臣一阵错愕,尤其是工部的邹大人,当场便是指着刘大人骂了出来:“刘大人,你这未免有些太过不知好歹了!你可知道,陈御史此次去往南郡,乃是去搭救你家公子的!而今你家公子平安归来,陈御史却是死里逃生,你居然!”
“老邹,莫急,且听我说完。”
刘大人摆了摆手,摇头笑道,继而朝着皇帝一拜,“陛下,恕臣斗胆,列为大人都提出了赞同,但老臣,却不得不提出反对的意见。”
“刘爱卿但说无妨。”
皇帝点了点头,此事,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刘大人这才说道:“说起来,陈御史自当年秋闱大考之时,老臣便已见过他了。乃是当初,第一个瞧见他那篇《将进酒》的人,不瞒列位,时至今日,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仍旧被刘某刻在案上,时刻用以惊醒自身。要说陈御史何等大才,刘某历来是再清楚不过的。”
“护卫寒舟,为保陈御史,为救犬子,壮烈牺牲在了南郡府,此事,刘某悲痛难当,恨不能替那护卫去死,替那护卫,拿这条老命去换陈御史和犬子的平安!追封,赏赐,那是必然的,请陛下恕罪,老臣想说,若是陛下不行封赏,那便是陛下昏昧了。”
“那为何刘爱卿要站在反对的一方?”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无妨,继而笑问道。
刘大人瘪了瘪嘴,叹道:“老臣乃是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追封也好,进爵也罢,皆是老臣的职责所在。但陛下,依照国法,从无官无爵之人,晋升为郡府伯爵,有‘三院六考’之说,方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同。若是如此平白封了,恐怕,这‘三院六考’的规矩,便要失信于天下了。”
“老臣深知诸位同僚,为何要怒斥老臣,皆因此事,是由老臣的家事而起。但老臣以为,公事还应公办,不可因恩怨情仇,乱了天下的规矩。故,老臣敢请陛下另封职位,以求利害两全,不负忠义之士,亦不负天下人心!望陛下三思!”
说罢,刘大人便是转过身,朝着陈槐安单独一躬身:“陈御史,职责所在,朝堂之上,你我皆为臣子,为官之道,社稷为先,还望陈御史海涵。”
陈槐安倒是并不在意,刘大人如此反应,属实说来,他反倒是十分欣赏。有这样的好官,乃是潇湘国的幸事,且是刘大人并不知道他的任何计划,这样的反应,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他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怨恨可言。
截至目前,所有出来表态的大臣,所做的反应,所说的话,几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并未出现任何一个反常之人。而此刻剩下的,只有当朝太师,与当朝宰辅二人了。
陈槐安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这二人的身上。
若是所料不错的话,所谓的“那位”大人,便在这二人之中了,而此刻,这二人的意见,也将敲定此事最终的结局,只等这二人开口,一切,自见分晓!
在众位大臣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当朝太师,率先走了出来。
同天朝历史上一样,太师一职,乃是辅弼国君之臣,并无实职,官阶虽大,话语权虽高,但并无什么实际的职权可言,大多数时候,乃是为皇帝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陈槐安所知道的是,当朝太师姓韩,当年乃是颇为有名的大学士,也是当今陛下的授业恩师。在当今陛下继位登基之后,被封为太师,常伴皇帝左右。
且是此人,按照陈槐安的了解,乃是个十分刚正之人,性子与刘大人相近,在他的预期之中,这位韩太师,是会站在反对的那一边的。
但韩太师一开口,却是让他颇感意外——
只见韩太师走上前,开口笑道:“陛下,老臣以为,理应追封!”
这话一出,不少文武皆是各有了几分心思,有的点头赞同,有的却暗自摇头。
祝云岐顿了顿,继续说道:“故而,臣觉得此事,不能单独以殉国二字定夺,陛下试想,若是陈御史在此次事情里出了意外,岂不是我潇湘的栋梁,便要折在了乱臣贼子们的手里?那是何等损失,陛下有数,诸位大人也该有数!臣是粗人,说不出那么多礼法常数来,这便说完了。”
说罢了,祝云岐便是直接站在了那群赞成追封的大臣们前头,让得那些个大臣,皆是有了许多底气。
接下来出面的一人,是工部尚书邹大人。
邹大人走上前来,抱拳笑道:“陛下,臣的想法,和祝将军相差无多。并且臣想斗胆放肆,问各位大人们一句话。”
皇帝挥了挥手:“问。”
邹大人转向那些个反对之人,笑问道:“邹某想问诸位,不知诸位是否见识过,陈御史那些个惊为天人的设计?是否切身体会过,陈御史那些堪称神物的制造品,究竟是何等神奇?你们没有。所以你们不会理解,陈御史对我潇湘国何等重要!”
“诸位所知道的,大概只是陈御史文采斐然,乃是我潇湘百年难得一见的文豪,却不知,陈御史真正最为厉害之处,在于其那些超越我等认知的大智慧!毫不夸张的说,邹某统管工部,二十一年了,见过的神奇之物数不胜数,但,即便是邹某生平所见最为神奇之物,也不及陈御史所作之物,有他在,往小了说,我潇湘国的制造业,将远超任何番邦邻国;往大了说,我潇湘大军,将天下无敌!”
“敢问列位,保全如此大才,功德几何,该当如何定夺?!”
说罢了,邹大人便是衣袖一挥,同样站在了赞成的人群当中。
这更是让那些个赞成此事的大臣们倍感心安。
接连有两位高官如此表态,已是让他们的观点切实地站住了脚,同时,也有不少原本反对的大臣,在听罢之后改变了意见,转而站了过来!
再往后,让得众人为之大喜的是,六部尚书,五人都站在了赞同的一边,这,几乎是彻底坚定了众位大臣的念头!
但就在此刻,吏部尚书刘大人,却是站在了反对的一边。
此举,让得众位大臣一阵错愕,尤其是工部的邹大人,当场便是指着刘大人骂了出来:“刘大人,你这未免有些太过不知好歹了!你可知道,陈御史此次去往南郡,乃是去搭救你家公子的!而今你家公子平安归来,陈御史却是死里逃生,你居然!”
“老邹,莫急,且听我说完。”
刘大人摆了摆手,摇头笑道,继而朝着皇帝一拜,“陛下,恕臣斗胆,列为大人都提出了赞同,但老臣,却不得不提出反对的意见。”
“刘爱卿但说无妨。”
皇帝点了点头,此事,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刘大人这才说道:“说起来,陈御史自当年秋闱大考之时,老臣便已见过他了。乃是当初,第一个瞧见他那篇《将进酒》的人,不瞒列位,时至今日,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仍旧被刘某刻在案上,时刻用以惊醒自身。要说陈御史何等大才,刘某历来是再清楚不过的。”
“护卫寒舟,为保陈御史,为救犬子,壮烈牺牲在了南郡府,此事,刘某悲痛难当,恨不能替那护卫去死,替那护卫,拿这条老命去换陈御史和犬子的平安!追封,赏赐,那是必然的,请陛下恕罪,老臣想说,若是陛下不行封赏,那便是陛下昏昧了。”
“那为何刘爱卿要站在反对的一方?”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无妨,继而笑问道。
刘大人瘪了瘪嘴,叹道:“老臣乃是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追封也好,进爵也罢,皆是老臣的职责所在。但陛下,依照国法,从无官无爵之人,晋升为郡府伯爵,有‘三院六考’之说,方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同。若是如此平白封了,恐怕,这‘三院六考’的规矩,便要失信于天下了。”
“老臣深知诸位同僚,为何要怒斥老臣,皆因此事,是由老臣的家事而起。但老臣以为,公事还应公办,不可因恩怨情仇,乱了天下的规矩。故,老臣敢请陛下另封职位,以求利害两全,不负忠义之士,亦不负天下人心!望陛下三思!”
说罢,刘大人便是转过身,朝着陈槐安单独一躬身:“陈御史,职责所在,朝堂之上,你我皆为臣子,为官之道,社稷为先,还望陈御史海涵。”
陈槐安倒是并不在意,刘大人如此反应,属实说来,他反倒是十分欣赏。有这样的好官,乃是潇湘国的幸事,且是刘大人并不知道他的任何计划,这样的反应,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他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怨恨可言。
截至目前,所有出来表态的大臣,所做的反应,所说的话,几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并未出现任何一个反常之人。而此刻剩下的,只有当朝太师,与当朝宰辅二人了。
陈槐安的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这二人的身上。
若是所料不错的话,所谓的“那位”大人,便在这二人之中了,而此刻,这二人的意见,也将敲定此事最终的结局,只等这二人开口,一切,自见分晓!
在众位大臣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当朝太师,率先走了出来。
同天朝历史上一样,太师一职,乃是辅弼国君之臣,并无实职,官阶虽大,话语权虽高,但并无什么实际的职权可言,大多数时候,乃是为皇帝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陈槐安所知道的是,当朝太师姓韩,当年乃是颇为有名的大学士,也是当今陛下的授业恩师。在当今陛下继位登基之后,被封为太师,常伴皇帝左右。
且是此人,按照陈槐安的了解,乃是个十分刚正之人,性子与刘大人相近,在他的预期之中,这位韩太师,是会站在反对的那一边的。
但韩太师一开口,却是让他颇感意外——
只见韩太师走上前,开口笑道:“陛下,老臣以为,理应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