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典客署再发命案,死者是高丽使者崔成明。人们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就看见他平躺在地板上,胸口插着一把钢刀,而钢刀的刀柄,握在龙图阁大学士甄绮源之子甄昱卿手上。
据高丽人描述,当天下午,崔成明一直待在自己的屋里练字,傍晚的时候,甄昱卿不请自来,与崔成明聊了很久。侍者觉察时辰晚了,想送些晚膳进去,推门时发现,崔成明已经死了,甄昱卿背对着大门跪坐在地上,手里握着刀柄,他们的身边,放着一块白色的绢帛,上面用鲜血写了一个“忠”字。
其他的高丽人听到侍者的叫喊声,一拥而入,将神志不清的甄昱卿绑了起来。
据说鸿胪寺卿听了这个消息,当场就昏了过去。
长安城一夜无眠,朝野上下,都沉浸在愤怒和恐惧之中。
次日一早,赵王府,一向勤快的姬姝没有起床,缩在自己的屋子里。侍女请她去用早膳,她也没搭理。
绝食?宋易安觉得好笑,好整以暇地踱步走到姬姝屋子门口。
不是心情极其不好,姬姝是不会绝食抗议的。
宋易安记得,姬姝刚进新月宫的时候,怀里藏了一个做工非常细致的小布娃娃,那是她新丧的母亲留给她的遗物,她视若珍宝,每天都要把玩,哪怕一年之后布娃娃掉了一只手、两年之后丢了脑袋,她也时常抚摸,看着它发愣。
宋易安是没有布娃娃的,当然,她也没有母亲。在她看来,摸一摸布娃娃,就能摸到母亲的关怀。
某天,宋易安趁着姬姝晒药材的时候,偷偷摸了摸布娃娃的脚,被姬姝逮了正着。气急败坏的姬姝不仅生平唯一一次吼了宋易安,还闹了绝食,一连两顿饭都没有吃,只躺在床上吧嗒吧嗒掉眼泪。宋易安朝着她赔了好久的不是,这才罢休。
今天,姬姝又在闹绝食,其原因,宋易安是知道的。
宋易安走进姬姝的房间,坐在她的床沿上,对着面朝内侧的姬姝说:“你那天问我,那些使臣是不是我命人杀的,我说不是,看来你不相信啊。”
姬姝没说话。她现在听见宋易安的声音、看见宋易安的身影就委屈。虽不像宋易安读书聪明勤勉,但姬姝自认是明理的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她有自己的原则。她陪了宋易安十年也帮了宋易安十年,绝对不希望到头来自己倾心付出的人甚至不配为人。
宋诩对不住她,整个翊朝对不住她,她要复仇,这些姬姝都能理解,但为此就要杀那么多无辜的人,姬姝决不能认同。
姬姝的眼泪滑落下来,很快浸湿了枕头。她忍着鼻音说:“宋易安,你若是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你觉得我爷爷会原谅你吗?”
“你果然在怀疑我。人不是我杀的,也不是我舅舅杀的,你不是帮凶。”宋易安说。
姬姝猛地坐起来,目视着宋易安的眼睛,说:“不是你?好,那我问你:你说要结交赫连衣对吗?”
“是。”
“昨天晚上在案发现场的不是别人,偏偏是赫连衣的表哥,你能给我一个解释吗?”
宋易安微微一笑,说:“我承认,把甄昱卿引过去的人是我,只有让甄昱卿涉案,赫连衣才有可能与我一起调查这件事。不过,人不是我杀的。我已经向朝廷递了奏折,马上去宫里走一趟,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案子很快就会让我接手,赫连衣也会自告奋勇地帮我查案。”
“你知道崔成明会被杀?”
“起初还不能完全确定,只是猜测。”
“你要进宫?”
“是。这件事看似是飞来横祸,其实对于我来说是意外之喜。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妥当了,谁要在我头上扣屎盆子,我马上就会知道了。”
看宋易安信心满满,姬姝说:“你确定皇帝会让你查案?你确定赫连衣会帮你?”
宋易安狡黠一笑,说:“你拭目以待吧。”
今天的早朝,完全换了一个风格,踊跃代替了安静,辩论代替了怀疑。
除了薛璧贺,几乎每一位老臣都请求宋诩将宋易安定为嫌犯,拘捕于大理寺,并在整个京城大肆搜捕忠武卫余孽。薛璧贺虽秉持着“没有证据,不可对皇子随意加刑”的观点,但被其他老臣质疑,给他定了个“枉顾事实、徇亲偏私”的罪名。
龙图阁大学士甄大人为儿子甄昱卿鸣冤,说甄昱卿与崔成明无冤无仇,不可能杀人,乃是被人陷害,请皇帝开恩,还甄昱卿清白。
随即就有刑部官员站出来说,在事情尚未水落石出之前,甄昱卿不能推卸罪责,否则无法给高丽人一个交代。
于是甄大人斥责刑部办事没有效率,刑部控诉大理寺畏首畏尾、不知变通,大理寺责怪刑部推诿责任、消极怠工,礼部和鸿胪寺哭诉典客署的局面无法控制,请朝廷明示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宋诩心里立时就有了。宋诩有气无力地说:“不用吵了,朕就遂了你们的意:抓捕赵王宋易安入狱;限刑部和大理寺三日之内破案,如若不然,逐一问责。”
这算什么?能站在大殿上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
宋诩的决定非常明确,只要刑部和大理寺能找出哪怕一条宋易安指使忠武卫杀人的证据,宋易安必死。在宋诩的心里,一直没有把宋易安当成自己的儿子,而是耻辱,是敌人。
不过这对于各部官员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事情容易解决,就算是糊涂案,也是皇帝亲自认定的糊涂案。宋易安若是委屈,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正当大多数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门外当值的小太监迈着碎步进来,交给宋诩身边的大太监俞采一封奏折,耳语几句,悄悄退出去。俞采将奏折交给了宋诩。
正是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在大殿上,用不着半路递个奏折上来,但有必要递奏折的那几位,都不是可以轻视的小角色:被禁足的太子殿下、齐王殿下,和从不上朝、从不说话的赵王宋易安。
宋诩打开奏折。他看得很快,但脸上的表情难以形容。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
据高丽人描述,当天下午,崔成明一直待在自己的屋里练字,傍晚的时候,甄昱卿不请自来,与崔成明聊了很久。侍者觉察时辰晚了,想送些晚膳进去,推门时发现,崔成明已经死了,甄昱卿背对着大门跪坐在地上,手里握着刀柄,他们的身边,放着一块白色的绢帛,上面用鲜血写了一个“忠”字。
其他的高丽人听到侍者的叫喊声,一拥而入,将神志不清的甄昱卿绑了起来。
据说鸿胪寺卿听了这个消息,当场就昏了过去。
长安城一夜无眠,朝野上下,都沉浸在愤怒和恐惧之中。
次日一早,赵王府,一向勤快的姬姝没有起床,缩在自己的屋子里。侍女请她去用早膳,她也没搭理。
绝食?宋易安觉得好笑,好整以暇地踱步走到姬姝屋子门口。
不是心情极其不好,姬姝是不会绝食抗议的。
宋易安记得,姬姝刚进新月宫的时候,怀里藏了一个做工非常细致的小布娃娃,那是她新丧的母亲留给她的遗物,她视若珍宝,每天都要把玩,哪怕一年之后布娃娃掉了一只手、两年之后丢了脑袋,她也时常抚摸,看着它发愣。
宋易安是没有布娃娃的,当然,她也没有母亲。在她看来,摸一摸布娃娃,就能摸到母亲的关怀。
某天,宋易安趁着姬姝晒药材的时候,偷偷摸了摸布娃娃的脚,被姬姝逮了正着。气急败坏的姬姝不仅生平唯一一次吼了宋易安,还闹了绝食,一连两顿饭都没有吃,只躺在床上吧嗒吧嗒掉眼泪。宋易安朝着她赔了好久的不是,这才罢休。
今天,姬姝又在闹绝食,其原因,宋易安是知道的。
宋易安走进姬姝的房间,坐在她的床沿上,对着面朝内侧的姬姝说:“你那天问我,那些使臣是不是我命人杀的,我说不是,看来你不相信啊。”
姬姝没说话。她现在听见宋易安的声音、看见宋易安的身影就委屈。虽不像宋易安读书聪明勤勉,但姬姝自认是明理的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她有自己的原则。她陪了宋易安十年也帮了宋易安十年,绝对不希望到头来自己倾心付出的人甚至不配为人。
宋诩对不住她,整个翊朝对不住她,她要复仇,这些姬姝都能理解,但为此就要杀那么多无辜的人,姬姝决不能认同。
姬姝的眼泪滑落下来,很快浸湿了枕头。她忍着鼻音说:“宋易安,你若是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你觉得我爷爷会原谅你吗?”
“你果然在怀疑我。人不是我杀的,也不是我舅舅杀的,你不是帮凶。”宋易安说。
姬姝猛地坐起来,目视着宋易安的眼睛,说:“不是你?好,那我问你:你说要结交赫连衣对吗?”
“是。”
“昨天晚上在案发现场的不是别人,偏偏是赫连衣的表哥,你能给我一个解释吗?”
宋易安微微一笑,说:“我承认,把甄昱卿引过去的人是我,只有让甄昱卿涉案,赫连衣才有可能与我一起调查这件事。不过,人不是我杀的。我已经向朝廷递了奏折,马上去宫里走一趟,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案子很快就会让我接手,赫连衣也会自告奋勇地帮我查案。”
“你知道崔成明会被杀?”
“起初还不能完全确定,只是猜测。”
“你要进宫?”
“是。这件事看似是飞来横祸,其实对于我来说是意外之喜。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妥当了,谁要在我头上扣屎盆子,我马上就会知道了。”
看宋易安信心满满,姬姝说:“你确定皇帝会让你查案?你确定赫连衣会帮你?”
宋易安狡黠一笑,说:“你拭目以待吧。”
今天的早朝,完全换了一个风格,踊跃代替了安静,辩论代替了怀疑。
除了薛璧贺,几乎每一位老臣都请求宋诩将宋易安定为嫌犯,拘捕于大理寺,并在整个京城大肆搜捕忠武卫余孽。薛璧贺虽秉持着“没有证据,不可对皇子随意加刑”的观点,但被其他老臣质疑,给他定了个“枉顾事实、徇亲偏私”的罪名。
龙图阁大学士甄大人为儿子甄昱卿鸣冤,说甄昱卿与崔成明无冤无仇,不可能杀人,乃是被人陷害,请皇帝开恩,还甄昱卿清白。
随即就有刑部官员站出来说,在事情尚未水落石出之前,甄昱卿不能推卸罪责,否则无法给高丽人一个交代。
于是甄大人斥责刑部办事没有效率,刑部控诉大理寺畏首畏尾、不知变通,大理寺责怪刑部推诿责任、消极怠工,礼部和鸿胪寺哭诉典客署的局面无法控制,请朝廷明示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宋诩心里立时就有了。宋诩有气无力地说:“不用吵了,朕就遂了你们的意:抓捕赵王宋易安入狱;限刑部和大理寺三日之内破案,如若不然,逐一问责。”
这算什么?能站在大殿上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
宋诩的决定非常明确,只要刑部和大理寺能找出哪怕一条宋易安指使忠武卫杀人的证据,宋易安必死。在宋诩的心里,一直没有把宋易安当成自己的儿子,而是耻辱,是敌人。
不过这对于各部官员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事情容易解决,就算是糊涂案,也是皇帝亲自认定的糊涂案。宋易安若是委屈,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正当大多数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门外当值的小太监迈着碎步进来,交给宋诩身边的大太监俞采一封奏折,耳语几句,悄悄退出去。俞采将奏折交给了宋诩。
正是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在大殿上,用不着半路递个奏折上来,但有必要递奏折的那几位,都不是可以轻视的小角色:被禁足的太子殿下、齐王殿下,和从不上朝、从不说话的赵王宋易安。
宋诩打开奏折。他看得很快,但脸上的表情难以形容。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