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没想到杨荣竟然能说出如此短视之话,虽然他们已经老了,没有几年的活头,但是千年以前老祖宗都能明白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怎么到了号称智者的杨勉仁嘴里就成了只顾眼前利益了呢?
看来皇帝对士绅优待的试探让杨勉仁急了,杨士奇心生警惕,越是现在这种微妙的时刻越是不能被皇帝抓住把柄。
“勉仁!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想着利用舆情给陛下施压,陛下已经将大政托付内阁,正是我辈大展身手,实现我辈修齐治平梦想的时候。
只有大明在你我手中更加的强盛,内阁的权柄才不会失掉,若是你我执政,大明到处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不用皇帝陛下说话,老夫也羞于坐在首辅之位上。”
杨士奇的话说的很重,已经有了教训的意味,杨荣脸上有些挂不住,羞恼的一甩袖子说道:“士奇此言老夫不敢苟同,若是君权没有制衡,今后谁还能拦得住皇帝欲望。
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皇帝,所造成的破坏,比起读书人所占的那点儿蝇头小利可要大的多。
今天皇帝用士绅优待试探我等的决心,明天就会用士绅纳税继续试探我等,我等一步退步步退,总有不能再退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陛下什么时候说要取消读书人优待了,我等身为臣子不能不分是非对错为了反对而反对,今日陛下已经做出退让,没有坚持将夏希淳功名革除,我等若还是不依不饶,下一次陛下还会退让吗?
到那时我等又该如何自处,想要陛下一直能够优待读书人,读书人首先要做出让陛下信重之事。
陛下将大政交于内阁就是对你我这样的读书人的考验,若是我等能够将天下治理一下井井有条,国富民丰。陛下有何理由剥夺读书人的优待!
若是这天下在你我的治理下,饥荒遍地,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你觉得我们有脸去跟陛下张嘴谈什么读书人的优待吗?”
“士奇此言差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可不是为了救民于水火,而是谋求富贵,若是读书不能富贵,谁还愿意苦读。大多数人想的都是锦衣玉食,娇妻美妾。
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能有几个,想让人干活,就得给人好处。大明俸禄底下,才有的优待读书人的政策。若是取消优待士人,那就要提高俸禄,致仕之后也要有合理的待遇。
不然一个官员清廉自守了一辈子,致仕之后因为没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这是朝廷的耻辱。”
“勉仁,陛下登基时就已经明确表示从明年开始提高低级官员的俸禄,并且只发放粮食与银钱。其他杂物不在用作俸禄发放。
这话你没有听到吗?老夫倒是觉得大明的官员不是俸禄低下的问题,而是大明的官员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科举出身的官员不通实务,想要做事却毫无头绪,不得不依靠于幕僚的协助,这也是现在师爷一行兴起的原因。本来是官员应该做的事,结果成了幕僚在做,那么幕僚不要钱吗?
这个钱朝廷是不出的,吏部也没有师爷这一编制,那么聘请师爷的钱官员自己出吗?官员当然不会花自己口袋里的钱,这个钱就变成了耗羡加在税收里成了百姓的负担。
对于那夏希淳,皇帝召见他本来是他的一个机会,只要问对得到陛下的认可,仕途前程无忧。可是这位必然是没有入了陛下之眼,三年御史台的磨炼并没有让他有任何的长进,这样的官员别说陛下看不上就是老夫也一样看不上。
夏希淳被皇帝冷落之后,自知仕途无望,才萌生了请辞之意。却没想到被陛下抓住了机会,老夫在想大明科举出来的读书人就一点儿委屈都受不得吗?
这一次没有做好,沉下心来补足自己的不足之处,等待下一次的机会,而不是明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还想着一步登天。大明现在有多少个夏希淳这样的官员,他绝对不是特例。
若是读书人不把心思放在做事上,以后就会给陛下留下越来越多的把柄。皇帝需要的是能做事的能臣,而不是得过且过的庸臣。”
杨士奇与杨荣二人你来我往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杨士奇虽然也有私心,也反对皇帝取消读书人的优待,但是杨士奇还是一个修齐治平的标准士人,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愿意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心力,与他有同样想法的是内阁辅臣金幼孜。
而杨荣与黄淮就是典型的读书是为了富贵的代表人物,家国天下对他们来说只是挂在嘴上当做资历,还有一个刚入阁的杨溥,由于入阁时日较短,加之十年的牢狱之灾,让他更加的谨言慎行。
如今的内阁已经隐隐有些对立,杨士奇与金幼孜属于愿意躬行做事的实干派,而杨荣与黄淮就属于嘴炮无敌,落到实处什么也干不了。
偏偏只说话不做事的人,专门盯着做事之人挑毛病,对做事之人各种弹劾。正因为不做事,不做事就不会出错,这些嘴炮最后都成了高官。
大明朝的官员也不是傻子,大家发现原来想升官发财,就不能做事,因为只要做事就会出错,不做事的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寻找做事之人的错误。
不这样做如何能显示出他们的存在感,动动嘴就能获得功绩,就能身居高位。长此以往人人都愿意动嘴,而不是躬身做事。
于是大明的官场越来越务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发展到最后成了只要做事之人,必然被弹劾。
世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终南捷径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一步步攀登高峰。
不管内阁的意见有多么的不统一,圣旨还是明发了出去。随着邸报发往全国,官员无故辞官将会被革除功名的消息传遍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地方官员都感觉到了脖子上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再想在官场混日子,不想混就回家享受生活,这样的好事以后可就没有了。
看来皇帝对士绅优待的试探让杨勉仁急了,杨士奇心生警惕,越是现在这种微妙的时刻越是不能被皇帝抓住把柄。
“勉仁!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想着利用舆情给陛下施压,陛下已经将大政托付内阁,正是我辈大展身手,实现我辈修齐治平梦想的时候。
只有大明在你我手中更加的强盛,内阁的权柄才不会失掉,若是你我执政,大明到处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不用皇帝陛下说话,老夫也羞于坐在首辅之位上。”
杨士奇的话说的很重,已经有了教训的意味,杨荣脸上有些挂不住,羞恼的一甩袖子说道:“士奇此言老夫不敢苟同,若是君权没有制衡,今后谁还能拦得住皇帝欲望。
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皇帝,所造成的破坏,比起读书人所占的那点儿蝇头小利可要大的多。
今天皇帝用士绅优待试探我等的决心,明天就会用士绅纳税继续试探我等,我等一步退步步退,总有不能再退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陛下什么时候说要取消读书人优待了,我等身为臣子不能不分是非对错为了反对而反对,今日陛下已经做出退让,没有坚持将夏希淳功名革除,我等若还是不依不饶,下一次陛下还会退让吗?
到那时我等又该如何自处,想要陛下一直能够优待读书人,读书人首先要做出让陛下信重之事。
陛下将大政交于内阁就是对你我这样的读书人的考验,若是我等能够将天下治理一下井井有条,国富民丰。陛下有何理由剥夺读书人的优待!
若是这天下在你我的治理下,饥荒遍地,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你觉得我们有脸去跟陛下张嘴谈什么读书人的优待吗?”
“士奇此言差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可不是为了救民于水火,而是谋求富贵,若是读书不能富贵,谁还愿意苦读。大多数人想的都是锦衣玉食,娇妻美妾。
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能有几个,想让人干活,就得给人好处。大明俸禄底下,才有的优待读书人的政策。若是取消优待士人,那就要提高俸禄,致仕之后也要有合理的待遇。
不然一个官员清廉自守了一辈子,致仕之后因为没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这是朝廷的耻辱。”
“勉仁,陛下登基时就已经明确表示从明年开始提高低级官员的俸禄,并且只发放粮食与银钱。其他杂物不在用作俸禄发放。
这话你没有听到吗?老夫倒是觉得大明的官员不是俸禄低下的问题,而是大明的官员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科举出身的官员不通实务,想要做事却毫无头绪,不得不依靠于幕僚的协助,这也是现在师爷一行兴起的原因。本来是官员应该做的事,结果成了幕僚在做,那么幕僚不要钱吗?
这个钱朝廷是不出的,吏部也没有师爷这一编制,那么聘请师爷的钱官员自己出吗?官员当然不会花自己口袋里的钱,这个钱就变成了耗羡加在税收里成了百姓的负担。
对于那夏希淳,皇帝召见他本来是他的一个机会,只要问对得到陛下的认可,仕途前程无忧。可是这位必然是没有入了陛下之眼,三年御史台的磨炼并没有让他有任何的长进,这样的官员别说陛下看不上就是老夫也一样看不上。
夏希淳被皇帝冷落之后,自知仕途无望,才萌生了请辞之意。却没想到被陛下抓住了机会,老夫在想大明科举出来的读书人就一点儿委屈都受不得吗?
这一次没有做好,沉下心来补足自己的不足之处,等待下一次的机会,而不是明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还想着一步登天。大明现在有多少个夏希淳这样的官员,他绝对不是特例。
若是读书人不把心思放在做事上,以后就会给陛下留下越来越多的把柄。皇帝需要的是能做事的能臣,而不是得过且过的庸臣。”
杨士奇与杨荣二人你来我往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杨士奇虽然也有私心,也反对皇帝取消读书人的优待,但是杨士奇还是一个修齐治平的标准士人,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愿意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心力,与他有同样想法的是内阁辅臣金幼孜。
而杨荣与黄淮就是典型的读书是为了富贵的代表人物,家国天下对他们来说只是挂在嘴上当做资历,还有一个刚入阁的杨溥,由于入阁时日较短,加之十年的牢狱之灾,让他更加的谨言慎行。
如今的内阁已经隐隐有些对立,杨士奇与金幼孜属于愿意躬行做事的实干派,而杨荣与黄淮就属于嘴炮无敌,落到实处什么也干不了。
偏偏只说话不做事的人,专门盯着做事之人挑毛病,对做事之人各种弹劾。正因为不做事,不做事就不会出错,这些嘴炮最后都成了高官。
大明朝的官员也不是傻子,大家发现原来想升官发财,就不能做事,因为只要做事就会出错,不做事的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寻找做事之人的错误。
不这样做如何能显示出他们的存在感,动动嘴就能获得功绩,就能身居高位。长此以往人人都愿意动嘴,而不是躬身做事。
于是大明的官场越来越务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发展到最后成了只要做事之人,必然被弹劾。
世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终南捷径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一步步攀登高峰。
不管内阁的意见有多么的不统一,圣旨还是明发了出去。随着邸报发往全国,官员无故辞官将会被革除功名的消息传遍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地方官员都感觉到了脖子上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再想在官场混日子,不想混就回家享受生活,这样的好事以后可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