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在安边守军陈廷阶部完全没有防患的情况下,没费多大功夫,就消灭了这支武功实力很强的朝廷边军,并斩杀了陈廷阶等一干武功高强的将领。

    自然,义军是要尽数缴获陈廷阶的军库钱粮的。

    别看因连年天灾,边军军士连饭都吃不饱,可这些当官的,仍然富可敌国!

    在清理陈廷阶部的公私财物时,连王嘉胤、王自用和混天龙等人都大吃一惊:驻扎在这么一个边关小镇,各种财物,竟然比陈廷栋那里还多!这都是从哪儿偷来抢来的呀?连山大王出身的混天龙都感到不解!

    自然,义军把这些赃财和军粮收缴过来,是要拿出一小部分来周济周边饥民的,然后把大部分钱财物资,分发给各营的匠灶桩去登记入库。

    要知道,就这“一小部分”,也能让周边灾民小康一阵子的!

    义军既然叫义军,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

    要说给这些由草头王登高一呼,各地饥民纷纷响应而组织起来的军队下个定义的话,无非就是有一定组织纪律的山大王武装,他们可没有什么理论意识,办事的原则就是一个义字,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利字,等到后来队伍不断壮大了,有了足够实力了,自然而然,心就大了,心大心态也就变了,心大目标也就大了,这才有了后面的若干故事。

    既然讲究义字,那就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所以在义军中,王嘉胤、王自用、张献忠、混天龙等等头领们,也是和军士们一起吃大灶的,直到后来,义军规模发展到数万人以上了的时候,将领们才开始吃小灶,当然那时军士的伙食和待遇也很不错了,所以义军的凝聚力特别强。

    因初期的粮油肉菜并不是很充足,义军在平日修整期间,才不得不三天打个小牙祭,七天打个大牙祭,每日是一顿干两顿稀,不敢天天见油荤,不敢一天三顿干。

    但有一点,不管几天,只要是打了胜仗,那就要大摆酒宴的,比打大牙祭的肉菜还要丰盛,而且从来都是!

    这种不成规矩的规矩,自然就带有了庆功的性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对打胜仗的奖励,在连年饿饭的年月里,一打了胜仗,就有酒宴吃,这可是能够极大地鼓舞士气呢!

    因而,义军虽然在靖边才连吃了两顿酒宴,但在安边又打了胜仗,而且所缴获的物资钱财比靖边还多,自然,这天收拾了战场,驻进了军营后,中午摆酒是来不及了,于是中午就吃顿便饭。

    午饭后,各营的匠灶桩,一收拾完灶台锅碗,就开始准备晚宴了。当然,各营都是按义军的统一标准做酒宴的。

    匠灶桩做酒宴的同时,各营就把新降的明军,按照王自用的分配,分别编入了各队各桩。

    由于王嘉胤和王自用两位大头领特别高兴,因为他们这只义军中自从有了张献忠,不但对攻打明军的正规军不再有所顾忌,还在几天之内就连续消灭了三支实力很强的边军,并且把三处总共六千余名训练有素的明军官兵,俘为了义军,王家军这八个营的力量,一下子强大了许多!他们能不高兴吗?

    所以,这一晚上,还是按照军队流动性很大的特点,因陋就简,每十二三人围一桌,自然是席地为桌,蹲着用餐。这种地摊酒席,绵延摆了两里路方圆呢!

    这一顿酒宴,是每桌一大盆红烧肉,一大盆粉条炖肉,一大盆麻辣豆腐,一大盆素菜汤,竟然还有两只黄油油的卤鸡,宰出来堆了一大盘呢!在那个灾荒年代,能吃上一回卤鸡,简直比过大年还牛气呢!这可真是大宴功臣的架势啊!

    酒则是每桌四坛两斤装的干烧,平均一人有半斤多酒,但是,匠灶营说了,要是不够,还可以加酒。

    王嘉胤和王自用不是得意忘形之人,虽然短期内连续大胜,还缴获颇丰,而且离下一个目标也有一段距离,又是刚刚灭了陈廷阶,消息还不可能那么快就传到下一个目标去了,但还是必须小心谨慎,仍然命令各营都派几组暗哨出去放哨。

    当然,每四人一组的暗哨,发给一坛酒,一只鸡,一大包红烧肉,一人两个大饼,足够哨兵吃饱。另外,在这种大家都吃酒宴的时候出去放哨的,可不是平日轮流放哨,那是职责所在,这种放哨,除了给足吃的外,每人还有五钱银子的哨工钱!所以,派谁去放哨谁都乐意。

    在安边吃的这一顿酒宴,因为陈廷阶部的投诚明军两千余人,全都分别安插在各营各队各桩了,王嘉胤等高级将领就没有来特意敬酒,但却嘱托了各大队的参将,要多多劝所有兄弟喝酒吃肉,要对新降明军表示欢迎和安抚,因此军士们吃酒宴的热烈程度,可以说是吃得一派天昏地黑!

    连续征战了几天,这天晚宴又吃得很晚,外面又派有若干暗哨,可以放心,王嘉胤就和王自用商量了一下,传令下去,明天早上可以比平日晚一个时辰起床,好养足体力。

    义军决定在安边休息两天,好好恢复一下后,再往定边进发。

    定边与盐池相距不远,而且都是既有驻囤边军,又有官府力量的边塞要冲,王嘉胤和王自用也需要时间进行一番谋划。

    第二天起,是休息日,这天上午,安边当地有三十二个面黄肌瘦的青壮年,他们家在昨天接受了义军的赈济后,把钱粮留给家里,就相约跑到义军军营来要求参军了。

    这伙灾民恰好来到了张献忠的第八营的冯双礼大队的军帐来了,因为张献忠营要求各大队参将的军帐,都要放在边上,以便随时应急,所以要求参军的灾民,自然就来到了冯双礼的军帐外。

    军士把这伙饥民带进冯双礼的帐中,报告:“禀冯将军,这里来了一伙饥民,有三十二人,他们要求参加我们义军,您看收不收他们?”

    出于职业习惯,冯双礼打量了一下这一群人,但见其中有十六七岁的,有二三十岁的,也有四十出头的,个个都脸现菜色,面黄肌瘦,但精神头儿还不错,不像有病,就问:“你等是当地人?会不会武功?”

    人群中有个三十几岁的汉子答道:“我们都是这附近的人,不会武功,但我们这里有个习俗,一到农闲都爱打猎,所以我们都会打猎,善翻山越岭,会射箭,能使刀叉。”

    冯双礼又问:“参加了义军,就要远征,还不一定能够再回家呢,你们家里人能答应吗?”

    这一问,人群中就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说的说家里人都饿死了,还有啥家哟!说的说老人只还有一口气了,要不是义军周济了粮食,还不定能活到那一天呢,如此下去,守在家也只能等死!说的说,家里人巴不得我们能够参军,好歹有口饭吃,参军还有出路,在家早晚都会饿死!总之,参军才有活路,不参军就只有等死,不管征战到哪里,有饭吃就行,求军爷救救命,收下我们了!

    冯双礼见这伙人铁了心要参军,但这只队伍,从王威被杀,参加了义军,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十天,招收饥民入伍,还是头一回,心想,还是先征求一下头领张献忠的意见再说,就说:“你等稍等一下,待本将去争求一下大头领张将军的意见,我们这个第八营,张将近才是老大,所以要先去请示一下。”

    冯双礼出得帐来,为了快,骑上自己的马,一路小跑,来到张献忠帐中,道:“启禀张将军,末将帐中来了三十个当地饥民,要求参加义军,末将未敢擅自作主,特来请示张将军,收还是不收?”

    张献忠一听,一拍大腿,不假思索地说:“收,当然要收,只要不是老弱病残,多多益善,我们现在兵力还太少,日后要能扩大到几十万人、上百万人才好呢!”

    冯双礼问:“那么,这三十个人收下放到哪里呢?”

    张献忠想了想,说:“就这么几个人,就放你大队好了,由你安排,安排好了就给文算师报个名册就行了。不过,冯将军你可要安排老兵带好他们,闲时要训练他们哦!”

    冯双礼说:“末将遵命!”

    张献忠紧接着说:“这样子,我第八营,干脆来兴一个规矩,日后凡有明军成百上千来降的,我们就再加编大队,饥民参军的,百人以内找到哪个大队,就编进大哪大队,一次来多了,才分散插在各队,这样就有利于老带新了。哦,对了,冯将军,饥民参军,开始既不懂军营规矩,又不会打仗,初进军营,他们会岔生得很呢,你可要告诫下边,除了教他们,可别让他们受气哟!要规定下边的军官,我们不是官军,一定要爱兵如子!”

    “承蒙张将军教诲,末将一定照办!那末将就告辞了!”

    冯双礼说过,就回到自己帐中,对这三十个饥民说:“恭喜了,张将军同意招收你等!你等编入军营后,自会有人告诉你们军中规矩,教你们刀枪拳脚,你等可要好好效力,以报效张将军的知遇之恩!”

    这三十个人一听,都齐刷刷地跪下,激动地说:“我等定当遵守军规,勤学武功,勇敢杀敌,唯以多多杀敌,来报效张将军和冯将军的大恩大德!”

    冯双礼听得心中高兴,又说:“说来也算是你等的福气,找到我们第八营来参军了!你们可知道?我们这个第八营,大头领张献忠将军,几天前都还是明军中的一个小小的总骑尉,比本将的军衔都还低一级呢,没想到杀王威参加义军后,这才显出了张将军的王者本领!几天之内,两场大战斗,都是张将军轻松杀掉武功最高的明军将领,这才组建起了我们的第八营呢!就因为张将军会用兵,武功特别特别高强,他一上阵,就总是先杀掉敌方的主将,敌方主将一死,我方的军队就很少伤亡了,所以说啊,跟着张将军打仗,我们这些部属的命都要长很多呢!还有,我们的张将军啊,不但有无敌的武功,而且还爱兵如子,对我等同僚,都是以兄弟相称呢!我们的张将军,简直是具有王者的风范呢!你们说,你们参军,加入了我第八营,是不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呢?”

    这些新参军的饥民,对冯双礼这番话,听得似懂非懂的,但却明白了一点,就是遇到了对军士很好,打仗特别勇猛的无敌大王了,自己战死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就有几个新兵情不自禁地说:“听冯将军这一说,那八营的张将军,可就真正是张大王了,我等找到大张大王的营里来参军,还真是福大命大啊!”

    在此刻,新兵也就是随口一说,冯双礼也就是随耳一听,都没往心里去,也没朝深里去想,但是,却为后来不久冯双礼和王尚礼、王定国等原王威军中过来的大队参将商量,为了加强八营的声威,建议张献忠改称八大王,而埋下了思路基础!

    接下来,冯双礼把这三十个人,分配给了两个小队的六个桩,刚好一个桩带五个新兵。

    冯双礼到文算师去登记报名后,又叫两个小队校尉去匠灶桩,给新兵领了改“明”字为“义”字的明军军装和配刀,这一伙饥民,就从此就吃上了饱饭,身体也很快好起来了,后来个个都成了作战勇士。

章节目录

张献忠传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笑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010 “八大王”的由来-经典传奇张献忠巨宝之谜,张献忠传奇,笔趣阁并收藏张献忠传奇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