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哔哔哔!”
忠右卫门都不由得要破口大骂了,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挤在这一会子涌了上来。马上关东天领秋收,这是幕府一年到头最大的大事。
幕府现在确实不需要依赖年贡农业税的收入,就能够支应日常的开销。可关东这数百万石大米不好好采收归仓的话,那是要动摇国本的。
十万二十万灾民,幕府可以轻易的解决掉。不论是依赖江户的御米藏,还是横滨的进口米,立时就能喂饱这十万张嘴。可上百万人要是饿了肚子,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决的事啦。
是以到了这个时候,幕府上下得总动员,全力保障秋收工作的顺利推进。并且使得这数百万石大米,全部进入幕府以及各地的官私仓廪。
若果仅仅是这么一件事也就罢了,经历了约一年的准备,幕府的三家股友,已经准备好要开始发行纸币了。并且依托原属奈良屋的两替屋和店铺,建立了“第一银行”。
实际上就是用奈良屋上百年在日本商界以及老百姓中的诚信口碑,来保证纸币发行的顺利。
如此大事,原本想着秋粮归仓之后,按部就班,慎而重之的好好推行。结果刚说要在横滨建立第一银行,横滨就特娘的出现了英国公使遇袭一事。
就算幕府高层知道,只要巴夏礼没事,就不大能够影响英日之间的邦交。可是一般的小老百姓怎么想?奈良屋可是执全国商界之牛耳的大豪商。和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都联系密切,现在英法等处都遭遇袭击,会不会影响奈良屋的出口?
奈良屋要是出口受挫,会不会导致他的生意一落千丈?须知日本的生丝绝大多数都是供出口使用的,国内所需相比出口数额,几乎不值一提。若是出口减少,立刻就会导致蚕农破产,丝厂关闭。
这时候奈良屋发纸币,绝对不合时宜!
“……”忠右卫门难得的没有坐在首座,而是在廊上来回的踱步,
一边来回转,一边想怎么处理这么多交杂在一块儿的事情。英法的交涉能敷衍吗?关东的秋收能推迟吗?纸币的发行能取消吗?
每一件都有不能的理由,京都方面到底接受不接受幕府编的瞎话也还不知道。而且所谓的投书者永井雅乐才刚开始过堂询问,根本没查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京都这个内部的烂摊子不处理好,那些烂疮一定会继续往外蹦。摆明了横滨和神户的事情,就是耐不住蹦出来的烂疮。
重点是眼前这么多烂事,就没有一点儿轻重缓急之分,全都是重,全都是急。
“攘外必先安内!”松平齐宣想了想,最后还是如此决定到。
“内安何处呢?”有意见就好,忠右卫门转头看向松平齐宣。
“秋收!”
松平齐宣没有任何的迟疑,因为道理很简单,尊攘分子搞破坏,那也有一个渐渐地过程。而且主要是小规模小范围的破坏,烂疮拖两三天是绝对死不了人的。大不了就是之后治疗的时候,需要多费一点劲罢了。
钞票原本就预定要等幕府秋收结束,年贡的稻米都归仓之后,才会在主要的大城市内,开始发行。所以多拖几天,并不会有实际上的影响。
英法两国的拓界要求,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不可能立马就让幕府低头。幕府又不是打了败仗,要签订城下之盟了,不签不行。
外交嘛,重点就在这个交流的“交”上面,一来二去,拖上个十天半拉月的,属实正常。就算是巴夏礼和贝利考特,也挑不出幕府的错来。互相提要求,讨价还价,你来我往,谈上半年一年,最后签订条约,都能算快的。
而秋收就不同了,因为日本沉重的农业税,所谓的五公五民,那就是个笑话而已。信这个的,那我还信带清是历朝历代税负最低的呢,呵呵。
一般的农民家里,根本就没有隔夜之粮。有些人家就是给人养一天蚕,吃一天的饭。许多农民在秋收前的一两个月就出现了断粮的危机,靠吃点山菜树叶啥的吊着命。
秋粮出事,江户城可能不会立刻乱,但是广大关东平原上的农村,立刻就会乱!
是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先把秋收处置好了。只要老百姓有口吃的,那么以老百姓本身的顺从性,和此时幕府的一贯反动的作风,就不会发生严重的一揆。
煽动不起大一揆,关东就不会乱。而江户有一万数千新军传习队镇守,根本不怕什么宵小作乱。
“臣以为大老所言有理。”助六当先表态。
他之前在横滨,看出巴夏礼和贝利考特是准备趁着遭遇袭击,敲诈一下幕府,并不是说势在必得的。既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姿态,也没有限时限刻,要求幕府三天内给予答复,不然就炮轰江户城的说法。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继续去横滨,同英法虚与委蛇,拖上一个月。最后这边秋收弄好了,再去应付英法。
如果直接晾着巴夏礼和贝利考特,那么事情就大了,人家的人和财产在日本遭受损失,幕府这边只当看不见,邦交一定会因此受损。但是先谈着,比如这周先行慰问伤者,给予赔偿和照顾。下周就去神户,看看法国商人的损失情况。
一个月很快的……
“你们呢?”忠右卫门点点头。
“臣以为秋收确乎第一大事!”大冈忠恕也点头应是。
其他人没有反对意见,那么无可奈何的忠右卫门只能下令,京都方面由德川庆保率领新选组,全力调查,务必把永井雅乐的底细弄清楚。“天谴”的谣言也需要出面辟谣,恢复人心的安定。
英法方面由助六去处置,忠右卫门先拨六千镑,四千磅赔给那个受伤的英国军官,两千磅赔给法国商人。用金子先堵一堵他们的嘴,能多争取一天是一天。
剩下的其余人等,配合幕府的僚吏,以最快的速度秋收。
7017k
忠右卫门都不由得要破口大骂了,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挤在这一会子涌了上来。马上关东天领秋收,这是幕府一年到头最大的大事。
幕府现在确实不需要依赖年贡农业税的收入,就能够支应日常的开销。可关东这数百万石大米不好好采收归仓的话,那是要动摇国本的。
十万二十万灾民,幕府可以轻易的解决掉。不论是依赖江户的御米藏,还是横滨的进口米,立时就能喂饱这十万张嘴。可上百万人要是饿了肚子,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决的事啦。
是以到了这个时候,幕府上下得总动员,全力保障秋收工作的顺利推进。并且使得这数百万石大米,全部进入幕府以及各地的官私仓廪。
若果仅仅是这么一件事也就罢了,经历了约一年的准备,幕府的三家股友,已经准备好要开始发行纸币了。并且依托原属奈良屋的两替屋和店铺,建立了“第一银行”。
实际上就是用奈良屋上百年在日本商界以及老百姓中的诚信口碑,来保证纸币发行的顺利。
如此大事,原本想着秋粮归仓之后,按部就班,慎而重之的好好推行。结果刚说要在横滨建立第一银行,横滨就特娘的出现了英国公使遇袭一事。
就算幕府高层知道,只要巴夏礼没事,就不大能够影响英日之间的邦交。可是一般的小老百姓怎么想?奈良屋可是执全国商界之牛耳的大豪商。和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都联系密切,现在英法等处都遭遇袭击,会不会影响奈良屋的出口?
奈良屋要是出口受挫,会不会导致他的生意一落千丈?须知日本的生丝绝大多数都是供出口使用的,国内所需相比出口数额,几乎不值一提。若是出口减少,立刻就会导致蚕农破产,丝厂关闭。
这时候奈良屋发纸币,绝对不合时宜!
“……”忠右卫门难得的没有坐在首座,而是在廊上来回的踱步,
一边来回转,一边想怎么处理这么多交杂在一块儿的事情。英法的交涉能敷衍吗?关东的秋收能推迟吗?纸币的发行能取消吗?
每一件都有不能的理由,京都方面到底接受不接受幕府编的瞎话也还不知道。而且所谓的投书者永井雅乐才刚开始过堂询问,根本没查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京都这个内部的烂摊子不处理好,那些烂疮一定会继续往外蹦。摆明了横滨和神户的事情,就是耐不住蹦出来的烂疮。
重点是眼前这么多烂事,就没有一点儿轻重缓急之分,全都是重,全都是急。
“攘外必先安内!”松平齐宣想了想,最后还是如此决定到。
“内安何处呢?”有意见就好,忠右卫门转头看向松平齐宣。
“秋收!”
松平齐宣没有任何的迟疑,因为道理很简单,尊攘分子搞破坏,那也有一个渐渐地过程。而且主要是小规模小范围的破坏,烂疮拖两三天是绝对死不了人的。大不了就是之后治疗的时候,需要多费一点劲罢了。
钞票原本就预定要等幕府秋收结束,年贡的稻米都归仓之后,才会在主要的大城市内,开始发行。所以多拖几天,并不会有实际上的影响。
英法两国的拓界要求,他们自己也很清楚,不可能立马就让幕府低头。幕府又不是打了败仗,要签订城下之盟了,不签不行。
外交嘛,重点就在这个交流的“交”上面,一来二去,拖上个十天半拉月的,属实正常。就算是巴夏礼和贝利考特,也挑不出幕府的错来。互相提要求,讨价还价,你来我往,谈上半年一年,最后签订条约,都能算快的。
而秋收就不同了,因为日本沉重的农业税,所谓的五公五民,那就是个笑话而已。信这个的,那我还信带清是历朝历代税负最低的呢,呵呵。
一般的农民家里,根本就没有隔夜之粮。有些人家就是给人养一天蚕,吃一天的饭。许多农民在秋收前的一两个月就出现了断粮的危机,靠吃点山菜树叶啥的吊着命。
秋粮出事,江户城可能不会立刻乱,但是广大关东平原上的农村,立刻就会乱!
是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先把秋收处置好了。只要老百姓有口吃的,那么以老百姓本身的顺从性,和此时幕府的一贯反动的作风,就不会发生严重的一揆。
煽动不起大一揆,关东就不会乱。而江户有一万数千新军传习队镇守,根本不怕什么宵小作乱。
“臣以为大老所言有理。”助六当先表态。
他之前在横滨,看出巴夏礼和贝利考特是准备趁着遭遇袭击,敲诈一下幕府,并不是说势在必得的。既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姿态,也没有限时限刻,要求幕府三天内给予答复,不然就炮轰江户城的说法。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继续去横滨,同英法虚与委蛇,拖上一个月。最后这边秋收弄好了,再去应付英法。
如果直接晾着巴夏礼和贝利考特,那么事情就大了,人家的人和财产在日本遭受损失,幕府这边只当看不见,邦交一定会因此受损。但是先谈着,比如这周先行慰问伤者,给予赔偿和照顾。下周就去神户,看看法国商人的损失情况。
一个月很快的……
“你们呢?”忠右卫门点点头。
“臣以为秋收确乎第一大事!”大冈忠恕也点头应是。
其他人没有反对意见,那么无可奈何的忠右卫门只能下令,京都方面由德川庆保率领新选组,全力调查,务必把永井雅乐的底细弄清楚。“天谴”的谣言也需要出面辟谣,恢复人心的安定。
英法方面由助六去处置,忠右卫门先拨六千镑,四千磅赔给那个受伤的英国军官,两千磅赔给法国商人。用金子先堵一堵他们的嘴,能多争取一天是一天。
剩下的其余人等,配合幕府的僚吏,以最快的速度秋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