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彩排中,每个人都会最终感到一种疑惑:这里是哪里?我们在干什么?我们是谁?一切不再是如表面看到的那么清楚分明:中国人、美籍华裔、懂中文的韩国人、刚学中文的非洲人……似乎在这些用肤色和血统所划分的身份之外,每个人还有其他自我选择的身份。【小说文学网】***
一、第一个人
1979年冬,周曦三十岁,在上海师大读物理系大二。他和共和国几乎同龄,出生于1949年10月4日。共和国的政治风云蹉跎了他大半的青春。十七岁,“文革”开始,高中停课。十九岁,插队落户到上海郊区宝山刘行,种植水稻和棉花。二十三岁,上海紧缺中学老师,于是招了一批“还没完全忘记功课”的“老三届”高中生突击培训。于是之后的几年他在上海沙径中学教化学,在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社会绪中,他的学生得过且过,没有几个对学习有热。二十九岁,中国恢复高考,像许多同龄人一样,他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进了考场。他的考分很高,本可以依志愿进复旦交大,谁料当年的上海高考负责人却是上海师大的负责人,做了小手脚把几个考分最好的学生转到了师大。这样荒诞不公的故事在荒诞不公的大环境下倒显得稀松平常:有书读已经不错,就不要挑三拣四啦!于是周曦抖擞精神到华师大物理系读书,不敢有半点埋怨。
也是在那几年,中美关系开始破冰,恢复了停滞三十年的民用邮政,周曦家里开始收到普林斯顿研究生校友会寄给他父亲周同庆的邮件。1979年的冬天,老父已经患阿尔茨海默症多年,无法回信。在母亲的鼓励下,周曦斟酌再三,凭着听广播学会的英语向研究生校友会写了一封信:我很想去普林斯顿继续学业,希望得到帮助。渺无音讯的好几个月后,他终于收到了一封来自招生办公室的回信,“研究生校友会把你的信转给了我们。你应该向招生办公室申请,需要递交一篇自我陈述,两封推荐信,全部过往成绩单。还需要通过托福考试,或者由两位英语老师出具证明……”
这些名词他闻所未闻,幸而有一位曾经久居美国的老邻居耐心解释,并为他翻译了大部分材料。1980年春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祝贺他以转学生的身份加入普林斯顿物理系大二,给予全额奖学金。那个年代办理护照签证的程序异常烦琐漫长,于是他告知招办也许要在开学之后的好几周才能来学校报到。事后他得知,当时的招办差点出了一封信:“如果你在开学两周之内不能报到,我们将很遗憾地不能接受你的注册。”多亏当时主管国际学生的伊萨维女士(janinaissawi)向招办主任求:“这个人,无论迟到多少周都要让他注册。如果他今年不来,也许他永远都出不了中国。”她的话并不夸张,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想出国”这个意愿本身,都可能被当作政治问题记入档案,影响终身。
1980年10月,周曦取道香港来到普林斯顿。当他为香港的达程度惊叹不已时,接待他的香港亲戚却摆摆手:“如果美国是一百分,那香港才三十分。”这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三十二年,也是周曦人生的第三十二年,而他却是第一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
为了照顾他的严重超龄,学校把他安排在校园之外的一座研究生宿舍楼。我问他本科生涯中有没有交到朋友,他迟疑地报了三个名字,然后说,最初的几个月他适应新环境十分辛苦,平时交往的大多是本系的同学,谈论的话题不超过专业范围。他说,回想起来那时候十分孤独,第一个在美国的圣诞节他提笔给国内的老同学们写了许多信。当然是孤独的,我想象不出这样的境遇除了孤独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一个饱经苦难的人突然来到一个世外桃源,却几乎切断了和过往的所有联系。在普林斯顿的三年,他只回家探过一次亲。其余的日子,唯一聊解乡愁的,就是去东亚图书馆翻阅中文报刊,还有就是想象他的父亲周同庆也曾在同一个校园的同一座楼里就读。
一、第一个人
1979年冬,周曦三十岁,在上海师大读物理系大二。他和共和国几乎同龄,出生于1949年10月4日。共和国的政治风云蹉跎了他大半的青春。十七岁,“文革”开始,高中停课。十九岁,插队落户到上海郊区宝山刘行,种植水稻和棉花。二十三岁,上海紧缺中学老师,于是招了一批“还没完全忘记功课”的“老三届”高中生突击培训。于是之后的几年他在上海沙径中学教化学,在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社会绪中,他的学生得过且过,没有几个对学习有热。二十九岁,中国恢复高考,像许多同龄人一样,他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进了考场。他的考分很高,本可以依志愿进复旦交大,谁料当年的上海高考负责人却是上海师大的负责人,做了小手脚把几个考分最好的学生转到了师大。这样荒诞不公的故事在荒诞不公的大环境下倒显得稀松平常:有书读已经不错,就不要挑三拣四啦!于是周曦抖擞精神到华师大物理系读书,不敢有半点埋怨。
也是在那几年,中美关系开始破冰,恢复了停滞三十年的民用邮政,周曦家里开始收到普林斯顿研究生校友会寄给他父亲周同庆的邮件。1979年的冬天,老父已经患阿尔茨海默症多年,无法回信。在母亲的鼓励下,周曦斟酌再三,凭着听广播学会的英语向研究生校友会写了一封信:我很想去普林斯顿继续学业,希望得到帮助。渺无音讯的好几个月后,他终于收到了一封来自招生办公室的回信,“研究生校友会把你的信转给了我们。你应该向招生办公室申请,需要递交一篇自我陈述,两封推荐信,全部过往成绩单。还需要通过托福考试,或者由两位英语老师出具证明……”
这些名词他闻所未闻,幸而有一位曾经久居美国的老邻居耐心解释,并为他翻译了大部分材料。1980年春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祝贺他以转学生的身份加入普林斯顿物理系大二,给予全额奖学金。那个年代办理护照签证的程序异常烦琐漫长,于是他告知招办也许要在开学之后的好几周才能来学校报到。事后他得知,当时的招办差点出了一封信:“如果你在开学两周之内不能报到,我们将很遗憾地不能接受你的注册。”多亏当时主管国际学生的伊萨维女士(janinaissawi)向招办主任求:“这个人,无论迟到多少周都要让他注册。如果他今年不来,也许他永远都出不了中国。”她的话并不夸张,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想出国”这个意愿本身,都可能被当作政治问题记入档案,影响终身。
1980年10月,周曦取道香港来到普林斯顿。当他为香港的达程度惊叹不已时,接待他的香港亲戚却摆摆手:“如果美国是一百分,那香港才三十分。”这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三十二年,也是周曦人生的第三十二年,而他却是第一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学生。
为了照顾他的严重超龄,学校把他安排在校园之外的一座研究生宿舍楼。我问他本科生涯中有没有交到朋友,他迟疑地报了三个名字,然后说,最初的几个月他适应新环境十分辛苦,平时交往的大多是本系的同学,谈论的话题不超过专业范围。他说,回想起来那时候十分孤独,第一个在美国的圣诞节他提笔给国内的老同学们写了许多信。当然是孤独的,我想象不出这样的境遇除了孤独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一个饱经苦难的人突然来到一个世外桃源,却几乎切断了和过往的所有联系。在普林斯顿的三年,他只回家探过一次亲。其余的日子,唯一聊解乡愁的,就是去东亚图书馆翻阅中文报刊,还有就是想象他的父亲周同庆也曾在同一个校园的同一座楼里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