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超越“民族”?
一般使用“游牧民族”或是“游牧骑兵民族”来定义游牧族群,有时称“游牧民族国家”或“游牧骑兵民族国家”,这是耳熟能详的普遍用语。【小说文学网】***
但真的是那样吗?若说“游牧民”尚可理解,但说“游牧民族”或“游牧骑兵民族”时所使用的“(单一)民族”,真的存在吗?真有“民族”这个群体吗?或“游牧民族国家”、“游牧骑兵民族国家”中定义的“民族国家”真有这回事?后者或许不是将它当做“(单一)民族国家”的意思,而是单纯地指“游牧种族”或“游牧骑兵群众”所建立的国家,但即便如此,由“民族”及“国家”两个词汇连结所产生的误解,是不可否认的。
现在日本大众所使用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具有强烈刻板的语意印象,那是以距今20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为契机,根基于近代西欧所创的架构及价值观中。
“nation(民族)”(在法文为“nation”,德文为“nation”,但语意及意涵都有些微差异)总而之,所谓“nation”这个人群的“实体”,是被视做超越地位或身份,财富或阶级而存在的,而国家则是被定义为以之为基础的人工产物。这其实是某种“神话”。如果不这么做,就算有波旁王朝,“法兰西”也不曾存在。这种论述获得普遍认同,德国及意大利的统一,都是利用此种趋势应运而生。
19世纪是西欧最辉煌的年代,世界在其手中分割、支配。它的价值观、国家观及文明观更是至高无上的标准,今日学问、学术上的“知识框架”,几乎都与之同时形成。
以“nation”为基础的“state”,像是“nationstate”,更被视为历史的当然产物。在许多地方,人们为了追求那个“理想”努力、流血流汗,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称为“nationstate”的国家接连建立,其中相当多数在实际上成为“区域国家”,而以特定族群为政治核心的“nationstate”,其“国内”的对立,则是从一开始就结构性地存在。不过就一般而,最大冲击的还是在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一连串转变。
最初东欧有民主运动,也有许多人提倡西欧式民主的胜利,然而那都是短暂的黄花,“民族自立”、“民族纷争”及“民族纯化”几乎同时在各地频繁生、激变,多数人感到困惑,甚至彷徨不安。在“民族”、“国家”、“国界”及“社会”等既成概念传遍各地前,这类意识形态急速地褪色。
更直接地说,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吧!只能说这种想法是一直以来都太不了解,或太不关注欧亚内陆的现实,或是欧亚世界史的实际状态了。真是有点过于轻率的想法。
“回顾人类历史诸多事象,西欧型‘民族’、‘国家’的概念,虽然很完备,但充其量也不过是模式的一种尔尔。若能不要只将西欧文明作绝对、神圣观,能够更平易地重新检视人类一路走来的步伐,就一定能够意识到这点。”
对于那些“nationstate”视做前提的美好故事,若是冷静地观察或现,大多数的事例都是先有“state”后才出现“nation”。先有“国家建设”,才有“国民建设”,西欧的例子即是如此。
日本的历史及风土环境非常容易引起西欧型的“nation”及“state”概念。不论“民族”、“种族”、“国家”、“领域”、“社会”及“文明”等方面,日本的传统及环境都异常地与西欧相似,因此容易被连结(当然,若严格来说是不同)。西欧型的“nationstate”过度适合于日本,甚至超越其本来意义。
而更加促成了这种近乎于无意识的意识者,即是翻译用语。将“nation”翻译为“民族”或“国民”,将“state”解释为“国家”,也因此不得不将“nationstate”解释为“民族国家”或是“国民国家”这类汉字,这样的译法是否妥当?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就不在此深入说明。
一般使用“游牧民族”或是“游牧骑兵民族”来定义游牧族群,有时称“游牧民族国家”或“游牧骑兵民族国家”,这是耳熟能详的普遍用语。【小说文学网】***
但真的是那样吗?若说“游牧民”尚可理解,但说“游牧民族”或“游牧骑兵民族”时所使用的“(单一)民族”,真的存在吗?真有“民族”这个群体吗?或“游牧民族国家”、“游牧骑兵民族国家”中定义的“民族国家”真有这回事?后者或许不是将它当做“(单一)民族国家”的意思,而是单纯地指“游牧种族”或“游牧骑兵群众”所建立的国家,但即便如此,由“民族”及“国家”两个词汇连结所产生的误解,是不可否认的。
现在日本大众所使用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具有强烈刻板的语意印象,那是以距今20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为契机,根基于近代西欧所创的架构及价值观中。
“nation(民族)”(在法文为“nation”,德文为“nation”,但语意及意涵都有些微差异)总而之,所谓“nation”这个人群的“实体”,是被视做超越地位或身份,财富或阶级而存在的,而国家则是被定义为以之为基础的人工产物。这其实是某种“神话”。如果不这么做,就算有波旁王朝,“法兰西”也不曾存在。这种论述获得普遍认同,德国及意大利的统一,都是利用此种趋势应运而生。
19世纪是西欧最辉煌的年代,世界在其手中分割、支配。它的价值观、国家观及文明观更是至高无上的标准,今日学问、学术上的“知识框架”,几乎都与之同时形成。
以“nation”为基础的“state”,像是“nationstate”,更被视为历史的当然产物。在许多地方,人们为了追求那个“理想”努力、流血流汗,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称为“nationstate”的国家接连建立,其中相当多数在实际上成为“区域国家”,而以特定族群为政治核心的“nationstate”,其“国内”的对立,则是从一开始就结构性地存在。不过就一般而,最大冲击的还是在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一连串转变。
最初东欧有民主运动,也有许多人提倡西欧式民主的胜利,然而那都是短暂的黄花,“民族自立”、“民族纷争”及“民族纯化”几乎同时在各地频繁生、激变,多数人感到困惑,甚至彷徨不安。在“民族”、“国家”、“国界”及“社会”等既成概念传遍各地前,这类意识形态急速地褪色。
更直接地说,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吧!只能说这种想法是一直以来都太不了解,或太不关注欧亚内陆的现实,或是欧亚世界史的实际状态了。真是有点过于轻率的想法。
“回顾人类历史诸多事象,西欧型‘民族’、‘国家’的概念,虽然很完备,但充其量也不过是模式的一种尔尔。若能不要只将西欧文明作绝对、神圣观,能够更平易地重新检视人类一路走来的步伐,就一定能够意识到这点。”
对于那些“nationstate”视做前提的美好故事,若是冷静地观察或现,大多数的事例都是先有“state”后才出现“nation”。先有“国家建设”,才有“国民建设”,西欧的例子即是如此。
日本的历史及风土环境非常容易引起西欧型的“nation”及“state”概念。不论“民族”、“种族”、“国家”、“领域”、“社会”及“文明”等方面,日本的传统及环境都异常地与西欧相似,因此容易被连结(当然,若严格来说是不同)。西欧型的“nationstate”过度适合于日本,甚至超越其本来意义。
而更加促成了这种近乎于无意识的意识者,即是翻译用语。将“nation”翻译为“民族”或“国民”,将“state”解释为“国家”,也因此不得不将“nationstate”解释为“民族国家”或是“国民国家”这类汉字,这样的译法是否妥当?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就不在此深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