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甘地袒露上身,盘脚坐在草席上,头上顶着一块湿毛巾,以此消热。苍蝇在他的身边飞来飞去,空气中阵阵刺鼻难闻的气味被闷热的夏风刮进来。
当他把自己向蒙巴顿提出的方案亮出来请大家讨论时,国大党的领袖们无不瞠目结舌,甚至喘不过气来。在他们看来,这方案不仅是怪诞,而且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他们拥戴和崇拜的圣雄怎么会出此下策。英国人已经答应离开,胜利果实怎么能轻易交给对手?几乎没有一人表示理解年迈的圣雄方案。
甘地一再劝说这些乘坐豪华汽车来到此地的领袖。告诉他们,如果不这样,蒙巴顿就会答应分治。而一旦分治,就会爆发出规模更大的流血事件,使印度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他希望大家冷静地思考一下,的确从国家人民的利益来认真考虑,不要放弃印度完整的一线希望。
帕特尔的激烈反对其实是在甘地的预料当中,但是尼赫鲁同样没有给予支持,哪怕甘地一直在培养尼赫鲁做国大党的领袖。
把未来的印度交给真纳,不管是出于印度教徒的感情,还是出于国大党的追求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不是甘地的威望就能解决的问题。
有生以来甘地第一次,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反对声音,在一天前这些人还如此的尊重他。
国大党的领导人并不一定看不出来甘地主张背后的因素,先把英国人赶走,英国离开之后,剩下就是国大党和穆盟的问题,没有英国人这个因素,事情就好解决很多。
事实上甘地确实在国大党的会议上说了这件事,“就算一定要分治,那也是我们和穆盟之间的事情,等到英国人离开之后一样可以分治。”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胜利曙光出现之前,所有人都希望求稳。甘地认为英国人走了,说不定可以迫使穆盟就范,这个想法是很好的。
但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国大党从英属印度的众多党派当中脱颖而出,也不过是三十年的事情,现在在印度教徒当中,国大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可一旦国大党的象征甘地,对穆盟的真纳低头了,印度教徒还会支持国大党么?
在做的国大党高层可以理解甘地,但无数用宗教信仰凝聚起来的印度教徒,可不一定能理解国大党。如果他们支持甘地的主张,在印度教徒眼中国大党都可能被抛弃。
在这种黎明前的黑暗中,眼看着几十年的奋斗到了收获的时候,谁敢做出理性的选择?
诚然,穆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但是穆盟不会分走国大党的支持者,而其他印度教的党派就不一定,这些目前簇拥在国大党周围的势力,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们是能够毁掉国大党根基的。
不管是尼赫鲁代表的开明派,还是帕特尔代表的保守派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在这种问题上也没什么开明派,一开明国大党就没了。
如此整齐划一,通过不同角度的反对声音,最终让甘地心灰意冷,原来他真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英属印度完整。
英属印度的完整性是也只是在真纳身上,从来就不在国大党的任何一个人身上。可惜的是当年那个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阿里真纳,维护整个印度团结的阿里真纳已经死了二十年了,现在的阿里真纳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松口。
真纳也曾是出类拔萃的律师,身高两米,风度翩翩。他曾说过,非暴力抵抗仅仅是那些愚昧无知、目不识丁的人参加的运动。真纳与甘地不同,他出巡时,是喜欢组织隆重的仪仗,以全身披金挂银的大象为先导,军乐队高奏《保佑吾皇》乐章。
尼赫鲁在阿里真纳眼中,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教授,甘地的评价更高一点,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
从甘地这里得到了问题钥匙的尼赫鲁,本来还想要和真纳谈谈,但是早已经从艾伦威尔逊这里得到消息的阿里真纳,以生病为由表示谈是可以的,但要等一段时间。
“我们邀请了尼赫鲁一起和总督,尝试解决一下罗兴亚人的问题。”艾伦威尔逊拿着巴伦爵士伊斯梅秘书长,经过丘吉尔议员认可的行程,来到蒙巴顿总督的面前转交,“罗兴亚人问题,本质上是缅甸和印度的冲突,从意义上来说,其实和同意还是分治的印度问题差不多,只是更加微小一些,如果这件事成功了,说不定对英属印度的问题解决会有启发。”
“丘吉尔议员也这么觉得?”本想要拒绝,等着阿里真纳回音的蒙巴顿,一听到丘吉尔也是这个意思,拒绝的话就没有说出口。
蒙巴顿从年龄上来说也不过四十七岁,丘吉尔其实对他来说是上一个时代的政治家,是和他的父亲同时代的人物。
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蒙巴顿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是国防大臣的丘吉尔还帮助他进行辩论,几乎就是忘年交的关系。自然而然丘吉尔要是这么认为,蒙巴顿就不能不同意了,他不能伤了这个老人家的心。
更何况在战争时期,作为首相的丘吉尔谁蒙巴顿多有照顾,不能因为丘吉尔现在不是首相了,他就对对方不尊重。
“缅甸那边的本地领导人是昂山吧?”关键时刻,作为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的经历,还是让蒙巴顿想起来了缅甸的事情,“他也能做缅甸人的领袖?”
“是缅甸人的选择。”艾伦威尔逊耸耸肩,昂山本人在战争期间有和日本人合作的经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不过么,大多数东南亚的国家其实对日本没有恶感,本身就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自然也就不是反侵略战争了,和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甚至因为中国是同盟国的盟军,东南亚当地华人也作为引进制衡本地土著的族群存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很讨厌华人,这是事实,没什么可避讳的。
“好吧,那我就和尼赫鲁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解决,让仰光那边说一声,能不能让昂山过来一趟。”蒙巴顿最终同意了,不过主动去缅甸是不可能的,他可是印度总督,能调解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还主动去仰光?
“我马上给伯吉斯发电报。”艾伦威尔逊点头答应,只要总督同意就好,至于罗兴亚人的问题能不能解决,管他呢?谁要解决问题了,只不过是给总督找点事情做。
同样艾伦威尔逊也有自己的事情,同样和英属印度的未来有关,同样非常的重要。
涉及到的是未来印度的经济版图,很简单,印度独立了,现在大英帝国的一切就都归印度人所有,当然私产印度政府可能不会没收,但是重要产业呢?
谁能保证尼赫鲁不会想方设法的耍阴谋,用手段把英国人宝贵的财富弄到手?
所以这件事应该避免,要交到信得过的人手中,一方面是套现,一方面是和印度目前的富豪阶层形成利益关系,增加一层保护伞。
如果尼赫鲁最终下手,受损的首先是这些印度本地的巨富,然后才是英国。如果不下手更好,总之怎么算都不算太亏。
比尔拉家族就是艾伦威尔逊选择的目标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尔拉家族靠经营黄麻、棉花等商品的出口和鸦片贸易,财产由两百万卢比增至一千万卢比。战后向黄麻棉纺工业投资,三十年代向制糖、造纸等工业投资,形成财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尔拉家族又向机械、煤矿等部门投资。现在资产已经到达两亿卢比。
按照汇率来计算,比尔拉家族其实比总督还要有钱,更不要提塔塔家族。
塔塔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塔塔赢得巨额利润,战后在发电、化工、机械、油脂、水泥以及金融等行业中相继建立一批企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塔塔父子公司通过其经理行已控制二十二家公司,垄断性财团业已形成。
比尔拉家族和塔塔家族,以及遍布次大陆,处在各行各业中的印度富豪,都接到了巴伦爵士的邀请,准备来到新德里,看看英国人到底要做什么。
印度短暂的冬天又过去了,短暂的几乎艾伦威尔逊都没认为他来过,公寓天花板上一架电风扇正在转动,但却慢得如在梦幻之中。
窗上安着金属框纱窗,纱窗外是一个热带花园,数条小径纵横其间。种满了欧洲荚竹桃,棕桐树。寂静异常。花园中没有一丝风,屋内十分阴暗。
空阔,宽敞,仿金制品。一架钢琴。吊灯关着。摆设着各种花草。除了那架风扇梦幻般地象征性地转动外,一切都死一般的静。
罗兴亚人问题也就是图一乐,让总督和尼赫鲁和昂山见面,不过是为了替自己和买办们的谈话打掩护,为此他必须做足充足的准备,让这些已经成长的印度富豪把钱交出来。
甘地袒露上身,盘脚坐在草席上,头上顶着一块湿毛巾,以此消热。苍蝇在他的身边飞来飞去,空气中阵阵刺鼻难闻的气味被闷热的夏风刮进来。
当他把自己向蒙巴顿提出的方案亮出来请大家讨论时,国大党的领袖们无不瞠目结舌,甚至喘不过气来。在他们看来,这方案不仅是怪诞,而且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他们拥戴和崇拜的圣雄怎么会出此下策。英国人已经答应离开,胜利果实怎么能轻易交给对手?几乎没有一人表示理解年迈的圣雄方案。
甘地一再劝说这些乘坐豪华汽车来到此地的领袖。告诉他们,如果不这样,蒙巴顿就会答应分治。而一旦分治,就会爆发出规模更大的流血事件,使印度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他希望大家冷静地思考一下,的确从国家人民的利益来认真考虑,不要放弃印度完整的一线希望。
帕特尔的激烈反对其实是在甘地的预料当中,但是尼赫鲁同样没有给予支持,哪怕甘地一直在培养尼赫鲁做国大党的领袖。
把未来的印度交给真纳,不管是出于印度教徒的感情,还是出于国大党的追求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不是甘地的威望就能解决的问题。
有生以来甘地第一次,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反对声音,在一天前这些人还如此的尊重他。
国大党的领导人并不一定看不出来甘地主张背后的因素,先把英国人赶走,英国离开之后,剩下就是国大党和穆盟的问题,没有英国人这个因素,事情就好解决很多。
事实上甘地确实在国大党的会议上说了这件事,“就算一定要分治,那也是我们和穆盟之间的事情,等到英国人离开之后一样可以分治。”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胜利曙光出现之前,所有人都希望求稳。甘地认为英国人走了,说不定可以迫使穆盟就范,这个想法是很好的。
但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国大党从英属印度的众多党派当中脱颖而出,也不过是三十年的事情,现在在印度教徒当中,国大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可一旦国大党的象征甘地,对穆盟的真纳低头了,印度教徒还会支持国大党么?
在做的国大党高层可以理解甘地,但无数用宗教信仰凝聚起来的印度教徒,可不一定能理解国大党。如果他们支持甘地的主张,在印度教徒眼中国大党都可能被抛弃。
在这种黎明前的黑暗中,眼看着几十年的奋斗到了收获的时候,谁敢做出理性的选择?
诚然,穆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但是穆盟不会分走国大党的支持者,而其他印度教的党派就不一定,这些目前簇拥在国大党周围的势力,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们是能够毁掉国大党根基的。
不管是尼赫鲁代表的开明派,还是帕特尔代表的保守派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在这种问题上也没什么开明派,一开明国大党就没了。
如此整齐划一,通过不同角度的反对声音,最终让甘地心灰意冷,原来他真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英属印度完整。
英属印度的完整性是也只是在真纳身上,从来就不在国大党的任何一个人身上。可惜的是当年那个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阿里真纳,维护整个印度团结的阿里真纳已经死了二十年了,现在的阿里真纳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松口。
真纳也曾是出类拔萃的律师,身高两米,风度翩翩。他曾说过,非暴力抵抗仅仅是那些愚昧无知、目不识丁的人参加的运动。真纳与甘地不同,他出巡时,是喜欢组织隆重的仪仗,以全身披金挂银的大象为先导,军乐队高奏《保佑吾皇》乐章。
尼赫鲁在阿里真纳眼中,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教授,甘地的评价更高一点,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
从甘地这里得到了问题钥匙的尼赫鲁,本来还想要和真纳谈谈,但是早已经从艾伦威尔逊这里得到消息的阿里真纳,以生病为由表示谈是可以的,但要等一段时间。
“我们邀请了尼赫鲁一起和总督,尝试解决一下罗兴亚人的问题。”艾伦威尔逊拿着巴伦爵士伊斯梅秘书长,经过丘吉尔议员认可的行程,来到蒙巴顿总督的面前转交,“罗兴亚人问题,本质上是缅甸和印度的冲突,从意义上来说,其实和同意还是分治的印度问题差不多,只是更加微小一些,如果这件事成功了,说不定对英属印度的问题解决会有启发。”
“丘吉尔议员也这么觉得?”本想要拒绝,等着阿里真纳回音的蒙巴顿,一听到丘吉尔也是这个意思,拒绝的话就没有说出口。
蒙巴顿从年龄上来说也不过四十七岁,丘吉尔其实对他来说是上一个时代的政治家,是和他的父亲同时代的人物。
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蒙巴顿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是国防大臣的丘吉尔还帮助他进行辩论,几乎就是忘年交的关系。自然而然丘吉尔要是这么认为,蒙巴顿就不能不同意了,他不能伤了这个老人家的心。
更何况在战争时期,作为首相的丘吉尔谁蒙巴顿多有照顾,不能因为丘吉尔现在不是首相了,他就对对方不尊重。
“缅甸那边的本地领导人是昂山吧?”关键时刻,作为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的经历,还是让蒙巴顿想起来了缅甸的事情,“他也能做缅甸人的领袖?”
“是缅甸人的选择。”艾伦威尔逊耸耸肩,昂山本人在战争期间有和日本人合作的经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不过么,大多数东南亚的国家其实对日本没有恶感,本身就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自然也就不是反侵略战争了,和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甚至因为中国是同盟国的盟军,东南亚当地华人也作为引进制衡本地土著的族群存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很讨厌华人,这是事实,没什么可避讳的。
“好吧,那我就和尼赫鲁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解决,让仰光那边说一声,能不能让昂山过来一趟。”蒙巴顿最终同意了,不过主动去缅甸是不可能的,他可是印度总督,能调解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还主动去仰光?
“我马上给伯吉斯发电报。”艾伦威尔逊点头答应,只要总督同意就好,至于罗兴亚人的问题能不能解决,管他呢?谁要解决问题了,只不过是给总督找点事情做。
同样艾伦威尔逊也有自己的事情,同样和英属印度的未来有关,同样非常的重要。
涉及到的是未来印度的经济版图,很简单,印度独立了,现在大英帝国的一切就都归印度人所有,当然私产印度政府可能不会没收,但是重要产业呢?
谁能保证尼赫鲁不会想方设法的耍阴谋,用手段把英国人宝贵的财富弄到手?
所以这件事应该避免,要交到信得过的人手中,一方面是套现,一方面是和印度目前的富豪阶层形成利益关系,增加一层保护伞。
如果尼赫鲁最终下手,受损的首先是这些印度本地的巨富,然后才是英国。如果不下手更好,总之怎么算都不算太亏。
比尔拉家族就是艾伦威尔逊选择的目标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尔拉家族靠经营黄麻、棉花等商品的出口和鸦片贸易,财产由两百万卢比增至一千万卢比。战后向黄麻棉纺工业投资,三十年代向制糖、造纸等工业投资,形成财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尔拉家族又向机械、煤矿等部门投资。现在资产已经到达两亿卢比。
按照汇率来计算,比尔拉家族其实比总督还要有钱,更不要提塔塔家族。
塔塔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塔塔赢得巨额利润,战后在发电、化工、机械、油脂、水泥以及金融等行业中相继建立一批企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塔塔父子公司通过其经理行已控制二十二家公司,垄断性财团业已形成。
比尔拉家族和塔塔家族,以及遍布次大陆,处在各行各业中的印度富豪,都接到了巴伦爵士的邀请,准备来到新德里,看看英国人到底要做什么。
印度短暂的冬天又过去了,短暂的几乎艾伦威尔逊都没认为他来过,公寓天花板上一架电风扇正在转动,但却慢得如在梦幻之中。
窗上安着金属框纱窗,纱窗外是一个热带花园,数条小径纵横其间。种满了欧洲荚竹桃,棕桐树。寂静异常。花园中没有一丝风,屋内十分阴暗。
空阔,宽敞,仿金制品。一架钢琴。吊灯关着。摆设着各种花草。除了那架风扇梦幻般地象征性地转动外,一切都死一般的静。
罗兴亚人问题也就是图一乐,让总督和尼赫鲁和昂山见面,不过是为了替自己和买办们的谈话打掩护,为此他必须做足充足的准备,让这些已经成长的印度富豪把钱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