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车赈灾的粮款,每车拉的东西也就三分之一。
眼前这一幕刷新着人的三观。
吴强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把丁文来过来问道:“丁县令,我问一下,这些粮款可够昌林县赈灾至明年秋收之时?”
丁文先是一脸为难的看向鄢元某,好像再问鄢元某:‘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呢?’
见鄢元某不敢言语,丁文只好支支吾吾的说道:“回吴真人的话,若是百姓每天只吃一顿的话,能坚持到明年七八月份。”
丁文说的这话仍是带有一定的小隐瞒的。
吴强问的是这些粮款可够昌林县赈灾至明年秋收之时,所以丁文回答的时候故意没把现在昌林县及下面这些村落的余粮算进去,要是算进去的话百姓每天只吃一顿足够坚持到明年秋收,还能有富余。
可丁文的目的就是想让吴强出这个头,自然不会过多解释,巴不得吴强误会。
“哦,坚持到明年七八月份,剩下的一两个月时间呢?让百姓去吃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还是让百姓去啃树皮、吃草根呀!”吴强一听这话怒气冲冲的问道。
丁文不敢言语,继续用为难的神情看向鄢元某。
鄢元某没办法,走过来给解围:“那什么吴真人,刚刚丁县令可能是听错了,怎么可能让百姓吃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呢。这些赈灾的粮款不是到明年秋收之时的,而是到明天春至,明年春至前还会送来一批赈灾粮款的。”
“哦,是吗?原来是丁县令听错了呀。”吴强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对对对,是下官听错了,下官的问题,下官上了年纪耳朵背了,让吴真人误会了。”鄢元某给了台阶下,丁文连忙道歉,就差扇自己嘴巴了。
“误会解开了这不就好了吗。”鄢元某呵呵陪笑着:“丁县令快把文书收下吧。”
这次丁文才接过文书。
“是误会最好,希望明年会有赈灾的粮款按时送来,不然百姓饿死了,我恐怕要汇报到邑郡的道观。”吴强身靠道教,上头有人,本身又是序列七的修士,有本事当着鄢元某的面说出这种略带威胁性质的话语。
“吴真人放心,回去我就催他们,不用等明年,让他们尽快给送来。”鄢元某苦笑道。
在邑郡,也是道观大,别看焦仲熹他爹是户部尚书,面对道观也得憋着。
这次昌林县的赈灾粮款贪墨焦仲熹肯定是要吐出来了,鄢元某已经能想象到焦仲熹拿自己撒气的场景了。
暗道一声倒霉,鄢元某从始至终没觉得丁文有什么问题,把东西送到,把文书给丁文,卸下赈灾的粮款,鄢元某带着人跟四十辆马车离开了昌林县。
鄢元某一走,丁文很感谢的对吴强说:“多亏了吴真人,不然明年昌林县的百姓都要饿肚子了。”
“应该做的,虽然你也不容易,可能少贪点就少贪点。”吴强没有居功,劝告了丁文一句,带着人离开了。
关于赈灾粮款的故事,来的路上张致远就听吴强给大家讲了,张致远也知道丁文的不容易,但丁文的贪污也是事实,顿时对丁文的观感更复杂了。
从县衙离开,吴强就让众人各忙各的去了。
张致远随意在东城转了转,居然看到了自己在私塾时的教书的先生。
“老师。”张致远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郭循祖一看是张致远,笑了。
张致远成为修士这件事情郭循祖是知道的,之前因为在私塾时郭循祖对张致远颇为照顾,张致远还去看过郭循祖几次。
“致远呀,之前乡试你没参加还挺可惜的,今年乡试的题目不难,若是你参加了,定能通过的,保不住也考取个功名。”郭循祖笑着说道。
“老师说笑了,我这水平就算通过了乡试,郡试也通不过。”张致远问道:“老师吃饭了吗?”
“还没有。”郭循祖回答。
“我请老师吃个饭吧,之前在私塾时就想请老师吃饭了,不过当时囊中羞涩,今日还请老师赏脸。”张致远说道。
知道张致远的身份,郭循祖也就没过多的推迟,随意在路边找了个小饭馆跟张致远在里面点了几道菜叙叙旧。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聊着聊着就聊到之前张致远拿着拓印下来的古书上面的篆字。
当时张致远还没穿越过来鸠占鹊巢呢,之前的张致远偶然从走商街得到古书后,不认识上面的篆字,就拓印下来几个字去请教郭循祖,可郭循祖也不认识篆字,这件事情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致远呀,那几个古篆字解开了吗?”郭循祖问道。
“没有呢,老师你也知道,篆字哪怕是小篆都是公元前的字体了,现在也没几个人认识,认识的都是学问大家,昌林县哪里有。”张致远苦笑了一声,古书算是张致远能穿越过来的一个原因,可到现在张致远都没能解开古书的秘密,之前张致远还拓印过一些古书的书页给吴强,让吴强送到邑郡找人解读,然后邑郡就出事了,到现在邑郡那边找没找到人把古书解读出来张致远都不知道。
“认识篆字的人确实不多,有也多在郡城,不过昌林县确实有一位认识篆字的人,还是我的老友呢,只是之前他不让我透露他认识篆字的事情,我也就没告诉你。”郭循祖说道。
“昌林县有认识篆字的学问大家?”张致远有些诧异,没想到在昌林县还能有人认识篆字:“老师你答应人家不透露,告诉我没事吗?”
“不是什么学问大家,他考了多年也没能通过郡试考取个功名。这次也是他跟我说就要离开了,我才想起来你跟你说一声的。我想着若是他走了,你就更解不开篆字了,就破例告诉你吧。”
“什么?认识篆字的人连郡试都考不过?不可能吧?”张致远一听更诧异了。
篆字不光复杂而且很难理解,能学到的途径还稀少,不是学问大家基本上是很难掌握篆字的。
眼前这一幕刷新着人的三观。
吴强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把丁文来过来问道:“丁县令,我问一下,这些粮款可够昌林县赈灾至明年秋收之时?”
丁文先是一脸为难的看向鄢元某,好像再问鄢元某:‘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呢?’
见鄢元某不敢言语,丁文只好支支吾吾的说道:“回吴真人的话,若是百姓每天只吃一顿的话,能坚持到明年七八月份。”
丁文说的这话仍是带有一定的小隐瞒的。
吴强问的是这些粮款可够昌林县赈灾至明年秋收之时,所以丁文回答的时候故意没把现在昌林县及下面这些村落的余粮算进去,要是算进去的话百姓每天只吃一顿足够坚持到明年秋收,还能有富余。
可丁文的目的就是想让吴强出这个头,自然不会过多解释,巴不得吴强误会。
“哦,坚持到明年七八月份,剩下的一两个月时间呢?让百姓去吃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还是让百姓去啃树皮、吃草根呀!”吴强一听这话怒气冲冲的问道。
丁文不敢言语,继续用为难的神情看向鄢元某。
鄢元某没办法,走过来给解围:“那什么吴真人,刚刚丁县令可能是听错了,怎么可能让百姓吃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呢。这些赈灾的粮款不是到明年秋收之时的,而是到明天春至,明年春至前还会送来一批赈灾粮款的。”
“哦,是吗?原来是丁县令听错了呀。”吴强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对对对,是下官听错了,下官的问题,下官上了年纪耳朵背了,让吴真人误会了。”鄢元某给了台阶下,丁文连忙道歉,就差扇自己嘴巴了。
“误会解开了这不就好了吗。”鄢元某呵呵陪笑着:“丁县令快把文书收下吧。”
这次丁文才接过文书。
“是误会最好,希望明年会有赈灾的粮款按时送来,不然百姓饿死了,我恐怕要汇报到邑郡的道观。”吴强身靠道教,上头有人,本身又是序列七的修士,有本事当着鄢元某的面说出这种略带威胁性质的话语。
“吴真人放心,回去我就催他们,不用等明年,让他们尽快给送来。”鄢元某苦笑道。
在邑郡,也是道观大,别看焦仲熹他爹是户部尚书,面对道观也得憋着。
这次昌林县的赈灾粮款贪墨焦仲熹肯定是要吐出来了,鄢元某已经能想象到焦仲熹拿自己撒气的场景了。
暗道一声倒霉,鄢元某从始至终没觉得丁文有什么问题,把东西送到,把文书给丁文,卸下赈灾的粮款,鄢元某带着人跟四十辆马车离开了昌林县。
鄢元某一走,丁文很感谢的对吴强说:“多亏了吴真人,不然明年昌林县的百姓都要饿肚子了。”
“应该做的,虽然你也不容易,可能少贪点就少贪点。”吴强没有居功,劝告了丁文一句,带着人离开了。
关于赈灾粮款的故事,来的路上张致远就听吴强给大家讲了,张致远也知道丁文的不容易,但丁文的贪污也是事实,顿时对丁文的观感更复杂了。
从县衙离开,吴强就让众人各忙各的去了。
张致远随意在东城转了转,居然看到了自己在私塾时的教书的先生。
“老师。”张致远连忙走过去打招呼。
郭循祖一看是张致远,笑了。
张致远成为修士这件事情郭循祖是知道的,之前因为在私塾时郭循祖对张致远颇为照顾,张致远还去看过郭循祖几次。
“致远呀,之前乡试你没参加还挺可惜的,今年乡试的题目不难,若是你参加了,定能通过的,保不住也考取个功名。”郭循祖笑着说道。
“老师说笑了,我这水平就算通过了乡试,郡试也通不过。”张致远问道:“老师吃饭了吗?”
“还没有。”郭循祖回答。
“我请老师吃个饭吧,之前在私塾时就想请老师吃饭了,不过当时囊中羞涩,今日还请老师赏脸。”张致远说道。
知道张致远的身份,郭循祖也就没过多的推迟,随意在路边找了个小饭馆跟张致远在里面点了几道菜叙叙旧。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聊着聊着就聊到之前张致远拿着拓印下来的古书上面的篆字。
当时张致远还没穿越过来鸠占鹊巢呢,之前的张致远偶然从走商街得到古书后,不认识上面的篆字,就拓印下来几个字去请教郭循祖,可郭循祖也不认识篆字,这件事情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致远呀,那几个古篆字解开了吗?”郭循祖问道。
“没有呢,老师你也知道,篆字哪怕是小篆都是公元前的字体了,现在也没几个人认识,认识的都是学问大家,昌林县哪里有。”张致远苦笑了一声,古书算是张致远能穿越过来的一个原因,可到现在张致远都没能解开古书的秘密,之前张致远还拓印过一些古书的书页给吴强,让吴强送到邑郡找人解读,然后邑郡就出事了,到现在邑郡那边找没找到人把古书解读出来张致远都不知道。
“认识篆字的人确实不多,有也多在郡城,不过昌林县确实有一位认识篆字的人,还是我的老友呢,只是之前他不让我透露他认识篆字的事情,我也就没告诉你。”郭循祖说道。
“昌林县有认识篆字的学问大家?”张致远有些诧异,没想到在昌林县还能有人认识篆字:“老师你答应人家不透露,告诉我没事吗?”
“不是什么学问大家,他考了多年也没能通过郡试考取个功名。这次也是他跟我说就要离开了,我才想起来你跟你说一声的。我想着若是他走了,你就更解不开篆字了,就破例告诉你吧。”
“什么?认识篆字的人连郡试都考不过?不可能吧?”张致远一听更诧异了。
篆字不光复杂而且很难理解,能学到的途径还稀少,不是学问大家基本上是很难掌握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