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央来到重霄真人的草屋前,见真人正在院子里驻足望天,对杨小央的到来视而不见。

    杨小央刚听说重霄真人是个绝情弃欲的人,加上两年里没和重霄真人说过一句话,不知道是什么路数,就站在一边和真人一起抬头望天。

    天很蓝,云很白,鸟不多,风不大。

    杨小央看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真人到底在看什么,只能硬着头皮道:“真人,我想下山为一个过世的老人诵经。”

    杨小央还以为重霄真人不会理他,谁知真人看了他一眼,手一翻掌中出现了一个木鱼,递到杨小央面前。

    杨小央一愣,接过木鱼,只觉入手一片冰凉,随后便行了一礼告退了。

    重霄真人又抬头望天,只是嘴里嘀咕了一句:“师侄......”

    杨小央在那中年人的带领下走进了王家,是个不算很大的宅子。来到灵堂,看着挂着的白布,杨小央有些埋怨自己没给母亲和许叔也弄个这样的灵堂。

    不过据母亲说南疆人随意葬在山间野林便可,甚至入不入土都行,而杨小央又突然想起有些时候没去看母亲和许叔了。

    杨小央拿出木鱼放在地上,跪坐在棺木前,吸了口气,开始敲着木鱼诵道德经,这是杨小央唯一看过也是唯一会背的经文了。

    灵堂响起了木鱼声,以及一遍又一遍的诵经声,谈不上空灵,却让人莫名的心静。

    不知觉灵堂里来了很多人,只是安静地看着棺木,没人哭泣,可能是看到了老人的笑脸。

    不知觉到了五更天,杨小央一遍一遍敲着木鱼诵着经,回忆着以往的生活,想起开心的事也没有笑,想起悲伤的事也不觉得太难过了。

    回忆着回忆着,丝毫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待回过神来发现灵堂里只有王德的长子在打瞌睡,嘴角还挂着笑,可能梦到了王德给他讲故事的场景。

    杨小央看了眼棺木,觉得渴望中南能有些新东西的老人来世一定能投个好胎,一定也还是个读书人。

    杨小央背上放在一边的匣子,轻轻拍了拍,悄悄地离开了,没有惊动任何人。

    次日一早,王德的长子来到山门处,给杨小央送了一筐新鲜的蔬菜便急匆匆地下山了。

    蔬菜是中南给人做法事的报酬,其实杨小央还挺想拦下他再要几斤羊肉来着,但是想到只给人家念了几遍道德经所以没好意思要,也怕败坏中南的名声。

    杨小央拎起那框菜往山上走,觉得今天的午饭不用下山去买了,新鲜蔬菜加上昨日吃剩下的鸡肉也能做出一锅好处吃的。

    杨小央临走前还不忘在地上留下一行字:有事上山找第二间草屋。

    这一日,南水镇上来了一年轻公子和一老头,老头向路人问了路

    ,佝着背来到公子边便轻声道:“三公子啊,我问过了,这中南有人修了山道,沿着石阶一直往上走,到了有柱子的地方便能见到待客的道士了。”

    那公子虽然衣着朴素,但料子却是极好,手上不拿扇子也能让人感受到一股风流的纨绔气,腰间的配剑还衬出一种侠气。

    眉毛很浓,是剑眉,鼻梁高挺,唇虽薄但嘴角一直挂着笑也不让人觉得刻薄,若是妇人见了定要叹一声好一个俊俏的公子哥。

    那公子听了老头的话,嘴角一抽,“这山道有多长啊?”

    老头穿着布衣大褂,驼背,让人一看便有种走下九流路子的感觉。

    他笑着答道:“走上个一千阶就能到山门了。”

    “嗯,既然只有一千阶,那便不急,先找个酒馆歇息下吧。”

    “公子啊,咱们这盘缠路上可是花的差不多了,去不得酒馆了。”

    公子咬了咬牙,悄悄锤了锤走得有些发软的腿,说道:“上山。”

    二人好不容易来到了山门,那公子实在撑不住瘫坐在了地上,老头蹲下把水囊提给了公子,说道:“三公子,我没见着这山门有道士待客啊。”

    公子翻了个白眼,实在没力气多想,“找个人问问。”

    山门处有几个人在赏景,都是南水镇的人,老头上前找了个人问道:“敢问兄台,这中南待客的道士在哪啊?”

    老头虽然衣着旧了些,但态度诚恳,不至于让人生厌,加上南水镇的人大多心善,那人憋着笑,却没有嘲笑的意思,指着公子坐的地方说:“那位公子知道。”

    老头挠了挠头,拱了拱手,回到公子边上把话转述给了公子。那公子一听有些纳闷,他咋知道?

    起身准备再去问个究竟,被老头一把抓住。

    老头有些明白为什么之前那人要憋着笑了,因为公子坐着的地方有行小字。

    那公子一看,也不恼怒,反而笑道:“哎呦,我算是明白路不仅能在脚下,还能在屁股底下。”

    遥遥地朝之前答话的那人拱了拱手继续往上走,似乎坐了片刻便恢复了体力一般。

    只是二人往上走了才一会儿,那公子见四周无人又给坐下了,问边上的老头:“老陈啊,咱们走了多少阶了?”

    “三公子啊,老夫我不没数过啊。”

    “你在相府待了这么久也没个过目不忘的本事?”

    “三公子您还是李相儿子呢,不也习武吗?”

    李从文被老陈说的哑口无言,闷声喝了口水继续走。二人走走停停一直走到了正午,已是饥肠辘辘,终于给走到了头,看到有间草屋。二人按照地上的字继续走,终于给找到了第二间草屋。

    李从文理了理衣衫,让老陈去敲门。

    驼背的老陈敲了三下门,问了句有人吗。

    片刻房门打开,李从文刚准备问话,突然闻到一股饭菜香味,话到了嘴边变成了:“能不能给口饭吃?”

    杨小央也在打量二人,看见那公子便道了声不好,还以为是个来求法的,但照他说的竟是来要饭的?看他的衣着明显是个有钱人家,而且要个饭至于爬那么高的石阶吗?

    不过杨小央觉得只要不是求法的就好,把二人迎了进去。

    悄悄看了眼那公子腰间的佩剑,觉得二人应该也不是来杀自己的,实在是那公子的模样不太像个杀手。

    李从文一进屋便做到了饭桌前,很自觉地拿了个桌上的空碗给自己盛了碗饭,发现没多的筷子,问道:“唉我说小道士啊,你这怎么摆两个碗但只有一副筷子啊?”

    多的那个碗当然是给小荼用的,不过小荼没手,都是杨小央喂的,所以就备了一副筷子。

    但杨小央不能这么说,正寻思着怎么解释,还好那公子又惊叹道:“哎哟你个臭道士竟然吃肉,我要告诉你师傅去。”

    杨小央连忙解释道:“我不是中南一脉的道士,我只是在山上修行,只能算居士,可以吃肉的。”

    害怕那公子继续问筷子的事,急忙拿了把斧子去院子里把自己劈的柴拿了一根做了两双筷子,洗干净递给二人,又拿了根宽些的木头做了个碗洗净递给老头。

    三人落座,李从文不嫌弃刚做的粗糙筷子,反而对杨小央本事惊叹连连,让杨小央轻轻叹了口气。

    李从文把锅里的肉消灭了小半,蔬菜倒是没吃几口,扒完了饭,抹了抹嘴开始打量屋内的摆设。

    然而发现屋内除了个匣子没什么东西,想到刚吃了人家的饭有些不好意思,主动跟那道士套近乎,“居士,你那匣子里装了些啥?”

    杨小央差点把嘴里的饭给喷出来,有心想指着那公子的脑袋问问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吃我的饭还问这问那的,找削呢?可见李从文套近乎的本事没到家。

    杨小央努力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没什么东西,一些道经。”

    李从文一脸本该如此的模样,“嗯,道经是该多看看,我还从没看过道经呢,能不能给我看看?”

    杨小央看了看今天刚磨的斧子,在想要不要找个人见点血,嘴上还是道:“法不可轻传。”那一脸的高深莫测让李从文闭了嘴。

    “敢问二位还有什么要紧事吗?”杨小央现在只想让这人滚蛋。

    李从文听出了这道士的意思,一脸正气的解释道:“我们不是来要饭的。”

    这话让老陈都翻了个白眼,很不争气地打了个饱嗝。

    “我们是来找个人的。”

    “找谁?”

    “杨小央。”

章节目录

半吊子的道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和灰比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章十六 我们不是要饭的-我是一个半吊子道士,半吊子的道士,笔趣阁并收藏半吊子的道士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