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世诸多王朝的失败,扶苏知道,寻找当世大家,要他们培养皇子,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或者说是走不长远的。
在历史上,多数的王朝大都不过三百年,一方面由于是体制的原因,可另外一方面,未尝不是因为皇帝太过废物柔弱,被下面臣子蒙蔽和忽悠的原因。
而这方面,其很大的缘由便是因为皇子长在深宫之中,虽然熟读不少的“圣贤书”,可是,对于外面的世界却是一无所知。
这样的皇子继承了皇位,下面人不玩出一些猫腻和花样,那就难怪了!
相反,倒是有一些民间游历的君王在这方面,倒是精明的吓人。当然,这不是指乾隆那种一心玩乐的君王。
比如秦惠文王,曾经因为乱法,被处罚在民间一段时间。
还有汉初几位杰出的帝王,刘邦就不用说了,敢在他面前玩花样,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后面的汉文帝,曾经在代国一段时间,即便是汉景帝,汉武帝,也时常白龙鱼服,流浪于长安街市之中,对于民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汉宣帝出生在牢狱之中,后来又在民间成长,权术手腕也是用的相当到位。
其次,便是选取的老师,只怕也不是那么干净。
或许这样的人是道德楷模,可是,能够保证这个老师,他的亲人,朋友,弟子也是这样的人么?
当皇子变成了皇帝之后,这位老师成为了帝师,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可想而知。
到时候,这位老师即便不想干什么,只怕围绕在这位老师身边的那些人也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更何况,多数的时候,这些老师并不是什么圣贤,也有着各样各样的私心**,有的贪财,有的贪权,有的贪名,有的贪色等等。
而有了这样的缺点,被人攻破不过是迟早的事。
除了皇子培养的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涉及帝国稳定的问题。
就是立贤还是立长的问题。
首先需要摒弃的一点,就是后世所谓的民主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压根就不适用。所以,不管怎么变,扶苏都只能局限在家天下当中。
当然,扶苏觉得,若是能够令天下百姓安乐,这个皇位交出去也没什么,毕竟,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初,他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这一点。
可毫无疑问,这几乎没什么可能。
而在这个基础上,立贤还是立长就是一个要被极为重视的问题。
准确来说,从皇子出生的那一刹那,这个方向就必须确定,因为这涉及到之后各个皇子的培养问题,而最后,这个又是事关这个帝国身后千秋万世基业的问题。
可以说,在这个大问题上,若是处置不善,最后必定是害国害民害自己。
立长,其好处就是能够让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至于生出什么乱子,但是,这也意味着,这个长子的秉性实在是难以把控。
要知道,从古至今,太多优秀杰出的帝王,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都遭遇到了失败。
他们或许在国家大事上立下了诸多丰功伟绩,可唯独在培养皇子这一方面,有些无可奈何。
最典型的就是原本时空当中的自己,屡次与嬴政意见相左,嬴政认为自己太过优柔寡断,心肠太软,全然不似人君。
而那时的扶苏则是认为嬴政手段太过刚硬,对待山东六国,手段太过严厉酷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暴君。
由此到了最后,自己被发配到了上郡,然后赵高伙同胡亥和李斯,篡改遗诏,一杯毒酒赐死了自己。
整个大秦帝国,也在胡亥以及赵国的胡作非为中,灰飞烟灭。
再比如汉初,就一直比较流行“不类己”。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还弄出了巫蛊之祸这一出,足见皇帝和太子之间,已然是毫无信任可言。
而汉宣帝,也是如此,教训自己的太子也是“不类己”的评价,甚至做出评语“乱我家者太子也。”
当然,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汉宣帝若不是念着许平君的情分,估摸着这个太子被废也是迟早的事儿。
因此,扶苏也不确定,自己的长子在自己的教导之下,会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人。
对于别的事情,扶苏相当有信心,但在这一件事上,扶苏是半点把握也没有。
再退一万步说,自己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人,可是,能够保证自己后代和自己一样么?
这实在是太难了!
想到这里,扶苏就不禁露出了一抹苦笑,回忆起当初,曾经,嬴政对于自己大概也是这一种心态吧!
望着自己不成器的样子,嬴政心中多半也是恨铁不成钢,也因此,即便扶苏在一些事情上的处置相当到位,却也经历了几番刁难。
可做了皇帝之后,扶苏却是出奇的发现,这些却也成为了他宝贵的财富。
他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去施行一些政策,与嬴政当初的磨练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立贤,固然好。
只是这个贤的标准呢?君王的好恶?还是臣子的选择?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选择立贤,皇子之间必会相争,皇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有着可能,谁不想拼上一把?
而由此导致的就是皇子之间的争斗会一步步的升级,乃至于最后兵戎相见,兄弟睨于墙也是常有的事。
若是玩的过火了,令国家发生内乱,然后外族入侵,神州陆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或许是因为前车之鉴实在是太多了!导致扶苏每思虑一步,都觉得自己下一步一定会踩上一颗地雷,不仅将自己炸的粉身碎骨,连同整个大秦也一起灰飞烟灭。
种种的思虑在扶苏脑海中徘徊,犹豫,起初或许当听到自己后宫几位夫人有了身孕的消息,扶苏感到十分的激动和兴奋。
可是,当坐下来细细思索的时候,扶苏脸上渐渐有了一抹忧虑之色。
也许,没有后世的那些知识,没有对于华夏历史一定的了解,大概,自己也不会这么难以做出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