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家老太太刚硬,说死不同意!因为陈平安家属于平民。他老爹也曾经是军户出身,陈子昂也不敢胡来。

    后来他就疏通了县衙,直接告状。本来这事都已经运作好了,只等一升堂。就把陈平安家地收了,不过他运气不好。该打点的都打点好了,结果县令和县丞都换了。

    这事他还不知道,毕竟住在村子里。又不是属于那种真正的大户,就是个小财主。

    等升堂的日子到了,来到县衙,傻眼了。自己那钱不是送给这个人了啊?这谁啊,坐县丞的位子上?

    陈平安病重,不能来县衙。家中老母和妹妹一起来的。其实老太太心中悲苦,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关于陈子昂在县衙使钱的事情,她怎能没有耳闻?

    她今天来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若是当官的偏袒陈子昂,她就撞死在公堂上!反正儿子那样,生活也没了意义。

    可她并不知道,陈子昂心中就像日了狗一样。这尼玛叫啥事?钱使完了,人换了。可是事已至此,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王岳脸色平静,他的性格跟王子元截然不同。属于老成持重那一类人。

    此刻,他摆弄着手里的状纸。心里微微有些怒意,前任交接时候,到是提了一下此事。为陈子昂说了些好话,而且暗示王岳帮帮他。

    可是王岳出身同官,土地的价值比谁看的都重!此刻看到状纸竟然十贯钱要买十亩土地,本就不悦。又见得所告之人只是一个老妪,和一个少女。便知家中艰难,唐朝尽管社会风气开放。但是这等公堂之事,但凡有男人,绝不会让两个妇人出头露面的。

    王岳看向陈子昂,“你状告陈平安赖账之事,那陈平安为啥不到场?”

    老妪回话,“大人,我儿病重半载,已经起不得床。若不是如此,怎能还不起这个账!老身陈高氏,这是我女儿英娘。只得替我儿来县衙见老爷。”

    王岳问道:“三原县如今地价几何?”

    陈高氏颤巍巍的回答:“去年,今年两年干旱,地价大落。如今三贯钱一亩地。年景好的时候,足有十贯钱一亩地呢!”

    陈子昂反驳道:“哪有三吊钱一亩地?一吊钱都没人肯要!是我见你家大郎可怜,又是本家,才会同意你用地抵债。你们却如此不识好人心,竟然赖账不肯。”

    陈子昂既然如此说,自是在村子里跟有实力的人家一一说好。不许别人买陈平安家的地。不然,他也没这个底气,陈平安家卖几亩地还了他家债也是一样的。

    英娘不过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尽管唐朝那时候十五岁已经可以嫁人生子了。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虽然心中愤怒,小脸涨得通红。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陈高氏一顿手中拐杖怒道:“你倚靠家中势力,威胁别人不敢购买我家田地。真以为老身不知道吗?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若是田地真的归了你,一家人没了活路,老身就撞死在这大堂之上!”

    陈子昂一昂头,“老乞婆休的胡言。我这价格本就是公平买卖,你家不肯还债,反倒诬陷于我!今天不把债还清,我跟你没完!”

    此时的王岳心中有些疑惑,看见陈子昂信誓旦旦的样子,他也有些弄不清真假。“莫非三原县地价真的低到如此地步?”

    他到也不是个啰嗦之人,吩咐下面衙役。“来人,跟本官去三元村走一趟!”

    不但陈高氏母女傻眼,连陈子昂都傻眼了!还真没听说过县官审案审到村子里去的!

    不过事已至此,谁敢不去?衙役中有一个得到过陈子昂好处的。朝他使个眼色,陈子昂心领神会。心想,果然是没有不吃腥的猫。带会找个机会把好处奉上。不信自己赢不了官司。

    县官出行,自然是有仪仗的。只是王岳不爱坐轿子,只是骑了匹马,跟随众人一起前往陈村。

    路上看陈高氏走的艰难,问起她们母女是如何来的?英娘红了眼睛,说自己扶着娘亲从天黑就开始上路,天亮走到县衙的。

    王岳赶紧叫衙役寻了个牛车,喊陈高氏和英娘一起上车。衙役们心中不忿。这一行人,陈子昂骑着一头驴,陈高氏母女坐着牛车。王岳骑着马。只有一众衙役溜达着,还得举着牌子。

    王岳到是也没急着赶路,看见路边田间有做活的农户就攀谈几句。农户们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他的身份。见他那么和蔼,自是言无不尽。

    一路走来,原本一个时辰的路。整整走了两个时辰。到了陈村已经午时了。

    陈子安乃是村中富户,自然邀请王岳去他家用膳。王岳却摆摆手,问村长在哪里?

    此时村长正在人群中,只是他搞不清这是咋回事。所以没敢出来。听到县丞大人询问。赶紧跑上前,点头哈腰。“大人,小的陈高兴。是本村村长!”

    王岳点点头,“你叫各家做饭,都端到场院上来。每家多做一点,我们这帮人都没吃饭呢!然后全村人一起在这里吃个饭。”

    陈高兴愣了一下,他搞不清状况。陈子昂也凑上来,“县丞大人,去我家吃就行了。农户们没有啥好吃食!”

    陈高兴也忙不迭的点头,“去我家也可以。在这里跟农户们一起吃委屈老爷了!”

    王岳神色一整,“我说话不好使吗?”

    两个人吓了一跳。急忙赶紧去安排。王岳带着人在村边的地里走了走。此时秋粮已收,地里光秃秃的。只不过干旱严重,其实不远处有条河,到是水源充足。

    估计是粮食已经收完,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去挑水浇地了。那是白费力气的事情。

    补充一句。场所就是村里晾晒粮食,脱粒的地方。毕竟粮食收割时候还都长在秸秆上。需要彻底晒干,把籽粒都碾压下来。

    众人刚回到场院,就有人做好饭匆匆送来了。当然先来的都是农户,他们饭食简单,基本都是黍子饭就着一点野菜或者蔬菜。有的家里干脆老咸菜。

    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

章节目录

我和李白是同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大强67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45章 赖账-我和李白是同学 小说,我和李白是同学,笔趣阁并收藏我和李白是同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