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呵斥间,祝修远、董诚、王府管家猛然发现,这闯进前厅之人不是别人,乃是江州的刺史大人,方塘!
祝修远和董诚两翁婿明显一愣,两眼定定的瞧着方塘。
不知方塘为何会来此,而且还是这幅狼狈的模样。
难道……
猛然间,俩翁婿同时抬眸,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猜测:刺史大人狼狈来此,恐怕也是为了这批粮食而来!
可见刺史大人与这批粮食之间,或者说刺史大人与这所宅院的主人之间,肯定有着某种关联!
祝修远和董诚两人的脸色顿时精彩起来,心中各有猜测。
与祝修远和董诚两人的震惊不同,王府管家就显得镇定多了,似乎他早就料到方塘会来此一般。
王府管家嘴角上扬,笑呵呵的盯着狼狈而来的方塘。
尽管心中有了猜测,但也只是猜测,董诚瞪圆了两眼,面色十分惊讶,问道:“刺史大人……你……你怎会来此?”
祝修远也跳出来说了一嘴:“刺史大人,管家带着下官和岳父大人来到此处,找到了十万石粮食!”
“有了这十万石粮食的话,受灾的灾民们就不用怕饿肚子了!刺史大人,你也是来查看这十万石粮食的吗?放心,我们都快搬完了。”
方塘还未站定的身体又晃了晃,似乎差点摔倒,更添狼狈之色。
方塘好不容易站稳,只瞥了董诚和祝修远一眼,并未搭话。
然后他盯着王府管家,嗫嚅半晌,最后只说:“管家,此处……乃是私宅,管家怎么……怎么可以……”
“怎么可以擅闯私宅是吧?”
王府管家坐着未动,微微低头瞧着方塘的脸色,脸上的笑容愈甚。
方塘整个身体一顿,忙道:“下官不敢!”
然而在心中,方塘却大叫道:“来迟了,来迟了……”
此时,江州的长史大人花朝仕,以及江州的司马万谦也一起到了,他俩默默站在方塘身后。
祝修远越众而出,草草的拱了个手,笑道:“长史大人和司马大人也来了啊?咦,可真是奇怪呢,这事儿怎么就惊动了刺史大人、长史大人,还有司马大人呢?”
祝修远这话阴阳怪气,一听就不怀好意。
这个时候,方塘已经稍稍冷静,他紧锁着眉头,不发一言。
方塘正自省:冲动了,莽撞了啊!
然而他来都已经来了,为时已晚。
花朝仕这老狐狸倒显得十分镇定,他开口说道:“董参军,你乃是朝廷命官,怎可公然擅闯民宅!”
不过花朝仕并不是对祝修远说的这话,而是直接叫董诚的名字,有意忽略了祝修远。
花朝仕身旁的万谦,有意跟上花朝仕的“队形”,也怼董诚和祝修远一把。
可是他心里着实害怕,怼人的话也就胎死腹中了。
董诚瞧了瞧王府管家的神色,一脸震惊道:“长史大人,冤枉啊!下官记得,刺史大人和长史大人将筹集赈灾之粮的重任交给下官的时候,长史大人曾说过,让下官放心大胆的去做,刺史大人和长史大人是下官坚强的后盾……下官这不就放心大胆的来做了么!”
花朝仕勃然大怒:“你……你……本官的确如此说过,可是你就可以私闯民宅了吗?董诚,你胆大妄为!”
然而,花朝仕的勃然大怒并没有吓到董诚和祝修远,反而将站在他前面的方塘吓了个够呛。
“住嘴!”方塘忙转身对花朝仕爆喝。
“是是是!”花朝仕立即躬身,不过他低下去的脸上,却浮现出一种莫名的神色,让人捉摸不透。
万谦挠了挠头,看着方塘和花朝仕,一脸茫然。
他一时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方塘会让花朝仕住嘴呢?
他们三个不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么?
“方刺史。”王府管家说话了,他一开口说话,众人立即面向他,只听他说道:“刚才在衙门后堂,方刺史真是好勇气,真是好气节啊!”
“哎,朝廷律令在前,老夫也知道,这真是难为方刺史了。不过现在好了,老夫和董参军找到了这个地方,从这里发现了十万石粮食。”
“呵呵,这足以度过此次洪灾之危了!对了,不知方刺史来此……是为了什么事?想你堂堂一州刺史,应该不至于亲自过问擅闯民宅之事吧?”
“自然不是!”方塘一张脸已经憋成了猪肝色,并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笑容,拱手道:“下官闻听……闻听管家和董参军……已经找到了十万石粮食!呵呵,有了这十万石粮食的话,我江州定可度过此次难关……下官这心里……心里激动啊!”
“所以下官不管风雨相阻,毅然来此,只为了……为了亲眼见证这十万石粮食……”
王府管家呵呵一笑:“难得方刺史有心了,祝公子,既然方刺史想亲眼见证一下那十万石粮食,那你就带方刺史走一趟仓库吧。”
“是,管家!”祝修远立即答应。
“不!”方塘赶紧摆了摆手:“不用了,方才在进来的路上下官已经看到了……”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不过方刺史,王府的家将们方才搜查这所宅院的时候,除了找到十万石粮食之外,还找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方刺史你作为此地父母官,老夫觉得有必要通报于你知晓才妥。”
“不知是什么东西?”方塘、花朝仕,还有万谦,三人齐齐色变。
他们三人简直就像穿在铁签子上烧烤的蚂蚱,他们那焦急的模样,虽然十分细微,但在坐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一丝不落的瞧见了。
祝修远和董诚两人嘴角上扬,眼下这一幕对他们来说,简直太惬意了!
想当初,在衙门后堂,他们是怎样欺负董诚的。
现在统统都还回去了。
祝修远和董诚都是聪明人,此事闹到现在,谁都能瞧出,这所宅院即使不是方塘或者花朝仕名下的,一定也与他们密切相关!
“方刺史,你猜家将们还发现了什么?六十多位扬州瘦马啊!”王府管家陡然声色俱厉,特别加重了“扬州瘦马”四个字的读音。
祝修远和董诚两翁婿明显一愣,两眼定定的瞧着方塘。
不知方塘为何会来此,而且还是这幅狼狈的模样。
难道……
猛然间,俩翁婿同时抬眸,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有了猜测:刺史大人狼狈来此,恐怕也是为了这批粮食而来!
可见刺史大人与这批粮食之间,或者说刺史大人与这所宅院的主人之间,肯定有着某种关联!
祝修远和董诚两人的脸色顿时精彩起来,心中各有猜测。
与祝修远和董诚两人的震惊不同,王府管家就显得镇定多了,似乎他早就料到方塘会来此一般。
王府管家嘴角上扬,笑呵呵的盯着狼狈而来的方塘。
尽管心中有了猜测,但也只是猜测,董诚瞪圆了两眼,面色十分惊讶,问道:“刺史大人……你……你怎会来此?”
祝修远也跳出来说了一嘴:“刺史大人,管家带着下官和岳父大人来到此处,找到了十万石粮食!”
“有了这十万石粮食的话,受灾的灾民们就不用怕饿肚子了!刺史大人,你也是来查看这十万石粮食的吗?放心,我们都快搬完了。”
方塘还未站定的身体又晃了晃,似乎差点摔倒,更添狼狈之色。
方塘好不容易站稳,只瞥了董诚和祝修远一眼,并未搭话。
然后他盯着王府管家,嗫嚅半晌,最后只说:“管家,此处……乃是私宅,管家怎么……怎么可以……”
“怎么可以擅闯私宅是吧?”
王府管家坐着未动,微微低头瞧着方塘的脸色,脸上的笑容愈甚。
方塘整个身体一顿,忙道:“下官不敢!”
然而在心中,方塘却大叫道:“来迟了,来迟了……”
此时,江州的长史大人花朝仕,以及江州的司马万谦也一起到了,他俩默默站在方塘身后。
祝修远越众而出,草草的拱了个手,笑道:“长史大人和司马大人也来了啊?咦,可真是奇怪呢,这事儿怎么就惊动了刺史大人、长史大人,还有司马大人呢?”
祝修远这话阴阳怪气,一听就不怀好意。
这个时候,方塘已经稍稍冷静,他紧锁着眉头,不发一言。
方塘正自省:冲动了,莽撞了啊!
然而他来都已经来了,为时已晚。
花朝仕这老狐狸倒显得十分镇定,他开口说道:“董参军,你乃是朝廷命官,怎可公然擅闯民宅!”
不过花朝仕并不是对祝修远说的这话,而是直接叫董诚的名字,有意忽略了祝修远。
花朝仕身旁的万谦,有意跟上花朝仕的“队形”,也怼董诚和祝修远一把。
可是他心里着实害怕,怼人的话也就胎死腹中了。
董诚瞧了瞧王府管家的神色,一脸震惊道:“长史大人,冤枉啊!下官记得,刺史大人和长史大人将筹集赈灾之粮的重任交给下官的时候,长史大人曾说过,让下官放心大胆的去做,刺史大人和长史大人是下官坚强的后盾……下官这不就放心大胆的来做了么!”
花朝仕勃然大怒:“你……你……本官的确如此说过,可是你就可以私闯民宅了吗?董诚,你胆大妄为!”
然而,花朝仕的勃然大怒并没有吓到董诚和祝修远,反而将站在他前面的方塘吓了个够呛。
“住嘴!”方塘忙转身对花朝仕爆喝。
“是是是!”花朝仕立即躬身,不过他低下去的脸上,却浮现出一种莫名的神色,让人捉摸不透。
万谦挠了挠头,看着方塘和花朝仕,一脸茫然。
他一时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方塘会让花朝仕住嘴呢?
他们三个不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么?
“方刺史。”王府管家说话了,他一开口说话,众人立即面向他,只听他说道:“刚才在衙门后堂,方刺史真是好勇气,真是好气节啊!”
“哎,朝廷律令在前,老夫也知道,这真是难为方刺史了。不过现在好了,老夫和董参军找到了这个地方,从这里发现了十万石粮食。”
“呵呵,这足以度过此次洪灾之危了!对了,不知方刺史来此……是为了什么事?想你堂堂一州刺史,应该不至于亲自过问擅闯民宅之事吧?”
“自然不是!”方塘一张脸已经憋成了猪肝色,并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笑容,拱手道:“下官闻听……闻听管家和董参军……已经找到了十万石粮食!呵呵,有了这十万石粮食的话,我江州定可度过此次难关……下官这心里……心里激动啊!”
“所以下官不管风雨相阻,毅然来此,只为了……为了亲眼见证这十万石粮食……”
王府管家呵呵一笑:“难得方刺史有心了,祝公子,既然方刺史想亲眼见证一下那十万石粮食,那你就带方刺史走一趟仓库吧。”
“是,管家!”祝修远立即答应。
“不!”方塘赶紧摆了摆手:“不用了,方才在进来的路上下官已经看到了……”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不过方刺史,王府的家将们方才搜查这所宅院的时候,除了找到十万石粮食之外,还找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方刺史你作为此地父母官,老夫觉得有必要通报于你知晓才妥。”
“不知是什么东西?”方塘、花朝仕,还有万谦,三人齐齐色变。
他们三人简直就像穿在铁签子上烧烤的蚂蚱,他们那焦急的模样,虽然十分细微,但在坐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一丝不落的瞧见了。
祝修远和董诚两人嘴角上扬,眼下这一幕对他们来说,简直太惬意了!
想当初,在衙门后堂,他们是怎样欺负董诚的。
现在统统都还回去了。
祝修远和董诚都是聪明人,此事闹到现在,谁都能瞧出,这所宅院即使不是方塘或者花朝仕名下的,一定也与他们密切相关!
“方刺史,你猜家将们还发现了什么?六十多位扬州瘦马啊!”王府管家陡然声色俱厉,特别加重了“扬州瘦马”四个字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