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千里之外的葱岭以西,康州广阔的沙漠之中,正率领锋骑卫与飞骑卫六万骑兵不停奔行的赵云与张郃,并不知道此时他们正在被刘范记挂着。
本来按照一人四马的配置,锋骑卫与飞骑卫六万骑能够不间断地换骑,从而不间断地奔行。按照凉国上等马匹的速度,他们本应该在此时行进到安息境内。但由于凉国已经开始了“西进运动”,也就是派遣四百万人口迁徙到康州和夏州圈地定居,从凉州到康夏二州的官道上都是西进的百姓。赵云与张郃只能走远道,故而此时才抵达康州境内。
一路上,赵云与张郃见识到的,不仅是四百万西进移民的浩浩荡荡,还有西域二州的方兴未艾。当他们行进到西域二州时,看见的西域二州,已经是城池林立,乡邑遍地,新开垦出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头,新种植的胡杨沙棘郁郁葱葱。这等景象,让赵云与张郃,以及麾下六万骑,都倍感欣慰。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他们的凉国成长为不输于汉国的大国。这等欣慰之情,略微削减了些六万征人远征的疲惫感。
当两卫行进到康州境内时,眼前的景象更令他们激动。因为康州已经零零星星有了些移民,移民们骑着马,尽可能多地圈占耕地和草场。康州的官吏们帮助他们将圈地注册在官府籍上,从此确定下圈地的使用权的归属。官吏们还招募移民们兴建起各郡县的城池与道路,整个康州到处都是生机勃勃。这时候的康州,就像之前的西域二州一样,赵云与张郃也相信,康州也会被建设成西域二州那样。
等又过两日,锋骑卫与飞骑卫出了康州后,赵云与张郃就遇上了伊列王契必利尔亲率的大军。契必利尔次来,是来给凉军犒军的,给两卫赠送了许多军需,包括七万多头牛羊。尽管两卫在凉国境内,处处都有州郡与牧监提供补给,根本不缺军需,赵云与张郃也还是收下了伊列人的好意。
赵云与张郃都知道,这伊列人在之前,不过只是个弱小的部落。只是因为站对了队,曾经跟随刘范打击乌孙、康居、大宛,并在三国被灭国之后,趁机吞并了三国的遗民;在岭西之战中,伊列人又临阵反戈,投靠胜利的一方也就是凉国,又趁机从安息帝国那里分了不少战利品;在刘范率军征伐安息帝国的途中,凉军顺手打败了游牧于乌浒河以东的栗弋人,凉国也看不上栗弋人那点家底,于是又给伊列人做了个顺水人情。
赵云与张郃都不禁感叹,凉国就像一头猛虎,连续咬死了康居和乌孙这两头梅花鹿,又咬死了大宛和栗弋这两只野鸡。而伊列却像一只秃鹫,跟在猛虎之后,等猛虎吃饱后,再去食腐,吃些猛虎剩下的残羹冷炙。没想到,这秃鹫吃了不少腐肉,还真变成了一只雄鹰。
现在的伊列,已经不是以前的伊列了。以前的伊列是个经常遭受南边的乌孙侵袭的小部落,与东边的呼揭、坚昆没什么区别。现在的伊列,有十余万落、近六十万人口,南与凉国以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为界,东邻坚昆、呼揭、西部鲜卑,西接安息。
赵云与张郃心知肚明,这次犒军,伊列王契必利尔送上大量补给,表面上看是出于对于凉国的感谢,其实是在向凉国展示出伊列的强大与富裕。
不过对于伊列人送来的大批军需,赵云与张郃也并未有多看重。毕竟凉国以战养战、以战养国,又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上占尽了便宜,幅员辽阔,人口千万,远远不是伊列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赵云与张郃也知道,之所以伊列人能够坐大,其实是刘范有意扶持的结果。毕竟若不是有刘范的允许,伊列人也拿不到康居、乌孙、大宛的人口;若不是刘范看不上栗弋人区区一个小部落,也不想放任栗弋人再盘踞于刘范准备设置为康州的花剌子模之地,伊列人也没机会吞并栗弋人。
两人猜想,刘范之所以有意扶持伊列人,其实是为了减轻凉国的防务压力。因为在天州以北,就是呼揭、坚昆和西部鲜卑,这三者与凉国都不是很熟,鲜卑还曾经与凉国打过十军之战。为防备北方的坚昆、呼揭和西部鲜卑,刘范曾在康州驻扎着胜武卫与羽骑卫,在天州驻扎着扬武卫与云骑卫,也就是两州各两万步军、三万骑军。
但因有伊列替凉国监视着坚昆、呼揭与西部鲜卑,天州与康州的防务压力减轻不少,刘范后来又将羽骑卫与云骑卫撤到了凉州。
收下伊列的大礼后,赵云与张郃继续率军西行。终于在又过六日之后,抵达安息的希尔加尼亚城。希尔加尼亚城,位于安息帝国的帕提亚行省,以东就是曾经被凉军攻克的尼萨城。
从希尔加尼亚城到康州,从西向东一路上都是安息帝国派遣的运粮车队。这次,沃洛吉斯五世派出数十万奴隶,征发了众多车辆,将与凉国交易的三千万斛粮食运向凉国。运粮车队因为有数十万奴隶,因此行进得十分迅速。毕竟从康州(花剌子模之地)到新月沃地有数千里之遥,而运粮车队走最前的,已经行进到了木鹿城,距离康州不远了。
看着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车队,赵云与张郃意识到,即使是遭受了岭西之战那样的重创,安息帝国仍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国力仍旧远在初生的凉国之上。毕竟若没有雄厚的国力,安息帝国也不能完成运输足足三千万斛粮食这等壮举。
而且,安息帝国能够毫不费力地拿出三千万斛粮食,低价卖给凉国来换取凉国的援兵,这在汉地是想都不敢想的。即使是在汉最鼎盛的孝武帝时期,北伐匈奴数十年就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所有成果。
本来按照一人四马的配置,锋骑卫与飞骑卫六万骑能够不间断地换骑,从而不间断地奔行。按照凉国上等马匹的速度,他们本应该在此时行进到安息境内。但由于凉国已经开始了“西进运动”,也就是派遣四百万人口迁徙到康州和夏州圈地定居,从凉州到康夏二州的官道上都是西进的百姓。赵云与张郃只能走远道,故而此时才抵达康州境内。
一路上,赵云与张郃见识到的,不仅是四百万西进移民的浩浩荡荡,还有西域二州的方兴未艾。当他们行进到西域二州时,看见的西域二州,已经是城池林立,乡邑遍地,新开垦出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头,新种植的胡杨沙棘郁郁葱葱。这等景象,让赵云与张郃,以及麾下六万骑,都倍感欣慰。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他们的凉国成长为不输于汉国的大国。这等欣慰之情,略微削减了些六万征人远征的疲惫感。
当两卫行进到康州境内时,眼前的景象更令他们激动。因为康州已经零零星星有了些移民,移民们骑着马,尽可能多地圈占耕地和草场。康州的官吏们帮助他们将圈地注册在官府籍上,从此确定下圈地的使用权的归属。官吏们还招募移民们兴建起各郡县的城池与道路,整个康州到处都是生机勃勃。这时候的康州,就像之前的西域二州一样,赵云与张郃也相信,康州也会被建设成西域二州那样。
等又过两日,锋骑卫与飞骑卫出了康州后,赵云与张郃就遇上了伊列王契必利尔亲率的大军。契必利尔次来,是来给凉军犒军的,给两卫赠送了许多军需,包括七万多头牛羊。尽管两卫在凉国境内,处处都有州郡与牧监提供补给,根本不缺军需,赵云与张郃也还是收下了伊列人的好意。
赵云与张郃都知道,这伊列人在之前,不过只是个弱小的部落。只是因为站对了队,曾经跟随刘范打击乌孙、康居、大宛,并在三国被灭国之后,趁机吞并了三国的遗民;在岭西之战中,伊列人又临阵反戈,投靠胜利的一方也就是凉国,又趁机从安息帝国那里分了不少战利品;在刘范率军征伐安息帝国的途中,凉军顺手打败了游牧于乌浒河以东的栗弋人,凉国也看不上栗弋人那点家底,于是又给伊列人做了个顺水人情。
赵云与张郃都不禁感叹,凉国就像一头猛虎,连续咬死了康居和乌孙这两头梅花鹿,又咬死了大宛和栗弋这两只野鸡。而伊列却像一只秃鹫,跟在猛虎之后,等猛虎吃饱后,再去食腐,吃些猛虎剩下的残羹冷炙。没想到,这秃鹫吃了不少腐肉,还真变成了一只雄鹰。
现在的伊列,已经不是以前的伊列了。以前的伊列是个经常遭受南边的乌孙侵袭的小部落,与东边的呼揭、坚昆没什么区别。现在的伊列,有十余万落、近六十万人口,南与凉国以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为界,东邻坚昆、呼揭、西部鲜卑,西接安息。
赵云与张郃心知肚明,这次犒军,伊列王契必利尔送上大量补给,表面上看是出于对于凉国的感谢,其实是在向凉国展示出伊列的强大与富裕。
不过对于伊列人送来的大批军需,赵云与张郃也并未有多看重。毕竟凉国以战养战、以战养国,又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上占尽了便宜,幅员辽阔,人口千万,远远不是伊列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赵云与张郃也知道,之所以伊列人能够坐大,其实是刘范有意扶持的结果。毕竟若不是有刘范的允许,伊列人也拿不到康居、乌孙、大宛的人口;若不是刘范看不上栗弋人区区一个小部落,也不想放任栗弋人再盘踞于刘范准备设置为康州的花剌子模之地,伊列人也没机会吞并栗弋人。
两人猜想,刘范之所以有意扶持伊列人,其实是为了减轻凉国的防务压力。因为在天州以北,就是呼揭、坚昆和西部鲜卑,这三者与凉国都不是很熟,鲜卑还曾经与凉国打过十军之战。为防备北方的坚昆、呼揭和西部鲜卑,刘范曾在康州驻扎着胜武卫与羽骑卫,在天州驻扎着扬武卫与云骑卫,也就是两州各两万步军、三万骑军。
但因有伊列替凉国监视着坚昆、呼揭与西部鲜卑,天州与康州的防务压力减轻不少,刘范后来又将羽骑卫与云骑卫撤到了凉州。
收下伊列的大礼后,赵云与张郃继续率军西行。终于在又过六日之后,抵达安息的希尔加尼亚城。希尔加尼亚城,位于安息帝国的帕提亚行省,以东就是曾经被凉军攻克的尼萨城。
从希尔加尼亚城到康州,从西向东一路上都是安息帝国派遣的运粮车队。这次,沃洛吉斯五世派出数十万奴隶,征发了众多车辆,将与凉国交易的三千万斛粮食运向凉国。运粮车队因为有数十万奴隶,因此行进得十分迅速。毕竟从康州(花剌子模之地)到新月沃地有数千里之遥,而运粮车队走最前的,已经行进到了木鹿城,距离康州不远了。
看着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车队,赵云与张郃意识到,即使是遭受了岭西之战那样的重创,安息帝国仍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国力仍旧远在初生的凉国之上。毕竟若没有雄厚的国力,安息帝国也不能完成运输足足三千万斛粮食这等壮举。
而且,安息帝国能够毫不费力地拿出三千万斛粮食,低价卖给凉国来换取凉国的援兵,这在汉地是想都不敢想的。即使是在汉最鼎盛的孝武帝时期,北伐匈奴数十年就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所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