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瞻好好一个刺史,为自己人所杀。
其余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靳麴又一鞭抽向那个身旁鹰击郎将。对方下意识地躲过,没提防身后之人早一矛将其戳翻。
其余刘瞻亲卫这才反应过来,上前欲围攻靳麴。
靳麴手持钢鞭,连杀三人,其余众人畏惧,一时竟不敢上前。靳麴乃大喊道:“我等顺应天命,归降卫公,挡者皆死,尔等难道要给刘瞻殉葬。”
众人皆惊。
此时一众唐军没了领头之人,立刻作鸟兽散去。
于是靳麴令人打开城门,迎隋军入城。
张文远率军顺利进入介休城。
这时靳麴提着刘瞻的脑袋来见张文远,张文远见之,壮言道:“好壮士!”
此时靳权等一众世家子弟也纷纷来见张文远。张文远虽然不待见对方,但也清楚,此时还得跟他们虚与委蛇。
不过他很喜欢靳麴,便向靳权要了为亲兵。
靳权当然不敢拒绝,虽然不舍靳麴如此猛士,但也只得同意。
隋军占领介休城,又将李渊改的浩州改回了西河郡,张文远乃以丰州旧吏出身的梁公河为西河郡郡丞领郡事,抚慰百姓,清剿残匪,收取郡内各县。
西河一郡,当初尽降李渊,只有征讨稽胡的虎贲郎将梁德誓死不降。后来李渊派兵征讨,梁德兵败,逃入隰城坚守。
后来李渊忙着南下入主关中,也顾不得梁德,只得任其屯兵隰城,又命刘瞻、张纶等人择机破之。
张文远既下西河,乃命人前去招梁德前来。
梁德长在河东,也识得西河侯张文远的名声,立刻率部前来介休与张文远相会。张文远乃命其所部编入右屯卫军,随右屯卫军南下。
张文远占领西河,自是不会留在这里多久。但隋军要继续南下,也不可能将西河拱手交给当地的世家大族。于是张文远决定使个釜底抽薪之计,包括靳权、宋易等人,则全被张文远以随军参战的名义带着南下。
带走了众人,各家在西河便没了领头羊。而且众人在隋军之中,也能充作人质,往后各家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得考虑一下隋军的靳权、宋易众人。
靳权、宋易等人当然不愿意,随军怎么比得上在老家当地头蛇。于是靳权便委婉地向张文远进言,请求留在西河。
但张文远却是厉声说道:“尔等难道不想为平定李逆出一份力。”
靳权吓得战战兢兢,再不敢言。实在是张文远手握重兵,杀气腾腾,没人敢拒绝。于是众人只得不情不愿地跟着南下了。
······
从介休城往南便是雀鼠谷天险。
北到灵石,南到霍邑,绵延数十里,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道。黄明远当年便在此一举击败杨谅手下大将赵子开,打通了北上晋阳的道路。
李渊占领霍邑之后,担心晋阳防线会失守,乃留大将元仲文驻守霍邑,守住雀鼠谷,以为河东南部之屏障。
元仲文出身洛阳元氏,乃是北魏皇族后裔,但自两魏灭亡,北齐、北周甚至是之后的隋朝,无不打压元氏后裔,因此他这一支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了。
元仲文本来是太原郡的一名鹰扬郎将,李渊杀了王威、高君雅后,他毫不犹豫地投降了李渊。
元仲文一心想着成为开国功臣,光耀门楣。因此对于这次机会很看重,守卫霍邑也很用心。
不过元仲文手中只有不到三千人,也只能堵塞雀鼠谷道路。
张文远虽见唐军塞路,却是并不着急。当年黄明远在此大破汉王逆军,便是从霍邑向北,绕过雀鼠谷,从高壁岭突袭叛军身后的。
之前黄明远还觉得此处要地,来日必再次遭遇大战。说实话若是没有什么小道,真的难以通行,因此他命人细细地查探了一下雀鼠谷周围的地形,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隋军入河东,黄明远便让人尽绘制河东地图予张文远、刘云芳二人,以方便行军。
事实上对于河东情况的掌握,黄明远不亚于朝廷。当初平定杨谅之乱,黄明远便命陈远将河东诸郡的图册、籍簿等细细整理,留作他日之用。
张文远眼看前路不通,甚至连当初黄明远行军的高壁岭也不能通过,于是命巴刚率领三千人马,按照地图标识,向西兜一个圈,沿险道小路南下。
从雀鼠谷往西,崇山峻岭,一直连接到吕梁山脉。
越是崇山峻岭,越是容易有小路通行。只是官府一般不会将其记录在册,外地人也多不知晓。
巴刚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终于找到图示的小路。此道路艰险,根本难以通人,也只有一些放牧的才从这里走。
众人往前走不远便发现,此道马匹根本走不了,巴刚于是下令丢下全部马匹、辎重,除了军械,只携带三天口粮。
到了不能行的险路,众人攀着绳子前进,沿途不知道多少人摔死。
行了两日多,众人终于走出这片山岭,出现在汾西县城外。
汾西是个小县,县城守军,本没有多少人,又尽被元仲文征调去守雀鼠谷。维持县城防御的,只剩下几个衙役。县令又只是提防在东面大路,对西面群山,不作任何戒备。于是巴刚所部,出现在城下,城中之人不备,被一拥入城。
从汾西往东南方向没多远,便是霍邑。
此时隋军与唐军正在激战。张文远料巴刚应该已经绕道成功,于是命令军队加紧攻打雀鼠谷,以策应巴刚。
隋军人马众多,元仲文知道若是被对方杀出雀鼠谷,必不能敌,必须将其堵塞在谷中。于是集中兵马,分守各道。因此兵力不足,雀鼠谷身后的霍邑城几乎不设防。
巴刚自西而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霍邑城。
于是在前面抵御隋军的元仲文便尴尬了,三千人马被隋军挤在霍邑和雀鼠谷之间,进退不得。
巴刚率军从后猛攻元仲文后军,其军大溃,竞相逃走,元仲文约束不得,又不愿投降,带着亲兵死战,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于是隋军主力顺利通过雀鼠谷,直趋临汾城。
其余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靳麴又一鞭抽向那个身旁鹰击郎将。对方下意识地躲过,没提防身后之人早一矛将其戳翻。
其余刘瞻亲卫这才反应过来,上前欲围攻靳麴。
靳麴手持钢鞭,连杀三人,其余众人畏惧,一时竟不敢上前。靳麴乃大喊道:“我等顺应天命,归降卫公,挡者皆死,尔等难道要给刘瞻殉葬。”
众人皆惊。
此时一众唐军没了领头之人,立刻作鸟兽散去。
于是靳麴令人打开城门,迎隋军入城。
张文远率军顺利进入介休城。
这时靳麴提着刘瞻的脑袋来见张文远,张文远见之,壮言道:“好壮士!”
此时靳权等一众世家子弟也纷纷来见张文远。张文远虽然不待见对方,但也清楚,此时还得跟他们虚与委蛇。
不过他很喜欢靳麴,便向靳权要了为亲兵。
靳权当然不敢拒绝,虽然不舍靳麴如此猛士,但也只得同意。
隋军占领介休城,又将李渊改的浩州改回了西河郡,张文远乃以丰州旧吏出身的梁公河为西河郡郡丞领郡事,抚慰百姓,清剿残匪,收取郡内各县。
西河一郡,当初尽降李渊,只有征讨稽胡的虎贲郎将梁德誓死不降。后来李渊派兵征讨,梁德兵败,逃入隰城坚守。
后来李渊忙着南下入主关中,也顾不得梁德,只得任其屯兵隰城,又命刘瞻、张纶等人择机破之。
张文远既下西河,乃命人前去招梁德前来。
梁德长在河东,也识得西河侯张文远的名声,立刻率部前来介休与张文远相会。张文远乃命其所部编入右屯卫军,随右屯卫军南下。
张文远占领西河,自是不会留在这里多久。但隋军要继续南下,也不可能将西河拱手交给当地的世家大族。于是张文远决定使个釜底抽薪之计,包括靳权、宋易等人,则全被张文远以随军参战的名义带着南下。
带走了众人,各家在西河便没了领头羊。而且众人在隋军之中,也能充作人质,往后各家若是有什么想法,也得考虑一下隋军的靳权、宋易众人。
靳权、宋易等人当然不愿意,随军怎么比得上在老家当地头蛇。于是靳权便委婉地向张文远进言,请求留在西河。
但张文远却是厉声说道:“尔等难道不想为平定李逆出一份力。”
靳权吓得战战兢兢,再不敢言。实在是张文远手握重兵,杀气腾腾,没人敢拒绝。于是众人只得不情不愿地跟着南下了。
······
从介休城往南便是雀鼠谷天险。
北到灵石,南到霍邑,绵延数十里,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道。黄明远当年便在此一举击败杨谅手下大将赵子开,打通了北上晋阳的道路。
李渊占领霍邑之后,担心晋阳防线会失守,乃留大将元仲文驻守霍邑,守住雀鼠谷,以为河东南部之屏障。
元仲文出身洛阳元氏,乃是北魏皇族后裔,但自两魏灭亡,北齐、北周甚至是之后的隋朝,无不打压元氏后裔,因此他这一支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了。
元仲文本来是太原郡的一名鹰扬郎将,李渊杀了王威、高君雅后,他毫不犹豫地投降了李渊。
元仲文一心想着成为开国功臣,光耀门楣。因此对于这次机会很看重,守卫霍邑也很用心。
不过元仲文手中只有不到三千人,也只能堵塞雀鼠谷道路。
张文远虽见唐军塞路,却是并不着急。当年黄明远在此大破汉王逆军,便是从霍邑向北,绕过雀鼠谷,从高壁岭突袭叛军身后的。
之前黄明远还觉得此处要地,来日必再次遭遇大战。说实话若是没有什么小道,真的难以通行,因此他命人细细地查探了一下雀鼠谷周围的地形,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隋军入河东,黄明远便让人尽绘制河东地图予张文远、刘云芳二人,以方便行军。
事实上对于河东情况的掌握,黄明远不亚于朝廷。当初平定杨谅之乱,黄明远便命陈远将河东诸郡的图册、籍簿等细细整理,留作他日之用。
张文远眼看前路不通,甚至连当初黄明远行军的高壁岭也不能通过,于是命巴刚率领三千人马,按照地图标识,向西兜一个圈,沿险道小路南下。
从雀鼠谷往西,崇山峻岭,一直连接到吕梁山脉。
越是崇山峻岭,越是容易有小路通行。只是官府一般不会将其记录在册,外地人也多不知晓。
巴刚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终于找到图示的小路。此道路艰险,根本难以通人,也只有一些放牧的才从这里走。
众人往前走不远便发现,此道马匹根本走不了,巴刚于是下令丢下全部马匹、辎重,除了军械,只携带三天口粮。
到了不能行的险路,众人攀着绳子前进,沿途不知道多少人摔死。
行了两日多,众人终于走出这片山岭,出现在汾西县城外。
汾西是个小县,县城守军,本没有多少人,又尽被元仲文征调去守雀鼠谷。维持县城防御的,只剩下几个衙役。县令又只是提防在东面大路,对西面群山,不作任何戒备。于是巴刚所部,出现在城下,城中之人不备,被一拥入城。
从汾西往东南方向没多远,便是霍邑。
此时隋军与唐军正在激战。张文远料巴刚应该已经绕道成功,于是命令军队加紧攻打雀鼠谷,以策应巴刚。
隋军人马众多,元仲文知道若是被对方杀出雀鼠谷,必不能敌,必须将其堵塞在谷中。于是集中兵马,分守各道。因此兵力不足,雀鼠谷身后的霍邑城几乎不设防。
巴刚自西而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霍邑城。
于是在前面抵御隋军的元仲文便尴尬了,三千人马被隋军挤在霍邑和雀鼠谷之间,进退不得。
巴刚率军从后猛攻元仲文后军,其军大溃,竞相逃走,元仲文约束不得,又不愿投降,带着亲兵死战,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于是隋军主力顺利通过雀鼠谷,直趋临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