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这些年,背负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家族压力过大,此时真的是彻底想开了。也许是也知道自己府邸被抄的如此彻底,楚家怎么起家的根本就不可能瞒住这位太子爷。这位楚大爷,当真是有什么说什么了:“谁拿到了这两种盐的专卖权,除去每年要给朝廷上缴的盐税。”
“便是不偷不逃,一年进项也在五六十万贯上下。再加上宁夏府、陕北、祁连山中的珍惜药材、皮毛,陕北的煤铁生意。楚家靠着蜀王的权势,垄断的这些生意,每年进项都在二百余万贯。而又通过蜀王之手,打通了西京工部,揽下了西京两宫、一陵,外加城墙每年修缮。”
“这几项加在一起,连同川中货物北运之利。楚家靠着蜀王这颗大树,每年进项都在三、四百万贯。当然这其中至少有五成利润,要转运到川中交给蜀王。剩下的五成之中,有两成要与各级官员分红。楚家真正落下,也不过三成罢了。可即便这样,楚家也可以进项百余万。”
“眼下的楚家,虽说比不上个襄阳范家,货栈遍及全国,商队更是游走西域各地。可在西北也算是巨豪,足以排在榜眼之位了。也许是怕我和楚家受到牵连,原本这些事情家父一直都瞒着我,都是家父直接与蜀王手下负责西北的人对接,从来都不许家中兄弟沾染半分。”
“直到五年前,家父去了一趟川中返回之后,便染病卧床不起,才将所有的事情移交给我。当我知道楚家当年极具扩张的真相后,也是相当的震惊。当时,我虽说没有见过蜀王,蜀王在朝中也一向有贤名,可我心中总是有些隐隐不安。蜀王是什么人?是当朝皇上的嫡五子。”
“楚家不过是一介商贾,与皇子搅合太深,未必是什么福气。甚至相对来说,反倒是祸害更大一些。在我看来,如果蜀王一旦出了事情,蜀王未必会真的有事,可对于楚家来说却是灭顶之灾。蜀王别看是中宫嫡子,可这些历朝历代别说嫡子,就是太子倒下的又有多少?”
“楚家当时的实力,远还没有到像桂林郡王府,让朝廷忌讳到轻易无法动手地步。蜀王也没有真正让诸王忌讳,一点不敢动的地步。便是如今你这位太子爷抄了楚家很难吗?也不过就是一句话事情。我当时便已经下定决心,宁可楚家被打回原样,也要想方设法与蜀王脱钩。”
“而代替父亲去了一趟川中,亲自见了蜀王后。发觉蜀王并非是表面上,看的那种儒雅之人。其人不仅心狠手辣,而且做事向来是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而且极其的冷血无情。这种人只能同患难,绝非是共享福之人。最为关键的是,我感觉其夺嫡的野心不是一般强烈。”
“自川中返回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一再劝说父亲不要在为蜀王效力。只是当初家父虽说也感觉到,蜀王绝非是那种良主。可这上船容易下船难,楚家已经与蜀王搅合的太深了。除了蜀王身死,否则想要摆脱掉蜀王几乎无可能。除非楚家真的打算,全家人性命不要。”
“所以家父尽管也知道,楚家已经被绑上了一条危险的船,可他却不敢有任何的冒险。家父在世的时候,我只能利用执掌家事的机会,想方设法摆脱与蜀王的牵连。却非但未能如意不说,还受到了蜀王的人几次警告和威胁。家父去世时,蜀王派来吊唁的人,直接与我说。”
“一天是蜀王的人,便终身是蜀王的人。这世上,还没有一个人背叛蜀王后,还能在世上活下去。如果我在有其他什么不该有的想法,蜀王既然能将楚家扶持起来,那么自然也能将给楚家东西收回去,这其中包括楚家一家老小的脑袋。无奈之下,我也只能走上父亲的老路。”
“好在,蜀王将楚家只是视为一个财源。那些肮脏事情,基本不用楚家出面。只要楚家按时上缴给缴的钱帛,他也不会太为难楚家。反倒会在经商上,利用他的权势和暗网,为楚家提供各种的便利。甚至为了避嫌,蜀王每次去京兆途经西京的时候,从来不与楚家接触。”
“只是暗中派身边心腹之人,向楚家发布号令和索要钱财、名贵物品。”前年,蜀王假死逃脱。途经西京的时候,从楚家索要了一大批的钱物。在逃到西域之后,又逼着楚家私运军械和钱粮,支援他在西域的活动。我知道,按照朝廷的律令,楚家与蜀王的关系一旦被揭露。”
“等待楚家上下的,基本上就是满门抄斩。但把柄在人手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能无奈屈服。蜀王想要搞垮楚家,都不用动用他在长安城中的密卫。只要向某些皇子,或是那些有心人士,揭露楚家曾经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三成以上的财源,楚家就会家破人亡。”
“为了保全楚家,无奈之下也只能想法设法满足他。可去年陇右、陕西二路大旱,这粮食价格一日三翻。楚家尽心竭力,也只能满足他部分的需求。好在,他也知道去年大旱,以陇右与陕西二路的老底子,就算抄干净也弄不出太多的粮食,所以才没有过于一再的紧逼。”
说到这里,想起楚家这几年的经历,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蜀王假死逃离大齐朝,此事楚家也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楚家的其他人,都以为蜀王真的是死了。至于宋王,我是实在被蜀王逼迫的走投无路了,才想方设法找到宋王外祖父,一个在西京任职的门生与他拉上关系。”
“想要依靠宋王,确切的说是宫中的德妃庇护。其一,蜀王逼迫的太紧了,虽然远走西域,可时常派人索要大笔的钱粮,甚至是军器。他远在西域,给他运送粮食,楚家如今实在难以承担。这一路上都是大漠、戈壁,不算沿途的马贼打劫损失,便是这一路上人吃马嚼损耗。
“一石粮食运到伊州,能剩下二三斗就算不错了。运到伊州一石粮食,楚家基本上还要搭上一石的粮食。别说原本楚家这些年所获,一半都交给了蜀王。就算是没有,可如此巨大的损耗,楚家也是万万承担不起。更别提,那些军器更是难弄。一旦被查出来,风险更大。”
“我投靠宋王,不过是想要避开蜀王的继续逼迫。宋王虽说为庶出皇子,可他的母妃眼下是执掌六宫之事,晋封皇后可能性还很大。而且宋王虽说远不如蜀王有势力,更没有蜀王那等手眼通天能耐。但其外家在文官之中却是相当有势力,求庇护于宋王可以让蜀王有所忌讳。”
“其二,楚家这些年能够置办下如此家业,哪怕我心中一直想要摆脱蜀王。可也不得不承认,没有蜀王的扶持,各地官府根本就不会给任何的照顾。楚家短短数年,便从一个小行商做大到如此地步,实则还是借助了各地官府的助力。不说别的,山西池盐专卖之权便靠官府。”
“宋王的外祖,多年之前主持多次科举,这门生弟子遍及官场。原本以为投靠宋王,楚家一方面可以获得极大的助力,一方面也可以让蜀王有所忌讳,不会在逼迫楚家过紧,实乃一举两得。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却是成了,我此生第二件最后悔的事情,或是说梦魇。”
“刚一搭上线,这位宋王便不断的要钱。胃口是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十万贯钱,到现在的每次直接便是二三十万的要。除了钱,还不断索要各种奇珍异宝、美女,还点名要西域、波斯胡女,让楚家几乎是烦不胜烦。半年不到,从楚家敲诈的钱物,比原给蜀王一年的还要多。”
说到这里,这位楚大爷满脸的苦笑:“如果单纯是要钱,倒是还好说一些。可这位宋王,还不断让楚家替他,去做压根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让楚家替他拉拢,西京大营的各级武官。可从蜀王还在的时西京大营驻军,便牢牢掌控在西京殿前司,还有那位欧阳老爵爷手中。”
“以蜀王的势力,对西京大营尚且无法渗透,更何况我们一个商贾之家。那些武官与文官不同,武官我们根本接触不到。而自从太子爷统军西征宁夏开始,他便一日三催,逼着楚家去收买参战各军的武官。这种事情,又岂是楚家能够做的到?我无奈之下,只能先一直拖着。”
“此事,也引起了宋王极度不满。在您奉旨祭祀孝陵,并被明诏册立为当朝新太子后,有些发了疯的宋王,也许是德妃给他胆子。甚至逼着楚家收买江湖高手,去刺杀你。我虽说只是一个商人,可我也知道刺杀当朝太子,是谋逆的大罪。一旦露出去,等待楚家的只有灭族。”
“别说以宋王的为人,皇上恐怕只有患了失心疯,才会册立他为储君。与细微之处见斟酌,这个宋王太贪婪了。从他一再伸手向楚家索要钱财,便足可以证明。这种人若是册立为太子,恐怕大齐朝离着亡国就不远了。皇上此人,虽说很多时候显得优柔寡断,但不至昏聩如此。”
“所以,在我看来这位宋王,无论是权谋,还是性情都差的太远了。而且观其行事作风,别说那些阳谋大计,便是那些阴谋诡计都差的太远。别说与你这位当朝太子相比,就是与蜀王相比都相差甚远。最关键的是,目光实在短浅。这样的人,皇上可能会册立其为储君吗?”
“就算是宋王真被册立为太子,可登基之后为了掩盖弑兄这一丑事,楚家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比灭族更好的结果。只是宋王逼得实在过紧,无奈之下我也只能想办法应付。正好前一段时日,我遇到了蜀王安插在西京密卫的管事之人。我曾经偶然之间,接触过他们几个人。”
“知道那个管事之人,看起来很是沉稳,但实则却是有些好大喜功。而且身为蜀王安插在西京,实施刺探情报、刺杀之人,想必应该身手不低。所以,我利用这个人过于贪功的弱点,想方设法鼓动他去刺杀你。同时,也去除自己的一块心病的同时,至少可以向宋王交差。”
“便是不偷不逃,一年进项也在五六十万贯上下。再加上宁夏府、陕北、祁连山中的珍惜药材、皮毛,陕北的煤铁生意。楚家靠着蜀王的权势,垄断的这些生意,每年进项都在二百余万贯。而又通过蜀王之手,打通了西京工部,揽下了西京两宫、一陵,外加城墙每年修缮。”
“这几项加在一起,连同川中货物北运之利。楚家靠着蜀王这颗大树,每年进项都在三、四百万贯。当然这其中至少有五成利润,要转运到川中交给蜀王。剩下的五成之中,有两成要与各级官员分红。楚家真正落下,也不过三成罢了。可即便这样,楚家也可以进项百余万。”
“眼下的楚家,虽说比不上个襄阳范家,货栈遍及全国,商队更是游走西域各地。可在西北也算是巨豪,足以排在榜眼之位了。也许是怕我和楚家受到牵连,原本这些事情家父一直都瞒着我,都是家父直接与蜀王手下负责西北的人对接,从来都不许家中兄弟沾染半分。”
“直到五年前,家父去了一趟川中返回之后,便染病卧床不起,才将所有的事情移交给我。当我知道楚家当年极具扩张的真相后,也是相当的震惊。当时,我虽说没有见过蜀王,蜀王在朝中也一向有贤名,可我心中总是有些隐隐不安。蜀王是什么人?是当朝皇上的嫡五子。”
“楚家不过是一介商贾,与皇子搅合太深,未必是什么福气。甚至相对来说,反倒是祸害更大一些。在我看来,如果蜀王一旦出了事情,蜀王未必会真的有事,可对于楚家来说却是灭顶之灾。蜀王别看是中宫嫡子,可这些历朝历代别说嫡子,就是太子倒下的又有多少?”
“楚家当时的实力,远还没有到像桂林郡王府,让朝廷忌讳到轻易无法动手地步。蜀王也没有真正让诸王忌讳,一点不敢动的地步。便是如今你这位太子爷抄了楚家很难吗?也不过就是一句话事情。我当时便已经下定决心,宁可楚家被打回原样,也要想方设法与蜀王脱钩。”
“而代替父亲去了一趟川中,亲自见了蜀王后。发觉蜀王并非是表面上,看的那种儒雅之人。其人不仅心狠手辣,而且做事向来是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而且极其的冷血无情。这种人只能同患难,绝非是共享福之人。最为关键的是,我感觉其夺嫡的野心不是一般强烈。”
“自川中返回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一再劝说父亲不要在为蜀王效力。只是当初家父虽说也感觉到,蜀王绝非是那种良主。可这上船容易下船难,楚家已经与蜀王搅合的太深了。除了蜀王身死,否则想要摆脱掉蜀王几乎无可能。除非楚家真的打算,全家人性命不要。”
“所以家父尽管也知道,楚家已经被绑上了一条危险的船,可他却不敢有任何的冒险。家父在世的时候,我只能利用执掌家事的机会,想方设法摆脱与蜀王的牵连。却非但未能如意不说,还受到了蜀王的人几次警告和威胁。家父去世时,蜀王派来吊唁的人,直接与我说。”
“一天是蜀王的人,便终身是蜀王的人。这世上,还没有一个人背叛蜀王后,还能在世上活下去。如果我在有其他什么不该有的想法,蜀王既然能将楚家扶持起来,那么自然也能将给楚家东西收回去,这其中包括楚家一家老小的脑袋。无奈之下,我也只能走上父亲的老路。”
“好在,蜀王将楚家只是视为一个财源。那些肮脏事情,基本不用楚家出面。只要楚家按时上缴给缴的钱帛,他也不会太为难楚家。反倒会在经商上,利用他的权势和暗网,为楚家提供各种的便利。甚至为了避嫌,蜀王每次去京兆途经西京的时候,从来不与楚家接触。”
“只是暗中派身边心腹之人,向楚家发布号令和索要钱财、名贵物品。”前年,蜀王假死逃脱。途经西京的时候,从楚家索要了一大批的钱物。在逃到西域之后,又逼着楚家私运军械和钱粮,支援他在西域的活动。我知道,按照朝廷的律令,楚家与蜀王的关系一旦被揭露。”
“等待楚家上下的,基本上就是满门抄斩。但把柄在人手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能无奈屈服。蜀王想要搞垮楚家,都不用动用他在长安城中的密卫。只要向某些皇子,或是那些有心人士,揭露楚家曾经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三成以上的财源,楚家就会家破人亡。”
“为了保全楚家,无奈之下也只能想法设法满足他。可去年陇右、陕西二路大旱,这粮食价格一日三翻。楚家尽心竭力,也只能满足他部分的需求。好在,他也知道去年大旱,以陇右与陕西二路的老底子,就算抄干净也弄不出太多的粮食,所以才没有过于一再的紧逼。”
说到这里,想起楚家这几年的经历,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蜀王假死逃离大齐朝,此事楚家也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楚家的其他人,都以为蜀王真的是死了。至于宋王,我是实在被蜀王逼迫的走投无路了,才想方设法找到宋王外祖父,一个在西京任职的门生与他拉上关系。”
“想要依靠宋王,确切的说是宫中的德妃庇护。其一,蜀王逼迫的太紧了,虽然远走西域,可时常派人索要大笔的钱粮,甚至是军器。他远在西域,给他运送粮食,楚家如今实在难以承担。这一路上都是大漠、戈壁,不算沿途的马贼打劫损失,便是这一路上人吃马嚼损耗。
“一石粮食运到伊州,能剩下二三斗就算不错了。运到伊州一石粮食,楚家基本上还要搭上一石的粮食。别说原本楚家这些年所获,一半都交给了蜀王。就算是没有,可如此巨大的损耗,楚家也是万万承担不起。更别提,那些军器更是难弄。一旦被查出来,风险更大。”
“我投靠宋王,不过是想要避开蜀王的继续逼迫。宋王虽说为庶出皇子,可他的母妃眼下是执掌六宫之事,晋封皇后可能性还很大。而且宋王虽说远不如蜀王有势力,更没有蜀王那等手眼通天能耐。但其外家在文官之中却是相当有势力,求庇护于宋王可以让蜀王有所忌讳。”
“其二,楚家这些年能够置办下如此家业,哪怕我心中一直想要摆脱蜀王。可也不得不承认,没有蜀王的扶持,各地官府根本就不会给任何的照顾。楚家短短数年,便从一个小行商做大到如此地步,实则还是借助了各地官府的助力。不说别的,山西池盐专卖之权便靠官府。”
“宋王的外祖,多年之前主持多次科举,这门生弟子遍及官场。原本以为投靠宋王,楚家一方面可以获得极大的助力,一方面也可以让蜀王有所忌讳,不会在逼迫楚家过紧,实乃一举两得。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却是成了,我此生第二件最后悔的事情,或是说梦魇。”
“刚一搭上线,这位宋王便不断的要钱。胃口是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十万贯钱,到现在的每次直接便是二三十万的要。除了钱,还不断索要各种奇珍异宝、美女,还点名要西域、波斯胡女,让楚家几乎是烦不胜烦。半年不到,从楚家敲诈的钱物,比原给蜀王一年的还要多。”
说到这里,这位楚大爷满脸的苦笑:“如果单纯是要钱,倒是还好说一些。可这位宋王,还不断让楚家替他,去做压根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让楚家替他拉拢,西京大营的各级武官。可从蜀王还在的时西京大营驻军,便牢牢掌控在西京殿前司,还有那位欧阳老爵爷手中。”
“以蜀王的势力,对西京大营尚且无法渗透,更何况我们一个商贾之家。那些武官与文官不同,武官我们根本接触不到。而自从太子爷统军西征宁夏开始,他便一日三催,逼着楚家去收买参战各军的武官。这种事情,又岂是楚家能够做的到?我无奈之下,只能先一直拖着。”
“此事,也引起了宋王极度不满。在您奉旨祭祀孝陵,并被明诏册立为当朝新太子后,有些发了疯的宋王,也许是德妃给他胆子。甚至逼着楚家收买江湖高手,去刺杀你。我虽说只是一个商人,可我也知道刺杀当朝太子,是谋逆的大罪。一旦露出去,等待楚家的只有灭族。”
“别说以宋王的为人,皇上恐怕只有患了失心疯,才会册立他为储君。与细微之处见斟酌,这个宋王太贪婪了。从他一再伸手向楚家索要钱财,便足可以证明。这种人若是册立为太子,恐怕大齐朝离着亡国就不远了。皇上此人,虽说很多时候显得优柔寡断,但不至昏聩如此。”
“所以,在我看来这位宋王,无论是权谋,还是性情都差的太远了。而且观其行事作风,别说那些阳谋大计,便是那些阴谋诡计都差的太远。别说与你这位当朝太子相比,就是与蜀王相比都相差甚远。最关键的是,目光实在短浅。这样的人,皇上可能会册立其为储君吗?”
“就算是宋王真被册立为太子,可登基之后为了掩盖弑兄这一丑事,楚家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比灭族更好的结果。只是宋王逼得实在过紧,无奈之下我也只能想办法应付。正好前一段时日,我遇到了蜀王安插在西京密卫的管事之人。我曾经偶然之间,接触过他们几个人。”
“知道那个管事之人,看起来很是沉稳,但实则却是有些好大喜功。而且身为蜀王安插在西京,实施刺探情报、刺杀之人,想必应该身手不低。所以,我利用这个人过于贪功的弱点,想方设法鼓动他去刺杀你。同时,也去除自己的一块心病的同时,至少可以向宋王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