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岳飞再度被众人制住后,再被严加看觑,启程上路,虽然仍是神情悲忿,但更多的时候他默然思索,何况张宪、岳云再从旁相劝,又有牛皋、王贵二人自此更是形影不离的相伴陪同,岳飞似乎也不再打算试图自刎殉国。
而武松、鲁智深这边继续率领众人往汴京方向行进之时,请求觐见齐朝帝君的刘锜已抵达汴梁。当萧唐与刘锜再度厮见时,彼此间也不再是理念不同的敌对立场,完全是多年未见的知交挚友再度重逢,相谈甚欢。
毕竟刘锜做为宋朝将门世家,与敌国大军对抗杀伐,也是职责所在。然而刘锜却又是通晓阴阳,对于阴阳家宣扬五德终始,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也与天道运行,人世变迁,王朝更替息息相关的理念极是认同。是以对于齐国代宋,朝代更迭既已成事实,比起岳飞,刘锜接受的更为心安理得。
只不过当萧唐表露出要对刘锜委以重用、封官许愿的意愿时,刘锜却缓缓摇头道:“微臣...草民本为宋臣,如今宋国君禅位时日未久,如此便转投新主,毕竟仍觉不妥,而这些年来历经金人侵害、中原板荡,齐宋两朝并立对持...草民劳心劳力的时日久了,如今只愿纳还原受宋廷官诰,寻个僻净去处,能享得闲乐也好,还望陛下恩准。”
一番相劝,可眼见刘锜仍是坚持,萧唐也只得应允。而刘锜拜谢皇恩之后离了汴京,又重返至雍丘,向旧部麾下幕僚将士做过交代,自此原宋廷直龙图阁学士陈规,以及京畿路都统司通判汪若海、部将赵尊、耿训、韩直、许清、阎充、雷仲与众部宋军尽皆拔旗易帜,归顺齐朝听候任命。刘锜则退闲归隐,安享闲乐。
然而锋利的宝剑,终究不能一直被掩藏在剑鞘之中。
一年半后,萧唐叹言“锜名将,不当久闲”,遂又发付使臣前去请刘锜出仕为官,时逢刘锜归隐后安居湘潭,因其清廉不爱财,为人甚是低调,常至村中小店吃酒时也曾被有眼不识泰山的村夫呵四唣五,刘锜心有所感,作《鹧鸪天》词道:“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而恰逢萧唐遣使前来相请要委以重任,这次的刘锜则是痛快应允。
出仕后的刘锜也端的是材兼文武,做为统军主将,他才以后面对西夏与极西面复辽国号的庞大帝国的战事中神机武略,出奇制胜,也曾斩获大功;还曾做为封疆大吏,更是治理有方,不但使治下军民能够安居乐业,时逢百年不遇蝗灾,刘锜更是于淮南、淮东、浙西驱蝗有功,在民间得赞说道“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还。驱蝗成稔岁,将军合号百虫来”...如此刘锜凭卓越功高,生时便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位兼将相、品极文武,并未如正史中那般于病重时又遭朝廷轻慢羞辱,致使其忧愤交加,吐血数升身故,而是在八十七岁高龄无疾而终,追封武穆谥号,甚至还为百姓敬尊为灭蝗保穑之神,敕赐立庙,世享奉祭。
话分两头、再说一方。刘锜拜谢离京后不久,岳飞、杨沂中、张宪、岳云四人也在齐军将士的看觑下抵达汴梁。萧唐最先会见的,却是已然应允表态,愿意降从的杨沂中。
君臣纲常,好像那些本来忠于宋室的文臣武将心中的一道坎,似林冲、杨志、呼延灼等共聚大义的弟兄按各自的过往经历能够迈得过去,但是如杨沂中这等对君王权臣唯命是从的军将而言,也几乎不可能转投到自己所效忠政权的敌对一面。
然而如今宋朝政权,已经被齐朝所取代。
杨沂中因善于巴结逢迎朝中权贵而得了个“髯阉”的恶名,他当然更清楚如今能许给他功爵名禄的君主,唯有宋朝官家已对其降从的齐朝皇帝萧唐,杨沂中心里的那道坎,也早已烟消云散。而萧唐心知杨沂中既然肯接受齐朝武阶官将的身份,那么他仍会毫不打折扣而忠实执行自己下达的所有命令,自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委以重用,自此这员宋军名将,也将会成为助齐朝开疆拓土的得力干将。
仍是以好言宽抚勉励,杨沂中恭顺的谢恩告退之后。也终于到了萧唐亲自召见岳飞,再度重逢相谈的时候。
汴梁内城禁苑宫殿,以亲近英才之意而定名,用于帝君私下会见大臣的迩英阁中。萧唐与岳飞再度相会,彼此神情慨然,一时相顾无言,踌躇一番后,萧唐先是叹言道:“朕也已听闻贤弟听闻宋帝退位降从之时,本来意图自刎殉国,以全名节,所幸被武松、牛皋等几位兄弟极是拦下,便是贤侄与张将军也不忍见贤弟枉自断送性命。如今你我终于能再度相会,贤弟可是想得通彻,不至再有轻生的念头?”
岳飞惨笑一声,也终于开口说道:“宋朝既亡,身为朝廷臣子,正是忠臣死节,我本是该死之人。何况兄长...毕竟篡谋自立,名不正言不顺,还恕岳某断不会以帝王尊谓相称。兄长反逆乱常、犯阙称皇,我虽能体谅兄长当初用心,但就此一条,也唯有与仁兄恩断义绝。本来不循私情,与兄长麾下众部犯境军马交战杀伐,却不料却被兄长出奇兵杀至汴京,胁迫圣上退位降服,而我也枉遭朝中奸邪诬蔑迫害,性命反而落入兄长掌控之中...
我以为自上次离散拜别之后,倘若与兄长再次相会时,非是我能为大宋清绝叛逆大患,只得大义灭亲,便是兄长将杀败我统领军马,取我岳飞性命,你我二人,也终究只能有一人保全性命...本来在河南府官狱之中,我本会遭奸邪爪牙所害,苟活至今,可叹却眼睁睁看着我大宋国祚终绝...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我岳飞既仍心念故国,兄长,你虽待我已仁至义尽,也合当取我性命,如此以全小弟身名,兄长亦除一大患,你我也不必在身不由己,也只得成为死敌了......”
萧唐闻言摇了摇头,说道:“你我又何必再做敌手?贤弟忠君爱民、秉性节烈,可就算兄弟你能延续宋朝国祚,齐宋两朝并立,天下局势仍要动乱,你忠的君如今既已不再是九五之尊的帝君天子,国家兴衰治乱,以天下为己任,也不只是对国君尽忠尽节,贤弟却亦可济世济民,我与贤弟不仍是志同道合?”
岳飞沉默片刻,随即把眼凝视向萧唐,意味深长的说道:“兄长施仁政于民,确实不假,大势如此,我若再执迷与兄长为敌,恐怕却是要引祸于黎民的罪人...可你我当初共御金人外辱虽能殊途同归,但为人臣者必也正名,也只能分道扬镳。而兄长如今治军治民的名臣良将云集,不缺小弟一个。按说兄长素知小弟恪守的志向,事到如今,难道恁仍以为我只因圣上禅位降从,便肯背离变节,而为恁效忠不成?”
而武松、鲁智深这边继续率领众人往汴京方向行进之时,请求觐见齐朝帝君的刘锜已抵达汴梁。当萧唐与刘锜再度厮见时,彼此间也不再是理念不同的敌对立场,完全是多年未见的知交挚友再度重逢,相谈甚欢。
毕竟刘锜做为宋朝将门世家,与敌国大军对抗杀伐,也是职责所在。然而刘锜却又是通晓阴阳,对于阴阳家宣扬五德终始,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也与天道运行,人世变迁,王朝更替息息相关的理念极是认同。是以对于齐国代宋,朝代更迭既已成事实,比起岳飞,刘锜接受的更为心安理得。
只不过当萧唐表露出要对刘锜委以重用、封官许愿的意愿时,刘锜却缓缓摇头道:“微臣...草民本为宋臣,如今宋国君禅位时日未久,如此便转投新主,毕竟仍觉不妥,而这些年来历经金人侵害、中原板荡,齐宋两朝并立对持...草民劳心劳力的时日久了,如今只愿纳还原受宋廷官诰,寻个僻净去处,能享得闲乐也好,还望陛下恩准。”
一番相劝,可眼见刘锜仍是坚持,萧唐也只得应允。而刘锜拜谢皇恩之后离了汴京,又重返至雍丘,向旧部麾下幕僚将士做过交代,自此原宋廷直龙图阁学士陈规,以及京畿路都统司通判汪若海、部将赵尊、耿训、韩直、许清、阎充、雷仲与众部宋军尽皆拔旗易帜,归顺齐朝听候任命。刘锜则退闲归隐,安享闲乐。
然而锋利的宝剑,终究不能一直被掩藏在剑鞘之中。
一年半后,萧唐叹言“锜名将,不当久闲”,遂又发付使臣前去请刘锜出仕为官,时逢刘锜归隐后安居湘潭,因其清廉不爱财,为人甚是低调,常至村中小店吃酒时也曾被有眼不识泰山的村夫呵四唣五,刘锜心有所感,作《鹧鸪天》词道:“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而恰逢萧唐遣使前来相请要委以重任,这次的刘锜则是痛快应允。
出仕后的刘锜也端的是材兼文武,做为统军主将,他才以后面对西夏与极西面复辽国号的庞大帝国的战事中神机武略,出奇制胜,也曾斩获大功;还曾做为封疆大吏,更是治理有方,不但使治下军民能够安居乐业,时逢百年不遇蝗灾,刘锜更是于淮南、淮东、浙西驱蝗有功,在民间得赞说道“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还。驱蝗成稔岁,将军合号百虫来”...如此刘锜凭卓越功高,生时便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位兼将相、品极文武,并未如正史中那般于病重时又遭朝廷轻慢羞辱,致使其忧愤交加,吐血数升身故,而是在八十七岁高龄无疾而终,追封武穆谥号,甚至还为百姓敬尊为灭蝗保穑之神,敕赐立庙,世享奉祭。
话分两头、再说一方。刘锜拜谢离京后不久,岳飞、杨沂中、张宪、岳云四人也在齐军将士的看觑下抵达汴梁。萧唐最先会见的,却是已然应允表态,愿意降从的杨沂中。
君臣纲常,好像那些本来忠于宋室的文臣武将心中的一道坎,似林冲、杨志、呼延灼等共聚大义的弟兄按各自的过往经历能够迈得过去,但是如杨沂中这等对君王权臣唯命是从的军将而言,也几乎不可能转投到自己所效忠政权的敌对一面。
然而如今宋朝政权,已经被齐朝所取代。
杨沂中因善于巴结逢迎朝中权贵而得了个“髯阉”的恶名,他当然更清楚如今能许给他功爵名禄的君主,唯有宋朝官家已对其降从的齐朝皇帝萧唐,杨沂中心里的那道坎,也早已烟消云散。而萧唐心知杨沂中既然肯接受齐朝武阶官将的身份,那么他仍会毫不打折扣而忠实执行自己下达的所有命令,自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委以重用,自此这员宋军名将,也将会成为助齐朝开疆拓土的得力干将。
仍是以好言宽抚勉励,杨沂中恭顺的谢恩告退之后。也终于到了萧唐亲自召见岳飞,再度重逢相谈的时候。
汴梁内城禁苑宫殿,以亲近英才之意而定名,用于帝君私下会见大臣的迩英阁中。萧唐与岳飞再度相会,彼此神情慨然,一时相顾无言,踌躇一番后,萧唐先是叹言道:“朕也已听闻贤弟听闻宋帝退位降从之时,本来意图自刎殉国,以全名节,所幸被武松、牛皋等几位兄弟极是拦下,便是贤侄与张将军也不忍见贤弟枉自断送性命。如今你我终于能再度相会,贤弟可是想得通彻,不至再有轻生的念头?”
岳飞惨笑一声,也终于开口说道:“宋朝既亡,身为朝廷臣子,正是忠臣死节,我本是该死之人。何况兄长...毕竟篡谋自立,名不正言不顺,还恕岳某断不会以帝王尊谓相称。兄长反逆乱常、犯阙称皇,我虽能体谅兄长当初用心,但就此一条,也唯有与仁兄恩断义绝。本来不循私情,与兄长麾下众部犯境军马交战杀伐,却不料却被兄长出奇兵杀至汴京,胁迫圣上退位降服,而我也枉遭朝中奸邪诬蔑迫害,性命反而落入兄长掌控之中...
我以为自上次离散拜别之后,倘若与兄长再次相会时,非是我能为大宋清绝叛逆大患,只得大义灭亲,便是兄长将杀败我统领军马,取我岳飞性命,你我二人,也终究只能有一人保全性命...本来在河南府官狱之中,我本会遭奸邪爪牙所害,苟活至今,可叹却眼睁睁看着我大宋国祚终绝...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我岳飞既仍心念故国,兄长,你虽待我已仁至义尽,也合当取我性命,如此以全小弟身名,兄长亦除一大患,你我也不必在身不由己,也只得成为死敌了......”
萧唐闻言摇了摇头,说道:“你我又何必再做敌手?贤弟忠君爱民、秉性节烈,可就算兄弟你能延续宋朝国祚,齐宋两朝并立,天下局势仍要动乱,你忠的君如今既已不再是九五之尊的帝君天子,国家兴衰治乱,以天下为己任,也不只是对国君尽忠尽节,贤弟却亦可济世济民,我与贤弟不仍是志同道合?”
岳飞沉默片刻,随即把眼凝视向萧唐,意味深长的说道:“兄长施仁政于民,确实不假,大势如此,我若再执迷与兄长为敌,恐怕却是要引祸于黎民的罪人...可你我当初共御金人外辱虽能殊途同归,但为人臣者必也正名,也只能分道扬镳。而兄长如今治军治民的名臣良将云集,不缺小弟一个。按说兄长素知小弟恪守的志向,事到如今,难道恁仍以为我只因圣上禅位降从,便肯背离变节,而为恁效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