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节 变阵相持-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描写的是哪种植物
第三百八十四节 变阵相持-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描写的是哪种植物-飒飒西风-笔趣阁
飒飒西风
作者:居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式既然取名为“吞”,那便不会给误入阵中的人留下任何的退路。
没有退路,即为没有生路。
那些冲入契丹两翼阵中的吐蕃黄金骑正愣神间,只见各式长枪、刀戟和绊马索从四面八方朝他们招唿过来。砍马的砍马,刺人的刺人,断首的断首。
惨叫声,此起彼伏。
留在阵外的那些黄金骑见形势不妙,急忙调转马首要逃。正在此时,密集如雨的箭矢从契丹两翼阵中射出,直朝这些吐蕃逃兵的背后袭来,中箭者纷纷落马。待这些黄金骑逃回本阵中时,已是十不存二。
契丹十万将士见己方初阵告捷,顿时欢唿声震天,“大汗威武,大汗威武!”
刘驽独坐于中军岗楼之中,身旁有八名汗王亲卫持盾守护,警戒随时可能从远处射来的冷箭。他从身边的案上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继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真正的黄金骑怎会如此轻易被消灭?
唯一的解释是,这支黄金骑士是假的!
狡猾的吐蕃老王派出这些人仅是为了试探己方的虚实,两万人对于吐蕃大军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吐蕃老王用如此轻微的代价,便获知了他“大飞鹰之阵”的第一式变化,可谓是老奸巨猾。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些吐蕃人在探清大飞鹰之阵的虚实后,随即发动了第二轮攻击。他们先是一轮弓兵齐射,漫天箭雨朝契丹大军这边铺天盖地来。契丹八部将士见状纷纷举盾遮蔽,虽是如此,中箭伤亡者仍有数百,阵脚因此稍有松动。
一队吐蕃骑兵趁乱发动了冲锋,只是片刻间便已冲至契丹大军阵前。他们挥起手中沉重的铁槌,砸向阻拦在阵前的契丹大盾。契丹兵士手中的这些盾牌多是松木所制,质地松疏,用来防范一般的弓箭铁枪尚可,但用来对付这种手持长铁槌的骑兵却力有不逮。
在这些吐蕃铁槌骑兵的狂锤勐击之下,契丹大军阵前阻拦的木盾接连碎掉了数百面,这些吐蕃铁槌骑兵好似溃堤之洪般从缺口处涌进了契丹人的本阵,展开他们肆无忌惮的杀戮。
情急之下,契丹各军众将纷纷派人往汗王车辇赶来,请求可汗下达新的谕令,这些请求最终都被负责接待的汗王亲卫转告给了正在岗楼上观察敌情的刘驽。
刘驽沉思片刻,“中军继续坚守,两翼人马奋勇上前。凡临阵脱逃、消极怠战者,以军法处置。”
他的这道谕令,正是大飞鹰之阵的另外一式变化,巢。
契丹大军两翼的将士们在得到可汗的这条谕令后,奋勇向前厮杀,从两侧向中间战场包围过来,阵型好似“鹰巢”之状,原本占据主动的吐蕃骑兵顿时陷入了三面包抄的窘境。
局势再一次倒向了契丹人,变得对吐蕃人十分不利。
那些吐蕃铁槌骑兵渐渐抵挡不住从左前右三面同时传来的压力,开始节节败退。那些原本苦苦支撑的契丹前军将士,在得到两翼人马的支持之后,开始发动反击。他们利用灵巧的马刀和数丈长的枪矛,与这些兵器笨重的吐蕃铁槌骑兵展开激斗。
这些兵器笨重的吐蕃铁槌骑兵手中的铁槌虽然在砸盾杀人时算得上是利器,但用来格挡契丹人无处不在的长矛和马刀则显得十分笨重。不断有长矛和长枪从角角落落里刺来,将这些吐蕃槌骑搠下马。紧接着又是一堆马刀涌上,将这些人的脑袋一颗颗地割离了躯干。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吐蕃人将再一次败退时,吐蕃军中的主帅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再一次加兵。源源不断的吐蕃骑兵从本阵冲出,不断冲击从两侧包抄上前的契丹两翼兵马。负责两翼包抄的契丹左右军承受不住迎面而来的巨大压力,阵脚不住往后退去,彻底失去了对吐蕃人的包围之势。
战场上,吐蕃人再一次占据了优势。
刘驽站在岗楼之上,清楚地看见无穷无尽的吐蕃人从远方的地平线处蜂拥而来。虽然他与彼军的统帅吐蕃老王素未谋面,却很清楚此人的目的此人想将契丹大军逼得步步倒退,直至逼入后方的黑泽之中,好狠的手段!
正在此时,一支劲矢从他脸旁擦过,留下一道血痕,钉在了身旁的木柱上,嗡嗡发声,惊得守卫在一旁的八名汗王亲卫眼神发呆。
从箭尾的朝向看,箭矢应是从吐蕃大军中射来。箭尾处绑着一封书信,并用油纸包裹。刘驽解下书信,打开一看,信中内容如下: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威盛德隆、吐蕃国兼西域之王雍登殿下告尔契丹宵小:昔日汉将韩信背水一战而得燕赵之地,今有契丹野匪竟欲东施效颦,妄自抵抗于黑泽之畔,乃至贻笑天下。尔等契丹宵小若欲保全家小,苟活性命,便及早投降。待得吐蕃百万大军横扫,则契丹八部人马牛羊俱不存矣!”
刘驽并未撕碎这份言辞嚣张、威胁之意十足的来信,而是将信纸轻轻放在面前案上。他摸了摸脸侧由箭擦过留下的伤痕,笑着向守卫在一旁的八名汗王亲卫问道:“你们说那些吐蕃人怎么知道,我这是要学韩信背水一战呢?”
几名汗王亲卫面面相觑,最后有人开口答道:“刘将军背对黑泽排阵,意图再明显不过,是想让大军将士陷入九死一生之地,非效死力不可。不仅吐蕃人这么认为,恐怕连咱们的人也是这么认为。”
“你们的意思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刘驽笑着问道。
“恐怕是的。”那名汗王亲卫谨慎地答道。
刘驽哈哈大笑,传下第三道军令,大飞鹰之阵由“巢”化“羽”。
嗨哟!嗨哟!嗨哟!
数队兵士抬着沉重的巨盾从阵内冲出,与先前不同的是,这次脆弱的松木盾被换成了沉重的铸铁盾。
三千面铸铁巨盾挡住了吐蕃人冲锋的道路,持盾兵士个个都将全身重量都顶在铁盾之上。在他们的身后,十万名契丹人兵士纷纷下马,与这些持盾兵士肩臂相抵,形成巨大的合力。(未完待续。。)
没有退路,即为没有生路。
那些冲入契丹两翼阵中的吐蕃黄金骑正愣神间,只见各式长枪、刀戟和绊马索从四面八方朝他们招唿过来。砍马的砍马,刺人的刺人,断首的断首。
惨叫声,此起彼伏。
留在阵外的那些黄金骑见形势不妙,急忙调转马首要逃。正在此时,密集如雨的箭矢从契丹两翼阵中射出,直朝这些吐蕃逃兵的背后袭来,中箭者纷纷落马。待这些黄金骑逃回本阵中时,已是十不存二。
契丹十万将士见己方初阵告捷,顿时欢唿声震天,“大汗威武,大汗威武!”
刘驽独坐于中军岗楼之中,身旁有八名汗王亲卫持盾守护,警戒随时可能从远处射来的冷箭。他从身边的案上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继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真正的黄金骑怎会如此轻易被消灭?
唯一的解释是,这支黄金骑士是假的!
狡猾的吐蕃老王派出这些人仅是为了试探己方的虚实,两万人对于吐蕃大军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吐蕃老王用如此轻微的代价,便获知了他“大飞鹰之阵”的第一式变化,可谓是老奸巨猾。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些吐蕃人在探清大飞鹰之阵的虚实后,随即发动了第二轮攻击。他们先是一轮弓兵齐射,漫天箭雨朝契丹大军这边铺天盖地来。契丹八部将士见状纷纷举盾遮蔽,虽是如此,中箭伤亡者仍有数百,阵脚因此稍有松动。
一队吐蕃骑兵趁乱发动了冲锋,只是片刻间便已冲至契丹大军阵前。他们挥起手中沉重的铁槌,砸向阻拦在阵前的契丹大盾。契丹兵士手中的这些盾牌多是松木所制,质地松疏,用来防范一般的弓箭铁枪尚可,但用来对付这种手持长铁槌的骑兵却力有不逮。
在这些吐蕃铁槌骑兵的狂锤勐击之下,契丹大军阵前阻拦的木盾接连碎掉了数百面,这些吐蕃铁槌骑兵好似溃堤之洪般从缺口处涌进了契丹人的本阵,展开他们肆无忌惮的杀戮。
情急之下,契丹各军众将纷纷派人往汗王车辇赶来,请求可汗下达新的谕令,这些请求最终都被负责接待的汗王亲卫转告给了正在岗楼上观察敌情的刘驽。
刘驽沉思片刻,“中军继续坚守,两翼人马奋勇上前。凡临阵脱逃、消极怠战者,以军法处置。”
他的这道谕令,正是大飞鹰之阵的另外一式变化,巢。
契丹大军两翼的将士们在得到可汗的这条谕令后,奋勇向前厮杀,从两侧向中间战场包围过来,阵型好似“鹰巢”之状,原本占据主动的吐蕃骑兵顿时陷入了三面包抄的窘境。
局势再一次倒向了契丹人,变得对吐蕃人十分不利。
那些吐蕃铁槌骑兵渐渐抵挡不住从左前右三面同时传来的压力,开始节节败退。那些原本苦苦支撑的契丹前军将士,在得到两翼人马的支持之后,开始发动反击。他们利用灵巧的马刀和数丈长的枪矛,与这些兵器笨重的吐蕃铁槌骑兵展开激斗。
这些兵器笨重的吐蕃铁槌骑兵手中的铁槌虽然在砸盾杀人时算得上是利器,但用来格挡契丹人无处不在的长矛和马刀则显得十分笨重。不断有长矛和长枪从角角落落里刺来,将这些吐蕃槌骑搠下马。紧接着又是一堆马刀涌上,将这些人的脑袋一颗颗地割离了躯干。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吐蕃人将再一次败退时,吐蕃军中的主帅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再一次加兵。源源不断的吐蕃骑兵从本阵冲出,不断冲击从两侧包抄上前的契丹两翼兵马。负责两翼包抄的契丹左右军承受不住迎面而来的巨大压力,阵脚不住往后退去,彻底失去了对吐蕃人的包围之势。
战场上,吐蕃人再一次占据了优势。
刘驽站在岗楼之上,清楚地看见无穷无尽的吐蕃人从远方的地平线处蜂拥而来。虽然他与彼军的统帅吐蕃老王素未谋面,却很清楚此人的目的此人想将契丹大军逼得步步倒退,直至逼入后方的黑泽之中,好狠的手段!
正在此时,一支劲矢从他脸旁擦过,留下一道血痕,钉在了身旁的木柱上,嗡嗡发声,惊得守卫在一旁的八名汗王亲卫眼神发呆。
从箭尾的朝向看,箭矢应是从吐蕃大军中射来。箭尾处绑着一封书信,并用油纸包裹。刘驽解下书信,打开一看,信中内容如下: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威盛德隆、吐蕃国兼西域之王雍登殿下告尔契丹宵小:昔日汉将韩信背水一战而得燕赵之地,今有契丹野匪竟欲东施效颦,妄自抵抗于黑泽之畔,乃至贻笑天下。尔等契丹宵小若欲保全家小,苟活性命,便及早投降。待得吐蕃百万大军横扫,则契丹八部人马牛羊俱不存矣!”
刘驽并未撕碎这份言辞嚣张、威胁之意十足的来信,而是将信纸轻轻放在面前案上。他摸了摸脸侧由箭擦过留下的伤痕,笑着向守卫在一旁的八名汗王亲卫问道:“你们说那些吐蕃人怎么知道,我这是要学韩信背水一战呢?”
几名汗王亲卫面面相觑,最后有人开口答道:“刘将军背对黑泽排阵,意图再明显不过,是想让大军将士陷入九死一生之地,非效死力不可。不仅吐蕃人这么认为,恐怕连咱们的人也是这么认为。”
“你们的意思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刘驽笑着问道。
“恐怕是的。”那名汗王亲卫谨慎地答道。
刘驽哈哈大笑,传下第三道军令,大飞鹰之阵由“巢”化“羽”。
嗨哟!嗨哟!嗨哟!
数队兵士抬着沉重的巨盾从阵内冲出,与先前不同的是,这次脆弱的松木盾被换成了沉重的铸铁盾。
三千面铸铁巨盾挡住了吐蕃人冲锋的道路,持盾兵士个个都将全身重量都顶在铁盾之上。在他们的身后,十万名契丹人兵士纷纷下马,与这些持盾兵士肩臂相抵,形成巨大的合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