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
“怎么一说到正事你就糊涂起来了?”
“这不是有大哥您做主嘛。”铁牛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并没有因刘福通之前的打骂而生出不满之色。
“以我对杜遵道的了解,他也该是时候拿出些新招数了。”刘福通眯着眼道。
“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盛文郁似乎已经好久都没现身了。”铁牛摸着下巴道。
刘福通冷笑了一声,“八成是奉了杜遵道的命令去荆襄一带了。”
铁牛眼珠一转,疑惑的问道:“你是说襄阳?他去那做什么?”
“杜遵道也算是明教的元老了,这么多年来培养起一些自己的势力也不为怪。”
“这杜遵道果然阴险狡诈,他这是眼看着徐寿辉等人接下来会把矛头对准荆襄一带,所以想趁机分一杯羹?”
“八成如此。接下来就看那个老谋深算的彭祖会如何应对了。”刘福通眉棱一耸,低沉地道。
与刘福通等人起义自刘福通颍上起兵之日起,突如其来的烽火狼烟再也不允许河南大地上的任何一个人将自己置身事外。
红巾军虽然号称义军,且都有不允许骚扰平常百姓的军令在,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百姓家庭破碎妻离子散,其中尤以蒙古、色目等贵族更甚。
当初金朝被蒙古铁骑践灭,元廷将身为女真等族的大部分金人也同样列为汉人,归于地位最下等的一类。
他们与大多数汉人一样饱受元廷各种不平等制度的欺压与凌辱,所以当掀起反元大旗的红巾军出现时,不少女真族男子也同样参加到义军之中。
这些由寻常百姓组成的将士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对蒙人和色目人有相当强的仇视心理。
百姓们见不到制定这些不平等制度的皇帝和大臣,就算有恨也很难到大都去报仇。
可这些贵族便不一样了,义军士卒都是在曾经的平凡生活中亲眼看着这些贵族高自己一等,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特权。
现在有了报仇的机会,毫无疑问地将日积月累的怒火发泄到了这些人的身上。
于是可悲而又可笑的一幕出现了,一群因祖上征战河南有功而定居在河南各地的蒙古、色目贵族子弟携家而逃,其狼狈之状与当年从中原逃往各地的红巾军祖辈们极其相似。
因果报应,天道轮回,不外乎如此。
在河南江北行省境内,有不少逃难的色目贵族聚集成队,集结起各家府上的扈从、杂役当作护卫。
其中的一家三口相较于其他人更显疲惫,妇人坐在马车上倚着软枕睡沉了,剩下的父子俩则小声说起话来。
“爹,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啊?”问话的男孩十岁不到,穿着一身干净的质孙服,额前的一小绺头发更是显得他非常可爱。
“送你们去大都。”牵着男孩的男子低沉地回了一句。
男孩明显听出了言外之意,机敏地问道:“送我去大都?那您呢?而且我们不是刚从大都回来不久么?而且您不是说大都已经容不下咱们了。”
“所以此去大都还得需要你们母子二人扮成普通百姓进城,不过你放心,入城以后的事宜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不会让你们受到半点委屈的。至于为父……还得回来除贼报国才是。”男子的声音冷冽至极,蕴含着一丝极其不甘的怨忿。
聪颖的男孩看出了父亲眼中的决绝之色,没有对他的吩咐提出质疑,而是小心地问道:“父亲,这些汉人为什么要去做红巾贼?”
男子迟疑了一瞬,最终说了句不偏不倚的实话,“因为日子太苦,他们快活不下去了。”
“可百姓的事不是都会有朝廷替他们做主吗?”身着蒙古服饰的男孩继续问。
“我儿真是长大了。”体格壮硕的男子听到这里宠溺地摸了摸儿子的头欣慰地道。
难得被严苛的父亲夸赞一次,男孩害羞地笑了笑。
“扩廓,你要记着,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廷可以治理百姓,百姓也一样可以推翻朝廷。”男子叹了口气,继续教导起儿子。
“是不是只有河南一带这里才有红巾贼啊?爹,您不是去过江南当差吗?听说那里非常富庶,应该没有百姓造反吧?”
男子闻言微微一怔,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三年前去江浙的那次经历,喃喃自语道:“文瑄,想必这造反之事你也一定参与其中了吧?”
原来,这名身高七尺膀大腰圆的父亲正是三年与文瑄有着恩怨纠葛的察罕帖木儿。
康里崉崉被革除职务,李察罕一家也被脱脱一党排挤出大都,本想借此机会过几天平稳日子,却怎料河南祸起,红巾军愈发势大,所过之处的蒙古、色目贵族子弟都被屠戮一空。
李察罕为防爱妻和义子也惨遭毒手,遂想要将他们送往大都避避风头。
与此同时,红巾军起义之事也再次激发了李察罕的雄心壮志。
有人想要反抗朝廷,也就一定有人想要保卫朝廷,既然明教的人可以弄出一之红巾军出来,那我察罕帖木儿便也可以募集一支义军出来。
盖因脑中有了这个念头,李察罕的心再次变得愤慨起来。
“爹,您在想什么?”扩廓帖木儿拽了拽他的衣袖。
察罕帖木儿这才回过神来,回复道:“江南着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只可惜让你失望了,那里也早已被邪教弟子染指。”
扩廓帖木儿学着察罕帖木儿想事时的样子摸着下巴道:“您说的邪教就是红巾贼口中称颂的明教吧?为什么明教的势力会这么大?”
察罕帖木儿觉得这个问题解释起来过于冗杂,便概括地回了一句,“当今朝廷无能。”
扩廓帖木儿有些不解,皱着眉头继续发问,“当今的脱脱丞相不是很有作为吗?”
察罕帖木儿没想到儿子小小的年纪也对这些事感兴趣,竟然会问得这样仔细,惊喜之余便耐下心来将前朝及本朝的大事结合自己的看法讲给他听。
“怎么一说到正事你就糊涂起来了?”
“这不是有大哥您做主嘛。”铁牛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并没有因刘福通之前的打骂而生出不满之色。
“以我对杜遵道的了解,他也该是时候拿出些新招数了。”刘福通眯着眼道。
“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盛文郁似乎已经好久都没现身了。”铁牛摸着下巴道。
刘福通冷笑了一声,“八成是奉了杜遵道的命令去荆襄一带了。”
铁牛眼珠一转,疑惑的问道:“你是说襄阳?他去那做什么?”
“杜遵道也算是明教的元老了,这么多年来培养起一些自己的势力也不为怪。”
“这杜遵道果然阴险狡诈,他这是眼看着徐寿辉等人接下来会把矛头对准荆襄一带,所以想趁机分一杯羹?”
“八成如此。接下来就看那个老谋深算的彭祖会如何应对了。”刘福通眉棱一耸,低沉地道。
与刘福通等人起义自刘福通颍上起兵之日起,突如其来的烽火狼烟再也不允许河南大地上的任何一个人将自己置身事外。
红巾军虽然号称义军,且都有不允许骚扰平常百姓的军令在,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百姓家庭破碎妻离子散,其中尤以蒙古、色目等贵族更甚。
当初金朝被蒙古铁骑践灭,元廷将身为女真等族的大部分金人也同样列为汉人,归于地位最下等的一类。
他们与大多数汉人一样饱受元廷各种不平等制度的欺压与凌辱,所以当掀起反元大旗的红巾军出现时,不少女真族男子也同样参加到义军之中。
这些由寻常百姓组成的将士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对蒙人和色目人有相当强的仇视心理。
百姓们见不到制定这些不平等制度的皇帝和大臣,就算有恨也很难到大都去报仇。
可这些贵族便不一样了,义军士卒都是在曾经的平凡生活中亲眼看着这些贵族高自己一等,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特权。
现在有了报仇的机会,毫无疑问地将日积月累的怒火发泄到了这些人的身上。
于是可悲而又可笑的一幕出现了,一群因祖上征战河南有功而定居在河南各地的蒙古、色目贵族子弟携家而逃,其狼狈之状与当年从中原逃往各地的红巾军祖辈们极其相似。
因果报应,天道轮回,不外乎如此。
在河南江北行省境内,有不少逃难的色目贵族聚集成队,集结起各家府上的扈从、杂役当作护卫。
其中的一家三口相较于其他人更显疲惫,妇人坐在马车上倚着软枕睡沉了,剩下的父子俩则小声说起话来。
“爹,我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啊?”问话的男孩十岁不到,穿着一身干净的质孙服,额前的一小绺头发更是显得他非常可爱。
“送你们去大都。”牵着男孩的男子低沉地回了一句。
男孩明显听出了言外之意,机敏地问道:“送我去大都?那您呢?而且我们不是刚从大都回来不久么?而且您不是说大都已经容不下咱们了。”
“所以此去大都还得需要你们母子二人扮成普通百姓进城,不过你放心,入城以后的事宜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不会让你们受到半点委屈的。至于为父……还得回来除贼报国才是。”男子的声音冷冽至极,蕴含着一丝极其不甘的怨忿。
聪颖的男孩看出了父亲眼中的决绝之色,没有对他的吩咐提出质疑,而是小心地问道:“父亲,这些汉人为什么要去做红巾贼?”
男子迟疑了一瞬,最终说了句不偏不倚的实话,“因为日子太苦,他们快活不下去了。”
“可百姓的事不是都会有朝廷替他们做主吗?”身着蒙古服饰的男孩继续问。
“我儿真是长大了。”体格壮硕的男子听到这里宠溺地摸了摸儿子的头欣慰地道。
难得被严苛的父亲夸赞一次,男孩害羞地笑了笑。
“扩廓,你要记着,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廷可以治理百姓,百姓也一样可以推翻朝廷。”男子叹了口气,继续教导起儿子。
“是不是只有河南一带这里才有红巾贼啊?爹,您不是去过江南当差吗?听说那里非常富庶,应该没有百姓造反吧?”
男子闻言微微一怔,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三年前去江浙的那次经历,喃喃自语道:“文瑄,想必这造反之事你也一定参与其中了吧?”
原来,这名身高七尺膀大腰圆的父亲正是三年与文瑄有着恩怨纠葛的察罕帖木儿。
康里崉崉被革除职务,李察罕一家也被脱脱一党排挤出大都,本想借此机会过几天平稳日子,却怎料河南祸起,红巾军愈发势大,所过之处的蒙古、色目贵族子弟都被屠戮一空。
李察罕为防爱妻和义子也惨遭毒手,遂想要将他们送往大都避避风头。
与此同时,红巾军起义之事也再次激发了李察罕的雄心壮志。
有人想要反抗朝廷,也就一定有人想要保卫朝廷,既然明教的人可以弄出一之红巾军出来,那我察罕帖木儿便也可以募集一支义军出来。
盖因脑中有了这个念头,李察罕的心再次变得愤慨起来。
“爹,您在想什么?”扩廓帖木儿拽了拽他的衣袖。
察罕帖木儿这才回过神来,回复道:“江南着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只可惜让你失望了,那里也早已被邪教弟子染指。”
扩廓帖木儿学着察罕帖木儿想事时的样子摸着下巴道:“您说的邪教就是红巾贼口中称颂的明教吧?为什么明教的势力会这么大?”
察罕帖木儿觉得这个问题解释起来过于冗杂,便概括地回了一句,“当今朝廷无能。”
扩廓帖木儿有些不解,皱着眉头继续发问,“当今的脱脱丞相不是很有作为吗?”
察罕帖木儿没想到儿子小小的年纪也对这些事感兴趣,竟然会问得这样仔细,惊喜之余便耐下心来将前朝及本朝的大事结合自己的看法讲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