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杨国定与林拉-是恋爱达人就闯100关小游戏
第607章 杨国定与林拉-是恋爱达人就闯100关小游戏-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笔趣阁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作者:火中物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月球般大小的鱼星人尸骸星球被从太空站里放了出来,漂浮在冥王星轨道外。
随后,九条巨大的锁链盘绕至星球上。
每根锁链的两端分别被一艘长七十公里,直径二十二公里的圆筒状舰船拖拽着。
如今人类的舰船已经呈现出十分明确的细分发展,形成了包括跨星系航行的快速运输舰、只沿着固定轨道飞行,组成了曲率交通网络的持续轮转舰船、具备不同功能设计理念截然不同的中短程介质推进飞船产品阵列等等种类。
此时这圆筒舰船的型号名为蠕虫三型,主要功能就是在星系内部进行大重量物质的中距离运输,与交通网络管道形成功能互补。
蠕虫三型并未装载曲率引擎,只安装了以大功率质能转化设备为介质供应器的强劲反推力引擎,以及在长距离续航时提供稳定推力的低功耗空间压缩引擎。
蠕虫三型的运载方式与古时候的火车动力头相似,运载能力惊人,续航能力极强,承载了晨风帝国众多星系内部相当大部分的物资运载工作。
理论上,一艘蠕虫三型只需要一次充能,便能在反推力引擎的帮助下持续航行数万年。
在蠕虫三型阵列指挥官的命令下,牵引锁链束缚在星球上的部分开始扩张出蔓藤般的锁扣,如同树根般迅速铺开,直到将整个星球包裹成一个藤球。
但在藤球蔓藤之间,留下了刚刚好一个直径十六公里的圆形空地。
十分钟后,一个直径十五公里的圆盘型太空站缓慢靠近,并正好落在这空地中,圆心点误差仅为0.00000……1纳米。
随后圆盘底部刺出无数个钻头。
钻头开始高速旋转,直接刺入尸骸星球内部。
在钻头前进的过程中,准确切入到鱼星人尸骸相互间的空隙里,并未对尸骸造成损害。
每个钻头的后方头拖拽着伸缩链。
两个小时后,圆盘变成了生长在尸骸星球表面的“苔藓”,根须深扎至星球内核。
圆盘正是地球生命科学院原始基因研究所。
太阳系用了七年的时间,将整个原始基因研究所改造成了一个具备自行飞行能力的太空站。
当然,改造内容不只是可以飞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细节性的设计。
目前这飞行器是人类所有飞行器中,唯一可以不依靠曲率泡与空间压缩结构,就能承受无限接近光速航行能力的载具。
其材料学特性的科技水平,甚至超越最新的前线战舰,更超越了曾经的复眼棱舰。
它具备较轻的质量,以免与鱼星人尸骸星球产生太大的引力效应,破坏尸骸星球自身的稳定性。
同时它又具备极高强度、绝佳的延展性,以及不可思议的自适应稳定性。
冷冻胚胎正安静的躺在研究所中心部位的培育室里。
2740年,胚胎早已停止生命活动七年,但变化从未停止。
在《世外之歌》长达七年的持续浸染后,胚胎内部发生了一些改变。
胚胎脑细胞中的磷原子排列,形成了一种介乎于波斯纳集群与规整无限堆叠立方体结构之间的新型构造,酷似曾在二十二世纪盛行一时的生物智脑。
研究所的主监测室里,一名身穿天蓝色防护服的青年男子正全神贯注的观察着眼前的投影数据。
他的双手正分别搭在两个巴掌大的圆球上,无数道高伏特低安培的电弧正从圆球表面激射而出,链接在他的双手掌心与五指上。
这些圆球是如今人类的“键盘与鼠标”。
微电流顺着双手的神经直达人脑,与人脑形成延迟较低的模拟神经链接,可以传递信息和下达指令。
科研人员的体质远不如战斗人员,神经系统也并未进行过强化训练,不能像战斗人员那样可以反复承受延迟更低的生物直连。
科学家们学习借鉴了当年迷族飞船的操作球思路,加以演变,制造出了延迟略低于战士的生物直连的微电链接技术。
持续操作的时间太长,青年男子双眼有些发胀,手臂也有些发麻。
他收回手,闭上眼,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一名身穿深蓝色褂子的年轻女性推开门,来到他身后,“国定,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你已经连续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了。”
男子回过头,摇了摇脑袋,“距离先哲的思维对接只有八个小时,我作为太阳系技术保障团队的负责人,当然应该坚守岗位。到点下班这种事,是优势文明里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人才有的特权。我们作为追赶者与反抗者,没资格准点下班。更何况,我是杨国定。我得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对得起曾经的我。对吧?”
女子沉默片刻,“可我们现在不是占据优势吗?”
杨国定哑然失笑,“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们占尽优势,先哲就不会选择这种冒险的方式保存他的人格。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真正敌人的了解依然屈指可数。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谓优势都是假象。我们依然站在悬崖边,随时可能堕入深渊。”
女子:“可是,我担心你的身体扛不住。”
“在虚无的历史中,我曾经改变时代。我曾是第一个打破基因唤醒度壁障的人。如今,在这条新的历史中,我还没有证明自己。在我配得上自己的名字之前,我能一直扛着。”
“你是发现什么情况了吗?按照先哲的计划,思维对接不是本来就肯定会失败的吗?”
杨国定叹口气,“失败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的失败,一种是失控的失败。我说不上是为什么,但我为这孩子担心。”
说着,杨国定又将目光对准了模拟投影里那个由大量细胞组成,形如桑葚的胚胎。
“林拉你不用管我,你去休息吧,我没问题。”
杨国定又将双手放到了控制球上,脑海里的思维却不直觉的飘到了遥远的无名舰队中去。
他想起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杨中华。
不知父亲现在怎样了。
舰队有接收到这边传递过去的最新科研成果吗?
他们真能顺利抵达银心,摧毁对方的桥头堡基地吗?
短暂出神几秒钟,杨国定恢复专注,继续“呆呆”看着投影。
他的右手不断操控投影缩小、放大,去观察胚胎内部的细节,左手则不断录入数据,利用刚刚申请到的亿分之一主脑算力完成模拟推演。
可无论他怎么算,最终的结论都是万无一失。
计划内的“失败”仿佛已经板上钉钉。
杨国定依然找不到自己不祥预感的理论证据。
说出去,只会被人认为他杞人忧天。
一直站在杨国定背后的林拉默默看着这男人的背影。
她有很多话想说,但不敢开口。
林拉的个人通讯器里接到通知。
她也该回自己的岗位上了。
她是一名营养学家,她在整个项目组中的主要任务,是提前制定好胚胎“复活”瞬间灌注的营养物质。
林拉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完成自己的工作了。
现在却又有新的任务找上她。
或许是专家组刚才有什么新的讨论结果,需要微调营养物质的比例什么的。
林拉转过身,走出门外。
她的脚步稍微踉跄,多往前走了两步才稍微稳住身形。
在刚才那瞬间,她的心脏有些供血不足,
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照顾一名与她同样年龄的人工培养人的饮食健康。
这人正是杨国定。
当时杨国定才刚刚从杨中华夫妇留下的数百个胚胎中杀出重围,以最高的智商与最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杨国定”这个名字。
但或许是他将太多天赋都分配到了智商上,导致他的身体状况非常一般,营养吸收很差。
虽然超精微治疗仪和一体式营养机可以保证他的生命,并将营养物质强行灌注到他体内,但效果终究不如自主进食自主吸收更好。
并且,这不但会给杨国定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反过来限制杨国定的思维创造力。
林拉接手任务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全程跟踪杨国定的状况,以分子级的精度一点一点的调整杨国定的饮食和营养配比,终于让他恢复正常。
两人在五年前一同加入到原始基因研究所,成为同事。
杨国定不再是林拉的研究对象,但习惯成自然的林拉不愿切断这层关系,总会特别关心杨国定的情况。
在此之前,她不承认这是爱情,只将其归咎为自己的责任心太强。
但现在她没办法回避自己的内心了。
她很明白,自己深爱着这个男人。
六个小时候,林拉与营养组里的几万名同事,以及其他包括能源组、材料组、动力控制组等等众多分支机构里的数十万名科研与工作人员,都会撤离研究所太空站。
杨国定作为研究所的最高负责人,将会与另外数千人继续坚守在空间站上,并跟随着尸骸星球在太空里持续加速,进入永恒的高速飞行状态。
所以,这一别便是永别。
但林拉终究没有耽搁时间,走出监测室后便快步踩上穿梭机,前往相隔三公里的营养组会议室。
孤独的坐在仿佛火车车厢般的穿梭机里,感受着轻微的震动,林拉轻轻咳嗽一声。
她的肺部又在隐隐作痛。
她是一名“病人”,不同于杨国定的先天基因缺陷,林拉这是后天患上的“慢性病”。
在如今这个时代,除了大脑之外,整个人都可以重建,“病人”比二十一世纪的大熊猫还罕见。
在八年前的一次实验室事故中,正在操作精微一起调整营养物质配比的林拉被一束在隔壁实验室爆炸中释放的物质流击中肺部。
经过快速治疗,她痊愈了,但她的肺部里留下了些物质流中包含的残留物,一段属于别人的dna。
这段dna的繁殖力极强,并且具备无限分裂能力。
她本可以采用全躯重建来彻底治愈,但她没有,只选择了使用随身伽马刀定期控制这段dna的繁殖规模。
她不想换掉自己的身体。
林拉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
随后,九条巨大的锁链盘绕至星球上。
每根锁链的两端分别被一艘长七十公里,直径二十二公里的圆筒状舰船拖拽着。
如今人类的舰船已经呈现出十分明确的细分发展,形成了包括跨星系航行的快速运输舰、只沿着固定轨道飞行,组成了曲率交通网络的持续轮转舰船、具备不同功能设计理念截然不同的中短程介质推进飞船产品阵列等等种类。
此时这圆筒舰船的型号名为蠕虫三型,主要功能就是在星系内部进行大重量物质的中距离运输,与交通网络管道形成功能互补。
蠕虫三型并未装载曲率引擎,只安装了以大功率质能转化设备为介质供应器的强劲反推力引擎,以及在长距离续航时提供稳定推力的低功耗空间压缩引擎。
蠕虫三型的运载方式与古时候的火车动力头相似,运载能力惊人,续航能力极强,承载了晨风帝国众多星系内部相当大部分的物资运载工作。
理论上,一艘蠕虫三型只需要一次充能,便能在反推力引擎的帮助下持续航行数万年。
在蠕虫三型阵列指挥官的命令下,牵引锁链束缚在星球上的部分开始扩张出蔓藤般的锁扣,如同树根般迅速铺开,直到将整个星球包裹成一个藤球。
但在藤球蔓藤之间,留下了刚刚好一个直径十六公里的圆形空地。
十分钟后,一个直径十五公里的圆盘型太空站缓慢靠近,并正好落在这空地中,圆心点误差仅为0.00000……1纳米。
随后圆盘底部刺出无数个钻头。
钻头开始高速旋转,直接刺入尸骸星球内部。
在钻头前进的过程中,准确切入到鱼星人尸骸相互间的空隙里,并未对尸骸造成损害。
每个钻头的后方头拖拽着伸缩链。
两个小时后,圆盘变成了生长在尸骸星球表面的“苔藓”,根须深扎至星球内核。
圆盘正是地球生命科学院原始基因研究所。
太阳系用了七年的时间,将整个原始基因研究所改造成了一个具备自行飞行能力的太空站。
当然,改造内容不只是可以飞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细节性的设计。
目前这飞行器是人类所有飞行器中,唯一可以不依靠曲率泡与空间压缩结构,就能承受无限接近光速航行能力的载具。
其材料学特性的科技水平,甚至超越最新的前线战舰,更超越了曾经的复眼棱舰。
它具备较轻的质量,以免与鱼星人尸骸星球产生太大的引力效应,破坏尸骸星球自身的稳定性。
同时它又具备极高强度、绝佳的延展性,以及不可思议的自适应稳定性。
冷冻胚胎正安静的躺在研究所中心部位的培育室里。
2740年,胚胎早已停止生命活动七年,但变化从未停止。
在《世外之歌》长达七年的持续浸染后,胚胎内部发生了一些改变。
胚胎脑细胞中的磷原子排列,形成了一种介乎于波斯纳集群与规整无限堆叠立方体结构之间的新型构造,酷似曾在二十二世纪盛行一时的生物智脑。
研究所的主监测室里,一名身穿天蓝色防护服的青年男子正全神贯注的观察着眼前的投影数据。
他的双手正分别搭在两个巴掌大的圆球上,无数道高伏特低安培的电弧正从圆球表面激射而出,链接在他的双手掌心与五指上。
这些圆球是如今人类的“键盘与鼠标”。
微电流顺着双手的神经直达人脑,与人脑形成延迟较低的模拟神经链接,可以传递信息和下达指令。
科研人员的体质远不如战斗人员,神经系统也并未进行过强化训练,不能像战斗人员那样可以反复承受延迟更低的生物直连。
科学家们学习借鉴了当年迷族飞船的操作球思路,加以演变,制造出了延迟略低于战士的生物直连的微电链接技术。
持续操作的时间太长,青年男子双眼有些发胀,手臂也有些发麻。
他收回手,闭上眼,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一名身穿深蓝色褂子的年轻女性推开门,来到他身后,“国定,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你已经连续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了。”
男子回过头,摇了摇脑袋,“距离先哲的思维对接只有八个小时,我作为太阳系技术保障团队的负责人,当然应该坚守岗位。到点下班这种事,是优势文明里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人才有的特权。我们作为追赶者与反抗者,没资格准点下班。更何况,我是杨国定。我得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对得起曾经的我。对吧?”
女子沉默片刻,“可我们现在不是占据优势吗?”
杨国定哑然失笑,“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们占尽优势,先哲就不会选择这种冒险的方式保存他的人格。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真正敌人的了解依然屈指可数。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谓优势都是假象。我们依然站在悬崖边,随时可能堕入深渊。”
女子:“可是,我担心你的身体扛不住。”
“在虚无的历史中,我曾经改变时代。我曾是第一个打破基因唤醒度壁障的人。如今,在这条新的历史中,我还没有证明自己。在我配得上自己的名字之前,我能一直扛着。”
“你是发现什么情况了吗?按照先哲的计划,思维对接不是本来就肯定会失败的吗?”
杨国定叹口气,“失败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的失败,一种是失控的失败。我说不上是为什么,但我为这孩子担心。”
说着,杨国定又将目光对准了模拟投影里那个由大量细胞组成,形如桑葚的胚胎。
“林拉你不用管我,你去休息吧,我没问题。”
杨国定又将双手放到了控制球上,脑海里的思维却不直觉的飘到了遥远的无名舰队中去。
他想起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杨中华。
不知父亲现在怎样了。
舰队有接收到这边传递过去的最新科研成果吗?
他们真能顺利抵达银心,摧毁对方的桥头堡基地吗?
短暂出神几秒钟,杨国定恢复专注,继续“呆呆”看着投影。
他的右手不断操控投影缩小、放大,去观察胚胎内部的细节,左手则不断录入数据,利用刚刚申请到的亿分之一主脑算力完成模拟推演。
可无论他怎么算,最终的结论都是万无一失。
计划内的“失败”仿佛已经板上钉钉。
杨国定依然找不到自己不祥预感的理论证据。
说出去,只会被人认为他杞人忧天。
一直站在杨国定背后的林拉默默看着这男人的背影。
她有很多话想说,但不敢开口。
林拉的个人通讯器里接到通知。
她也该回自己的岗位上了。
她是一名营养学家,她在整个项目组中的主要任务,是提前制定好胚胎“复活”瞬间灌注的营养物质。
林拉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完成自己的工作了。
现在却又有新的任务找上她。
或许是专家组刚才有什么新的讨论结果,需要微调营养物质的比例什么的。
林拉转过身,走出门外。
她的脚步稍微踉跄,多往前走了两步才稍微稳住身形。
在刚才那瞬间,她的心脏有些供血不足,
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照顾一名与她同样年龄的人工培养人的饮食健康。
这人正是杨国定。
当时杨国定才刚刚从杨中华夫妇留下的数百个胚胎中杀出重围,以最高的智商与最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杨国定”这个名字。
但或许是他将太多天赋都分配到了智商上,导致他的身体状况非常一般,营养吸收很差。
虽然超精微治疗仪和一体式营养机可以保证他的生命,并将营养物质强行灌注到他体内,但效果终究不如自主进食自主吸收更好。
并且,这不但会给杨国定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反过来限制杨国定的思维创造力。
林拉接手任务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全程跟踪杨国定的状况,以分子级的精度一点一点的调整杨国定的饮食和营养配比,终于让他恢复正常。
两人在五年前一同加入到原始基因研究所,成为同事。
杨国定不再是林拉的研究对象,但习惯成自然的林拉不愿切断这层关系,总会特别关心杨国定的情况。
在此之前,她不承认这是爱情,只将其归咎为自己的责任心太强。
但现在她没办法回避自己的内心了。
她很明白,自己深爱着这个男人。
六个小时候,林拉与营养组里的几万名同事,以及其他包括能源组、材料组、动力控制组等等众多分支机构里的数十万名科研与工作人员,都会撤离研究所太空站。
杨国定作为研究所的最高负责人,将会与另外数千人继续坚守在空间站上,并跟随着尸骸星球在太空里持续加速,进入永恒的高速飞行状态。
所以,这一别便是永别。
但林拉终究没有耽搁时间,走出监测室后便快步踩上穿梭机,前往相隔三公里的营养组会议室。
孤独的坐在仿佛火车车厢般的穿梭机里,感受着轻微的震动,林拉轻轻咳嗽一声。
她的肺部又在隐隐作痛。
她是一名“病人”,不同于杨国定的先天基因缺陷,林拉这是后天患上的“慢性病”。
在如今这个时代,除了大脑之外,整个人都可以重建,“病人”比二十一世纪的大熊猫还罕见。
在八年前的一次实验室事故中,正在操作精微一起调整营养物质配比的林拉被一束在隔壁实验室爆炸中释放的物质流击中肺部。
经过快速治疗,她痊愈了,但她的肺部里留下了些物质流中包含的残留物,一段属于别人的dna。
这段dna的繁殖力极强,并且具备无限分裂能力。
她本可以采用全躯重建来彻底治愈,但她没有,只选择了使用随身伽马刀定期控制这段dna的繁殖规模。
她不想换掉自己的身体。
林拉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