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嘉恸哭,众亲卫低泣。
华澜庭默默帮岳业阖上双眼,对众人拱手说道:“有劳各位先出去等候,我们兄弟商量一下。”
大家退出后,华澜庭整理了岳业和东清王的遗体,由着岳嘉发泄心中哀痛。
良久,岳嘉止住悲声,在岳业身边伫立,华澜庭以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叫了声:“大哥……”
岳嘉抬起头来,看着华澜庭说:“不必劝我,我没事了,有你这一声大哥就够了。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天意弄人,一至于斯,你我兄弟先处理当下危局再说以后。”
华澜庭用力点点头:“按照在城外我和你说的,我去联络帮手解决外部威胁,中平城内就看大哥你的了。”
岳嘉长嘘一口气,说道:“好,我们分头行事。我领军进城平息叛乱,其他等圣上定夺。”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务,华澜庭正要起身,岳嘉一把抱住他紧紧箍了几下:
“小弟,你自己小心。局势缓解后,你怎么做哥不干涉你,都支持你。岳氏一门,最终,还是要靠你。”
华澜庭愣了一下,回了一个拥抱说:“一起吧,放心,我要比大哥你想象的更加强大,你我联手,天下大可去得。保重!”
华澜庭走后,岳嘉先是带人出城对五千大军进行布署,随后引军入城直奔皇宫。
有清远侯亲信的弹压和五千精兵的威慑,没有费太大的波折就兵不血刃地解了皇宫之围,之后分兵几处去城里其他地方解除叛军武装。
最后,所有叛军士兵都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后被看押起来。
岳嘉没有等到请旨,而是做主让担心秋后算帐的亲信将领们马上离城出逃,等以后旨意定下再论后事。
至此,叛乱基本平息。
岳嘉出乎意料地没有亲自去皇宫迎驾,而是带少量亲兵回了清远侯府。
他委派副手到皇宫内城下说明情况,内城禁军早已发现异状,几经确认后,这才飞报庆云帝。
庆云帝闻讯后开始不敢相信,到后来虽不解究竟,但确信危机已过后,不由大喜过望,回首这两天真是恍然若梦。
庆云帝迅速召集身边所剩不多的臣子商议善后。
一是经筛选后立即着人释放部分被叛军抓拿的六部九卿中的可信官员,以恢复并维持朝庭的基本运转。
二是命令亲信将领带兵接管全城防卫,继续实行戒严,以防不测。
三是向各地派出信使和探马,通报情况探听消息的同时,召集各路兵马进京勤王。
商议期间,庆云帝一直没有看到逆父平叛的岳嘉,问过之后,有人禀告他,岳嘉说自己擅离平南大营,又是叛臣之子待罪之身,现回府候旨。
庆云帝说:“岳卿深明大义,不与叛军同流,抗父平叛,有大功于国,何罪之有?立宣,朕还等着他解说其中原由呢。”
庆云帝和群臣在劫后余生的兴奋里正焦头烂额地忙着处理朝务之际,有兵部官员上殿急报北方蓝旗探马刚有紧急军情回传。
事急从权,庆云帝命探马蓝旗直接上殿。
探马进殿,高呼:“启禀圣上,大事不好。恒王朝趁我朝动乱,集结十余万大军南侵,边关副帅屠猛早被策反叛国投敌,他擒杀主帅佟国公后,开关落锁、里应外合放敌军入关,我守关军兵溃散。”
“恒王朝大军现兵分三路,中路直插,两翼迂回,兵锋直指中平。”
“其中中路军前部正印先锋官查查辉引三万轻骑疾进,一路或斩将破关或绕城而过,如今距中平已不足百里之遥,估计两日之内就会兵临城下。”
庆云帝和众臣一听之下,惊出一身冷汗,如坠冰窟,这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已料到周边不会安稳,不想坏消息来的如此之快。
君臣急议对策,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逃。
主战派认为,京师守备各营和平南大营五千军马合起来超过两万,可以固守中平待援,等各路勤王大军陆续赶到,当与恒王朝决一死战,一定胜负,速战速决,否则一旦其他三国加入围攻,形势更加被动。
主逃派认为援军情况尚不明,据守中平开展决战风险太大,应该放弃都城和腹地,或者往南与北晏王的平南大营汇合,或者取近向东投奔南安郡王,以此两地之一为根据地,汇集大军后和恒王朝打一场持久战,再图反击。
两派各抒己见争执不下,令庆云帝难以决断。
这时又有探马来报,东部南安郡王得知中平叛乱后,令副帅率大部留守,自己亲领二万五千精兵日夜兼程赶赴中平勤王,前队人马预计两天内抵达,而北晏王的平南大营在大捷后也发兵五万,不日赶到。
得此消息,庆云帝精神大振,当机立断,力排众议,决定死守中平,决战恒朝。
君臣继续商议叛乱后的一系列待定事务,说到尾声之时,有清远侯府亲卫求见。
宣上殿后,来人红着眼睛禀奏:“万岁,清远侯世子、平南大营都统岳嘉在府中刎颈身亡,留下一封书信转呈圣上。”
庆云帝大惊,展信观看,脸色接连数变。
岳嘉在信中向庆云帝详述了岳业发动叛乱前前后后的主要情由,最后写道: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臣家世受国恩,臣自当为国尽忠,不敢或忘。战场杀敌、挥师平叛皆乃份内之事。
然臣违逆父命在先,致父身故在后,大悖孝道。
君臣家国虽有先后轻重,臣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况臣本为恒朝赵氏子嗣,亦无法继续侍君报国。
此情此景,唯求一死,唯有一死,以报君恩,以偿父爱。
臣不敢以平南大捷和平叛之功邀赏,唯愿圣上善待岳家家眷和叛乱兵士。
生无所恋,死无所怨。不如,归去。
臣岳嘉泣血绝笔。
庆云帝默然,原来如此。
他抚案唏嘘不已,给众臣传阅的同时,沉声说道:
“岳嘉有功无过,先将东清王皇叔、岳嘉,也包括岳业的遗体下棺,好生看护,待大事一了,是非功过,再行议定赏罚。”
两天之后,就在尘王朝君臣正在为迎接南安郡王大军、迎击恒王朝先锋部队紧张备战之际,钦命可直入皇宫正殿的蓝旗探马再度请进。
探马此来却是喜悦之色溢于颜表,口呼万岁,响亮喊道:
“我主万岁大喜,前方传来惊天捷报。”
“一日之前,一夜之间,恒王朝左中右三路敌军,包括先锋军中,上至主帅、主将,下至副将、偏将、牙将,共计约四百余名中高级将领,尽数被人枭首,人头堆于中军旗下。”
“恒王朝大军群龙无首,指挥体系崩溃,不战自乱。原地待命一日后,剩余将佐受命领军徐徐后撤,中平之危不战而解!”
“更有甚者,西峪关副帅裘马都在西泰王回归后,不同意拥兵自立之举,率本部一万兵马杀出关去,与旧部方青崖合兵一处。”
“他二人不知何故,竟能事先奔行千里埋伏在北部边关,并偷袭恒王朝回归大军得手。”
“如今恒王朝大军全部退回关内,边关失而复得,裘方二将正在召集北部大营之前溃散兵士稳固边防。”
一殿君臣惊喜万分,不敢置信。庆云帝急问:“天佑我朝!可知是何人所为?”
探马回道:“裘方两位将军传信,清远侯二子岳景亲率由西域西昆仑幻空山、中原嵩室山一苇禅寺和叁清山东海剑派当世绝顶高手组成的一支数十人的小队,分头实施了本次釜底抽薪的斩首行动!裘方军马也是岳景提前安排伏击的。”
庆云帝之前没有太在意过岳景的存在,面对这个惊天大逆转,明白他的江山保住了,眼中湿润起来,喃喃说道:“败也岳家,成也岳家,清远一门,真是让朕、让朕……”
数日之后,尘王朝与大歧交界的斩龙岭山顶,华澜庭迎风而立,四周站立着无定、元妙、太勉子等数十人,都是三派顶尖的好手,就是华澜庭事先安排下的这批人斩杀了恒王朝几百指挥将官,致使大军不战自溃。
华澜庭拱手一拜:“诸位,此次行动多谢支持,以后的事情也要拜托了。你们观摩我这次渡劫,于大家都有益处,算作是我的报答了。咱们,有缘再见。”
众人或合什或合掌,无定言道:“岳少侠不必客气,此等机缘乃是我等的福份。所托之事,必然办到。”
华澜庭仰望天空,暗叹自己大意,岳嘉早萌死志,自己竟无所觉,既已如此,做些安排后,便更无牵挂。
接着,他在心里默默对黛螺思和赵灵雨道声珍重,说了声:后会无期。
他取出随身一个包袱打开,显出里面一物,却是尘王朝的传国玉玺。
玉玺实是被岳业遣人偷取,后被东清王在潜入侯府意图刺杀时发现顺手带走,并在死前留给了华澜庭。
常人只知玉玺是君权象征,殊不知特别是这枚传之久远、历经数朝的蓝田白玉螭虎钮玉玺,可以纳气藏神,自行汲取天地灵气和皇城风水与天子之气,乃是不可多得的修真密宝。
华澜庭在这里还没修到打通任督二脉之时,但有了传国玉玺,却是可以利用其内之气强行冲关召引天雷,并以之辅助渡劫,从而突破这方天地的束缚。
至于来处的坐标,慕倥偬说过,如果他是以突破的方式回归,界时自有感应。
准备完毕,华澜庭心中暗想:人间一场春秋梦,归去来兮终有期。此间大事抵定,不宜再牵绊。生有来处,死有归途。不如,归去!
无定等人已远远散开,斩龙岭上空突然阴云密布,重重叠叠翻卷涌动,有雷光闪现……
在华澜庭渡小雷劫的前后几天,西峪关前发生了数场战斗。
大歧遵守了和恒王朝的协议,几乎与恒王朝同时发兵,和西泰王的守军展开激战。
战事胶着之时,荡剑诛匈大联盟五族从大歧身后起兵发难,大歧腹背受敌大败,残部退往更西的不毛之地,大歧地盘被五族瓜分,形成割据之势。
王女黛螺思从此,不知所踪。
多日之后,经历叛乱的尘王朝初步恢复平稳。
这一天,有数道圣旨颁下,内容大意是:
清远侯岳业勾结恒王朝,叛国投敌,犯上作乱,罪不容诛,着削去一切封爵。
因其已身死,天恩浩荡,不再追究其他,并念其过往功绩,仍厚葬之。随其叛乱者,除通辑少数异国与重要从犯外,余者不予牵连追究。
平南大营都统岳嘉,公忠体国,武勇智仁,拒不从逆,大义灭亲,为国立下平南大捷和平叛救驾之功,令蒙羞之清远封号得以洗去耻辱。特追封岳嘉为清远王,谥号武勇,因其身故,着其子袭其王爵。
岳嘉之弟岳景,深明大义,武道高绝,参与平叛,并率众击杀敌酋数百,救国难于危急,挽狂澜于即倒。其虽得道,特加封护国真人,于京师建道观以表其功。
岳氏兄弟合力平叛,为国为民建不世之功,着即改年号为嘉景,以彰其德行,传之后世。
圣旨中隐下了岳氏之真正身份,并且封赏皆为荣誉性质。但考虑到岳家为恒朝赵氏子嗣的实情,庆云帝改年号等行为其实还算公允宽仁。
另外,庆云帝下旨从宗室子弟中简拔品学俱佳之人过继,承袭东清王爵位,延其香火,并对平叛相关人等作了封赏。
又过一月,一苇禅寺无念大师进京面圣,说是奉岳景之命将旧物送还。
庆云帝打开黄绸包裹,先是看了华澜庭亲笔书信,大喜,里层内正是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且昌”的传国玉玺。
数月后,西泰王在西部自立建国,反出尘王朝。
同年末,庆云帝以裘马都为帅,集结重兵讨伐西泰王,西泰王军队在和大歧的战争中受损严重,此战兵败自杀,尘王朝收复失地。
战事期间,娶了陆小翠和闵樾梅的方青崖战功卓著,屡获升迁。
嘉景二年,文斓老皇帝驾崩,五皇子泓史继位后,依言大举剿灭沿海倭寇,并东渡过海,兴兵屠灭了东瀛。
同年,恒王朝太子赵翰飞在和哈萨克族作战时意外中伏身亡,赵皇受攻尘失败和老年丧子的打击病故,赵灵雨扶赵翰飞之子登基,因其年幼,由赵灵雨监国摄政。
次年,恒王朝举兵北上报仇,大败哈萨克游骑,国土向北拓展二百里。
嘉景四年,庆云帝命尘王朝平南大营倾巢而出南攻,靖王朝灭,南部至海尽纳入尘王朝版图。
嘉景十年,西域五族内战,尘王朝以方青崖为帅,乘势出击取得大胜,西域归服于尘。
嘉景十三年,岳嘉之子清远王辞爵归隐,远走西域,投入西昆仑门下修道,清远岳氏一脉终不再现尘朝。
嘉景十八年,尘王朝和文斓帝国之间爆发战争,战事连绵数年,互有胜负,最终尘王朝艰难取胜,占据大陆东部,泓史率残兵退守东瀛海岛,偏安一隅。
嘉景四十一年,庆云帝薨,太子登基。
终其一生,庆云帝遵从了华澜庭在玉玺包裹书信里的要求,始终没有和恒王朝兵戈相见。
其后数十年间,尘恒两朝边境摩擦不断,小规模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尘王朝虽国力兵力占优,但一直不能完败恒王朝铁骑。
直到终身未嫁的恒王朝长公主赵灵雨以百岁高龄无疾而终后,尘王朝才一战克敌,把恒王朝赶到极北之地。
至此,尘王朝完成霸业,一统东土。
华澜庭默默帮岳业阖上双眼,对众人拱手说道:“有劳各位先出去等候,我们兄弟商量一下。”
大家退出后,华澜庭整理了岳业和东清王的遗体,由着岳嘉发泄心中哀痛。
良久,岳嘉止住悲声,在岳业身边伫立,华澜庭以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叫了声:“大哥……”
岳嘉抬起头来,看着华澜庭说:“不必劝我,我没事了,有你这一声大哥就够了。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天意弄人,一至于斯,你我兄弟先处理当下危局再说以后。”
华澜庭用力点点头:“按照在城外我和你说的,我去联络帮手解决外部威胁,中平城内就看大哥你的了。”
岳嘉长嘘一口气,说道:“好,我们分头行事。我领军进城平息叛乱,其他等圣上定夺。”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务,华澜庭正要起身,岳嘉一把抱住他紧紧箍了几下:
“小弟,你自己小心。局势缓解后,你怎么做哥不干涉你,都支持你。岳氏一门,最终,还是要靠你。”
华澜庭愣了一下,回了一个拥抱说:“一起吧,放心,我要比大哥你想象的更加强大,你我联手,天下大可去得。保重!”
华澜庭走后,岳嘉先是带人出城对五千大军进行布署,随后引军入城直奔皇宫。
有清远侯亲信的弹压和五千精兵的威慑,没有费太大的波折就兵不血刃地解了皇宫之围,之后分兵几处去城里其他地方解除叛军武装。
最后,所有叛军士兵都放下了武器,就地投降后被看押起来。
岳嘉没有等到请旨,而是做主让担心秋后算帐的亲信将领们马上离城出逃,等以后旨意定下再论后事。
至此,叛乱基本平息。
岳嘉出乎意料地没有亲自去皇宫迎驾,而是带少量亲兵回了清远侯府。
他委派副手到皇宫内城下说明情况,内城禁军早已发现异状,几经确认后,这才飞报庆云帝。
庆云帝闻讯后开始不敢相信,到后来虽不解究竟,但确信危机已过后,不由大喜过望,回首这两天真是恍然若梦。
庆云帝迅速召集身边所剩不多的臣子商议善后。
一是经筛选后立即着人释放部分被叛军抓拿的六部九卿中的可信官员,以恢复并维持朝庭的基本运转。
二是命令亲信将领带兵接管全城防卫,继续实行戒严,以防不测。
三是向各地派出信使和探马,通报情况探听消息的同时,召集各路兵马进京勤王。
商议期间,庆云帝一直没有看到逆父平叛的岳嘉,问过之后,有人禀告他,岳嘉说自己擅离平南大营,又是叛臣之子待罪之身,现回府候旨。
庆云帝说:“岳卿深明大义,不与叛军同流,抗父平叛,有大功于国,何罪之有?立宣,朕还等着他解说其中原由呢。”
庆云帝和群臣在劫后余生的兴奋里正焦头烂额地忙着处理朝务之际,有兵部官员上殿急报北方蓝旗探马刚有紧急军情回传。
事急从权,庆云帝命探马蓝旗直接上殿。
探马进殿,高呼:“启禀圣上,大事不好。恒王朝趁我朝动乱,集结十余万大军南侵,边关副帅屠猛早被策反叛国投敌,他擒杀主帅佟国公后,开关落锁、里应外合放敌军入关,我守关军兵溃散。”
“恒王朝大军现兵分三路,中路直插,两翼迂回,兵锋直指中平。”
“其中中路军前部正印先锋官查查辉引三万轻骑疾进,一路或斩将破关或绕城而过,如今距中平已不足百里之遥,估计两日之内就会兵临城下。”
庆云帝和众臣一听之下,惊出一身冷汗,如坠冰窟,这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已料到周边不会安稳,不想坏消息来的如此之快。
君臣急议对策,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逃。
主战派认为,京师守备各营和平南大营五千军马合起来超过两万,可以固守中平待援,等各路勤王大军陆续赶到,当与恒王朝决一死战,一定胜负,速战速决,否则一旦其他三国加入围攻,形势更加被动。
主逃派认为援军情况尚不明,据守中平开展决战风险太大,应该放弃都城和腹地,或者往南与北晏王的平南大营汇合,或者取近向东投奔南安郡王,以此两地之一为根据地,汇集大军后和恒王朝打一场持久战,再图反击。
两派各抒己见争执不下,令庆云帝难以决断。
这时又有探马来报,东部南安郡王得知中平叛乱后,令副帅率大部留守,自己亲领二万五千精兵日夜兼程赶赴中平勤王,前队人马预计两天内抵达,而北晏王的平南大营在大捷后也发兵五万,不日赶到。
得此消息,庆云帝精神大振,当机立断,力排众议,决定死守中平,决战恒朝。
君臣继续商议叛乱后的一系列待定事务,说到尾声之时,有清远侯府亲卫求见。
宣上殿后,来人红着眼睛禀奏:“万岁,清远侯世子、平南大营都统岳嘉在府中刎颈身亡,留下一封书信转呈圣上。”
庆云帝大惊,展信观看,脸色接连数变。
岳嘉在信中向庆云帝详述了岳业发动叛乱前前后后的主要情由,最后写道: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臣家世受国恩,臣自当为国尽忠,不敢或忘。战场杀敌、挥师平叛皆乃份内之事。
然臣违逆父命在先,致父身故在后,大悖孝道。
君臣家国虽有先后轻重,臣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况臣本为恒朝赵氏子嗣,亦无法继续侍君报国。
此情此景,唯求一死,唯有一死,以报君恩,以偿父爱。
臣不敢以平南大捷和平叛之功邀赏,唯愿圣上善待岳家家眷和叛乱兵士。
生无所恋,死无所怨。不如,归去。
臣岳嘉泣血绝笔。
庆云帝默然,原来如此。
他抚案唏嘘不已,给众臣传阅的同时,沉声说道:
“岳嘉有功无过,先将东清王皇叔、岳嘉,也包括岳业的遗体下棺,好生看护,待大事一了,是非功过,再行议定赏罚。”
两天之后,就在尘王朝君臣正在为迎接南安郡王大军、迎击恒王朝先锋部队紧张备战之际,钦命可直入皇宫正殿的蓝旗探马再度请进。
探马此来却是喜悦之色溢于颜表,口呼万岁,响亮喊道:
“我主万岁大喜,前方传来惊天捷报。”
“一日之前,一夜之间,恒王朝左中右三路敌军,包括先锋军中,上至主帅、主将,下至副将、偏将、牙将,共计约四百余名中高级将领,尽数被人枭首,人头堆于中军旗下。”
“恒王朝大军群龙无首,指挥体系崩溃,不战自乱。原地待命一日后,剩余将佐受命领军徐徐后撤,中平之危不战而解!”
“更有甚者,西峪关副帅裘马都在西泰王回归后,不同意拥兵自立之举,率本部一万兵马杀出关去,与旧部方青崖合兵一处。”
“他二人不知何故,竟能事先奔行千里埋伏在北部边关,并偷袭恒王朝回归大军得手。”
“如今恒王朝大军全部退回关内,边关失而复得,裘方二将正在召集北部大营之前溃散兵士稳固边防。”
一殿君臣惊喜万分,不敢置信。庆云帝急问:“天佑我朝!可知是何人所为?”
探马回道:“裘方两位将军传信,清远侯二子岳景亲率由西域西昆仑幻空山、中原嵩室山一苇禅寺和叁清山东海剑派当世绝顶高手组成的一支数十人的小队,分头实施了本次釜底抽薪的斩首行动!裘方军马也是岳景提前安排伏击的。”
庆云帝之前没有太在意过岳景的存在,面对这个惊天大逆转,明白他的江山保住了,眼中湿润起来,喃喃说道:“败也岳家,成也岳家,清远一门,真是让朕、让朕……”
数日之后,尘王朝与大歧交界的斩龙岭山顶,华澜庭迎风而立,四周站立着无定、元妙、太勉子等数十人,都是三派顶尖的好手,就是华澜庭事先安排下的这批人斩杀了恒王朝几百指挥将官,致使大军不战自溃。
华澜庭拱手一拜:“诸位,此次行动多谢支持,以后的事情也要拜托了。你们观摩我这次渡劫,于大家都有益处,算作是我的报答了。咱们,有缘再见。”
众人或合什或合掌,无定言道:“岳少侠不必客气,此等机缘乃是我等的福份。所托之事,必然办到。”
华澜庭仰望天空,暗叹自己大意,岳嘉早萌死志,自己竟无所觉,既已如此,做些安排后,便更无牵挂。
接着,他在心里默默对黛螺思和赵灵雨道声珍重,说了声:后会无期。
他取出随身一个包袱打开,显出里面一物,却是尘王朝的传国玉玺。
玉玺实是被岳业遣人偷取,后被东清王在潜入侯府意图刺杀时发现顺手带走,并在死前留给了华澜庭。
常人只知玉玺是君权象征,殊不知特别是这枚传之久远、历经数朝的蓝田白玉螭虎钮玉玺,可以纳气藏神,自行汲取天地灵气和皇城风水与天子之气,乃是不可多得的修真密宝。
华澜庭在这里还没修到打通任督二脉之时,但有了传国玉玺,却是可以利用其内之气强行冲关召引天雷,并以之辅助渡劫,从而突破这方天地的束缚。
至于来处的坐标,慕倥偬说过,如果他是以突破的方式回归,界时自有感应。
准备完毕,华澜庭心中暗想:人间一场春秋梦,归去来兮终有期。此间大事抵定,不宜再牵绊。生有来处,死有归途。不如,归去!
无定等人已远远散开,斩龙岭上空突然阴云密布,重重叠叠翻卷涌动,有雷光闪现……
在华澜庭渡小雷劫的前后几天,西峪关前发生了数场战斗。
大歧遵守了和恒王朝的协议,几乎与恒王朝同时发兵,和西泰王的守军展开激战。
战事胶着之时,荡剑诛匈大联盟五族从大歧身后起兵发难,大歧腹背受敌大败,残部退往更西的不毛之地,大歧地盘被五族瓜分,形成割据之势。
王女黛螺思从此,不知所踪。
多日之后,经历叛乱的尘王朝初步恢复平稳。
这一天,有数道圣旨颁下,内容大意是:
清远侯岳业勾结恒王朝,叛国投敌,犯上作乱,罪不容诛,着削去一切封爵。
因其已身死,天恩浩荡,不再追究其他,并念其过往功绩,仍厚葬之。随其叛乱者,除通辑少数异国与重要从犯外,余者不予牵连追究。
平南大营都统岳嘉,公忠体国,武勇智仁,拒不从逆,大义灭亲,为国立下平南大捷和平叛救驾之功,令蒙羞之清远封号得以洗去耻辱。特追封岳嘉为清远王,谥号武勇,因其身故,着其子袭其王爵。
岳嘉之弟岳景,深明大义,武道高绝,参与平叛,并率众击杀敌酋数百,救国难于危急,挽狂澜于即倒。其虽得道,特加封护国真人,于京师建道观以表其功。
岳氏兄弟合力平叛,为国为民建不世之功,着即改年号为嘉景,以彰其德行,传之后世。
圣旨中隐下了岳氏之真正身份,并且封赏皆为荣誉性质。但考虑到岳家为恒朝赵氏子嗣的实情,庆云帝改年号等行为其实还算公允宽仁。
另外,庆云帝下旨从宗室子弟中简拔品学俱佳之人过继,承袭东清王爵位,延其香火,并对平叛相关人等作了封赏。
又过一月,一苇禅寺无念大师进京面圣,说是奉岳景之命将旧物送还。
庆云帝打开黄绸包裹,先是看了华澜庭亲笔书信,大喜,里层内正是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且昌”的传国玉玺。
数月后,西泰王在西部自立建国,反出尘王朝。
同年末,庆云帝以裘马都为帅,集结重兵讨伐西泰王,西泰王军队在和大歧的战争中受损严重,此战兵败自杀,尘王朝收复失地。
战事期间,娶了陆小翠和闵樾梅的方青崖战功卓著,屡获升迁。
嘉景二年,文斓老皇帝驾崩,五皇子泓史继位后,依言大举剿灭沿海倭寇,并东渡过海,兴兵屠灭了东瀛。
同年,恒王朝太子赵翰飞在和哈萨克族作战时意外中伏身亡,赵皇受攻尘失败和老年丧子的打击病故,赵灵雨扶赵翰飞之子登基,因其年幼,由赵灵雨监国摄政。
次年,恒王朝举兵北上报仇,大败哈萨克游骑,国土向北拓展二百里。
嘉景四年,庆云帝命尘王朝平南大营倾巢而出南攻,靖王朝灭,南部至海尽纳入尘王朝版图。
嘉景十年,西域五族内战,尘王朝以方青崖为帅,乘势出击取得大胜,西域归服于尘。
嘉景十三年,岳嘉之子清远王辞爵归隐,远走西域,投入西昆仑门下修道,清远岳氏一脉终不再现尘朝。
嘉景十八年,尘王朝和文斓帝国之间爆发战争,战事连绵数年,互有胜负,最终尘王朝艰难取胜,占据大陆东部,泓史率残兵退守东瀛海岛,偏安一隅。
嘉景四十一年,庆云帝薨,太子登基。
终其一生,庆云帝遵从了华澜庭在玉玺包裹书信里的要求,始终没有和恒王朝兵戈相见。
其后数十年间,尘恒两朝边境摩擦不断,小规模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尘王朝虽国力兵力占优,但一直不能完败恒王朝铁骑。
直到终身未嫁的恒王朝长公主赵灵雨以百岁高龄无疾而终后,尘王朝才一战克敌,把恒王朝赶到极北之地。
至此,尘王朝完成霸业,一统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