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明争暗斗
董一元从德寿宫出来,回去后考虑了良久,总觉得邹义让自己在汉城等朱常洛自己回来不错,也是很实在的建议,他他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去全罗道的南原等待比较好一点。
在董一元想来,虽然目前朱常洛去追击逃掉的小早川隆景了,也不知最终能否追上或者逮到,更不知大皇子是否还会去南原,但是,自己此番领兵到朝鲜来,可不仅是为了传圣旨的若是仅为了传圣旨,倒是完全可以在汉城等待大皇子归来,可自己还身负着保护大皇子安全的旨意啊
此番大皇子去追击小早川隆景,若是能短期内追上还好,就怕时间长了,追击途中遇上日本大军啊毕竟,小日本此番出动两万多大军,不仅毫无收获,更是全被俘虏了,小日本能不寻思报复和捉住大皇子吗?
大皇子仅带了六千多兵马去追击小早川隆景,其中三千都是没有多少战力的朝鲜人,本来的四千辽东精锐骑兵被派出去一千押解那两万日本俘虏了,此时身边真正有战力的也就三千辽东骑兵。至于还不到一千人的锦衣卫,在辽东的时候,以他们在辽东时临阵对敌的经验看,抓抓人打打群架还行,在注重团结和战阵的战场上,他们能比朝鲜人有用点就不错了
假如…假如大皇子在追击小早川隆景的途中,与前来报复的日本大军相遇,最后不敌而狼狈逃走或者被围困的话,自己到时适时的率领五千骑兵拍马杀到,那种救命之恩……想到这里,董一元的心更热切起来全罗道的南原,是势在必行的
董一元仅在汉城歇息了一晚,写了一份朱常洛锦山大捷的大致经过的奏疏,派人加急送到北京,其中言辞间当然免不了夸大了一些朱常洛的功绩,毕竟这也是卖好的一种形式,不管有用还是没用接下来就以有皇命在身,赶去保护大皇子殿下为名,辞别了热诚的朝鲜王李昖和使团众位大臣,率领五千骑兵,奔全罗道而去。
邹义在德寿宫中,听锦衣卫禀报说董一元已经率军往全罗道而去,不由得笑了起来,随后派出暗卫,让他去通知远在朝鲜南部的朱常洛,鱼儿已经上钩,去南原了
………………
大明内阁的值房中,如今的四位内阁大学士全都盯着一份奏疏发愣,没人说话,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赵志皋由于上次受和谈的影响被免去了首辅的位置,但他在内阁有另外两位大学士张位和沈一贯的支持,处处还是以首辅自居,以此来压制刚入阁的石星。
过了好半天,赵志皋看众人没人说话,干笑了一声:“众位,都说说看法吧这…这毕竟是大…喜事大皇子殿下能够刚入朝鲜没多久便有如此…如此进取心,还是很好的”
那份奏疏便是朱常洛派人送来的加急报捷奏疏,只是里面的大胜,不仅没有让众内阁大学士兴奋,反而是吓住了他们。以四千辽东骑兵在零伤亡的情况下活捉了两万日本名将小早川隆景亲率的大军?这确实是大捷,也算是大明立朝以来,少有的大胜只是,这要有条件的,那便是这场大胜是真实的
但这可能是真实的吗?戚继光厉不厉害?就这样的名将,在沿海几十年的抗倭生涯中,虽然是屡有大胜传来,但哪一次不都是斩首或者活捉几百倭寇,就算是了不得的大胜了,并且每次至少也要损失个几十上百人俞大猷厉害吗?那也是在沿海与戚继光一样有名的抗倭名将,可每次还不是杀第一百自损十几数十人
不可否认,镇守辽东多年的李成梁也是名将,是不是就会有所谓的大捷传来,可他所谓的大捷,多的时候也就是杀个上千人就了不得了
在上次壬辰倭乱时,大明在朝鲜与日本的所有战争中,即便是最大的一场胜利——平壤大战,在李如松的指挥下,以四万多对日军两万多,并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那场战争击毙和俘虏了日本一万多人可那是大明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和日本人不熟悉大明的战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便是这样,大明还是伤亡了一千多人。
李如松取得的那场让大明骄傲和让朝鲜人欢欣鼓舞的大胜,与大皇子朱常洛传来的这份大捷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来了关键是那大明零伤亡的字眼,就算是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的石星,也是眼皮一阵狂跳,他可是知道,就凭这几个字眼,配上俘获日本两万大军,这是多大的功绩啊可又是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啊
要不是石星提前接到了暗卫送来的消息,他是无论如何也和难相信的。
“这…以我所见,或许是大皇子殿下出现了笔误吧?嗯,肯定是这样。”张位捻了一下胡子,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笔误?这说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可要说零伤亡就活捉了日本两万大军,在张位看来,要比笔误更不可信虽然他没有领过兵、没有打过仗,可在内阁多年了,这些年也是战争不断,他当然懂得朱常洛这份奏疏所代表的意思。
沈一贯暗自叹了口气,他是朱常洛的讲官郭正域的老师,所以他对于支持朱常洛成为储君倒也是真心实意的。他是绝对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做事听稳重的大皇子,怎么到朝鲜后居然会传回这样让人极难相信的奏疏。他也了解这可能是朱常洛急于立功改变在皇上面前的印象,可就算是要传来什么大捷,也要靠谱一点吧?比如杀个千把倭寇,或者活捉个上千倭寇,都是很好掩盖过去的,但像这样……
“诸位,这份奏疏…咱们内阁是不是暂时缓一下再禀报皇上,以便派人去朝鲜查看一下实情,说不得…说不得殿下真是笔误了呢”沈一贯想了想,说出了这个缓兵之计,派人去朝鲜提醒一下大皇子,让他想办法或者就说是笔误了也好啊
赵志皋苦笑了一下:“龙江,你有所不知,殿下的奏疏一直是一式两份,这份只是副本而已,正本直接呈送给皇上了……”
沈一贯张了张嘴:“皇上…皇上已经看过正本了?”
点了点头,赵志皋有些无奈的说道:“恐怕是这样就算皇上还没有看过,此刻那正本只怕也已经在皇上的龙案上了。所以说,咱们内阁要拿出个章程来才行。”
“咳”一直被三人忽略的石星干咳了一声,以引起三人的注意,缓缓的开口道:“诸位,难道你们都认为大皇子殿下这份奏折…有不实之处?”
赵志皋很干脆的把头转了过去,没有搭理石星;张位端起桌上的茶杯,呷起茶来。
沈一贯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不是不实,是笔误,笔误石大人,这话在内阁中说说也就罢了,要传出去可就闹笑话了。”他暗自提醒石星,这种事情传出去对朱常洛的名声影响不好,没看到众人都在为了这个奏疏头疼吗?大家都在为此事想法为大皇子弥补呢
“哈哈……”
石星大笑起来,让刚说完话的沈一贯一阵气恼,这让人头疼的老顽固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自己说出的话就这么可笑?
“石大人内阁商议的,都是关乎朝廷的大事,岂能如同儿戏般大笑?这成何体统哦,老夫倒是忘了,石大人刚入阁,有些规矩还不懂,以后还要多学习一下这些规矩才行,免得传出去,有损内阁威望”看到石星大笑起来,赵志皋一阵腻味,不由得阴阳怪气的说道。
“哦,赵大人所言极是,老夫确实是刚入阁,不懂内阁的老规矩”石星把个“老”字咬的很重,讽刺赵志皋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如今内阁无首辅,这规矩谁说的算还不一定呢
随后话音一转:“可这战争的事情,外行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指点的好,老夫不才,也曾做了几年兵部尚书,如今还在梳理兵部,更是援朝之战的总负责人要说战争,老夫不敢说精通排兵布阵,可多少还是比有些人知道的多一点的,有些人发表意见之前,最好还是深思一下,免得传出去,让人以为内阁之人都不懂的兵事,徒增笑柄事小,有损内阁威望就不好了”
石星倒也不怵赵志皋,反正由于之前得罪他之后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他原封不动的把话还给了赵志皋。
“你……”赵志皋指着石星,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自打进入内阁的这些年来,除了石星之外,还真没人敢于这样对他说话而不付出代价的那些对他如此不懂礼貌的刺头,大都被他随便寻个理由,打发的远远的了。唯有石星,不但狠狠的得罪了他,更是入阁在他面前蹦跶的更欢了,这让他心中一直压了一股怒火。
“放肆石星,老夫告诉你,老夫自万历十九年入阁至今也有六个年了,本以为什么风浪没见过?什么样的自大狂和莽汉没见过?今天老夫倒是开了眼界,在我大明的中枢内阁中,还是头次见到了如此不懂规矩的人哼内阁中混进这样人,威望岂能不下降”赵志皋不管不顾,直接指着石星的鼻子,提名点姓的骂了起来。
“哈哈……我石星何德何能,怎敢当得起赵大人的如此抬爱?倒是赵大人,真是我大明的一员能吏啊两次为首辅,两次被皇上拿下,这真是开了我大明的先河了不错,不错啊我大明开国二百多年来,赵大人是头一位啊仅凭这些,赵大人定能名留青史,真是好生让人羡慕,羡慕啊哈哈……”石星的话语中夹枪带棒,毫不客气的与赵志皋针锋相对。他此时无论是身份还是手中的权力,都丝毫不亚于赵志皋,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可顾虑的。
“石大人也不差大明前阵子有谁不知,兵部尚书大闹内阁无理取闹之事?石大人真是厉害,明明是自己首先提出的和谈,结果,哈,却给我大明的百姓演了一场戏,这见风使舵的本事,老夫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见识了,长见识了啊”老实说,石星这人为官期间,到没什么大的过错和把柄,赵志皋只好把他之前转变说成是见风使舵。
赵志皋刚说完,张位立马接口:“两位,两位大人,少说两句,少说两句我们是在讨论大皇子殿下传来的奏疏大捷的事情,这个要赶紧想想办法,想来皇上看完大捷奏疏,说不得会要内阁的意见,我们还是早做准备才行。”
他表面上看来不偏不向,但却是在赵志皋骂完石星之后,看到赵志皋有些不是无理取闹的石星的对手,赶紧接过话,把石星的话堵在肚子里了。
石星皱了下眉头,随后笑了笑了,也不以为意,他早就知道赵志皋与张位哼哈一气,自己能够在内阁对抗他们而不落下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哼”赵志皋冲着石星甩了下袖子,随后阴着脸道:“既然石大人懂兵事,又是援朝的督调,就让石大人拿主意吧皇上发文起来,就有石大人去解说,几位以为如何?”
赵志皋直接把这个棘手的事情甩给了石星,自他想来,这件事明显很难处理,搞不好就会被大皇子记恨,或者被皇上责骂,正好让石星去背黑锅。
张位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石大人只兵事,又是内阁大学士,此事让石大人处置,再好不过我赞同赵大人的提议。”说完,看向一旁的沈一贯。
赵志皋随后也看向沈一贯,逼迫他表态。即便是内阁没有首辅了,但有些重大的事情,总的少数服从多数吧?只要沈一贯表态了,便能把此事推给石星。
沈一贯踌躇起来,倒不是不想帮助赵志皋对付石星,而是此事实在是关系重大,搞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到朱常洛的声誉,甚至有可能让皇上一气之下,或者说是终于找到了理由,取消他的皇位继承权所以沈一贯一时倒是有些不痛快,暗怪赵志皋和张位为了打压石星,居然那如此重要的事情做文章,真是……唉
“哈哈……”石星大笑起来,没有让沈一贯再为难下去,而是抢先说道:“既然两位大人如此看得起我石星,那么我若是再推辞,便是不知好歹了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若是我石星做的不好,有了差池,是我石星活该但若是我能把这件让内阁头疼的事情,处理的让大家都满意的话……”
“你待怎样?”
“呵呵,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今后凡是关系到援朝的事情,比如因为援朝而有些将领的升迁、调动,兵马的配给、调拨,粮饷的支取、划拨等,只要是与援朝相关的事情,众位大人不要设置障碍,一律以内阁的名义放行怎么样?”石星看了看在座的三人,认真的说道,然后话锋一转:“不然,这件事,老夫绝不会参合进去”
赵志皋三人对视了一眼,石星的要求并不算过分,何况援朝的事情,也是皇上亲口下旨要石星全权负责的,就算是想要使绊子,也是暗中进行。不过,若是不插手援朝的事情,能让石星接过这个看起来极难处置的烂摊子,倒也不错。
“石大人负责援朝之事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我等怎会插手?”赵志皋虽然没有明着答应,但话中却是答应了下来。
张位与沈一贯也都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好,一言为定”石星笑着站了起来,转身就想走出去。
“石…大人,你不是说会处理这件事吗?这是要上哪去?”看到石星要走,张位赶紧问道。
“哈哈,几位大人放心吧,这件事情,老夫自有主张,告辞”说完,石星大笑着走了出去。这件事情还用处理吗?虽然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是说朝鲜王的奏疏快到了吗?等朝鲜王的奏疏一到,这件事便会一清二楚,到时殿下的威望就会达到一个顶峰
当然,即便是朝鲜王的奏疏还没到,石星相信,皇上那里也不用内阁操心怎么去帮大皇子说话,皇上或许在接到大皇子殿下奏疏的时候,他在朝鲜的耳目,也送来事实的真相了吧
皇宫中乾清宫的西暖阁中,朱常洛拿着两份奏疏,一份是朱常洛上奏报捷的,一份是派往朝鲜的绝声卫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他反复的看了数遍这两份奏疏,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露出了笑脸,心情是异常的复杂。
最后“啪”的一声拍了下龙案,嘴里自语道:“这次做的…还行,不愧是朕的儿子”。
更多到,地址
董一元从德寿宫出来,回去后考虑了良久,总觉得邹义让自己在汉城等朱常洛自己回来不错,也是很实在的建议,他他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去全罗道的南原等待比较好一点。
在董一元想来,虽然目前朱常洛去追击逃掉的小早川隆景了,也不知最终能否追上或者逮到,更不知大皇子是否还会去南原,但是,自己此番领兵到朝鲜来,可不仅是为了传圣旨的若是仅为了传圣旨,倒是完全可以在汉城等待大皇子归来,可自己还身负着保护大皇子安全的旨意啊
此番大皇子去追击小早川隆景,若是能短期内追上还好,就怕时间长了,追击途中遇上日本大军啊毕竟,小日本此番出动两万多大军,不仅毫无收获,更是全被俘虏了,小日本能不寻思报复和捉住大皇子吗?
大皇子仅带了六千多兵马去追击小早川隆景,其中三千都是没有多少战力的朝鲜人,本来的四千辽东精锐骑兵被派出去一千押解那两万日本俘虏了,此时身边真正有战力的也就三千辽东骑兵。至于还不到一千人的锦衣卫,在辽东的时候,以他们在辽东时临阵对敌的经验看,抓抓人打打群架还行,在注重团结和战阵的战场上,他们能比朝鲜人有用点就不错了
假如…假如大皇子在追击小早川隆景的途中,与前来报复的日本大军相遇,最后不敌而狼狈逃走或者被围困的话,自己到时适时的率领五千骑兵拍马杀到,那种救命之恩……想到这里,董一元的心更热切起来全罗道的南原,是势在必行的
董一元仅在汉城歇息了一晚,写了一份朱常洛锦山大捷的大致经过的奏疏,派人加急送到北京,其中言辞间当然免不了夸大了一些朱常洛的功绩,毕竟这也是卖好的一种形式,不管有用还是没用接下来就以有皇命在身,赶去保护大皇子殿下为名,辞别了热诚的朝鲜王李昖和使团众位大臣,率领五千骑兵,奔全罗道而去。
邹义在德寿宫中,听锦衣卫禀报说董一元已经率军往全罗道而去,不由得笑了起来,随后派出暗卫,让他去通知远在朝鲜南部的朱常洛,鱼儿已经上钩,去南原了
………………
大明内阁的值房中,如今的四位内阁大学士全都盯着一份奏疏发愣,没人说话,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赵志皋由于上次受和谈的影响被免去了首辅的位置,但他在内阁有另外两位大学士张位和沈一贯的支持,处处还是以首辅自居,以此来压制刚入阁的石星。
过了好半天,赵志皋看众人没人说话,干笑了一声:“众位,都说说看法吧这…这毕竟是大…喜事大皇子殿下能够刚入朝鲜没多久便有如此…如此进取心,还是很好的”
那份奏疏便是朱常洛派人送来的加急报捷奏疏,只是里面的大胜,不仅没有让众内阁大学士兴奋,反而是吓住了他们。以四千辽东骑兵在零伤亡的情况下活捉了两万日本名将小早川隆景亲率的大军?这确实是大捷,也算是大明立朝以来,少有的大胜只是,这要有条件的,那便是这场大胜是真实的
但这可能是真实的吗?戚继光厉不厉害?就这样的名将,在沿海几十年的抗倭生涯中,虽然是屡有大胜传来,但哪一次不都是斩首或者活捉几百倭寇,就算是了不得的大胜了,并且每次至少也要损失个几十上百人俞大猷厉害吗?那也是在沿海与戚继光一样有名的抗倭名将,可每次还不是杀第一百自损十几数十人
不可否认,镇守辽东多年的李成梁也是名将,是不是就会有所谓的大捷传来,可他所谓的大捷,多的时候也就是杀个上千人就了不得了
在上次壬辰倭乱时,大明在朝鲜与日本的所有战争中,即便是最大的一场胜利——平壤大战,在李如松的指挥下,以四万多对日军两万多,并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那场战争击毙和俘虏了日本一万多人可那是大明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和日本人不熟悉大明的战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便是这样,大明还是伤亡了一千多人。
李如松取得的那场让大明骄傲和让朝鲜人欢欣鼓舞的大胜,与大皇子朱常洛传来的这份大捷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来了关键是那大明零伤亡的字眼,就算是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的石星,也是眼皮一阵狂跳,他可是知道,就凭这几个字眼,配上俘获日本两万大军,这是多大的功绩啊可又是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啊
要不是石星提前接到了暗卫送来的消息,他是无论如何也和难相信的。
“这…以我所见,或许是大皇子殿下出现了笔误吧?嗯,肯定是这样。”张位捻了一下胡子,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笔误?这说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可要说零伤亡就活捉了日本两万大军,在张位看来,要比笔误更不可信虽然他没有领过兵、没有打过仗,可在内阁多年了,这些年也是战争不断,他当然懂得朱常洛这份奏疏所代表的意思。
沈一贯暗自叹了口气,他是朱常洛的讲官郭正域的老师,所以他对于支持朱常洛成为储君倒也是真心实意的。他是绝对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做事听稳重的大皇子,怎么到朝鲜后居然会传回这样让人极难相信的奏疏。他也了解这可能是朱常洛急于立功改变在皇上面前的印象,可就算是要传来什么大捷,也要靠谱一点吧?比如杀个千把倭寇,或者活捉个上千倭寇,都是很好掩盖过去的,但像这样……
“诸位,这份奏疏…咱们内阁是不是暂时缓一下再禀报皇上,以便派人去朝鲜查看一下实情,说不得…说不得殿下真是笔误了呢”沈一贯想了想,说出了这个缓兵之计,派人去朝鲜提醒一下大皇子,让他想办法或者就说是笔误了也好啊
赵志皋苦笑了一下:“龙江,你有所不知,殿下的奏疏一直是一式两份,这份只是副本而已,正本直接呈送给皇上了……”
沈一贯张了张嘴:“皇上…皇上已经看过正本了?”
点了点头,赵志皋有些无奈的说道:“恐怕是这样就算皇上还没有看过,此刻那正本只怕也已经在皇上的龙案上了。所以说,咱们内阁要拿出个章程来才行。”
“咳”一直被三人忽略的石星干咳了一声,以引起三人的注意,缓缓的开口道:“诸位,难道你们都认为大皇子殿下这份奏折…有不实之处?”
赵志皋很干脆的把头转了过去,没有搭理石星;张位端起桌上的茶杯,呷起茶来。
沈一贯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不是不实,是笔误,笔误石大人,这话在内阁中说说也就罢了,要传出去可就闹笑话了。”他暗自提醒石星,这种事情传出去对朱常洛的名声影响不好,没看到众人都在为了这个奏疏头疼吗?大家都在为此事想法为大皇子弥补呢
“哈哈……”
石星大笑起来,让刚说完话的沈一贯一阵气恼,这让人头疼的老顽固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自己说出的话就这么可笑?
“石大人内阁商议的,都是关乎朝廷的大事,岂能如同儿戏般大笑?这成何体统哦,老夫倒是忘了,石大人刚入阁,有些规矩还不懂,以后还要多学习一下这些规矩才行,免得传出去,有损内阁威望”看到石星大笑起来,赵志皋一阵腻味,不由得阴阳怪气的说道。
“哦,赵大人所言极是,老夫确实是刚入阁,不懂内阁的老规矩”石星把个“老”字咬的很重,讽刺赵志皋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如今内阁无首辅,这规矩谁说的算还不一定呢
随后话音一转:“可这战争的事情,外行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指点的好,老夫不才,也曾做了几年兵部尚书,如今还在梳理兵部,更是援朝之战的总负责人要说战争,老夫不敢说精通排兵布阵,可多少还是比有些人知道的多一点的,有些人发表意见之前,最好还是深思一下,免得传出去,让人以为内阁之人都不懂的兵事,徒增笑柄事小,有损内阁威望就不好了”
石星倒也不怵赵志皋,反正由于之前得罪他之后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他原封不动的把话还给了赵志皋。
“你……”赵志皋指着石星,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自打进入内阁的这些年来,除了石星之外,还真没人敢于这样对他说话而不付出代价的那些对他如此不懂礼貌的刺头,大都被他随便寻个理由,打发的远远的了。唯有石星,不但狠狠的得罪了他,更是入阁在他面前蹦跶的更欢了,这让他心中一直压了一股怒火。
“放肆石星,老夫告诉你,老夫自万历十九年入阁至今也有六个年了,本以为什么风浪没见过?什么样的自大狂和莽汉没见过?今天老夫倒是开了眼界,在我大明的中枢内阁中,还是头次见到了如此不懂规矩的人哼内阁中混进这样人,威望岂能不下降”赵志皋不管不顾,直接指着石星的鼻子,提名点姓的骂了起来。
“哈哈……我石星何德何能,怎敢当得起赵大人的如此抬爱?倒是赵大人,真是我大明的一员能吏啊两次为首辅,两次被皇上拿下,这真是开了我大明的先河了不错,不错啊我大明开国二百多年来,赵大人是头一位啊仅凭这些,赵大人定能名留青史,真是好生让人羡慕,羡慕啊哈哈……”石星的话语中夹枪带棒,毫不客气的与赵志皋针锋相对。他此时无论是身份还是手中的权力,都丝毫不亚于赵志皋,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可顾虑的。
“石大人也不差大明前阵子有谁不知,兵部尚书大闹内阁无理取闹之事?石大人真是厉害,明明是自己首先提出的和谈,结果,哈,却给我大明的百姓演了一场戏,这见风使舵的本事,老夫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见识了,长见识了啊”老实说,石星这人为官期间,到没什么大的过错和把柄,赵志皋只好把他之前转变说成是见风使舵。
赵志皋刚说完,张位立马接口:“两位,两位大人,少说两句,少说两句我们是在讨论大皇子殿下传来的奏疏大捷的事情,这个要赶紧想想办法,想来皇上看完大捷奏疏,说不得会要内阁的意见,我们还是早做准备才行。”
他表面上看来不偏不向,但却是在赵志皋骂完石星之后,看到赵志皋有些不是无理取闹的石星的对手,赶紧接过话,把石星的话堵在肚子里了。
石星皱了下眉头,随后笑了笑了,也不以为意,他早就知道赵志皋与张位哼哈一气,自己能够在内阁对抗他们而不落下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哼”赵志皋冲着石星甩了下袖子,随后阴着脸道:“既然石大人懂兵事,又是援朝的督调,就让石大人拿主意吧皇上发文起来,就有石大人去解说,几位以为如何?”
赵志皋直接把这个棘手的事情甩给了石星,自他想来,这件事明显很难处理,搞不好就会被大皇子记恨,或者被皇上责骂,正好让石星去背黑锅。
张位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石大人只兵事,又是内阁大学士,此事让石大人处置,再好不过我赞同赵大人的提议。”说完,看向一旁的沈一贯。
赵志皋随后也看向沈一贯,逼迫他表态。即便是内阁没有首辅了,但有些重大的事情,总的少数服从多数吧?只要沈一贯表态了,便能把此事推给石星。
沈一贯踌躇起来,倒不是不想帮助赵志皋对付石星,而是此事实在是关系重大,搞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到朱常洛的声誉,甚至有可能让皇上一气之下,或者说是终于找到了理由,取消他的皇位继承权所以沈一贯一时倒是有些不痛快,暗怪赵志皋和张位为了打压石星,居然那如此重要的事情做文章,真是……唉
“哈哈……”石星大笑起来,没有让沈一贯再为难下去,而是抢先说道:“既然两位大人如此看得起我石星,那么我若是再推辞,便是不知好歹了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若是我石星做的不好,有了差池,是我石星活该但若是我能把这件让内阁头疼的事情,处理的让大家都满意的话……”
“你待怎样?”
“呵呵,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今后凡是关系到援朝的事情,比如因为援朝而有些将领的升迁、调动,兵马的配给、调拨,粮饷的支取、划拨等,只要是与援朝相关的事情,众位大人不要设置障碍,一律以内阁的名义放行怎么样?”石星看了看在座的三人,认真的说道,然后话锋一转:“不然,这件事,老夫绝不会参合进去”
赵志皋三人对视了一眼,石星的要求并不算过分,何况援朝的事情,也是皇上亲口下旨要石星全权负责的,就算是想要使绊子,也是暗中进行。不过,若是不插手援朝的事情,能让石星接过这个看起来极难处置的烂摊子,倒也不错。
“石大人负责援朝之事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我等怎会插手?”赵志皋虽然没有明着答应,但话中却是答应了下来。
张位与沈一贯也都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好,一言为定”石星笑着站了起来,转身就想走出去。
“石…大人,你不是说会处理这件事吗?这是要上哪去?”看到石星要走,张位赶紧问道。
“哈哈,几位大人放心吧,这件事情,老夫自有主张,告辞”说完,石星大笑着走了出去。这件事情还用处理吗?虽然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是说朝鲜王的奏疏快到了吗?等朝鲜王的奏疏一到,这件事便会一清二楚,到时殿下的威望就会达到一个顶峰
当然,即便是朝鲜王的奏疏还没到,石星相信,皇上那里也不用内阁操心怎么去帮大皇子说话,皇上或许在接到大皇子殿下奏疏的时候,他在朝鲜的耳目,也送来事实的真相了吧
皇宫中乾清宫的西暖阁中,朱常洛拿着两份奏疏,一份是朱常洛上奏报捷的,一份是派往朝鲜的绝声卫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他反复的看了数遍这两份奏疏,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露出了笑脸,心情是异常的复杂。
最后“啪”的一声拍了下龙案,嘴里自语道:“这次做的…还行,不愧是朕的儿子”。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