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为将来计,屡改成命,否认前言,是欲愚天下而实以天下为戏也。然陛下既有并封之意,假锡爵之手,旨予礼部。锡爵大谬,王家屏之高踪自在,陛下优礼辅臣,必无自取其辱。奈何噤无一语,惟是患得患失之心胜,以至不能自持耳!然……”
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疏,心头动了火气,看了看署名,光禄寺丞朱维京!嗯,可有可无的臣子一个,然后把这份奏疏放在左手边,接着拿起另一份。
“陛下虽怒群臣激聒,更定册立之期,然未尝屡废其事。今以届期,忽传并封为王以待适嗣,臣谓陛下非真待也。古王者后妃无偏爱,故适后多后嗣;后世爱有所专,则天地之交不常泰。祖宗以来,中宫诞生者有几?国本早定,惟元子是属,或二三龄而立,或五六龄而立。即陛下春宫受册时,止六龄耳,宁有待嫡之议与璐王并封之诏耶?况宫阙之内……”
“啪!”
朱翊钧根本就没有看完,就气愤的把这份言辞更过分的奏疏摔在桌子上。接着又拿了起来,看了一下署名,给事中王如坚,很好!也不是什么离不了的臣子,把这份奏疏又放在了左手边。
接下来朱翊钧又接着一连看了十几份,无一例外全都是为这次“三王并封”的事情。即便是早有预料,但看到这些奏疏上有很多言辞颇为偏激,他心中的怒火还是止不住噌噌外冒。
朱翊钧的计划确实非常的成功,这看了十几份奏疏了,居然没有一个是对皇长子“遇刺落水”的事情有疑惑的,甚至也就有两份稍微提了一下,请皇上加派人手保护皇长子安全,但也仅止于此了。
看了看左手边挑出的这几份言辞太过放肆的奏疏,这些是朱翊钧准备想要惩罚的。这也是他的手段,每隔一段时间大臣们闹上一场后,他便会处罚一批人,这样那些大臣便会老实一段时间。不然,倘若不罚,岂不是助长了群臣的气焰?那样他们就会闹得更欢更勤快更肆无忌惮了!
“万岁爷,首辅王锡爵求见。”许福进来后小心翼翼的说道。他实在是不想这个时候进来,每次皇上在看奏疏发火的时候,文华殿中的这些近侍就会有人触霉头,跟着倒霉。
朱翊钧皱了下眉头,此刻卯时刚过不久,王锡爵怎么这么早就进宫了?辰进申出,这是内阁铁打不动的办公时间,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一直未曾更易。
不过,既然首辅来了,就不能不见,毕竟内阁乃是朱翊钧控制大明的中枢,首辅更是重中之重。
“传他进来吧。”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把这份放在左边的位置上。一般情况下,在他心目中那些只要是有些才华的臣子,即便言辞激进了些,只要不超过他的底线,朱翊钧都不会太过责罚的。
“微臣参见皇上。”王锡爵进来后,跪倒在地说道。
“先生请起,此时离内阁办公时间还有将近一个时辰,这天寒地冻的,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朱翊钧笑着问道,自从他亲政一来,无论是申时行还是王家屏,或者是其他内阁大学士,他一直以来都礼遇有加,不曾太过苛责过,最多也就实在气不过时吼上两嗓子而已。
王锡爵起身后拱了拱手,然后取出一份奏疏后双手托过头顶:“皇上,微臣是来请辞的,这是微臣的致仕辞呈。”
不在意的笑了笑,朱翊钧对这些大臣的心思也算有些了解。无论是谁,官位多高,只要被其他大臣弹劾,遭到弹劾的官员都会在第二天上疏请求致仕,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朱翊钧当然知道王锡爵昨天遭到群臣围攻斥责的事情,他刚才看的奏疏里面就有很多在反对“三王并封”的同时而弹劾王锡爵的,这王锡爵也是为了被弹劾的事情而上疏请求致仕的吧?
许福从王锡爵手中接过他的请辞致仕奏疏,双手捧着放在朱翊钧面前的龙案上。
朱翊钧只是瞟了一眼面前的请辞奏疏,并没有拿起来观看,而是笑着说道:“不准!朕可不想让先生成为大明史上在首辅位置上最短的臣子,呵呵,这才仅仅一天而已。”
王锡爵跪了下来:“皇上,微臣有罪,有愧于首辅之位,不敢再做留恋,但求皇上批准,微臣去意已决。”
“不准!先生是朕看重的首辅,学识和为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朕还等着在先生的辅佐下开创盛世呢!”朱翊钧笑了笑,看来王锡爵想玩三请辞了。
“老臣真心请辞,愧对于皇上,还请皇上看一下臣的奏折,批准老臣的请求。”王锡爵果真如朱翊钧预料般,来了第三次请辞。
朱翊钧并没有看放在龙案上的王锡爵的致仕请求奏疏,而是笑着吐出两个字:“不准!”
“皇上,老臣请辞,实乃是自知误了皇上,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不敢再立足于朝堂了,求皇上开恩,容老臣离去。”王锡爵第四次请辞道。
朱翊钧皱了下眉头,有点生气了,这都是第四次了,你还想干什么?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
“首辅有何误朕之处?还请明言。”这次他连“先生”二字都不叫了,算是在提醒王锡爵,他有点不耐烦了。
然而,王锡爵似乎并没有察觉出朱翊钧的不耐,而是自顾说道:“老臣对皇上有三误,全在封王之事上。一是未进行全力谏诤,盲目的为皇上草拟了两道诏旨,结果铸成大错。二是对《皇明祖训》当中立嫡之条,理解偏颇,贻误了皇上。三是‘待嫡’之旨是无据之仪,当初没有向皇上讲明,全是老臣的错。”
看到朱翊钧已经变色的脸,王锡爵又接着说道:“老臣有这‘三误’,皇上虽然没有怪罪,但老臣扪心自问,愧对祖宗,愧对皇上。不仅如此,这样变乱祖制的做法,将来还会引起后世的衅端,因而老臣又愧对天下、愧对后世。试问,老臣还有何面目在朝堂立足?有何面目辅佐皇上?请皇上恩准,放老臣回故里了却残生吧。”
朱翊钧端起龙案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努力平息一下怒火。他没有想到,这王锡爵仅仅只是过了一个晚上就受不了群臣的压力了,真是出乎意料。
虽然朱翊钧早就想过“三王并封”恐怕很难施行,但王锡爵这明里暗里的意思都想让他收回旨意的意思还是能够听的出来的。只是这头天降旨第二天就收回的事情,朱翊钧还是不想干的,这不仅有损权威,还有伤面子啊!
“首辅,请辞的事情休得再提,你回内阁办事吧。”朱翊钧挥了挥手,想尽快打发出去王锡爵。此时他心中充满了怨念,你倒是在前面给朕顶个十天半月的,再不济也顶个三五天的吧!可现在倒好,刚过个一天就承受不住了。
“皇上!”王锡爵没有离开,拱了拱手,语气坚定的说道:“老臣去意已决,请恕老臣无礼了,即使是皇上不批老臣的致仕请求,老臣自会挂冠而去。”
“你……”
朱翊钧顿时气急了,你这老家伙是在威胁朕吗?
“皇上,假如老臣挂冠而去,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相信那份‘三王并封’的诏书乃是老臣受胁迫之下所拟,所以,老臣恳求皇上批了老臣的致仕神情,免得到时有人怀疑皇上从中作梗。”王锡爵一脸平静,看不出悲喜。
威胁!绝对的威胁!难道朕批了你的致仕申请,别人就会认为不是朕胁迫你的?这老家伙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不过,朱翊钧还算了解自己的这位曾经的讲官的性情,知道他是个性刚直的人,吃软不吃硬,不然上次也不用大打感情牌了。
“朕为人君,耻为下臣挟制,今首辅又是如此,若朕收回旨意,置朕于何地?”朱翊钧变成了一幅苦瓜脸,大倒苦水,硬的对这老家伙用处不大,只好用软的。
****************
ps:请兄弟们帮忙投张三江票吧,北飞拜谢了!
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疏,心头动了火气,看了看署名,光禄寺丞朱维京!嗯,可有可无的臣子一个,然后把这份奏疏放在左手边,接着拿起另一份。
“陛下虽怒群臣激聒,更定册立之期,然未尝屡废其事。今以届期,忽传并封为王以待适嗣,臣谓陛下非真待也。古王者后妃无偏爱,故适后多后嗣;后世爱有所专,则天地之交不常泰。祖宗以来,中宫诞生者有几?国本早定,惟元子是属,或二三龄而立,或五六龄而立。即陛下春宫受册时,止六龄耳,宁有待嫡之议与璐王并封之诏耶?况宫阙之内……”
“啪!”
朱翊钧根本就没有看完,就气愤的把这份言辞更过分的奏疏摔在桌子上。接着又拿了起来,看了一下署名,给事中王如坚,很好!也不是什么离不了的臣子,把这份奏疏又放在了左手边。
接下来朱翊钧又接着一连看了十几份,无一例外全都是为这次“三王并封”的事情。即便是早有预料,但看到这些奏疏上有很多言辞颇为偏激,他心中的怒火还是止不住噌噌外冒。
朱翊钧的计划确实非常的成功,这看了十几份奏疏了,居然没有一个是对皇长子“遇刺落水”的事情有疑惑的,甚至也就有两份稍微提了一下,请皇上加派人手保护皇长子安全,但也仅止于此了。
看了看左手边挑出的这几份言辞太过放肆的奏疏,这些是朱翊钧准备想要惩罚的。这也是他的手段,每隔一段时间大臣们闹上一场后,他便会处罚一批人,这样那些大臣便会老实一段时间。不然,倘若不罚,岂不是助长了群臣的气焰?那样他们就会闹得更欢更勤快更肆无忌惮了!
“万岁爷,首辅王锡爵求见。”许福进来后小心翼翼的说道。他实在是不想这个时候进来,每次皇上在看奏疏发火的时候,文华殿中的这些近侍就会有人触霉头,跟着倒霉。
朱翊钧皱了下眉头,此刻卯时刚过不久,王锡爵怎么这么早就进宫了?辰进申出,这是内阁铁打不动的办公时间,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一直未曾更易。
不过,既然首辅来了,就不能不见,毕竟内阁乃是朱翊钧控制大明的中枢,首辅更是重中之重。
“传他进来吧。”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把这份放在左边的位置上。一般情况下,在他心目中那些只要是有些才华的臣子,即便言辞激进了些,只要不超过他的底线,朱翊钧都不会太过责罚的。
“微臣参见皇上。”王锡爵进来后,跪倒在地说道。
“先生请起,此时离内阁办公时间还有将近一个时辰,这天寒地冻的,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朱翊钧笑着问道,自从他亲政一来,无论是申时行还是王家屏,或者是其他内阁大学士,他一直以来都礼遇有加,不曾太过苛责过,最多也就实在气不过时吼上两嗓子而已。
王锡爵起身后拱了拱手,然后取出一份奏疏后双手托过头顶:“皇上,微臣是来请辞的,这是微臣的致仕辞呈。”
不在意的笑了笑,朱翊钧对这些大臣的心思也算有些了解。无论是谁,官位多高,只要被其他大臣弹劾,遭到弹劾的官员都会在第二天上疏请求致仕,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朱翊钧当然知道王锡爵昨天遭到群臣围攻斥责的事情,他刚才看的奏疏里面就有很多在反对“三王并封”的同时而弹劾王锡爵的,这王锡爵也是为了被弹劾的事情而上疏请求致仕的吧?
许福从王锡爵手中接过他的请辞致仕奏疏,双手捧着放在朱翊钧面前的龙案上。
朱翊钧只是瞟了一眼面前的请辞奏疏,并没有拿起来观看,而是笑着说道:“不准!朕可不想让先生成为大明史上在首辅位置上最短的臣子,呵呵,这才仅仅一天而已。”
王锡爵跪了下来:“皇上,微臣有罪,有愧于首辅之位,不敢再做留恋,但求皇上批准,微臣去意已决。”
“不准!先生是朕看重的首辅,学识和为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朕还等着在先生的辅佐下开创盛世呢!”朱翊钧笑了笑,看来王锡爵想玩三请辞了。
“老臣真心请辞,愧对于皇上,还请皇上看一下臣的奏折,批准老臣的请求。”王锡爵果真如朱翊钧预料般,来了第三次请辞。
朱翊钧并没有看放在龙案上的王锡爵的致仕请求奏疏,而是笑着吐出两个字:“不准!”
“皇上,老臣请辞,实乃是自知误了皇上,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不敢再立足于朝堂了,求皇上开恩,容老臣离去。”王锡爵第四次请辞道。
朱翊钧皱了下眉头,有点生气了,这都是第四次了,你还想干什么?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
“首辅有何误朕之处?还请明言。”这次他连“先生”二字都不叫了,算是在提醒王锡爵,他有点不耐烦了。
然而,王锡爵似乎并没有察觉出朱翊钧的不耐,而是自顾说道:“老臣对皇上有三误,全在封王之事上。一是未进行全力谏诤,盲目的为皇上草拟了两道诏旨,结果铸成大错。二是对《皇明祖训》当中立嫡之条,理解偏颇,贻误了皇上。三是‘待嫡’之旨是无据之仪,当初没有向皇上讲明,全是老臣的错。”
看到朱翊钧已经变色的脸,王锡爵又接着说道:“老臣有这‘三误’,皇上虽然没有怪罪,但老臣扪心自问,愧对祖宗,愧对皇上。不仅如此,这样变乱祖制的做法,将来还会引起后世的衅端,因而老臣又愧对天下、愧对后世。试问,老臣还有何面目在朝堂立足?有何面目辅佐皇上?请皇上恩准,放老臣回故里了却残生吧。”
朱翊钧端起龙案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努力平息一下怒火。他没有想到,这王锡爵仅仅只是过了一个晚上就受不了群臣的压力了,真是出乎意料。
虽然朱翊钧早就想过“三王并封”恐怕很难施行,但王锡爵这明里暗里的意思都想让他收回旨意的意思还是能够听的出来的。只是这头天降旨第二天就收回的事情,朱翊钧还是不想干的,这不仅有损权威,还有伤面子啊!
“首辅,请辞的事情休得再提,你回内阁办事吧。”朱翊钧挥了挥手,想尽快打发出去王锡爵。此时他心中充满了怨念,你倒是在前面给朕顶个十天半月的,再不济也顶个三五天的吧!可现在倒好,刚过个一天就承受不住了。
“皇上!”王锡爵没有离开,拱了拱手,语气坚定的说道:“老臣去意已决,请恕老臣无礼了,即使是皇上不批老臣的致仕请求,老臣自会挂冠而去。”
“你……”
朱翊钧顿时气急了,你这老家伙是在威胁朕吗?
“皇上,假如老臣挂冠而去,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相信那份‘三王并封’的诏书乃是老臣受胁迫之下所拟,所以,老臣恳求皇上批了老臣的致仕神情,免得到时有人怀疑皇上从中作梗。”王锡爵一脸平静,看不出悲喜。
威胁!绝对的威胁!难道朕批了你的致仕申请,别人就会认为不是朕胁迫你的?这老家伙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不过,朱翊钧还算了解自己的这位曾经的讲官的性情,知道他是个性刚直的人,吃软不吃硬,不然上次也不用大打感情牌了。
“朕为人君,耻为下臣挟制,今首辅又是如此,若朕收回旨意,置朕于何地?”朱翊钧变成了一幅苦瓜脸,大倒苦水,硬的对这老家伙用处不大,只好用软的。
****************
ps:请兄弟们帮忙投张三江票吧,北飞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