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姐姐对小皇帝感到很失望,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连官员都要烧三把火,何况九五之尊。
其实,在封建时代,皇帝登基也有三把火,第一,祭天。第二,给先皇守孝。第三是册封皇太后。整的声势浩大,昭告天下,却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
当然这是明面上,而暗地里,凡是新登基的皇帝都在暗自整合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当一个皇帝,没有能力扶植自己的势力,又没有魄力去排除异己,那他不是昏君就是亡国之君。
既然完全相信了他的智慧,已经决定放手让他独立去锻炼,公主姐姐忍住了没有多说,也该到了交接的时候了,若非当初父皇忽略了对他的培养,但姐姐的始终把他当成孩子护在羽翼下,没有经历过任何磨练,恐怕现在也不会如此,只希望现在放手为时未晚。
这边小皇帝并没有意识到姐姐的变化,只看到她和男人秀恩爱,也确实有放权任他自由决断的意思,同时也说明,公主姐姐认同了他的处理方法,这一下他更放开了,逼问李千基道:“李千基,从实招来,你为官一任,到底做过什么伤天害理,滥用职权之事?”
小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将大事化小,不提上面索贿受贿,买官卖官,只追查李千基一人,当然,他也希望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上面的人看看,我已经查处了李千基,说明我知道你们之间的勾当,若不及时收敛,并对我感恩戴德,随时可以查处你们。
他息事宁人的态度是好的,但也要分什么事儿,他如此行为,非但没有杀鸡儆猴的效果,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巨大的利益可以蒙蔽人的双眼,蒙蔽人的心智,让人心甘情愿的铤而走险,只能说小皇帝太过单纯,没有经验。
而李千基虽然大字不识,但好歹也是商贾出身,见多了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丰富,一听小皇帝只追问他的情况,立刻明白小皇帝要息事宁人,杀一儆百的心理,其实这样对他也是一个解脱,而且小皇帝没有要处置他儿子的意思,上面的人也不会来报复他的家眷。
李千基想通了,也豁出去了,不管有的没的,他都准备添油加醋的说一番,让自己的死罪坐实,给皇帝一个逞威风的机会,也为了保全上面的人和自己的家眷,可就在他准备交代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鼓声,那一声声闷响让人的心都跟着沉闷起来。
也不知道衙门的鼓到底是什么材质,与寻常的鼓不同,敲击出的声音很是低沉,就是给有冤情的人们准备的,击鼓鸣冤,鼓声越低沉,冤屈越深。
衙门内所有人都在这儿跪着,生死未卜,谁敢动弹。小皇帝不发话,只能任由鼓声持续,沉闷的声音让人心情郁闷。
小皇帝并不了解基层部门办公的方式,对鼓声也是反感,这影响了他即将展示帝威的心情,就在他准比开口命人去把击鼓人赶走的时候,小德子连忙把击鼓鸣冤的工作特点,小皇帝恍然,点点头示意小德子去看看。
小德子快去快回,告诉小皇帝,并说给其他人听:“启禀陛下,门外击鼓之人乃是黄员外,同来的还有数百老百姓,他们打着条幅,口中喊着‘还我公道’的口号,声势浩大,全城都惊动了。”
嗯?小皇帝紧紧皱起了眉头,数百人,全城轰动。这就是煽动群众外加大规模集会呀,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担心最害怕的事情,小皇帝自然不例外,他也接触过黄员外,因为一批价值万两的丝绸被逆权侵占,又被歹人威胁敲诈,忍无可忍,但却没想到他反应如此激烈,竟然聚众而来,还有统一的口号,这件事要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千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小皇帝逼问。
李千基哆哆嗦嗦道:“小人实在不知,当时两拨人带着一批丝绸而来,都说是自己的,可他们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小人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暂且将丝绸扣押,等他们举出证据再行判决……”
“哼,暂时扣押?”小皇帝冷哼,从李千基躲闪的眼神就看出了端倪,他早已被歹人蛊惑,也起了侵吞丝绸之心,花了几千两银子买来的官位,以钱换权,现在也到了以权换钱的时候了,小皇帝恨得牙根痒痒:“李千基我告诉你,如果因为这件事引起民变,你们全家万死难辞,来呀,把他们都给朕压下去。”
“陛下开恩,陛下明见呐。”一般皇帝说了压下去,最起码也是终身监禁了,因为他很可能很快就会把这件事儿忘记,又没有集体交代处理方法,而且,他还没说具体把谁压下去,现场除了李家父子,还有被打的头破血流的师爷,十几个战战兢兢的衙役,那师爷和衙差们连忙叩首道:“请陛下明察,我等都是本本分分的小吏,李千基的一切事情我等都不知晓,也不曾参与啊。”
小皇帝已经不耐烦了,现在黄员外以及他带来的百姓大军才是重要的,取信于民,维持稳定才是当务之急,而李千基注定是平息百姓怒火的棋子,但若将整个县衙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处置了,反而会让百姓更失望,还是擒贼擒王效果更好。
小皇帝点点头道:“朕相信你们,都是被李千基说蒙蔽胁迫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的,朕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你们说说,黄员外这件事到底试对谁错,该如何处理呀?”
这……众人心里松了口气,但对于小皇帝的问题却是满头雾水,师爷硬着头皮道:“启禀陛下,此时我等没有过多参与此时,但也知道,这件事双方确实都没有实质性证据能证明丝绸属于谁,所以,这件事很棘手。”
小皇帝冷静下来了,听着那沉闷又急促鼓声,他的心也跟着急切起来,百姓已经被煽动起来,大举来衙门讨说法,若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能妥善解决,就要失信于民,可事情无凭无据,双手各执一词,该如何评断呢?
其实,在封建时代,皇帝登基也有三把火,第一,祭天。第二,给先皇守孝。第三是册封皇太后。整的声势浩大,昭告天下,却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
当然这是明面上,而暗地里,凡是新登基的皇帝都在暗自整合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当一个皇帝,没有能力扶植自己的势力,又没有魄力去排除异己,那他不是昏君就是亡国之君。
既然完全相信了他的智慧,已经决定放手让他独立去锻炼,公主姐姐忍住了没有多说,也该到了交接的时候了,若非当初父皇忽略了对他的培养,但姐姐的始终把他当成孩子护在羽翼下,没有经历过任何磨练,恐怕现在也不会如此,只希望现在放手为时未晚。
这边小皇帝并没有意识到姐姐的变化,只看到她和男人秀恩爱,也确实有放权任他自由决断的意思,同时也说明,公主姐姐认同了他的处理方法,这一下他更放开了,逼问李千基道:“李千基,从实招来,你为官一任,到底做过什么伤天害理,滥用职权之事?”
小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将大事化小,不提上面索贿受贿,买官卖官,只追查李千基一人,当然,他也希望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上面的人看看,我已经查处了李千基,说明我知道你们之间的勾当,若不及时收敛,并对我感恩戴德,随时可以查处你们。
他息事宁人的态度是好的,但也要分什么事儿,他如此行为,非但没有杀鸡儆猴的效果,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巨大的利益可以蒙蔽人的双眼,蒙蔽人的心智,让人心甘情愿的铤而走险,只能说小皇帝太过单纯,没有经验。
而李千基虽然大字不识,但好歹也是商贾出身,见多了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丰富,一听小皇帝只追问他的情况,立刻明白小皇帝要息事宁人,杀一儆百的心理,其实这样对他也是一个解脱,而且小皇帝没有要处置他儿子的意思,上面的人也不会来报复他的家眷。
李千基想通了,也豁出去了,不管有的没的,他都准备添油加醋的说一番,让自己的死罪坐实,给皇帝一个逞威风的机会,也为了保全上面的人和自己的家眷,可就在他准备交代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鼓声,那一声声闷响让人的心都跟着沉闷起来。
也不知道衙门的鼓到底是什么材质,与寻常的鼓不同,敲击出的声音很是低沉,就是给有冤情的人们准备的,击鼓鸣冤,鼓声越低沉,冤屈越深。
衙门内所有人都在这儿跪着,生死未卜,谁敢动弹。小皇帝不发话,只能任由鼓声持续,沉闷的声音让人心情郁闷。
小皇帝并不了解基层部门办公的方式,对鼓声也是反感,这影响了他即将展示帝威的心情,就在他准比开口命人去把击鼓人赶走的时候,小德子连忙把击鼓鸣冤的工作特点,小皇帝恍然,点点头示意小德子去看看。
小德子快去快回,告诉小皇帝,并说给其他人听:“启禀陛下,门外击鼓之人乃是黄员外,同来的还有数百老百姓,他们打着条幅,口中喊着‘还我公道’的口号,声势浩大,全城都惊动了。”
嗯?小皇帝紧紧皱起了眉头,数百人,全城轰动。这就是煽动群众外加大规模集会呀,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担心最害怕的事情,小皇帝自然不例外,他也接触过黄员外,因为一批价值万两的丝绸被逆权侵占,又被歹人威胁敲诈,忍无可忍,但却没想到他反应如此激烈,竟然聚众而来,还有统一的口号,这件事要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千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小皇帝逼问。
李千基哆哆嗦嗦道:“小人实在不知,当时两拨人带着一批丝绸而来,都说是自己的,可他们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小人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暂且将丝绸扣押,等他们举出证据再行判决……”
“哼,暂时扣押?”小皇帝冷哼,从李千基躲闪的眼神就看出了端倪,他早已被歹人蛊惑,也起了侵吞丝绸之心,花了几千两银子买来的官位,以钱换权,现在也到了以权换钱的时候了,小皇帝恨得牙根痒痒:“李千基我告诉你,如果因为这件事引起民变,你们全家万死难辞,来呀,把他们都给朕压下去。”
“陛下开恩,陛下明见呐。”一般皇帝说了压下去,最起码也是终身监禁了,因为他很可能很快就会把这件事儿忘记,又没有集体交代处理方法,而且,他还没说具体把谁压下去,现场除了李家父子,还有被打的头破血流的师爷,十几个战战兢兢的衙役,那师爷和衙差们连忙叩首道:“请陛下明察,我等都是本本分分的小吏,李千基的一切事情我等都不知晓,也不曾参与啊。”
小皇帝已经不耐烦了,现在黄员外以及他带来的百姓大军才是重要的,取信于民,维持稳定才是当务之急,而李千基注定是平息百姓怒火的棋子,但若将整个县衙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处置了,反而会让百姓更失望,还是擒贼擒王效果更好。
小皇帝点点头道:“朕相信你们,都是被李千基说蒙蔽胁迫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的,朕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你们说说,黄员外这件事到底试对谁错,该如何处理呀?”
这……众人心里松了口气,但对于小皇帝的问题却是满头雾水,师爷硬着头皮道:“启禀陛下,此时我等没有过多参与此时,但也知道,这件事双方确实都没有实质性证据能证明丝绸属于谁,所以,这件事很棘手。”
小皇帝冷静下来了,听着那沉闷又急促鼓声,他的心也跟着急切起来,百姓已经被煽动起来,大举来衙门讨说法,若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能妥善解决,就要失信于民,可事情无凭无据,双手各执一词,该如何评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