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无心睡眠,孙延寿在思龙县城歇了一日之后便早早的领着两千多兵卒,浩浩荡荡的南下宣化。
又过了几日,这支远行千里的人马终于到了宣化城外。
南宁府: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七,县三。顺治初,因明旧。东北距省治千十里。广三百里,袤百五十里。北:高峰山。西北:圣岭。东北:昆仑山。郁江即左江,省境西江南岸一大受渠也,上承左、右二江……
“啪啪啪”孙延寿击掌赞道:“先生大才,此地人文地貌皆在此段之中。”
闻得孙延寿夸赞,牛庭直谦虚的摇了摇折扇,向张公瑾颌首一笑之后方才说道:“将军谬赞,若说大才,只怕义贞兄才当得起如此称呼。”
几日来,张公瑾在牛庭直的刻意结交之下,已经不再闭口不言。事到如今,即便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看不起这支叛军,但牛庭直所学庞杂的知识,谦虚的态度,还是博得了他的几分好感,是以高兴之下,就将表字告诉了牛庭直。
谈笑了一阵,离那宣化城尚有五里的路程,孙延寿便远远的望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材瘦削的汉子迎上前来。
哈哈一笑,孙延寿利索的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还不算完,秀完堪称教材的下马技术之后,这厮远远的抱拳笑道:“烦劳姐夫久候,小弟愧甚!”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孙延寿的姐夫——马光祖,这人年轻时仗着一双巧嘴,愣是从孙龙手里骗了个美娇娘,抱得美人归,从此以后,他便与孙家搭上了线,因而在定南王孔有德被李定国困死孤城,孙家独霸广西之后,他的为官之路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步步高升。当年的穷书生如今已经身为从四品宣化知府,在当地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
火辣辣的日头蒸得行人浑身出油,就连马光祖也不例外,闻得孙家亲卫来报,说是小将军已到城外,无须家中娘子吩咐,情知事情重要性的马光祖便急匆匆的带着属官、侍卫出城三里,静侍守候。
幸好孙延寿没让他久等,约莫有一刻钟的功夫,他便见到一个铜盔铁甲的少年将军,不问可知,那定是他经年不见的小舅子了。
不知对方此次为何而来的马光祖可不敢有丝毫大意,虽然他在本地、甚至在官场上都有了一定的势力,可那都是建立在孙家长盛不衰的基础之上,一旦孙家踢他出门,或者孙家树倒猢狲散,那么他这个与孙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人物铁定逃不脱有心人的清洗。
也是出及这方面的考虑,马光祖才不顾身份,远行三里迎接孙延寿。
幸好,小舅子虽然长大了,可他身上的那股傲性竟然不见了!这对马光祖来说当真是件好事,马某人可不会忘记他唯一的小舅子曾经在某些时间给了他某些经久难忘的记忆!
“哎呀呀,都是一家人,何必再说两家话你姐早已在家中望眼欲穿,年前她就想回乡探亲,怎奈路途遥远,你那小外甥又实在调皮的紧,分身乏术、分身乏术啊!”没有一句谈及公事的意思,马光祖自顾自的东扯一句,西拉一段,句句不离他家娘子。
孙延寿听得好笑,这便宜姐夫无非是想告诉他: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是你姐夫,不管你怎么做,你都莫忘了,你还有一个姐姐,更有一个外甥!
三言两语的暗示外加明言,终于让姐夫放下了担忧,孙延寿这才省下心思欣赏这广西难得一见的大城!宣化城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有建城前的百越文化、建城后的汉越文化,两者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
竹林木屋、石砌楼房夹杂着三两座木亭高阁,这宣化城的建筑风格虽然不一而足,可此时此刻,落在孙延寿眼睛竟然和谐无比,兴许是这位少将军在大山沟里闷坏了,难得遇到一个像样的城市。其实若是认真比较,宣化城比起桂林城是大有不足,就连梧州城它都望尘莫及。
明末清初的时候,广东、广西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岭南之地,对于那些即将赴任的官员来说是苦差,甚至说是贬谪更为妥当,当然其中也不排除少数明升暗降的例子,总而言之,这两广之地,除了本地人,是很少有人愿意来赴任的。
这种现象在高级官员之中最为常见(明末),想想也是,好不容易熬资历熬了几十年,即将卸任的时候谁愿意远涉万里,去那鸟不拉屎的岭南地?只怕客死他乡的机会远比功成名退的概率要大的多。
有了这种念头,不愿受苦受罪的三、四品官员,自然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做官做到这一步,在朝中多少有些门路、靠山,因而长此以往,两广之地竟然有三、四成的官员差额,在吏部他们已经属于外方官员,可那些大爷们还躲在京城不肯挪窝。
到了崇祯皇帝时期,许是考虑到官员饷银的问题,这位一向不甚大方的皇帝便朱笔一划,砍掉了那些繁缀的部门。
就拿广西来说,由于它隶属两广,又是总督驻地所在,而三司之一的都指挥使的职权与总督的职权有些重复,因而便被取消掉了。
到了清顺治元年(1644年),虏酋顺治在广州设立广东总督,兼辖广西。
顺治十三年的时候,总督府迁回梧州(广西之地,明末便在此处设立总督府)。而到了1663年,康熙又把广东广西分开,各设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广西总督驻梧州。
这所谓的谕旨刚下不过一年,颇有朝令夕改“明君”之风的康熙又下诏撤掉了广西总督,广西政务恢复广东总督管辖,总督驻地广东肇庆。
但由于三藩势力的存在,清朝的地方官员要么被各方势力长久的侵蚀拉拢,要么就因孤立无援,无法行使特权。
总的来说,清初期,承袭未入关前的旧规,以满洲特有的旗制为其本部骨干,基本上按明代制度统治汉人。因而在两广地方,除了极少数职位名称有所变动,大多数的官职依然照旧。
1674年,吴三桂反,孙延龄反,耿精忠反,南国之地唯有老迈的尚可喜拖着病躯,独自与群雄周旋,这样一来,设在广东的两广总督自然有名无实了(其实受三藩的影响他的职权范围本而广西之地,向来是孙家的势力范围。
此番孙家的少将军莅临南宁,莫不是要有一番大动作?
----明朝三司------
明朝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三司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法院院长、省军区司令。
又过了几日,这支远行千里的人马终于到了宣化城外。
南宁府: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七,县三。顺治初,因明旧。东北距省治千十里。广三百里,袤百五十里。北:高峰山。西北:圣岭。东北:昆仑山。郁江即左江,省境西江南岸一大受渠也,上承左、右二江……
“啪啪啪”孙延寿击掌赞道:“先生大才,此地人文地貌皆在此段之中。”
闻得孙延寿夸赞,牛庭直谦虚的摇了摇折扇,向张公瑾颌首一笑之后方才说道:“将军谬赞,若说大才,只怕义贞兄才当得起如此称呼。”
几日来,张公瑾在牛庭直的刻意结交之下,已经不再闭口不言。事到如今,即便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看不起这支叛军,但牛庭直所学庞杂的知识,谦虚的态度,还是博得了他的几分好感,是以高兴之下,就将表字告诉了牛庭直。
谈笑了一阵,离那宣化城尚有五里的路程,孙延寿便远远的望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材瘦削的汉子迎上前来。
哈哈一笑,孙延寿利索的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还不算完,秀完堪称教材的下马技术之后,这厮远远的抱拳笑道:“烦劳姐夫久候,小弟愧甚!”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孙延寿的姐夫——马光祖,这人年轻时仗着一双巧嘴,愣是从孙龙手里骗了个美娇娘,抱得美人归,从此以后,他便与孙家搭上了线,因而在定南王孔有德被李定国困死孤城,孙家独霸广西之后,他的为官之路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步步高升。当年的穷书生如今已经身为从四品宣化知府,在当地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
火辣辣的日头蒸得行人浑身出油,就连马光祖也不例外,闻得孙家亲卫来报,说是小将军已到城外,无须家中娘子吩咐,情知事情重要性的马光祖便急匆匆的带着属官、侍卫出城三里,静侍守候。
幸好孙延寿没让他久等,约莫有一刻钟的功夫,他便见到一个铜盔铁甲的少年将军,不问可知,那定是他经年不见的小舅子了。
不知对方此次为何而来的马光祖可不敢有丝毫大意,虽然他在本地、甚至在官场上都有了一定的势力,可那都是建立在孙家长盛不衰的基础之上,一旦孙家踢他出门,或者孙家树倒猢狲散,那么他这个与孙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人物铁定逃不脱有心人的清洗。
也是出及这方面的考虑,马光祖才不顾身份,远行三里迎接孙延寿。
幸好,小舅子虽然长大了,可他身上的那股傲性竟然不见了!这对马光祖来说当真是件好事,马某人可不会忘记他唯一的小舅子曾经在某些时间给了他某些经久难忘的记忆!
“哎呀呀,都是一家人,何必再说两家话你姐早已在家中望眼欲穿,年前她就想回乡探亲,怎奈路途遥远,你那小外甥又实在调皮的紧,分身乏术、分身乏术啊!”没有一句谈及公事的意思,马光祖自顾自的东扯一句,西拉一段,句句不离他家娘子。
孙延寿听得好笑,这便宜姐夫无非是想告诉他: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是你姐夫,不管你怎么做,你都莫忘了,你还有一个姐姐,更有一个外甥!
三言两语的暗示外加明言,终于让姐夫放下了担忧,孙延寿这才省下心思欣赏这广西难得一见的大城!宣化城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有建城前的百越文化、建城后的汉越文化,两者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
竹林木屋、石砌楼房夹杂着三两座木亭高阁,这宣化城的建筑风格虽然不一而足,可此时此刻,落在孙延寿眼睛竟然和谐无比,兴许是这位少将军在大山沟里闷坏了,难得遇到一个像样的城市。其实若是认真比较,宣化城比起桂林城是大有不足,就连梧州城它都望尘莫及。
明末清初的时候,广东、广西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岭南之地,对于那些即将赴任的官员来说是苦差,甚至说是贬谪更为妥当,当然其中也不排除少数明升暗降的例子,总而言之,这两广之地,除了本地人,是很少有人愿意来赴任的。
这种现象在高级官员之中最为常见(明末),想想也是,好不容易熬资历熬了几十年,即将卸任的时候谁愿意远涉万里,去那鸟不拉屎的岭南地?只怕客死他乡的机会远比功成名退的概率要大的多。
有了这种念头,不愿受苦受罪的三、四品官员,自然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做官做到这一步,在朝中多少有些门路、靠山,因而长此以往,两广之地竟然有三、四成的官员差额,在吏部他们已经属于外方官员,可那些大爷们还躲在京城不肯挪窝。
到了崇祯皇帝时期,许是考虑到官员饷银的问题,这位一向不甚大方的皇帝便朱笔一划,砍掉了那些繁缀的部门。
就拿广西来说,由于它隶属两广,又是总督驻地所在,而三司之一的都指挥使的职权与总督的职权有些重复,因而便被取消掉了。
到了清顺治元年(1644年),虏酋顺治在广州设立广东总督,兼辖广西。
顺治十三年的时候,总督府迁回梧州(广西之地,明末便在此处设立总督府)。而到了1663年,康熙又把广东广西分开,各设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广西总督驻梧州。
这所谓的谕旨刚下不过一年,颇有朝令夕改“明君”之风的康熙又下诏撤掉了广西总督,广西政务恢复广东总督管辖,总督驻地广东肇庆。
但由于三藩势力的存在,清朝的地方官员要么被各方势力长久的侵蚀拉拢,要么就因孤立无援,无法行使特权。
总的来说,清初期,承袭未入关前的旧规,以满洲特有的旗制为其本部骨干,基本上按明代制度统治汉人。因而在两广地方,除了极少数职位名称有所变动,大多数的官职依然照旧。
1674年,吴三桂反,孙延龄反,耿精忠反,南国之地唯有老迈的尚可喜拖着病躯,独自与群雄周旋,这样一来,设在广东的两广总督自然有名无实了(其实受三藩的影响他的职权范围本而广西之地,向来是孙家的势力范围。
此番孙家的少将军莅临南宁,莫不是要有一番大动作?
----明朝三司------
明朝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三司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法院院长、省军区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