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十年(十六)
姜明的离开,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一直都徘徊在一个问题当中,就是万一成功之后,该怎么办,刨除文人治国的弊病之外,封建王朝的各种矛盾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呢?
自己不过是双硕士学位的理科生而已,只是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纯技术型人才,对于政治,只有模糊不清的概念,要是能具有政治头脑才真正是件怪事。对于手下的驾驭能力,当初不过是出于一种平等,而这个平等不过是他从七百余年之后带来的,在如今的宋朝只是在战争时期还能管用,换到稳定一些的时间段,他真的一点实行的把握都没有。
对于局势的驾驭是他离开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该如何向一直追随着他而努力战斗的诸人交代,他已经成功的拉起了一班属于他自己的班底,在胜利之初自己已经无权无势,留下的只是清名而已,但是到了最后,大宋真的可以恢复以前的荣光,甚至开拓出更大的疆土之后该怎么办呢?
他自己等于赤条条的来到宋朝,生性有些沉闷的他可能会厌倦这一切,带着妻儿一起找一个海岛度过余生,也可以到台湾去做一个富家翁,他自己一家人有太多的选择了,但是毕竟现在姜明已经不是自己了,他要为曾经跟在他身后而战斗的人争取。
所以他不能放弃,自己倒是没有什么,那他的步将呢?那些疍民士兵呢?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后,或许姜明有这么高的觉悟不想着去做一个荣宗耀祖的开国功臣,但是一直跟随着他人那个不想光宗耀祖呢?想到这里姜明不由的摇摇头。原来,有的事情真的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的。虽然看上去是自己的事情。
现在放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走,要么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大权在握的情况下,给部属或者追随者最好的待遇,也不枉别人的一直支持的忠心,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和这些追随者空谈什么理想和抱负的话,不说自己心里有些不安,就那些一直跟随着自己的人会如何想呢?
恐怕姜明肯定要失去几乎所有.支持和追随者,道理很简单,他不能给我希望,就阻挡了别人寻求希望的路,没有了希望,则不会有人和他同生共死。
除了最初的全真子弟,可能到.头来身边没有别的追随者了。不,就算是全真子弟为什么要支持自己呢?想想确实有些荒谬,全真子弟支持自己的原因,不过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宗教找一个出路,希望自己用强权推行社会宗教的信仰,使自己的宗教能够更加发扬光大,否则当初丘处机也不会千里往西域去见成吉思汗。
想来想去,人与人之间,果然都是一些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姜明可以利用他们的忠心和力量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大宋不灭,从而也不能怪别人追寻自己的理想。
但是突然有一天,姜明发现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在这里好像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时候,他就在总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紧张的战争时期,大家的矛盾在一直对外,那个时候虽然还在勾心斗角,但是无论是投降派还是死战派;无论是平民还是富商官员,主要的针对的还是蒙古人。
这种针对不管是害怕也好,是激愤也好,矛盾总.之来说都在外部,但是自从江南的逐渐稳定,张钰在缅甸的边境将脱脱逼的将新建的几处宣慰司又乖乖的撤了回来,在云南只顾着布置防守和清除异己。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而王立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投降元朝,因为他此刻就算是投降,元朝也未必敢冒着激怒大宋的危险来接纳了,李德辉的这次算计,由于岭北和辽东的变化,只能是宣布破产了,本来他们是有机会将大宋牢牢的逼迫在江南之地,这个时候却偏偏只能留下这根钉子扎在自己的身边。不但不能打,为了不给大宋以口实,还要避免擦枪走火之类的事情发生,否则万一宋元四川战事一起,海都绝对不介意在他们的身后在插上一刀的。
因为海都接二连三的对山西、陕西等地的袭扰,要不是仗着有多年统治的积累,再加上海都的原本用意不过是掠夺物资,还没有做好长期占领的准备,恐怕这几个地方的控制权早就被大宋和海都瓜分了。
而江南没有了战争灾害,在没有了天敌,而姜明开始又大力的提倡商业发展的情况之下,在短短的数年之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对于现在的大好形势,姜明本来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他突然发现自己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以前他都是靠着自己熟知的历史,还有那满腔的热血来做每一件事情,但是现在呢?在没有退出政事堂之前,他已经迷茫着不知道该将大宋带向何方。是乘着有兵有权的发动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吗?
想想历朝各代的变革,不管是在宋朝时发生过的还是没有发生过的,那一起变革不是充满着血腥。中国几千年以来,儒家思想要一直占主导地位,因为儒家思想是最适合农业社会的管理思想。
想要改变一个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变革也就成了**,**一旦发生,往往是玉石俱焚,让一个国家很多年都缓不过元气来。因为**在他的眼里就要推翻这个封建的王朝,推翻这个固有几千年的制度,否则,变革只能是一纸空谈,看看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对大宋的忠心,恐怕到时间第一个出来剿灭自己的就是他们了,于他们对抗,也就是和姜明后世中的气节之臣对抗,对于这些,姜明还是有些心虚的。
就算是能推翻封建制度又怎么样呢?一旦旧的制度被推翻后,因为**思想的不同,分裂成几派的**各方消灭起竞争对手来总是更残忍,最好的例子就是法国大**,姜明曾经仔细看过那段历史,鲜血能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对于个人幻想而言,做一个压倒一切的强者当然最爽,问题是一旦成了被压倒者,结局就不那么妙了。想像一下,当你头天还要把意见不同者从精神到**上一块消灭,第二天却发现自己被其他势力同样处理,会不会很悲哀。
更何况姜明还没有做那种强者的勇气,所以,在之前,他一直在退让着,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善后的事情,中国的路究竟在何方,他在知道铁穆耳的死讯之后,决定由中国自己来决定。
好在自己已经建立起江南宋朝的信心,以及对外扩张的心理,一般的情况说,抛除南宋原来实行的朝廷、府州、县三极政制,在朝廷与府、州间设“路”以划区管理,改变了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三省、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等措施的制度,直接建立各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治,也算是为大宋以后复辟**经济,由皇室一言之堂埋下了对抗的种子。
而建立政务院和军务院,来限制政事堂和军事堂的权力,再由后者限制皇权,也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做出的最大努力,否则,姜明只好想办法自己当皇上了,可是当了皇帝又怎么样呢?不是还要靠自己的一言之决来进行已经畸形的变革吗?
否则,只能看着内斗横生,各派林立之下没有硝烟的厮杀。但是强权之下的变革能起到作用吗?姜明不敢保证,因为他在后世只是一个理科研究生而已,并不是政治和经济学的研究生,他不能判断一个事情的始末到底如何,只能选择以退为进的方法。
其实在陆秀夫刚刚到太湖的时候,姜明已经知道是来找自己做什么的了,于是让鸿儿准备下了那份请求省亲的奏折,他决定暂时回避一下,以前之所以退出政事堂仍然在朝廷的周围观察着局势,是为了巩固赤红军的地位和对自己的忠臣。
另外就是要将太湖的军工基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做到了,由于他的存在,赤红军显得超脱于其他军队之外,姜明深信,只要有了这只军队,对于江南的各方势力都是一种威慑。
姜明这次的离开,正是要置身于事外。用局外人的身份看看事态的发展,正如他初回大宋时一样,用后世的眼光观察一下,大宋,也就是中国的路,到底在何方何地?不过现在他有充分的资本,来促使大宋变革的加速。
姜明这样出神的想着,身后传来鸿儿轻轻的咳嗽声,留恋似得看着东方的渐渐升高的太阳,转过头来看向已走到自己身边的鸿儿,轻声的问道:“宏儿呢?”
鸿儿的脸一下子变的火烫了起来,在为儿子起名时,姜明执意将名字叫做“姜宏”,说是这样以后叫着省心,叫一声,两个人都过来了。鸿儿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
看着脸色凝重的姜明,鸿儿不由的将手递给他握了起来,并没有说话,只是和他并肩的站着,看向远方那一丛丛的波涛。
整理
姜明的离开,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一直都徘徊在一个问题当中,就是万一成功之后,该怎么办,刨除文人治国的弊病之外,封建王朝的各种矛盾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呢?
自己不过是双硕士学位的理科生而已,只是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纯技术型人才,对于政治,只有模糊不清的概念,要是能具有政治头脑才真正是件怪事。对于手下的驾驭能力,当初不过是出于一种平等,而这个平等不过是他从七百余年之后带来的,在如今的宋朝只是在战争时期还能管用,换到稳定一些的时间段,他真的一点实行的把握都没有。
对于局势的驾驭是他离开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该如何向一直追随着他而努力战斗的诸人交代,他已经成功的拉起了一班属于他自己的班底,在胜利之初自己已经无权无势,留下的只是清名而已,但是到了最后,大宋真的可以恢复以前的荣光,甚至开拓出更大的疆土之后该怎么办呢?
他自己等于赤条条的来到宋朝,生性有些沉闷的他可能会厌倦这一切,带着妻儿一起找一个海岛度过余生,也可以到台湾去做一个富家翁,他自己一家人有太多的选择了,但是毕竟现在姜明已经不是自己了,他要为曾经跟在他身后而战斗的人争取。
所以他不能放弃,自己倒是没有什么,那他的步将呢?那些疍民士兵呢?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后,或许姜明有这么高的觉悟不想着去做一个荣宗耀祖的开国功臣,但是一直跟随着他人那个不想光宗耀祖呢?想到这里姜明不由的摇摇头。原来,有的事情真的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的。虽然看上去是自己的事情。
现在放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走,要么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大权在握的情况下,给部属或者追随者最好的待遇,也不枉别人的一直支持的忠心,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和这些追随者空谈什么理想和抱负的话,不说自己心里有些不安,就那些一直跟随着自己的人会如何想呢?
恐怕姜明肯定要失去几乎所有.支持和追随者,道理很简单,他不能给我希望,就阻挡了别人寻求希望的路,没有了希望,则不会有人和他同生共死。
除了最初的全真子弟,可能到.头来身边没有别的追随者了。不,就算是全真子弟为什么要支持自己呢?想想确实有些荒谬,全真子弟支持自己的原因,不过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宗教找一个出路,希望自己用强权推行社会宗教的信仰,使自己的宗教能够更加发扬光大,否则当初丘处机也不会千里往西域去见成吉思汗。
想来想去,人与人之间,果然都是一些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姜明可以利用他们的忠心和力量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大宋不灭,从而也不能怪别人追寻自己的理想。
但是突然有一天,姜明发现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在这里好像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时候,他就在总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紧张的战争时期,大家的矛盾在一直对外,那个时候虽然还在勾心斗角,但是无论是投降派还是死战派;无论是平民还是富商官员,主要的针对的还是蒙古人。
这种针对不管是害怕也好,是激愤也好,矛盾总.之来说都在外部,但是自从江南的逐渐稳定,张钰在缅甸的边境将脱脱逼的将新建的几处宣慰司又乖乖的撤了回来,在云南只顾着布置防守和清除异己。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而王立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投降元朝,因为他此刻就算是投降,元朝也未必敢冒着激怒大宋的危险来接纳了,李德辉的这次算计,由于岭北和辽东的变化,只能是宣布破产了,本来他们是有机会将大宋牢牢的逼迫在江南之地,这个时候却偏偏只能留下这根钉子扎在自己的身边。不但不能打,为了不给大宋以口实,还要避免擦枪走火之类的事情发生,否则万一宋元四川战事一起,海都绝对不介意在他们的身后在插上一刀的。
因为海都接二连三的对山西、陕西等地的袭扰,要不是仗着有多年统治的积累,再加上海都的原本用意不过是掠夺物资,还没有做好长期占领的准备,恐怕这几个地方的控制权早就被大宋和海都瓜分了。
而江南没有了战争灾害,在没有了天敌,而姜明开始又大力的提倡商业发展的情况之下,在短短的数年之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对于现在的大好形势,姜明本来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他突然发现自己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以前他都是靠着自己熟知的历史,还有那满腔的热血来做每一件事情,但是现在呢?在没有退出政事堂之前,他已经迷茫着不知道该将大宋带向何方。是乘着有兵有权的发动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吗?
想想历朝各代的变革,不管是在宋朝时发生过的还是没有发生过的,那一起变革不是充满着血腥。中国几千年以来,儒家思想要一直占主导地位,因为儒家思想是最适合农业社会的管理思想。
想要改变一个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变革也就成了**,**一旦发生,往往是玉石俱焚,让一个国家很多年都缓不过元气来。因为**在他的眼里就要推翻这个封建的王朝,推翻这个固有几千年的制度,否则,变革只能是一纸空谈,看看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对大宋的忠心,恐怕到时间第一个出来剿灭自己的就是他们了,于他们对抗,也就是和姜明后世中的气节之臣对抗,对于这些,姜明还是有些心虚的。
就算是能推翻封建制度又怎么样呢?一旦旧的制度被推翻后,因为**思想的不同,分裂成几派的**各方消灭起竞争对手来总是更残忍,最好的例子就是法国大**,姜明曾经仔细看过那段历史,鲜血能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对于个人幻想而言,做一个压倒一切的强者当然最爽,问题是一旦成了被压倒者,结局就不那么妙了。想像一下,当你头天还要把意见不同者从精神到**上一块消灭,第二天却发现自己被其他势力同样处理,会不会很悲哀。
更何况姜明还没有做那种强者的勇气,所以,在之前,他一直在退让着,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善后的事情,中国的路究竟在何方,他在知道铁穆耳的死讯之后,决定由中国自己来决定。
好在自己已经建立起江南宋朝的信心,以及对外扩张的心理,一般的情况说,抛除南宋原来实行的朝廷、府州、县三极政制,在朝廷与府、州间设“路”以划区管理,改变了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三省、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等措施的制度,直接建立各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治,也算是为大宋以后复辟**经济,由皇室一言之堂埋下了对抗的种子。
而建立政务院和军务院,来限制政事堂和军事堂的权力,再由后者限制皇权,也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做出的最大努力,否则,姜明只好想办法自己当皇上了,可是当了皇帝又怎么样呢?不是还要靠自己的一言之决来进行已经畸形的变革吗?
否则,只能看着内斗横生,各派林立之下没有硝烟的厮杀。但是强权之下的变革能起到作用吗?姜明不敢保证,因为他在后世只是一个理科研究生而已,并不是政治和经济学的研究生,他不能判断一个事情的始末到底如何,只能选择以退为进的方法。
其实在陆秀夫刚刚到太湖的时候,姜明已经知道是来找自己做什么的了,于是让鸿儿准备下了那份请求省亲的奏折,他决定暂时回避一下,以前之所以退出政事堂仍然在朝廷的周围观察着局势,是为了巩固赤红军的地位和对自己的忠臣。
另外就是要将太湖的军工基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做到了,由于他的存在,赤红军显得超脱于其他军队之外,姜明深信,只要有了这只军队,对于江南的各方势力都是一种威慑。
姜明这次的离开,正是要置身于事外。用局外人的身份看看事态的发展,正如他初回大宋时一样,用后世的眼光观察一下,大宋,也就是中国的路,到底在何方何地?不过现在他有充分的资本,来促使大宋变革的加速。
姜明这样出神的想着,身后传来鸿儿轻轻的咳嗽声,留恋似得看着东方的渐渐升高的太阳,转过头来看向已走到自己身边的鸿儿,轻声的问道:“宏儿呢?”
鸿儿的脸一下子变的火烫了起来,在为儿子起名时,姜明执意将名字叫做“姜宏”,说是这样以后叫着省心,叫一声,两个人都过来了。鸿儿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
看着脸色凝重的姜明,鸿儿不由的将手递给他握了起来,并没有说话,只是和他并肩的站着,看向远方那一丛丛的波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