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想什么呢?他在想那年和伯颜的对话。
大概是至元十三年吧,也就是这个时侯。虽然与江南比较起来,大都风冷且干,但是从阳光看来确实已经是春天了。忽必烈还记得是闰三月二十六日。伯颜终于凯族回到大都。带来了宋朝的小皇帝还有他的母亲余太后。
小皇帝和余太后被传唤至忽必烈的宫殿。殿内席宴大张,灭宋的诸将都一一获得封赏。这个亡国的小皇帝被授予瀛国公的封号,并且规定必须在成年之后遁入佛门出家。
宣布之后,忽必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向回廊。大都的夜晚更是寒冷。默默地走了几步,忽必烈停下脚步。伫立在回廊之中的,还有左丞相伯颜。
伯颜保持着三步之距离,跟随在忽必烈的后面,那时间记得伯颜曾经说了一句话。
“能成天下宰相之大器者,北有耶律楚材,而南有文天祥。”
那时候忽必烈还以为是伯颜在南方久了,学会了那些汉人的搬弄戏言的恶习。心里很不以为然。在他的心目中。有谁能代替耶律楚材呢?在他的心目中,耶律楚材去世以来已经三十余年了。在他死后,天底下具有担当丞相大任之才能者惟有三人:史天泽、安童、以及伯颜。
但是伯颜又说:
“足以媲美耶律楚材般之器度与才干者,文天祥绝对是符合陛下圣意所欲之第一人选。”
那时,他就很好奇。这个叫做文天祥的南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得伯颜如此崇高的评价,但是伯颜将文天祥置身本营之时所展现出来之神情气度等等,井然有序地一一说明之后,忽必烈对这个南人的状元也有了一些兴趣。但是那时让他跑了。
难道就是这个文天祥伏杀了朕的大将?忽必烈突然想到。忙问宫官道:“奏报上刻有提及这次飞来峡之役是谁主持的?可有提起文天祥这个名字?”
宫官仔细思索了一番,回道:“陛下,有文天祥参与,但是细作打探得知,主持之人并不是他,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人物,叫姜明,据说是新晋的伪宋国师,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姜明?”忽必烈皱着眉头问道。“事先没有这人的一点消息?”语气中隐隐带着不满。
宫官心里一紧,忙俯身道:“这姜明不是世家之人,在此役之前也未曾有过消息,但是相信我们很快会有进一步的消息。但是听奏报上说,此人似乎和全真教有些瓜葛。”
“全真教?这些装神弄鬼的道士还是不肯安分吗?”忽必烈脸上现出怒意,“你去把这个消息找人告诉李志常,问问他改怎么办?要给朕一个交代,至于怎么交代,让他自己想吧。”
停了一下,忽必烈又说道:“你去草召,告诉张弘范、董文柄他们几个,朕把伯颜调回来,灭宋的功劳让他们去领,总要给朕一个交代吧。”
“是!”宫官不敢答话,应声之后就要退走,又被叫住。
“告诉张弘范,文天祥和这个姜明,朕要活的。”忽必烈有吩咐道。
看着宫官远去的背影,忽必烈心里暗道:“这样的人豢养起来才有乐趣可言,倘若不是悍马,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此刻的姜明也是做出了决定,既然是不能改变,那就不如接受这个结果,从和张翔泰、蒲寿庚这几天的交谈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所记忆中的广州城有四次争夺战的,最后以凌震等人失败而告终,而张镇孙死于第三次的争夺战中。
按照这个推理,这次收复广州后,应该还会有李恒等领兵来剿,最后广州城破,凌震被迫逃亡崖山。广州城还要再经受一次战火的洗礼,这次,是守还是弃,才是姜明真真正正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
几天来,他一直在了解全真教和蒲寿庚的一些详细情况,结果很是令他吃惊的。有些事情,和他了解的根本不一样,就拿全真教来说吧。
创始人王嚞,号重阳子。还真的收了七个徒弟,和金庸写的一样,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而后创立全真道。也有第三代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诚等等。这个姜明以前还以为是金庸在那里瞎编的呢。
但是全真教的势力却远远比射雕里面大的多,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时候是蒙古的国教,人人都以信全真教为荣。
“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听张翔泰这样说道:“自邱往赴龙廷之召,……自是而后,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
听到张翔泰这样给他讲到这里,虽然听的不是太明白,但是还是知道是有很大的分量的,但是奇怪的是有这么大的势力,为什么不反抗呢?就这样任元朝宰割,一想也就恍然了,毕竟是和国家机器的对抗。他们还鼓不起那么大的勇气。
但是这些不是他感兴趣的所在,他感兴趣的是蒲寿庚的家世还有就是他的能量,蒲寿庚本人比较谦虚,一些事情大都是从张翔泰和鸿儿嘴里慢慢的听到的。
蒲寿庚是一个阿拉伯人,在那个时候阿拉伯人一直是世界通商领袖。他们一般从波斯湾经印度洋、马来半岛抵达广东。阿拉伯人来大宋互市多侨居各港口城市,或与城内华人杂居,或居番坊。番坊多在城中近水处,便于出海,设番长司为管理机构,选侨番中有德望者充番长。番长由宋中央朝廷任命,其职责主要是管理番坊和招徕海外番商。而蒲寿庚就是其中朝廷任命的番长。
在蒲寿庚祖上一辈,由于国家被成吉思汗所灭,由于攻城比较艰难,城破后即被下令屠城,幸被长春真人所阻,为表示对长春真人的尊重,特将那座城赐予了全真教所有,丘处机率门徒在城内施粥治病,当时颇得城内百姓爱戴。要不是信仰的不同,恐怕入教者也会很多。
后来蒲寿庚家族来大宋经商,虽然所获甚丰,但是始终没有忘记全真教的救助之恩。成为了其中最大的追随和支持者。
了解也只能了解那么多了,姜明也没有什么时间再慢慢了解了,因为他必须要做出决定,在过一天,文天祥就要率众回梅州主持大局了,是看着历史的再次在自己面前重演,还是在努力的再改变一次,这个时候,姜明必须要做出决定。
大概是至元十三年吧,也就是这个时侯。虽然与江南比较起来,大都风冷且干,但是从阳光看来确实已经是春天了。忽必烈还记得是闰三月二十六日。伯颜终于凯族回到大都。带来了宋朝的小皇帝还有他的母亲余太后。
小皇帝和余太后被传唤至忽必烈的宫殿。殿内席宴大张,灭宋的诸将都一一获得封赏。这个亡国的小皇帝被授予瀛国公的封号,并且规定必须在成年之后遁入佛门出家。
宣布之后,忽必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向回廊。大都的夜晚更是寒冷。默默地走了几步,忽必烈停下脚步。伫立在回廊之中的,还有左丞相伯颜。
伯颜保持着三步之距离,跟随在忽必烈的后面,那时间记得伯颜曾经说了一句话。
“能成天下宰相之大器者,北有耶律楚材,而南有文天祥。”
那时候忽必烈还以为是伯颜在南方久了,学会了那些汉人的搬弄戏言的恶习。心里很不以为然。在他的心目中。有谁能代替耶律楚材呢?在他的心目中,耶律楚材去世以来已经三十余年了。在他死后,天底下具有担当丞相大任之才能者惟有三人:史天泽、安童、以及伯颜。
但是伯颜又说:
“足以媲美耶律楚材般之器度与才干者,文天祥绝对是符合陛下圣意所欲之第一人选。”
那时,他就很好奇。这个叫做文天祥的南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得伯颜如此崇高的评价,但是伯颜将文天祥置身本营之时所展现出来之神情气度等等,井然有序地一一说明之后,忽必烈对这个南人的状元也有了一些兴趣。但是那时让他跑了。
难道就是这个文天祥伏杀了朕的大将?忽必烈突然想到。忙问宫官道:“奏报上刻有提及这次飞来峡之役是谁主持的?可有提起文天祥这个名字?”
宫官仔细思索了一番,回道:“陛下,有文天祥参与,但是细作打探得知,主持之人并不是他,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人物,叫姜明,据说是新晋的伪宋国师,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姜明?”忽必烈皱着眉头问道。“事先没有这人的一点消息?”语气中隐隐带着不满。
宫官心里一紧,忙俯身道:“这姜明不是世家之人,在此役之前也未曾有过消息,但是相信我们很快会有进一步的消息。但是听奏报上说,此人似乎和全真教有些瓜葛。”
“全真教?这些装神弄鬼的道士还是不肯安分吗?”忽必烈脸上现出怒意,“你去把这个消息找人告诉李志常,问问他改怎么办?要给朕一个交代,至于怎么交代,让他自己想吧。”
停了一下,忽必烈又说道:“你去草召,告诉张弘范、董文柄他们几个,朕把伯颜调回来,灭宋的功劳让他们去领,总要给朕一个交代吧。”
“是!”宫官不敢答话,应声之后就要退走,又被叫住。
“告诉张弘范,文天祥和这个姜明,朕要活的。”忽必烈有吩咐道。
看着宫官远去的背影,忽必烈心里暗道:“这样的人豢养起来才有乐趣可言,倘若不是悍马,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此刻的姜明也是做出了决定,既然是不能改变,那就不如接受这个结果,从和张翔泰、蒲寿庚这几天的交谈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所记忆中的广州城有四次争夺战的,最后以凌震等人失败而告终,而张镇孙死于第三次的争夺战中。
按照这个推理,这次收复广州后,应该还会有李恒等领兵来剿,最后广州城破,凌震被迫逃亡崖山。广州城还要再经受一次战火的洗礼,这次,是守还是弃,才是姜明真真正正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
几天来,他一直在了解全真教和蒲寿庚的一些详细情况,结果很是令他吃惊的。有些事情,和他了解的根本不一样,就拿全真教来说吧。
创始人王嚞,号重阳子。还真的收了七个徒弟,和金庸写的一样,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而后创立全真道。也有第三代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诚等等。这个姜明以前还以为是金庸在那里瞎编的呢。
但是全真教的势力却远远比射雕里面大的多,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时候是蒙古的国教,人人都以信全真教为荣。
“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听张翔泰这样说道:“自邱往赴龙廷之召,……自是而后,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
听到张翔泰这样给他讲到这里,虽然听的不是太明白,但是还是知道是有很大的分量的,但是奇怪的是有这么大的势力,为什么不反抗呢?就这样任元朝宰割,一想也就恍然了,毕竟是和国家机器的对抗。他们还鼓不起那么大的勇气。
但是这些不是他感兴趣的所在,他感兴趣的是蒲寿庚的家世还有就是他的能量,蒲寿庚本人比较谦虚,一些事情大都是从张翔泰和鸿儿嘴里慢慢的听到的。
蒲寿庚是一个阿拉伯人,在那个时候阿拉伯人一直是世界通商领袖。他们一般从波斯湾经印度洋、马来半岛抵达广东。阿拉伯人来大宋互市多侨居各港口城市,或与城内华人杂居,或居番坊。番坊多在城中近水处,便于出海,设番长司为管理机构,选侨番中有德望者充番长。番长由宋中央朝廷任命,其职责主要是管理番坊和招徕海外番商。而蒲寿庚就是其中朝廷任命的番长。
在蒲寿庚祖上一辈,由于国家被成吉思汗所灭,由于攻城比较艰难,城破后即被下令屠城,幸被长春真人所阻,为表示对长春真人的尊重,特将那座城赐予了全真教所有,丘处机率门徒在城内施粥治病,当时颇得城内百姓爱戴。要不是信仰的不同,恐怕入教者也会很多。
后来蒲寿庚家族来大宋经商,虽然所获甚丰,但是始终没有忘记全真教的救助之恩。成为了其中最大的追随和支持者。
了解也只能了解那么多了,姜明也没有什么时间再慢慢了解了,因为他必须要做出决定,在过一天,文天祥就要率众回梅州主持大局了,是看着历史的再次在自己面前重演,还是在努力的再改变一次,这个时候,姜明必须要做出决定。